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石河水库不同地点的总氮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流域内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石河水库总氮超标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化工》2021,48(4)
随着邻苯二甲酸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地表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本项目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对广州市的主要水源地L水库和S河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为地表水源水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7年对上海4个水域水体总氮、总磷含量逐月监测数据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各监测样点总氮含量为0.87~4.16 mg/L;总磷含量为0.03~0.24 mg/L。其中,黄浦江上游水源取水、黄浦江下游流域取水、长江口水源取水、其他小型水源地取水总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49、2.92、1.46、1.98 mg/L;总磷含量均值分别为0.07、0.16、0.06、0.10 mg/L。依据总氮含量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下游流域、其他小型水源地水体总体属Ⅴ类水;黄浦江上游水源、长江口水源属Ⅳ类水。根据总磷含量进行评价,发现黄浦江上游水源、长江口、其他小型水源地水质均属Ⅱ类水;黄浦江下游流域属于Ⅲ类水。依据总氮含量对研究水域营养水平进行评价其中黄浦江下游流域属于超富营养化,其他小型水源地属于富营养化;黄浦江上游水源、长江口水源属于中富营养化。依据总磷含量对研究水域营养水平进行评价黄浦江下游流域营养水平属于富营养化,黄浦江上游水源、长江口水源、其他小型水源皆为中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两种水质评价方法对2015~2019年间巴南区两宗水库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这两宗水库的水质监测结果基本符合水域功能区要求,总氮、总磷成为水库爆发水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后续的水质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童磊  吴纪南 《广州化工》2014,(12):146-149
通过对新安江(黄山段)浅层地下水17个采样点水样的采集,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黄山市浅层地下水总氮含量严重超标的有1个,超标的有9个,符合标准的7个。其最主要的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及工业污水不达标排放造成这部分水域总氮含量超标。另外一个原因是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长导致总氮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牛肖锋 《小氮肥》2022,(2):43-45
针对经处理合格后的污水,手动分析总氮含量合格,但终端在线分析总氮含量超标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排查,确定采样管长期使用后,内壁沉积水中的杂质,影响分析准确度.经更换采样管后,解决了在线分析数据异常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稳定性、蓄积性等特点。在城市地表径流中,其迁移能力与径流中的颗粒物的性质与POPs本身性质、土地利用情况、排水条件、管理方式和降水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影响POPs在城市地表径流迁移中的受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径流粒子的影响情况、城市绿地净化作用、管理方式以及降水过程对POPs的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要针对水源水质污染现状,水库污染的控制方法以及水质改善技术作出详细分析,在此过程中结合我国现行地表水源水库污染以及水质改善标准来进行,重点对水源水库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对内部水源和水质污染进行科学合理管控,充分掌握了水质改善技术,使水质改善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针对雨水径流对地表水体水质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雨水径流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对文中涉及到的雨水径流、污染物类型、污染途径等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进而指出了研究雨水径流对地表水体影响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国内的研究现状,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雨水径流对地表水体水质影响很大,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径流污染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省花溪区麦坪乡废弃煤矸石堆场进行调查,按煤矸石堆场中心区、煤矸石堆场外缘区、无煤矸石堆场区进行地表径流采样,探讨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植物种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降雨地表径流的直接作用下,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pH值达2.27~5.51,主要污染物(Fe、Mn、SO2-4)的 浓度以外缘区高于中心区.地表径流Fe、Mn、SO2-4的浓度对植物种苗萌发生长产生影响,通过选取3个区域特征水样对5种植物种子(白三叶、绿化黑麦、牧草黑麦、红三叶紫、花苜蓿)进行研究,可知白三叶种子萌发及生长情况不受3个不同的浓度水样影响;绿化黑麦在中心区水样的处理下体现了最好的耐性,萌发情况也最好;而牧草黑麦、红三叶和紫花苜蓿,在中心区和边缘区地表径流水的处理下的都能体现较强的耐性,对照区处理液对种子的萌发情况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11.
旱天放江是造成上海市城区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虬江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流制泵站旱天放江后,调水对受纳河道水质的影响。选取放江当天至调水第7 d,分析对比受纳水体上游至下游,各采样断面水体中COD、TP、氨氮以及沉积物中TOC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放江后和调水连续7 d后,各断面水体中水质检测指标以及沉积物中TOC含量均高于放江前。放江开始至调水第7 d,虬江水体中COD、TP、氨氮含量均呈现先递减后趋向于平稳的趋势,沉积物中TOC含量呈现递增的趋势。受调水作用的影响,上游水体中COD、TP、氨氮以及沉积物中TOC含量均低于下游。  相似文献   

