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测定一种原产地为加拿大的蜂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蜂胶营养价值提供数据,同时改进测量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用硝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并优化消解条件,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蜂胶制品中钙、铁、镁、锌、钠、钾、铜的含量。结果:七种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0.85%~2.33%(n=7),回收率在96.5%~104.7%之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且与河南产蜂胶相比,加拿大产蜂胶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河南产蜂胶。结论:使用本文方法测定蜂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准确,方法可靠。为进一步探讨蜂胶制品金属元素与其保健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2.
秦艽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云南20个种植地的秦艽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药材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并对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与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秦艽药材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K>Ca>Mg>Fe>Mn>Zn>Cu有规律的分布态势;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秦艽的特征元素为K、Cu、Ca和Zn;药材中钾含量与土壤中锌,钙与土壤中锰和铜,锰与土壤中钙和镁,铜与土壤中钾和锌元素含量间均分别显著负相关;而药材中镁含量与土壤中钙和镁,铁、铜与土壤中铁元素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对秦艽各无机元素含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秦艽生长土壤有效钙,有效铁和有效锌其次,最后为有效锰。该研究结果为秦艽道地性成因及适宜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秦艽资源合理利用和GAP研究以及从无机元素的角度品评药材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对水稻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对水稻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测试的元素和施用方法中,硅酸钠叶面喷施显著增加稻谷产量,而碳酸钙、硼酸、硅酸钠土施和亚硒酸钠显著降低了稻谷产量。镁、锌、铁的盐酸盐形态对水稻籽粒的增产效果优于硫酸盐形态,而钙、铜的硫酸盐形态增产效果略高于盐酸盐形态。在钙、镁、硫三种中量元素中,钙增加了水稻籽粒中的Cd浓度和吸收量,而镁和硫则降低了籽粒中的Cd浓度和吸收量,以硫磺粉处理为最低。稻草中的Cd浓度和总量均以氯化镁处理为最高,硫磺粉处理最低。镁能有效抑制Cd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其盐酸盐优于硫酸盐。在微量元素中,锌对水稻Cd的吸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铜,而有益元素肥料硅酸钠叶面喷施则显著增加了稻谷中的Cd浓度和吸收量。硫酸亚铁、氯化锰、氯化铜、硼酸和硼砂处理都能有效地抑制Cd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而硅酸钠叶面喷施和锌处理则促进了Cd的转移,表明硅酸钠抑制水稻吸收Cd的机制很可能发生在土壤中,而非在植株体内或地上部分。在Cd污染土壤上选用适宜的中微量和有益元素肥料及其施用方法,能有效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和稻米中的Cd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秸秆还田及外源添加磷细菌对土壤微生态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具有解磷能力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设施大棚中栽培豆角,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和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土壤有效磷含量、解磷能力以及豆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处理1)、玉米秸秆+磷细菌(处理2)、磷细菌(处理3)三个处理的土壤中解磷类细菌数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处理2数量最高,比对照区高31.89%,差异显著(P<0.05);三个处理均能明显增加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处理2最高,比对照高86.3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三个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处理2最高,比对照高9.8%;三个处理土壤解磷能力差异较大,处理1和处理2可明显提高土壤解磷能力,分别比对照高50.2%和65.2%,差异极显著(P<0.01);三个处理对豆角均有增产效果,但差异较大,处理2比处理1、处理3产量增加明显,分别增产6.8%、10.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l...  相似文献   

5.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蜂胶中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孝娜  李娅  杨瑞华  李金声  王枫 《生物磁学》2011,(11):2058-2061
目的:测定一种原产地为加拿大的蜂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蜂胶营养价值提供数据,同时改进测量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用硝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并优化消解条件,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蜂胶制品中钙、铁、镁、锌、钠、钾、铜的含量。结果:七种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O.85%~2.33%(n=7),回收率在96.5%~104.7%之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且与河南产蜂胶相比,加拿大产蜂胶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河南产蜂胶。结论:使用本文方法测定蜂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准确,方法可靠。为进一步探讨蜂胶制品金属元素与其保健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6.
