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和植骨融合方式对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诊断为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采用三种方法内固定,U型棒23例,Steffee钢板20例,RF系统33例;二种方法植骨融合;两侧横突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50例,后路椎体间Cage植骨26例。结果:随访6个月-10年,患临床症状缓解优良率为92.1%,对滑椎的复位率Steffee钢板和RF系统分别是90.0%和81.8%,U型棒则几乎起不到复位作用,二种椎间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4.0%和96.2%,结论: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时应彻底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能可靠地将滑椎复位,复位后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涌 《脊柱外科杂志》2011,9(4):193-194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也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治疗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诊断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争议。  相似文献   

3.
1985年以来,3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通过随机选择,分为两个手术治疗组。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其中16例施行单纯椎板减压术,优良率仅43.7%;16例施行开窗减压+后外侧融合术,优良率达93.8%。我们认为,开窗减压+后外侧融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腰椎稳定性好,硬膜及神经根不易发生疤痕粘连。因此,术后在稳定腰椎、缓解腰腿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的椎板减压术(P<0.001)。  相似文献   

4.
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椎管成形术、椎板减压融合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方法 :16例稳定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 ,15例不稳定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椎板减压加后外侧融合术 ,14例不稳定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椎板减压椎间融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进行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功能改善率 :椎管成形术为 85 .7% ,减压融合术为 84.8% ,固定融合术为 86.2 % ,各组疗效无显著差别 (P >0 .0 5 )。术后 4年功能改善率 :椎管成形术为 84.9% ,减压融合术为 75 .6% ,固定融合术为 84.6% ,减压融合术疗效下降显著 (P <0 .0 5 )。结论 :椎管成形术治疗稳定性腰椎滑脱 ,术后近中期疗效与影像学评估满意。椎板减压后外侧融合术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 ,腰椎假关节发生率较高和术后中期疗效明显下降。椎板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 ,术后中期疗效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为症状多、体征少、保守治疗差,治疗较为困难;尤其对不典型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的难度更大。本文对1990年8月至1998年11月收住我院手术、资料完整的的62例患者进行随访,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41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95:1。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41.1岁,病程半年~20年,平均29.8月。中央型腰椎管狭窄16例,神经根管狭窄30例,混合型狭窄16例。有腰痛、间歇性跛行表现60例,有神经定位体征54例。影像检查示腰椎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40例,其中属多个水平狭窄13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5例,骨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3例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术中探查情况确定减压节段,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的节段进行内固定融合.术后采用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运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4.8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3分(P<0.05).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充分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主要目的,同时选择性的针对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定的节段进行内固定融合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骨盆半径(PR)技术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DLS)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SS)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6例DLS和35例DS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平衡(SVA)、总腰椎骨盆前凸角(PR-T_(12))、骨盆形态(PR-S_1)、骨盆角(PA)、腰椎前凸(LL)和胸椎后凸(TK)。将2组所测参数分别与健康国人脊柱-骨盆参数进行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LS组与DSS组中SVA、PA均明显大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S组PR-T_(12)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DLS组PR-S_1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S组PR-T_(12)与PA的相关性强于与LL、TK的相关性,DSS组PR-T_(12)与LL、TK的相关性强于与PA的相关性。DLS组PR-S_1与PA呈负相关,DSS组PR-S_1与PA无相关性。结论 DL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骨盆后倾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DS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改变胸腰椎曲度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8.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共172例,其中10例有脊柱侧凸改变,22例Ⅰ~Ⅱ度滑脱。单节段狭窄者90例,双节段狭窄者51例,3个节段狭窄者31例。采用单纯开窗减压者5例,后路融合固定者100例,后路椎间融合固定62例,Dynesys弹性内固定5例。临床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功能评分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改良腰椎功能障碍指数(modified Oswestry low back pain disability questionaire index,MODI),从腰腿痛、生活自理、行走和举重物等10个方面评估患者腰椎的ODI分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72个月,平均50个月。术前腰腿痛平均评分为7.5分,术后3个月为3.2分,末次随访时为3.6分。术后3个月随访,MODI改善的优良率为94.3%;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7.6%。结论对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根据术前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椎管减压或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_([1])。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和症状重体征轻_([2])。LSS治疗方案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评估,一般先进行3~6个月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时可先采取微创治疗,仍达不到治疗目的再行传统开放术治疗。近年来,脊柱外科的微创治疗技术趋向成熟,相较传统术式,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文就国内外微创治疗LSS的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51~72岁,平均61.3岁;合并椎管狭窄症病程11个月~6年,平均3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6例患者行脊髓造影检查,术前Cobb角为(22.0±10.1)°,腰椎前凸角为(21.6±10.2)°,C7铅垂线(C7PL)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SVA)为(7.6±6.4)cm,C7PL与骶正中线距离(CSVL)为(6.8±5.6)cm。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Cobb角、腰椎前凸角、SVA、CSVL并与术前进行比较;采用腰痛JOA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10~185min,平均140min;出血量480~850ml,平均620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5年,平均2.5年。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分别为(10.5±8.2)°、(8.8±5.2)°,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5.4±14.2)°、(31.6±13.2)°,SVA分别为(0.6±3.3)cm、(-1.2±2.5)cm,CSVL分别为(2.8±1.3)cm、(1.6±1.2)cm,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11.0±1.7)分,术后即刻(22.4±2.4)分,末次随访时(24.0±2.1)分,结果:优13例,良8例,可3例,差2例。术后1例患者发生矫正丢失,无椎间隙塌陷、神经损伤、钉棒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卢廷胜,吕则文,桑仲亮,马春山,高瑞成腰椎峡部不连、腰椎滑脱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88年12月~1991年12月,应用椎管扩大成形、聚丙烯线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腰椎滑脱症25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应用内固定和不应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6月~2001年7月手术治疗10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患者,按行内固定与否把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仅行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不行内固定治疗,共77例;Ⅱ组,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外,同时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共31例。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5~8年,平均3.4年。Ⅰ组临床优良率为87%,Ⅱ组为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内固定的31例术后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滑脱加重,椎间融合器无明显移位,均达骨性愈合;未行内固定的患者中术后没有滑移加重的病例,有4例腰椎滑脱处假关节形成。两组神经损伤发生率、再手术返修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内固定组明显高于非内固定组。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行减压、植骨的同时行内固定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骨融合率,但并不一定能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目的手术方案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7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2例,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10例另行脊髓造影,图像输入计算机并采用IPP软件计算Cobb's角、椎体旋转度、侧方移位程度;32例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时间;随访观察腰椎融合、畸形矫正、痛缓解情况,同时采用VAS、LBO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0.5)h,出血(400±30)ml,透视时间(30±5)min. 32例患者均获随访,期限8个月~4年(平均20个月),术后8个月、16个月进行X线复查,24例患者获骨性融合(75%),末次随访时平均侧弯Cobb's角从37.2°减少至18.4°,纠正率23.7%;平均前突角度从术前13.1°增加到16.4°,增长率25.1%;平均顶椎旋转度14.2°减少至9.8°,纠正率31.0%;手术前后腰椎侧弯、前突角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术前平均VAS和LBOS平均为5.8±2.1、21.8±11.6,末次随访时分别增加为3.1±1.9、44.8±15.1,32例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18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1.2%.并发症情况:融合失败8例,内固定断裂1例,症状不缓解2例,神经根损伤2例,脑脊液漏2例,融合节段以外邻近节段退变3例需二次手术延固定.[结论]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只有严格神经组织微创操作、椎体内固定个体化设计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腰椎滑脱合并管狭窄症是老年人常见骨病之一,1999年8月-2005年10月,我们采取椎板减压,复位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邻近节段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4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临近节段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多节段全椎板减压椎间融合(长节段组),18例行滑脱节段全椎板减压椎间融合合并临近节段开窗减压(短节段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  相似文献   

