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的发病率,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保健工作。方法整群抽取2010年广州大学新生5374名,对军训期间常见疾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为29.2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为14.27%,皮肤病发病率为5.6%,中暑发病率为4.78%,外伤发病率为2.3%,腹痛发病率为1.79%。女生在军训期间发病率为32.58%,男生在军训期间发病率为26.03%,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军训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减少军训期间常见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疾病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和2010年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发病率最高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0.50%,其后依次为急性胃肠炎、痛经、外伤、各种皮炎及过敏等,分别为2.50%,2.17%,2.17%,2.00%.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仍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2.94%,其后为急性胃肠炎、外伤,各种皮炎及过敏、口腔疾病等,分别为3.92%,2.63%,2.49%,1.82%.女生在急性胃肠炎、皮肤疾病及窦性心动过速等的发病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外伤、急性结膜炎发病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新生由于环境、饮食改变及军训体能运动消耗较大,易发生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外伤、过敏等疾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冯铁娟 《中国校医》2011,25(7):521-522
目的了解南北方军训大学生常见病的不同特点,为今后军训中常见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南北方大学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对比分析。结果就诊率南方大学为30.30%,北方大学为56.00%,南方学生胃肠炎、中暑、眼疾、低血糖在就诊中所占比例高于北方;北方学生皮炎、训练伤、便秘、口腔疾病、高血压、甲沟炎高于南方。南方男生训练伤、眼疾患病率高于女生,北方男生外伤、足癣、结膜炎患病率高于女生;南方女生低血糖的患病率高于男生;北方大学女生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各类皮炎、晕厥的患病率高于男生。结论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南北方大学新生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军训期间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流行现状及趋势,不同性别和城乡学生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05-2008年入学新生的HBV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年HBsAg阳性率为6.54%,2008年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年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生HBsAg阳性率为8.54%,女生阳性率为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P<0.01),来自城市新生的HBsAg阳性率为4.99%,来自农村学生的阳性率为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1,P<0.01);HBsAg阳性者有11.43%出现ALT升高;HBsAg阳性者血清模式以大小三阳为主,分别占43.32%和38.57%。结论该大学新生的HBV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应有针对性的做好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了解西藏民族大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新生共4 786名,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注射并判断结果.结果 4 786名大学新生PPD阳性231例,阳性率为4.83%;其中男生为4.23%,女生为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P>0.05).汉族学生PPD阳性率为1.86%,藏族学生为7.22%,其他民族学生为2.88%,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P<0.01);PPD强阳性223例,强阳性率为4.66%,其中男生为3.51%(63/1 797),女生为5.35%(160/2 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P<0.01).汉族学生PPD强阳性率为1.18%(24/2 040),藏族学生为7.46%(197/2 642),其他民族学生为1.92%(2/104),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9,P<0.01).共确诊结核病患者28例,患病率为585.04/10万.结论 对大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来自于结核病高发地区的大学新生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对象,应对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以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民族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张秋梅  阎驰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9):1381-1383
探讨大学新生血压水平及其与静息心率(RHR)的相关性,为制定大学生高血压及心血管病早期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6年9月对江汉大学4 653名大学新生进行血压、静息心率测量,分析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其与RHR的关系.结果 RHR1(RHR<60次/min),RHR2(RHR<60~ 100次/min),RHR3(RHR> 100次/min)构成比大学男生分别为2.28%,96.35%和1.38%,大学女生分别为2.28%,96.35%和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9,P<0.01);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40.04%,男生检出率(59.46%)高于女生(2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85,P<0.01);男、女生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和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随RHR增加呈上升趋势,RHR1组、RHR2组、RHR3组男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分别为37.31%,60.03%和70.00%,女生分别为5.13%,23.39%和3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94,9.56,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男生收缩压、舒张压均与RH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3,0.30,P值均<0.01),女生RHR与舒张压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0.17,P值均<0.01).男生、RHR加快是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70,3.43).结论 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较高,血压与RHR呈正相关,男生和RHR加快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某高校新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及ALT升高情况,为制定乙肝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2003-2008级新生13 774名,用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检测ALT.