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加味玉屏风颗粒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35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1例,接受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64例,接受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随访。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采用加味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春林 《河南中医》2011,31(6):662-663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3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连用8周。停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10月。结果:治疗姐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纽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55,P〈0.05)。治疗组在退热、咳嗽缓解、扁桃体肿大消退、肺部哆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RRI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咪唑斯汀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组成:黄芪、白术、防风)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痊愈病例中复发率组为13.3%(4/29),对照组为63.6%(7/11)。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率低,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王菁  肖鹏  张秀钦  吕华  张家确 《新中医》2012,(12):88-89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阿昔洛韦口服5天;治疗1组加用玉屏风颗粒口服1疗程(3月);治疗2组加用玉屏风颗粒口服2疗程(6月)。在治疗期间如有复发,均再次给予同剂量阿昔洛韦治疗5天。3组患者均连续跟踪观察至疗程结束后6月,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复发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组复发次数较治疗1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复发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与阿昔洛韦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且服用疗程越长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湿疹洗液治疗小儿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湿疹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组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外用湿疹洗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湿疹处皮损面积、皮肤瘙痒程度积分、中医证候评分与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 globulin E,IgE)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皮损面积、皮肤瘙痒程度积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儿IL-2、IL-6与Ig E水平降低(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湿疹洗液治疗小儿湿疹不良反应小,疗效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疗法联合玉屏风颗粒防治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成观察组(穴位埋线+玉屏风颗粒)和对照组(单用玉屏风颗粒),每组各30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统计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分别为13.3%和26.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型)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湿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8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匹多莫德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口服,疗程为1个月。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总数及CD4/CD8比值,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两组患者CD4总数均下降,CD8总数均升高,CD4/CD8比值均降低;疗程结束后,患者CD4总数均升高,CD8总数均下降,CD4/CD8比值均上升,但治疗组变化更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其临床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加味玉屏风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平衡,以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双伟 《新中医》2012,(12):20-21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月。治疗前后评价总体疗效,观察2组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I级患者构成比为34.3%,对照组为1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玉屏风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虹  谢梅华 《河北中医》2003,25(6):411-412
目的 观察玉屏风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玉屏风过敏熬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抗组织胺药仙特敏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6)。结论 玉屏风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加服玉屏风颗粒,疗程均为2周,并于停药后8周内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0.0%、治疗组9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率对照组28.6%、治疗组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当归饮予与血府逐瘀汤化裁内服联合青黛膏外敷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当归饮子与血府逐瘀汤化裁汤剂,局部外用青黛膏;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局部外用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派瑞松)。治疗两个疗程(2w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部分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停药6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血虚风燥型或血虚风燥夹瘀型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和  ;陈旭文 《新中医》2009,(11):58-59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加味桂枝汤(处方:桂枝、白芍、黄芪、大枣、生姜、防风、当归、牡丹皮、全蝎、炙甘草)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氯雷他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9%,对照组64.8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1.5年,复发率治疗组为5.26%,对照组为4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辨证治疗,对照组16例予胃复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5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病理改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温爱平  曾萍  谢颖  李丰  李蔷华 《新中医》2014,46(6):150-151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血清IgA、IgE和IgG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行血清IgA、IgE和IgG水平的检测,并进行3月的疗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5.0%,对照组复发率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gA、IgE数值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疾病的免疫紊乱状态,防止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陈晓东 《新中医》2009,(12):19-20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磷酸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骨痛分级程度均有下降,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能缓解。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磷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玉屏风滴丸联合麦当乳通颗粒治疗产后气虚血弱型缺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进行正确宣教指导下,治疗组86例采用口服玉屏风滴丸和麦当乳通颗粒治疗,并配合双乳按摩,对照组67例仅行双乳按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4%,对照组67.1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红蛋白偏低、红细胞计数偏低产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偏低产妇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乳汁中锌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铜、铁、钙的含量则无较大差异。2组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发热、皮疹、出血、黄疸、子宫收缩不良等症状体征。结论:玉屏风滴丸联用麦当乳通颗粒治疗产后气虚血弱型缺乳症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西药(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防治所接收的90例慢性湿疹,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各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病症积分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4.4%、24.4%,均低于对照组的20%和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口服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复查胃镜,做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于治疗后1年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临床愈显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8.00%、97.00%,对照组为68.00%、89.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89.23%(58/65),对照组为93.65%(59/6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28.26%,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加味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以西替利嗪片、赛庚啶片、雷尼替丁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76.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41.7%,对照组为6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