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提高矿井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改善出水水质,降低运行费用,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回用,对某矿高悬浮物矿井水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改进后的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污泥回流强化助凝反应+高密度预沉淀+混凝反应+高效沉淀",部分出水采用石英砂滤罐进一步降低浊度后供给工人洗澡用水。首先通过对浊度为802 NTU的原水进行的混凝试验研究确定了2号PAC与PAM为最佳混凝剂和助凝剂,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40 mg/L、0.1 mg/L,出水浊度可降为2.3 NTU;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药剂投加量以降低水厂的运行费用,采用絮凝污泥回流强化助凝反应并完成高密度预沉淀后再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污泥回流比为原水量的12%时,混凝反应时最佳投药量PAC、PAM分别为80 mg/L、0.1 mg/L,PAC投药量降低了43%,出水浊度可降为2.1 NTU。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7,(3):81-84
以南水北调水为原水、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进行微絮凝-直接过滤的中试试验。运用浊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过滤前后水的浊度、UV_(254)、COD_(Mn)、NH_3-N和残余铝浓度进行检测,以确定PAC的最佳投加量,同时观察不同PAC投加量下滤柱内水头上涨幅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南水北调水河南受水区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的PAC最佳投加量为24 mg/L,此时对浊度、COD_(Mn)、UV_(254)和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45.0%、59.3%、28.1%、80.0%,残余铝浓度未超标;该PAC投加量下,滤柱的反冲周期缩短为9 h,且滤柱内水头增长幅度与过滤时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投加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亮  廖伟  陆少鸣 《给水排水》2012,38(7):123-126
针对采用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BAF)—常规处理工艺处理南方地区季节性微污染原水时,可能遇到污染高峰期或应急状况而联用高锰酸钾(KMnO4)与粉末活性炭(PAC),通过中试研究选择合适的投加组合方式,并优化投加量。结果表明:选择在BAF之前投加高锰酸钾、BAF之后常规处理工艺之前投加PAC的联用方式能高效地去除CODMn、藻类、色度、臭和味,降低滤后水浊度。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8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8mg/L时,工艺对CODMn、藻类、色度、臭和味及浊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BAF对CODMn、藻类、色度、臭和味及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2.0%、42.7%、17.0%、17.6%及22.9%,砂滤出水的总去除率达75.9%、95.8%、58.2%、94.3%及99.24%。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了广东某市自来水厂加药系统同时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与单一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对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效果,以出水浊度及耗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11、12月份的出水水质连续性检测,对比研究水厂增加了PAM投加后出厂水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在PAM投加量与原水的比例为0.15 ppm,PAC投加量与原水的比例为3 ppm的条件下,水厂出水效果较好,且运行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石灰软化法处理地下水源水硬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灰软化法处理某地下水源水硬度,结果表明,当石灰投加量为220mg/L,pH为8.7~8.9时,可使原水硬度和碱度分别由300mg/L和250mg/L降至115mg/L和80mg/L以下,去除率分别为61.7%和68%,沉淀和过滤对硬度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投加石灰后出水浊度明显升高,投加PAC(聚氯化铝)40mg/L,并与常规工艺联用,可使出水浊度稳定降低至0.15~0.65NTU;试验证明"石灰+PAC+常规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硬度和浊度,出水煮沸后不再生成沉淀和悬浮物,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用户使用要求,石灰软化法药耗成本估算为0.246元/m3。  相似文献   

6.
分析龙滩电站纳付堡水厂的水净化工艺选择适宜的搅拌试验条件,提高搅拌试验与实际混凝过程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在进水浊度为34.2~47.9NTU,水温在0~15℃的条件下,最佳理论聚合铝投加量为14mg/L,此时沉淀池出水浊度可控制在3NTU左右,滤池出水可达1NTU以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运河水厂实际生产情况,通过烧杯试验和生产实践研究PAC(聚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投加点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合理的药剂投加点,可以有效地改善絮凝与助凝效果。通过调整PAC和PAM投加点,沉淀池出水浊度比调整前降低了1NTU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预臭氧-混凝沉淀-炭砂双层过滤-微(超)滤组合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浊度,保证出厂水浊度在0.1NTU以下及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5%左右,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黄河兰州段低温低浊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混凝法对冬季黄河兰州段低温低浊水中浊度、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混凝剂(PFAC)投加量、助凝剂(PAM)投加量、絮凝转速与絮凝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法的最佳控制参数为混凝剂投加量7. 87 m L、助凝剂投加量6. 06 m L、絮凝时间37 min、絮凝转速90 r/min。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分别为16. 3%、19. 7%、14. 7%。混凝出水再经砂滤后,出水浊度为0. 76 NTU、CODMn为2. 72 mg/L、氨氮为0. 44 mg/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研究结果为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强化过滤减少滤池出水颗粒数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颗粒计数仪对强化过滤技术降低滤池出水浊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颗粒计数能更准确反映水中的悬浮颗粒情况,强化过滤主要去除粒径为2μm的颗粒;投加聚氯化铝(PAC)较活化硅酸能更有效地降低浊度和颗粒数;在反冲洗水中投加PAC可有效降低滤池初期出水浊度和颗粒数.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投加2.5~3 mg/L的PAC,出水浊度最低,且不会影响过滤周期.投加适当剂量的PAC不会导致出水的铝超标.  相似文献   