12.
引水对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辽宁大伙房水库引水工程水源地桓仁水库水库和受水区水库水质及生态现状,并就引水后对受水区大伙房水库水质和生态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陈典坤  杨显 《净水技术》2022,41(2):34-39,110
2016年以来,太湖水体总磷(TP)浓度上升且在2017年暴发大面积蓝藻,严重威胁了太湖水环境安全。2020年“引江济太”新建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和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正式启用,将在已投入使用的望虞河引水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进出太湖水量,为改善太湖水环境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文中通过建立太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并分析“引江济太”新建工程中,太湖梅梁湾在不同季节盛行风下TP和总氮(TN)的迁移扩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夏半季与冬半季盛行风向作用下,不同引排量水对梅梁湾水域TP和TN的浓度影响与分布趋势存在差异性,当引排水量增加时,区域水体水质提升。  相似文献   

14.
彭科翔  李少明  钟成旭  张颖 《当代化工》2016,(11):2520-2523
页岩遇水容易膨胀以及实际生产时页岩气并不含水,液测导流能力并不能真实反映页岩气在地层裂缝中的渗透能力。压裂用支撑剂多是以钢板夹持支撑剂、蒸馏水为驱替流体完成测试,由于钢板表面平滑、刚性不可嵌入,无法反映页岩储层裂缝壁面不规整、支撑剂在页岩壁面特性,蒸馏水属于液相介质,无法反映天然气气相流动,因此需要改进实验方法。通过对API标准的导流室改进后,采用露头页岩岩心加工成的岩板模拟储层人工裂缝,氮气模拟天然气在页岩岩板夹持下的气相流动,测试其导流能力,优化铺砂浓度。理论分析认为,支撑裂缝只要有一定的宽度,其渗透率仍远高于页岩基质的渗透率。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地层情况,为铺砂浓度优选和页岩气藏压裂设计施工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A/O脱氮系统外加碳源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连续流缺氧/好氧(A/O)脱氮工艺处理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的外加碳源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由于处理系统的外加碳源量、总回流比和出水总氮(TN)之间存在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很难用常规的参数型模型进行描述,给处理系统控制策略的实现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该问题,引入了BP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的学习建立系统的非参数型模型,通过该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可以达到优化碳源投加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处理系统,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可以实现碳源投加量的优化控制,这为污水处理系统在线最优控制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文辉 《无机盐工业》2019,51(11):23-27
为了实现海上油田环保高效水驱开发,满足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开展了环保型无机沉淀体系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钠溶液与渤海油田高矿化度区块注入水中的钙镁离子自发反应,生成沉淀悬浮体起到液流转向作用。从沉淀物生成量、药剂费用和矿场注入工艺等考虑,推荐浓度为0.02~0.05 mol/L,采取交替注入方式开展物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增加,封堵效果提高;随着钙镁离子和硅酸钠浓度增加,沉淀物生成量增加,封堵和调剖效果提高。微观可视化实验表明,体系在储层孔隙内一旦接触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使孔隙过流断面减小,渗流阻力增加,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吸液压差增大,吸液量增加,达到液流转向和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在海上及其他作业空间受限的高矿化度油田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洪波 《广东化工》2011,38(2):99-100,121
通过对南屏水库和大镜山水库两座连通的调水水库富营养化状态的研究发现:南屏水库总氮浓度(1.47 mg/L)显著高于大镜山水库(1.14 mg/L)(P<0.05);总磷浓度(0.035 mg/L)稍高于大镜山水库(0.03 mg/L)(P>0.05),均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总丰度(6.88×106 cells/...  相似文献   

18.
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北京某水库的微污染水源水进行了除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较好的除氨效果,生物接触氧化原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在不大于0.234mg/L时,氨氮的月平均去除率为30.8%~72.9%,进水氨氮的质量浓度人工增加至0.126~2.080mg/L时,氨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7.4%,平均去除率为71.2%。同时探讨了水温及进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78.5L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部结构对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给出最佳区间来为工业装置提供理论指导。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与实验装置作对比, 模拟了不同气液分离区高度与外筒高度比、导流筒长度与外筒长度比和筒内外直径比对流动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误差较小, 可以用来预测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动行为。气液分离区高度与外筒高度比值过大会导致环流阻力增大, 从而不利于流动, 比值为0.34~0.36时流动性能最佳;导流筒长度与外筒长度的比值增大可增加气含率和环流液速, 但是比值过大会引起气泡的聚合, 从而影响流动性能, 当比值为0.60~0.62时流动性能最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内外筒直径比会改善流动效果, 但环隙面积过小会增加环形阻力, 内外筒直径比为0.73~0.77时流动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原水的水质条件会影响原水输水管道内含氮污染物的转化。采用2套模拟管道装置,对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含氮污染物的转化以及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探究。结果表明,A、B两种原水在管道中均会发生硝化反应,NH4+-N和NO2--N的含量降低,NO3--N的浓度增高,原水水质较差的A水源水在管道中的硝化反应更为明显,且出水中出现更多比例的小分子溶解性有机氮(DON)。由于水中藻类较多,A水源水在出水中产生了更多比例的亲水性DON物质。仅当水源水不同时,原水营养水平高的管道中的微生物存在水平也相应更高,不同原水水质的输送管道内壁生物膜中的优势菌门基本一致,但各优势菌门的丰度不同,且原水水质好可促进管道内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