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为3.3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并ALT升高率为0.24%,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而HBsAg阳性并ALT升高者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某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物质滥用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物质滥用的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对广东商学院2007年秋季入学的835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中酒精饮料和烟草使用成瘾率分别为2.51%和3.11%;男生对烟酒成瘾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烟酒成瘾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普通止痛药、安眠镇静药、止咳药水、新型违禁药物与麻醉类药物成瘾率分别为1.44%、1.80%、0.24%、1.08%、1.32%;止咳药水的药物成瘾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学生滥用易成瘾物质的现状不容忽视,相关知识缺乏,高校有针对性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积极的预防物质滥用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了解桂西北民族地区某高校近5 a新生健康状况,为学生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入学的桂西北民族地区某学院1 425名新生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完全健康率平均为13.50%,汉族学生(17.56%)高于少数民族学生(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不良检出率平均为78.50%,汉族学生为83.18%,少数民族学生为7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83.01%)高于男生(72.28%),重度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51.91%,汉族学生为48.39%,少数民族学生为5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60.49%)高于男生(39.97%),轻、中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龋患率平均为13.37%,女生(15.33%)高于男生(10.66%),少数民族学生(15.45%)高于汉族学生(1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民族地区高校新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应强化干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为学校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潍坊医学院2007、2008年级全部入学新生共6 115名实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取PPD 0.1 mL(5 IU/mL)注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皮内,72 h后观察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结果 6 115名新生PPD试验阳性率为42.35%,强阳性率为8.34%.不同年级学生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来自于城市的学生PPD阳性率为44.91%,强阳性率为7.07%;来自于农村的学生PPD阳性率为41.57%,强阳性率8.73%,城、乡生源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PPD阳性率为44.53%,强阳性率7.23%;女生阳性率为40.96%,强阳性率9.06%,男生和女生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新生是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学校有关部门应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预防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广东白云学院2007级的3849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8%;除躯体化和焦虑外,其余7个因子上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和除敌对以外的8个因子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5届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及变化情况,为学生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2003-2007年本科新生HBsAg和AL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届29376名新生中HBsAg总的阳性率为6.78%,ALT异常率为5.45%,HBsAg阳性伴ALT异常检出率为0.80%;男生HBsAg阳性率为7.34%,女生HBsAg阳性率为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1);男生ALT异常率为6.48%,女生ALT异常率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1,P<0.01)。5届新生的HBsAg阳性率不完全相同,2003年最高,为7.24%,2007年最低,为5.97%,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P<0.05);5届新生的AL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0,P<0.01)。结论我校新生的HBsAg阳性及ALT异常情况不容乐观,男生的HBs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了解宜兴市高中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患病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在校高中学生进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宜兴市8所高中9 991名高一和高二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将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宜兴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总体状况良好,无论男女,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均值都大于乡村学生:城市男生平均身高高于乡村男生(t=6.25,P<0.01),城市女生平均身高高于乡村女生(t=9.256,P<0.01),城市男生平均体重大于乡村男生(t=4.445,P<0.01),城市女生平均体重大于乡村女生(t=4.077,P<0.01).学生常见病患病率较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视力不良(95.24%)、龋齿(14.9%)、肥胖(14.02%)、营养不良(7.37%)、血压偏高(6.02%)、脊柱异常(0.87%)和心脏异常(0.78%).而常见病检出率在城乡、性别之间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中学生的常见病检出率较高,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圳大学新生军事训练期间常见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来英 《中国校医》2009,23(3):282-283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好发疾病、集中发病时间及性别差异,以便今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及时治疗的措施。方法依据设计的"大学生军训疾病登记表"对就诊学生进行逐项登记,总结。结果2 225名新生在为时2周的军训期间患病人次率达127.73%;呼吸系统疾病第7~12天发病人数达高峰(144.5人/d),外伤性疾病第3~11天达高峰(55.89人/d),消化系统疾病在第3~10天达高峰(27.88人/d),晒伤(日光性皮炎)在第4~10天达高峰(42.86人/d),过敏症患者第7~10天达高峰(15.25人/d)。呼吸系统疾病男生占52.48%,女生占30.47%,外伤男生占24.17%,女生占16.21%,晒伤男生占1.75%,女生占27.37%,中暑女生占4.78%,男生占1.40%。结论大学新生由于环境、饮食及军训体能运动改变较大,极易发生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外伤、晒伤、过敏及中暑等疾病,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或群发。  相似文献   

15.
