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屋顶绿化已成为城市建筑"第五立面"利用发展的新趋势,是目前大城市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小气候,治理城市雾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对于屋顶绿化规划设计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体建筑,从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形态角度,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对屋顶绿化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从宏观城市分区引导、中微观规划设计层面,提出北京市屋顶绿化规划的设计思路与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现代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大型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传统的城市防涝工程面临巨大压力。本文在分析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分级集水、蓄排结合"理论为指导,创新性提出将城市防内涝工程与屋顶绿化结合抵御内涝的思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阐述了屋顶绿化防涝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论证了其可行性,希望以此启发广大同仁对城市防洪防内涝规划新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的是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屋顶绿化作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海绵城市的发展中并未得到推广。总结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功效,分析其在海绵城市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得出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推广应从宏观确定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布局,加强多学科融合设计;引进国外先进屋顶绿化技术;挖掘屋顶绿化的商业价值;完善政策立法,加大投资力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高密度城市中,建筑屋顶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结合绿化打造屋顶休闲空间,不仅可以改善屋顶上部微气候,还能有效提高城市绿量。以重庆典型气候条件下绿化屋顶常用的3种屋顶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屋顶绿化植物对周围环境的降温增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屋顶绿化的降温增湿作用从正午高温之后持续至次日日出,增湿作用夜间效果更为突出,植物的降温效果在其表面最显著;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其反射辐射量呈反向相关。3种植物中,小叶景天综合效果最好,在其表面日间最大降温11.7℃,在300、700mm处夜间分别降温4.64、3.97℃,其最大增湿效果出现在19:00,增湿33.1%。  相似文献   

5.
沈加敏 《园林》2006,(9):22-23
在生态环境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大力增加屋顶绿化面积已经成为公众的共识。目前,我国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浙江、重庆等省市都开展了屋顶绿化的推广工作。2005年,上海市为屋顶绿化提供了法律支撑,将屋顶绿化纳入(《上海市绿化管理条例》,成为我国首个以立法形式规范屋顶绿化的城市。而在不久前公布的《2004年至2008年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在北京市的高层建筑30%要进行屋顶绿化,低层建筑中的屋顶绿化率要达到60%。在四川省会的成都,也已经颁布了《成都市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技术导则(试行)》力图大力推广屋顶绿化。  相似文献   

6.
田畅  刘丽 《绿色环保建材》2020,(4):251-252,254
本文对成都市城市立体绿化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探讨。首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立体绿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对成都市城市立体绿化的气候条件以及历史发展进行了概述;并以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立交桥桥体绿化这三种立体绿化类型为例,总结分析了成都市城市立体绿化的现状;最后对成都市未来城市立体绿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部分     
<正>福州:50m以下公共建筑须立体绿化屋顶添绿,外墙栽花,近年来,立体绿化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福州市民的认可。记者昨日获悉,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日前针对立体绿化,出台规划管理意见,将立体绿化纳入福州建筑方案规划审查等规划审批。通过规划指标,福州对新建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及绿色建筑项目实现立体绿化的强制要求。新建住宅建筑阳台窗台设花池立体绿化是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的总称。记者了解到,为推进福州市立体绿化,依据《福建省实施城市立体绿化暂行办法》以及海绵城市的要求,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日前出台了规划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由世界屋顶绿化技术联盟、上海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美中城市协会和上海节能信息网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世界屋顶绿化大会",于5月7—10日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是世界屋顶绿化大会自创办30年来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屋顶绿化界顶级专家、规划  相似文献   

