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河北省农产品价格现状分析与走势展望一、1996年农产品价格运行态势及成因1996年,我省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稳中趋降。从全年情况看,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991%,比上年下降了09%。各类农产品收购价格与上年相比变动情况为:粮食类价格为...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农业正面临着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如何推进改革,促进农业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很多,而农产品价格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一、农产品价格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从1958年开始,粮、油等农产品计划价格逐渐背离价值,生产成本增长很快,农业利润率大幅度下降,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扭曲程度。1979年以来,随着全国价格改革的逐步展开,我省农产品价格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研究所涵盖的内容很广,其中农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业、服务业等,是入世后受影响较大的行业。现仅就我省这几个行业加入WTO后所受到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如下。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45%降至2004年的17%。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农产品以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产为主,所以,在农产品市场的受冲击程度上我省还是相对较大的。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要调整农产品结构,使种植的农产品多样化、优良化,特别是应加强具有相对优势的油料、糖料、水果、蔬菜、肉菜、水产品的生产;二…  相似文献   

4.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求平衡.一方面,中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是导致国际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中国水产品出口价格的下降又刺激了美、日、韩等国对我国大虾消费的需求.大豆豆粕是大虾饲料的主要成分,欧美水产品的消费间接拉动了我国大豆的进口.除此,由于大豆属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利润率较低,在耕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我国应该生产那些劳动力密集、单位产量较高的农作物或收益较好的经济作物,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作物.因此.进口大豆,出口大虾,符合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5.
《广东经济》2012,(7):14-14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5月份,受油气价格下调、广交会结束以及猪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等因素影响,广东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止涨回落,下降0.3%;同比涨幅继续收窄,上涨3.5%。1-5月份,广东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3.7%,涨幅与1-4月份持平。  相似文献   

6.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比较高,价格比较低,谁的产品就有竞争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就是一些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农产品,也因质量偏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关税下降的情况,现行212%的平均税率将在2004年降至17%左右。关税下降幅度较大的农产品主要集中于肉类食品、水果及酒类。现在牛肉的关税是45%,柑桔为14%,苹果为30%,而葡萄则为65%。据专家测算,由于入世后减让关税,国外农产品价格至少会下降20%~30%,而牛肉、洋水果和洋葡萄的价格至少会下降四至六成。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从水果价格上看,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按统一口径计算,苹果比国际市场低41%,鸭梨低79%,柑桔低47%。因此,在WTO框架下,我国水果会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加入WTO后,适度引进国际竞争,将有利于我国加快提高水果质量,为我国水果扩大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机会,作为劳动密集型水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的一个优势产业。综上所述,加入WTO后,带“洋”字的水果、葡萄酒和牛肉等农产品将会褪下往日那层高贵的光环,寻常百姓大可一饱口福,肯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多数时候只...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产品持续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农产品进口量不断增加、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导致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农产品价格在2006-2008年上半年大幅上涨,大豆、玉米、小麦期货价格均创30年来新高;同期在国内,大豆、豆粕价格接近翻番,豆油价格涨幅达76%。本文基于2005.1-2010.11的月度数据,采用回归模型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石油价格、全世界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美元/人民币汇率等外部因素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整体影响。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石油价格每上升1%将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升0.43%;国际流动性指数上升1%,国内农产品价格相应地上升0.252%;当期人民币升值1%将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降低3.497%,滞后一期的人民币升值1%仅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降低1.234%。  相似文献   

8.
从长期看,加入WTO对我省农业的影响利多弊少。从短期看,则是弊大于利,但总体上不会对我省农业造成大的冲击。(1)粮棉油产品:粮棉油是我省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油料等农作物,我国的生产成本较高,价格高于国际市场20~30%左右。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在2004年之前将从目前的45%降至17%,粮棉油等重点农产品的关税则要降至145%。这样,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会对我省农产品特别是粮棉油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①小麦:我省是全国小麦重要产区之一,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实行保护性政策,国内小麦价格一直相对坚挺,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麦市场供大于求的真实情况。加入WTO后,我国小麦的进口配额将从200万吨增加到730万吨,2004年再增加到930万吨,这势必影响到我省市场。据省物价部门统计,去年7月份,我省小麦价格每吨比国际市场上高380元,比全国市场高60元。我省小麦与国际市场上税后小麦每吨差价在200元左右,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②玉米:加入WTO后,我省玉米生产将面临空前挑战。我省玉米价格偏高,每吨比国际市场高360元,...  相似文献   