11.
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处理低浊高藻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安市汤峪水库夏季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提出并采用微砂增效结团絮凝工艺对该原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是将微砂增效与结团絮凝有机组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处理汤峪水库低浊高藻水是切实可行的,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性高、出水水质好等特点,且处理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回流污泥的增效澄清技术.微砂增效结团絮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和CODMn;当微砂投量0.5 g/L时的过程控制参数为PAC投量15mg/L,PAM投量0.4 mg/L,机械搅拌转速8 r/min,上升流速达35 m/h时,藻类去除率可达80%,CODMn去除率达40%,浊度可控制在1.5 NTU以下.  相似文献   

12.
载粉末活性炭(PAC)过滤集PAC吸附与过滤于一体,能够应用于微污染原水处理。配水试验结果表明:粒径为1.25-2.5mm,厚度为1000mm的聚苯乙烯滤料层能够用于载PAC过滤。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为PAC载量和混凝剂投加量,当混凝剂T3010和聚氯化铝的投加量分别为0.09mg/L和2.5mg/L,PAC载量为2-3g/L滤料时,载PAC过滤处理浊度为20-40NTU的微污染原水的效果达到最佳,对CODMn和浊度都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Z河水作为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载PAC过滤对河水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97%-97.9%、50.9%-63.4%、68.5%-71.4%。  相似文献   

13.
以莱芜市某水厂升级改造项目为基础,针对原水中藻类超标、水厂超负荷运行、滤池反冲洗周期短以及出水嗅味重等问题,提出了将平流沉淀池升级改造为气浮斜管复合池,并对气浮池和斜管沉淀池的改造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叙述.改造后水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将平流沉淀池升级改造为气浮斜管复合池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含藻水及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并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处理条件下,对西南岷江地区突发性非多砂高浊水进行了原水特性的分析及絮凝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絮凝、分级沉淀工艺,先投加PAC,60~120s后投加PAM,对高浊度原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浊度为15000NTU时,投加200mg/LPAC、0.4~0.5mg/LPAM,静沉30min后,出水浊度为1.73~2.48NTU。  相似文献   

15.
摘要:在常规处理条件下,对西南岷江地区突发性非多砂高浊水进行了原水特性的分析及絮凝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絮凝、分级沉淀工艺,先投加PAc,60~120s后投加PAM,对高浊度原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浊度为15000NTU时,投加200m∥LPAC、0.4-0.5mg/LPAM,静沉30min后,出水浊度为1.73-2.48NTU。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陶粒复合滤料的再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济南某水厂出水,采用混凝沉淀+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城市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臭氧消耗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5 mg/L和10 min,空床停留时间(EBCT)为15 min的条件下,臭氧/复合填料生物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NH3-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1%、48%、54.6%、83.1%、76.6%,出水水质分别降为:0.56NTU、3.1 mg/L、0.052 cm-1、0.37 mg/L、0.04 mg/L。  相似文献   

17.
乙苯是净水厂原水突发水质污染的高风险物质之一.通过中试研究了应对原水突发乙苯污染的应急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常规工艺难以去除水中乙苯,向原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与强化常规工艺联用可有效去除水中乙苯,保证处理后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PAC与原水混合阶段是乙苯去除的主要阶段,去除率为78.9%~97.4%,强化常规工艺可进一步去除水中低浓度乙苯,颗粒活性炭滤柱作为安全余量,是水质安全保障的最后关口.基于中试结果,给出了应对原水突发乙苯污染时PAC对乙苯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线混凝-超滤联用工艺用于小城镇给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在线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对某水塘水进行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常规处理作为超滤的预处理时,膜压差增加迅速,无法保持稳定运行.将在线混凝作为超滤的预处理时,膜压差增加缓慢.通过比较不同的混凝剂抑制压差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发现聚硫酸铁均优于聚氯化铝.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预氧化的试验结果表明,尽管高锰酸钾去除有机物和三氯甲烷生成潜能的效果较好,但膜压差增加较快.在线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处理后出水的CODMn可低于3 mg/L.  相似文献   

19.
中试研究表明,常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可以将含油约为10mg/L的原水处理达标,并且除油率不受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油污染浓度为7.2~18mg/L的原水经混凝沉淀去除的效率基本相同。20mg/L的油污染仅通过常规处理无法达标,需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的强化混凝或颗粒活性炭(GAC)的强化过滤,即投加40mg/L的PAC,或在过滤阶段铺40cmGAC层的炭砂滤柱。KMnO4和Cl2的预氧化对除油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