9.
据城市遥感测算,北京市仅6层楼以下的秃屋顶就有6900多万平方米。屋顶绿化的可利用空间相当广阔。但目前实施屋顶绿化存在承重不够、屋面渗漏、养护困难三大难题。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屋顶花园为例。从项目设计入手,并针对植物选择与配置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案例,一方面从设计角度分析屋顶绿化多种绿化形式的灵活应用;另一方面,期望利用本案中丰富的植物配置。展示屋顶绿化植物的多样性,为建筑师们提供更多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粗放式屋顶绿化的热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屋顶绿化的热工性能是进行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和评价的依据,但目前对屋顶绿化热工性能的研究很少关注热惰性。以一种粗放式屋顶绿化在自然通风状态下连续5个月的对比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屋顶绿化对气候热作用波动的衰减和延迟特性。结果表明,绿化屋顶与裸屋顶相比,对气候热作用波动的平均衰减倍数提高了1倍以上,延迟时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结合实例,回顾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产生的绿带与绿心、生态网络,开敞空间、绿道建设等富有远见的规划思想,并结合国情,分析了水体、湿地、屋顶花园、垂直绿化这些以前被忽视的景观形态对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亚洲大城市的本土特征,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明确区别城乡的规划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亚洲的大城市,亚洲城市应该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都市气候图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际都市气候图研究的重要评价参数、都市气候分析图的特征以及都市气候规划图建议的规划分区和发展规划的指引政策。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适应气候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景观绿地-绿色通风廊道-建成区绿地网络的环境气候功能整合发展,以及与规划关联密切的气候研究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城市绿地布局对所在城市区域的局地气候的影响效应,采用华南中尺度区域模式GRAPES大气模拟方法,在ArcGIS10.0和ERDAS9.2平台上进行地形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转换,使其接入GRAPES大气模拟界面进行局地气候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对局地风场的形成影响显著,并与其分布紧密相关,城市绿地能够与周围建成区之间形成局地风场的圈层效应,强化周边区域的风速,利于空气污染的稀释。试验结果还表明,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对温度场的空间分布影响微弱。据此分析,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规划应当考虑其对城市局地风场形成的影响,通过一定规模面积的绿地布局能够增强城市气流输送,并激发城市中尺度次级环流,进而改善周围环境温度,对局地气候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基于局地气候改善的优化绿地布局方式是保留并建设位于城市上风向的大规模氧源绿地,同时在城市一定范围区域内,集中布局面积不小于70ha的绿地,而非进行点小面广的星星点点式布局。  相似文献   

14.
龚兆先  邓毅 《建筑科学》2012,(1):104-107,73
城市空间的扩展深刻影响城市绿地空间系统在边缘扩展中的格局与功能。相关规划应充分利用可行的定量方法,准确把握城乡边缘带绿地相关动态的特征与要求,以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有效性,促进建成区绿地空间的持续优化与提升。本文剖析了城市绿地空间边缘扩展中的问题与需求,并提出规划导控的适宜程序及相应可行的定量辅助方法,以期为建成区绿地空间边缘扩展所涉相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以致实施性、指导性较差的普遍问题,以北京门头沟区门城新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从宏观层次探讨如何延续和提升城市的特色,如何制定更科学合理、易于操控的绿地指标的规划方法;为了提高规划的实施指导作用,从微观层次对浅山区、滨河绿地及生态修复型绿地的规划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在规划的操作方式上,建议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The entrenched position now taken by participatory planning in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has made the call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now higher than eve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has been well-acknowledged to give local people a voice in planning decisions. This paper assessed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by local people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s. Using a case study research approach, Kumasi city, once the garden city of Africa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he Kumasi city authorities, and residents including opinion leaders, and officials of allied bodies on green spaces constituted the study’s target population. A blen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such as in-depth interviews, focus group discussion, and personal observation was employed whilst theoretical sampling technique was adopted. 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people in the management of green space was low. The local people were neither consulted nor informed on green space projects (parks and gardens) by the city authorities. They were also not empowered to self-facilitate initiatives on green spaces and passively involved in final decisions on green spaces. To correct the situ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eatures of the communicative planning theory such as dialogue, consensus building, and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should be given atten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system of Kumasi especially on green spac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7.
邢忠  朱嘉伊 《城市规划》2017,(11):89-96
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的公平绩效评价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内容。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构建城市绿地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各片区生态效益、路径效率和生态需求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三者各向不同分值片区集聚;(2)尽管考虑了各片区生态需求的不同,但整体绩效最佳的片区仍集中于城市中心;(3)大多数片区更容易因为生态效益的降低造成绿地服务水平的失衡,继而导致整体绩效的降低。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城市绿地服务易与社会经济要素捆绑,形成空间上公共服务的马太效应,认为应从提升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合理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指数,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出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18.
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波 《城市规划》2002,26(11):20-22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该从法规的角度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这一基本定位 ,建立与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相对应的 ,划分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分区规划、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阶段的绿地规划体系。并提出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项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各类绿化用地的规划控制 ,城市主要的绿地体系的规划 ,城市绿化特色的拟定  相似文献   

19.
In the global action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urban open green space is one of the main spatial objects that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greenhouse gases an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mate adaptive polici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governance strategies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s of urban open green space as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European countries. Then, taking the Central City of Beijing as a case, the paper explores its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urban open green space, and climate governance operation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China. Further, with the digital technologies of GIS and RS, it analyzes the nature and related governance demands of urban open green space and then divides the Central City of Beijing into four governance zones, following whi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limate policy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of each governance zone.  相似文献   

20.
更新观念 重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结合深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重点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形式、内容、深度,以及绿地实施措施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下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所应承担职能及其相应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