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德里达和米勒关于电信时代的到来会使文学走向终结的观点,国内学者批评的居多。分析语言和媒介的关系可知,媒介不只是传达信息和感情的被动体,媒介能改变其传达的内容。媒介的变化会引起人类感受方式的全新变异。文学的前途,值得忧虑。  相似文献   

2.
随着后现代文化形态的充斥,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学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美国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生与死的论争。文学是否会消亡?可从文学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性特征消解的角度,正视文学的重重危机,但这并不是对"文学之死"的肯定。从米勒《文学死了吗》一书中可以找到文学不死的理由,即无论文学外在形式如何变换,都是引向文学内视性的现实"魔法",最终指向的都是另一个无言的、隐性的、等待被发现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韩寒以作家身份出道,创作至今以历十年之余,成绩斐然。但是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却日渐成为一道缺失的风景线,在韩寒研究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这表明他的文本意义在消减当中。以往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已形成两条线索:一是韩寒的作品,如语言、人物、主题、手法等方面;一是将韩寒放置于"80后"作家群,对"80后"文学或"青春文学"做整体把握。2012年对韩寒创作的研究总体上也是沿着上述两条线索进行。这两条线索互相交叠,研究成果各具风貌,但也存在着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4.
关于数字媒介技术下网络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数字媒介技术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得到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对意义深刻的消解和对身体感官快感的追求,致使人们担心文学的前途命运问题。然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也必然与人的生存相伴,而当下文学发展的真正危机是"文学性"的缺失和淡化。要改变现代人精神匮乏的生活状态,就要重新张扬能使人心灵得到慰藉和精神获得超越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5.
“哲学无用”论是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此观点既有所见也有所蔽。文章通过对其所见与所蔽的梳理和分析,批驳了“哲学无用”论的浅见与近视,阐明哲学的“无用”乃是一种大用;哲学作为对人生有系统的思想的思想,给人以“安身立命”之道,为美好的幸福的人生提供一种超越性的人生智慧.对待哲学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者”之本义,学界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赞同何金松先生的观点,释“者”为“附著”,正因其有“附着”义,故而“者”作为虚词,只能附著于其他词语之后显示其意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韩寒以作家身份出道,创作至今以历十年之余,成绩斐然。但是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却日渐成为一道缺失的风景线,在韩寒研究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这表明他的文本意义在消减当中。以往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已形成两条线索:一是韩寒的作品,如语言、人物、主题、手法等方面;一是将韩寒放置于“80后”作家群,对“80后”文学或“青春文学”做整体把握。2012年对韩寒创作的研究总体上也是沿着上述两条线索进行。这两条线索互相交叠,研究成果各具风貌,但也存在着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潘懋元先生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观点已得到我国学术界的公认。有学者将潘懋元先生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总结为"适应论"并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否定和批判,并判定"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本文在尽力还原双方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学者所谓的"适应论"是对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一种误读,"理性引领说"中的很多观点虽有价值但是过于理想化,同时它对"适应论"的批判存在着误批和过度批判的问题。高等教育的理想应该立足于现实,在适应社会中引领社会,实现现实和理想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哲学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出“哲学终结”的口号下,哲学应如何为自己名正?哲学是否真的面临着“终结”?从哲学观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具体从“科学”、“人文”、“生活”哲学思考的三个维度分析,“哲学终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人”、“物”、“道”标示了庄子哲学观的生存论、生态论、宇宙论三个环节,“人与文”、“物与文”、“道与文”是庄子从其哲学观出发,审视并揭示文学起源的三重维度。与此相应,庄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生存论、生态论及宇宙论的文学观。从生存论出发,文学是对生存的诗性观照,是真人自由生命的映射;从生态论出发,文学是对物性的体认及回归;从宇宙论出发,文学是对宇宙情怀的书写,是向大道的归藏,是天与心的交融。在文学的三维书写中,庄子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就是见证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论述弗洛伊德本能论的延伸和证明--文学艺术观.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创作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文学已成为历史,但它却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的艺术结晶,也是世界文学中的永具魅力的欣赏对象和研究课题,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3.
鲍宇星 《科技信息》2012,(26):71-71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与专科段教学简单重复的现象,既不符合教学要求,又不切合学员实际。应该实施教学改革,做到把教学实践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提升学员素质。  相似文献   

14.
时下里,“房奴”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但这绝非炒作的“功绩”,也断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当代中国社会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现象、一类人的生活方式:按国际通行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一旦超过这条警戒线就将影响到贷款买房人的生活质量。而有调查显示,我国有54.1%的房贷  相似文献   

15.
2012已然过去,民进党叫嚣一年的两岸政策调整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年初民进党在新一届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失败,多数舆论认为民进党是败在否认“九二共识”上。此后民进党内出现要求检讨和调整大陆政策的声音,但将近一年过去,人们并未看到民进党在此问题上有调头的迹象,相反仍被“台独”意识形态捆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语境,论述"武林大会"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是最早对作为书名的"论语"二字进行明确解说的书,所以不论多少人对此二字进行解释,还是需要先懂得《艺文志》的释义。不过《艺文志》释义的关键处只在"辑而论篹"一句,根据分析,这一句以及"论语"二字都与"论"字为同义语。"辑而论篹"即"论"即"论语",三者等同。而书名"论语"二字的意思即是:将众多尤其是夫子之言语有条理地写于简册上,成册成编;或者是将已录有夫子言语的诸多之"简"(单简)、"册"(成编之简)收集起来,有所取舍、分类(若诸人间则还会有所商议、讨论)等等,而后依次第、条理篹录其语于新的册上,再次成编成册。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课时压缩,师生均需在学以致用方面动脑筋;而正确处理每一理论部分前的引导内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丁春艳 《科技资讯》2011,(1):180-180
设计有趣、可行的数学实验,在动手中学习数学,发现规律,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关联词"不说"既有动词义也有关联义;从外部特征看,"不说"句分为五种形式,用于前分句的末尾时意义完全虚化。"不说"句内部有选择、递进、让步等语义关系,外部有因果关系;具有侧重与强调、收束与过渡、比较与衬托、陈述与评价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