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科学预防并控制煤矿瓦斯险兆事件发生,需要明确瓦斯险兆事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管控策略。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文献、访谈和事故案例等资料进行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理论饱和检验得出设备质量技术、企业技术管理等16个主范畴,将其分为安全管理体系、员工综合素质、作业设备、作业空间环境4个核心范畴,最终构建出包含2个主要因素,4个核心范畴,16个主范畴的瓦斯险兆事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提出提高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建立PDCA循环管理体系等措施以减少瓦斯险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煤矿瓦斯风险的精准管控,在挖掘煤矿瓦斯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煤矿瓦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建立了以TOPSIS模型为核心的瓦斯风险评价模型,并在南凹寺煤矿进行普适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南凹寺煤矿瓦斯风险等级为Ⅱ级,仍需要对瓦斯风险及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及管控,以降低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尾矿库进行风险分级,根据尾矿库的安全性能指标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了风险分级指标及算法的研究。研究得出:尾矿库风险分级指标由尾矿库等级、坝高、汇水面积、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6项组成;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确定了各指标对尾矿库整体风险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尾矿库风险分级模型。以该模型对某地区尾矿库进行了风险分级,为该地区差别化监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冻结法凿井穿过巨厚表土层建井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根据未确知测度理论和信息熵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危害程度的分级预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19个关键风险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定性和定量数据建立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出各指标所属评价等级的测度值,运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消除评判专家的主观性和偏好性。最终,根据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及置信度识别准则计算出冻结法凿井的综合风险等级。将此模型应用于山东万福煤矿中,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科学合理且与现场实际情况比较相符,说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煤矿冻结法凿井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与现场访谈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这些因素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层,明确了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的致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影响因素分为4类二级指标与20个三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通过不同层级的作用关系,影响着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的发生,表层因素中6个因素是影响险兆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中层因素中11个因素是间接原因,深层因素中3个因素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安全性评价相关因子的不确定性,以及权重指标赋值模糊的问题,采用Bow-Tie模型分析法通过对煤矿井下的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建立出煤矿透水事故的Bow-Tie评价模型,把得到的12项透水事故的影响因子作为煤矿透水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最后由未确知测度法确定煤矿透水事故风险评价等级。通过对小回沟煤矿进行实例评估分析,评价结果与该煤矿实际相符合,可见该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可以为煤矿透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提出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7.
准确有效的岩爆分级预测对避免或减少岩爆灾害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和岩石弹性变形能指数Wet作为岩爆评价指标,将多维正态云模型作为岩爆等级的预测方法,利用粗糙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国内外15组岩爆实例作为模型构建样本,建立了粗糙集-多维正态云岩爆分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模糊集聚类后再通过粗糙集逐级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多维正态正向云发生器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确定度;然后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确定度计算评价样本的综合确定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评价样本的岩爆等级。采用鑫华矿业矿岩样本对粗糙集-多维正态云岩爆分级预测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归纳了包括4个维度和26个二级指标的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属性数学模型分别确定指标权重和煤矿安全风险等级,构建了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H煤矿为案例,对构建的评价模型展开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育磊  张楠 《煤炭工程》2019,51(6):169-172
为分配有限的管理资源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对万峰煤矿实际调研,从危险源的所属风险类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风险等级三个角度进行危险源分类,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及风险矩阵法对该矿进行了风险辨识及等级评价,形成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管控的两条主线,并通过专家角度的层次分析法及一线工人角度的百分权重法进一步开展第一条主线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频次风险类型中较高风险等级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与高风险等级中高频次发生的事故类型两条主线对危险源及事故类型针对性管控措施的采取具有导向作用,两者相互配合能把控矿井整体的安全风险,确定该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矛盾,避免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不同降雨条件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影响的差异性,为提高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评估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引入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动态评估模型。首先,从工程、管理、地质、降雨4个方面选取了13个典型指标,构建了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分级标准;其次,应用G1法确定了5种降雨条件下的动态指标权重,根据指标分级情况建立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并计算综合属性测度值,基于属性识别准则评估稳定性等级;最后,以广东省云浮市某尾矿库为例,运用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动态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降雨强度增大,各指标权重呈现非线性动态变化特征,尾矿坝稳定性等级也随之降低,数学评价模型与专家讨论结论相一致,表明建立的动态评价模型可适应于尾矿坝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韩福龙 《山东煤炭科技》2022,(10):168-170+173
传统模型评价指标较单一,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提出非煤矿山施工中高边坡滑坡风险评价模型构建。选取滑坡发生可能性、滑坡强度、风险对象以及易损性作为一级指标,细化选取二级指标;设立指标评价标准,确定指标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实验证明,设计模型一致性系数高于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矿工工作压力对煤矿险兆事件的影响。结合对矿工工人的访问调查,归纳出矿工工作压力的7项压力源。通过分析矿工工作压力对煤矿险兆事件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假设,建立矿工工作压力对煤矿险兆事件影响的初始模型;运用SPSS17.0和AMOS21.0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及模型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对煤矿险兆事件的正向影响效果明显;工作与家庭冲突、工作特征、职业发展以及角色压力对矿工工作压力和煤矿险兆事件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机制和风格、自我效能、人际关系对矿工工作压力和煤矿险兆事件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以期有助于煤矿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煤矿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融合安全行为及不安全行为定义、行为安全理论、MMEM系统理论,提出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的界定标准。根据行为影响因素,建立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差异系数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及组合权重,选用可拓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选取某煤矿进行实例验证。研究表明:针对煤矿行业,D-E-I模式具有普适性;实证评价等级为Ⅳ级,即“比较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模型科学性与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煤炭企业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煤炭开采自然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安全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142三级指标组成的煤炭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煤炭企业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煤炭企业多级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确定煤炭企业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5.
《煤矿安全》2021,52(4):250-254
为降低煤矿重特大事故带来的危害,提高煤矿应急管理的能力。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可拓模型;通过构建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可拓权重;结合多级可拓评价对山西某煤矿应用分析,确定该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等级。结果表明:该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即良好。事实证明在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中引入可拓学是合理可行的,为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用14个1级指标和53个2级指标来评价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等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值,给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价体系。实例验证表明,该体系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实际。  相似文献   

17.
荣帅 《有色金属工程》2020,(10):112-119
为科学合理评估隧道围岩稳定性,考虑了隧道围岩安全具有随机和模糊性特点,引入云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在分析和参考文献基础上,选取了6个影响因素,构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三标度理论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引入变异系数改进CRITIC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采用博弈论确定指标组合权重;根据稳定性分级标准确定云的数字特征并生成了指标云图,分别计算各评估对象不同等级下的单指标隶属度和综合确定度,并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等级。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隧道围岩安全性评价中,并与可拓理论和属性识别评价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评估结果准确可靠、切合实际,对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一条可量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充分辨识矿井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提出了建立矿井生产现状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煤矿大量统计资料,应用类项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分值,确定出矿井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巷钻爆掘进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定量地综合评价煤矿岩巷掘进安全状况,建立了岩巷掘进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获得评价样本矩阵,建立了岩巷掘进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回坡底煤矿岩巷掘进实例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安全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为煤矿制定岩巷掘进安全措施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且属性值以专家经验给出的采煤工作面风险评价问题,根据粗糙集理论利用属性重要度分配权重的计算方法,即将权重确定问题转化为粗糙集中属性重要性评价问题,通过计算所建知识系统中决策属性对特定条件属性的依赖度和重要性,得出了风险评价模型的指标权重。该方法降低了传统采煤工作面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主观性,同时提高了采煤工作面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精度,在实践中更具客观性与实用性,期待可以为煤矿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