9.
中美是韩国最主要的两个农产品进口来源国.韩国作为中国在东亚重要的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必然会影响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文章分析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得出结论:1、中国对韩国出口农产品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2、中国对韩国出口稻谷、大米等10种农产品几乎不受影响;3、在5年之内,中国对韩国油籽及饲料类农产品出口相对于美国将处于劣势地位;4、中国出口的水产品、蔬菜、肉及水海产品制品、蔬菜水果制品等相对于美国在韩国市场上所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将趋于减弱;5、中国出口的食品工业残渣及废料类农产品在韩国市场上所具有的轻微优势会在短时间内失去.  相似文献   

10.
7月18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06年上半年,我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2005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680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5亿元,增长9.4%。7月19日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比2005年同期下降1.0%,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分别上涨4.9%、10.5%和3.8%,畜牧业产品价格下降11.5%。7月20日据国家统…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等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条的价格传递以"需求拉动"为主,以"供给推动"为辅,食品加工企业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对上游各环节的价格均在10%的置信度下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39.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下游各环节的价格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61.7%;农产品价格对其他环节价格预测误差的解释力度均较小,大多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元差额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娥  朱晶 《财经科学》2015,(10):74-81
本文从贸易的种类差额、数量差额和价格差额角度,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不同农产品类别及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三种差额的表现,预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发展趋势.建议对不同产品区别对待,继续发挥水产品、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应在满足粮食自给率前提下,继续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庞大的需求,但应注意避免农产品贸易来源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13.
郭峰 《广东经济》2005,(2):71-72
据广东省农调队对全省800户农户以及60个非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2004年四季度广东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农产品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但涨幅比三季度有所回落(图一).其中:农、林、牧、渔业四大类农产品价格分别上涨了16.3%、12.9%、19.0%和10.2%,与三季度同类价格涨幅相比,分别回落了2.3、4.6、6.9和6.3个百分点(图二).……  相似文献   

14.
据广东省农调队对全省800户农户以及60个非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2004年四季度广东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农产品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但涨幅比三季度有所回落(图一)。其中:农、林、牧、渔业四大类农产品价格分别上涨了16.3%、12.9%、19.O%和10.2%,与三季度同类价格涨幅相比,分别回落了2.3、4.6、6.9和6.3个百分点(图二)。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1-10.月CPI上涨3.0%,PPI下降2.0%,预计2020年CPI上涨2.6%,PPI下降2.0%。展望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货币环境宽松、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支撑价格上涨;猪肉价格稳中有降、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宏观需求偏弱等因素抑制价格上涨。综合考虑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初步判断2021年CPI上涨1.5%左右,PPI上涨0.5%左右。应重点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和猪肉价格走势,做好前期稳物价措施退出对2021年物价波动影响的政策预案。建议将2021年物价调控目标定为3.0%左右,实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动性日益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波动通过农产品产出、农产品需求和政府宏观调控等三种途径影响农产品价格,经济波动与农产品价格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在农产品产出传导路径上,经济波动刺激了农产品产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在农产品需求传导路径上,经济增长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加强,刺激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在政府宏观调控传导路径上,经济增长使得国家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的超发刺激了经济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渔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一直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并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评价了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总体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我国的水产品贸易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且表现出比较优势不断下降的趋势。最后,针对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未来几年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压力同时都存在,但通货紧缩的压力要大于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更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1.粮食价格下降。最近两年,中国农业产量出现了少有的好收成,但是面对结构性需求的限制,中国农产品的大丰收却未给我国经济带来利好的信号,相反,一方面农产品的价格被迫一降再降,初级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直接影响到一系列相关行业的价格水平,并最终导致整个价格体系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价位上;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水平并未由于粮食增产而有显著改善,作为占有总人口70%的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无…  相似文献   

19.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进入新一轮价格波动周期,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有货币供应数量、自然灾害、国际市场等因素的短期作用,也有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其中,货币因素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现实,在全面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同时,货币政策应尽快在"稳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期看,只有继续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保护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水产业持续增长这一现象,着重以江苏省城镇居民水产品消费为讨论对象,设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水产品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江苏省城镇居民水产品需求影响因素有水产品自身价格和通胀程度及替代品价格;要想最大限度地拓宽水产品消费市场,既要做好市场细分工作,也要巧妙控制水产品自身价格增长幅度;全面把握市场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