了解青岛农业大学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及体检异常情况,为高校有效地开展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岛农业大学2009-2012年共34 479名入学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a体检异常情况检出率由高到底依次是视力不良、HBsAg阳性、五官疾病、内外科疾病、高血压、乙肝、肺结核、色觉异常.其中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为78.49%,女生高于男生(x2=98.90,P<0.01),城市高于农村(x2=14.78,P<0.01);HBsAg阳性的检出率为1.74%,乙肝检出率为0.09%,肺结核检出率为0.05%,不同性别及城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五官疾病检出率为1.35%,高血压检出率为0.67%,男生高于女生(P<0.05).结论 应对大学新生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及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健康教育,并建立新生体检档案及异常情况追踪调查记录.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新生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高校改善新生社会资本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采用社会资本评估量表及自尊量表对杭州市3所高校的1 105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社会资本各维度与自尊的关系.结果 女生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的均分分别为(48.12±7.88)和(11.77±1.76)分,均略高于男生的(45.37±8.08)和(11.41±1.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0,2.74,P值均<0.01);男生社会网络的均分为(10.50±2.71)分,略高于女生的(9.66±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1).社会资本各条目较高的学生自尊得分明显高于社会资本较低学生的自尊得分(P值均<0.05).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自尊的影响最大(OR=2.184,P<0.01),其次是社会交往(OR=2.078,P<0.01).结论 大学新生的社会资本与自尊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学校应帮助新生建立和累积有效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学新生血压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为制定大学生高血压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14级江汉大学3 996名大学新生进行血压、身高及体重测量,分析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其与BMI的关系.结果 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1.08%,男生检出率(47.92%)高于女生(16.52%)(χ2=457.499,P<0.01);大学男、女新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78%,10.78%和8.20%,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345,92.500,P值均<0.01);男、女生血压平均值和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随BMI增高呈上升趋势,体重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男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分别为30.10%,46.74%,60.06%和64.47%(χ2=79.488,P<0.01),女生分别为10.21%,15.08%,33.77%和51.35% (χ2=95.219,P<0.01).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3,0.239,P值均<0.05).男性、BMI为大学生高血压前期发生影响因素值分别为2.47,1.52.结论 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较高,且与BMI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某大学军训中61例晕厥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发生晕厥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校2003-2006年4届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发生晕厥的6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军训进行到第15~20天时晕厥发生率最高(60.7%),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晕厥占75.4%,女生明显高于男生(χ2=18.78,p<0.01);代谢性晕厥占16.4%,其他原因为心源性、神经源性、瘟病性等.结论 血管功能障碍性、代谢性昏厥为军训中发生晕厥的主要病因,在新生军训的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9.
了解大学生军训期间膳食与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农业大学2012级学生50名,采用24 h膳食记录法和称重法调查军训前与军训中连续5d的膳食摄入状况.结果 军训前与军训中各类食物摄入量比较,男、女生谷类、蛋类、奶类,男生肉类和女生水果类日平均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主要营养素摄入量比较,男、女生能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以及男生钙、蛋白质和女生维生素C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生三大营养素供能比较为合理.结论 军训期间学生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大多数营养素的摄入量已经超过推荐量.  相似文献   

20.
钟萍  王春兰  李萍 《中国校医》2012,26(3):208-209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HBsAg携带和ALT的异常及变化情况,为大学生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校2007—2009年大学新生HBsAg和AL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届新生中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模式占44.44%,HBsAb阳性模式占49.81%。HBsAg总的阳性率为4.90%,男生HBsAg阳性率为6.8%,女生HBsAg阳性率为4.0%,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1)。ALT异常率平均为1.19%,其中男生异常检出率为1.87%,女生为0.86%,各届男生ALT异常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12,P<0.01)。三届新生HBsAg阳性伴ALT异常检出率占总人数的0.78%;在HBsAg阳性新生中ALT异常率为15.94%。结论高校医疗保健中心要经常对高校学生的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防治和保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