16.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1985年6月~1991年10月对49例腰椎滑脱伴有神经症状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对28例腰椎滑脱小于25%者,给予椎管、根管扩大减压后行棘突间“H”型植骨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21例滑脱大于25%者,除采用扩大性减压外,同时行Steffee槽式钢板复位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经过3年6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5.6%,有效率95.8%。作者对外科治疗的选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月获得随访的腰椎椎管狭窄症(不包括各种腰椎滑脱)患者241例,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观察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对术前、术后1年及随访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分。比较患者术后即刻、6个月及1年及腰椎X线片,通过相邻横突间骨小梁的形成情况进行融合效果判断,并比较融合和未融合病例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2例发生脑梗塞,其中1例发生脑干梗塞死亡的严重并发症。2例心绞痛发作,2例心肌梗死,1例心衰,5例心血管并发症者经纠正后均康复。8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处理后7例很快闭合,1例发生感染经抗感染处理后康复。3例发现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有误,其中1例出现拇指伸指肌力减退的并发症,其余未出现并发症。双节段手术时间平均为2.8 h,手术出血量平均480.4 mL。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均能在术后1周佩戴护腰下床活动,平均3个月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腰痛VAS评分及腿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植骨融合率为42.1%,无明显椎弓根螺钉的松动和拔除。植骨融合者与未融合者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经过术前身体状况严格评估无手术禁忌证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广泛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植骨融合率与术后效果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结果:术后随访1年一4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6%,2年2个月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固定,可使滑脱失稳的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保证脊柱骨性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吴敏 《脊柱外科杂志》2009,7(5):302-303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融合手术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使手术风险上升,如何针对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达到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是骨科医师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79例采取椎间植骨椎弓根固定加压融合术治疗,根据融合术式分为两组,即单纯植骨融合组(A组)和cage融合组(B组)。结果79例得到1年以上随访,术前两组JOA评分和VA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cage应用与否与手术疗效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