川东地区池坝地区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和鸭茅(Dactylisglomerata)人工草地土壤和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特征如下;(1)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以铁,钾和镁较高,钠,钙,氮,锰和磷较低,硫,锌,硼,铜和钼微少;(2)从元素的富集特征来看,该区土壤中的钙,硫为重度淋溶元素,钾,磷,镁,锌,钠为中度淋溶元素,铁,铜属轻度淋溶元素,锰属富集元素;(3)根据元素的生物吸收系列,红三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荒漠灌木根际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阿拉善干旱荒漠区霸王、白刺、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旱生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Ca、Mg、Fe、Mn、Zn、Cu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除梭梭根际pH值高于非根际之外,其余6种灌木根际土壤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酸化作用.(2)7种灌木根际全钙和交换性钙的含量均低于非根际.除沙木蓼和驼绒藜外,其余5种灌木根际全镁含量均高于非根际,白刺的富集率最高,为43.04%;除沙木蓼外,其余灌木根际交换性镁的含量均有所富集,梭梭的富集率最高,为26.52%.(3)7种灌木根际全铁、全锰、全锌含量总体上小于非根际,但是根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均大于非根际,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沙木蓼根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的富集率最高,分别为:29.76%、20.92%、86.99%.(4)沙木蓼根际全铜和有效铜含量略高于非根际.梭梭根际全铜含量低于非根际,但梭梭根际有效铜含量却有富集的趋势.其余五种灌木根际全铜和有效铜含量均低于非根际.(5)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养分性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核桃和刺梨是西南山区栽培的2种重要乔灌果树,二者在该区域存在复合种植。本研究以贵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黔核7号’)/刺梨(‘贵农5号’)复合种植模式为对象,研究了复合种植7年时刺梨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光合作用及土壤肥力等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一种植模式相比,复合种植中刺梨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刺梨长势和产量显著下降,其中产量下降高达77.7%;刺梨的果实品质有所提升,果实中抗坏血酸(Vc)、总酚、糖类物质以及钾、钙、镁、铁、锰、锌等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果实Vc和锰含量分别提高34.1%和64.1%。复合种植刺梨土壤中全氮、有效态氮和有效态钾含量分别提高45.8%、34.8%和67.8%;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菌数量也明显增多,其中细菌和真菌的增幅均达36.0%以上,钾细菌和固氮菌分别提高71.3%和124.8%;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全磷、全钾及有效态矿质养分(磷、钙、镁、铁、锰、铜、锌)含量下降;除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外,其余土壤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磷酸酶)活性都显著降低。综上,在核桃/刺梨复合种植林中,随着核桃植株的不断生长,其对刺梨存在明显的遮阴和...  相似文献   

9.
川东红池坝地区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和鸭茅(Dactylisglomerata)人工草地土壤和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特征如下:(1)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以铁、钾和镁较高,钠、钙、氮、锰和磷较低,硫、锌、硼、铜和钼微少;(2)从元素的富集特征来看,该区土壤中的钙、硫为重度淋溶元素,钾、磷、镁、锌、钠为中度淋溶元素,铁、铜属轻度淋溶元素,锰属富集元素;(3)根据元素的生物吸收系列,红三叶属氮-钙型植物,鸭茅属氮-钾-磷型植物。(4)两种牧草的生物吸收系数,均以钙、硫、磷较高,钠、铁较低,其余7种元素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就诊儿童血微量元素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取儿童末梢血,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儿童之间铅含量有差异,但铜、锌、钙、镁、铁、镉含量无差别.不同年龄组儿童之问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儿童锌、铁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钙呈下降趋势.除镁外,不同年龄组儿童之间微量元素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儿童钙、铁缺乏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缺锌率呈波动状态,而儿童铜、镁缺乏率较低;儿童铅超标率在18.88%~29.37%之间,在4~5岁儿童时达到峰值;镉超标率在0.60~4.37%之间.结论:本院就诊儿童缺锌、钙、铁较普遍,但儿童铅中毒平均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排毒,将大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就诊儿童血微量元素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取儿童末梢血,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儿童之间铅含量有差异,但铜、锌、钙、镁、铁、镉含量无差别.不同年龄组儿童之间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儿童锌、铁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钙呈下降趋势.除镁外,不同年龄组儿童之间微量元素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儿童钙、铁缺乏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缺锌率呈波动状态,而儿童铜、镁缺乏率较低;儿童铅超标率在18.88%~29.37%之间,在4~5岁儿童时达到峰值;镉超标率在0.60~4.37%之间.结论:本院就诊儿童缺锌、钙、铁较普遍,但儿童铅中毒平均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排毒,将大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黑果枸杞中十三种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黑果枸杞中钙、镁、铜、锌、锰、铁、铅、镍、镉、钴、铬、钾、钠等元素的含量 ,为对其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结果表明 :黑果枸杞中钙、镁、铜、锌、铁等元素的含量远高于宁夏枸杞中相应各元素的平均含量 ,钾、锰含量远低于其平均值 ,钠含量与其相当。钴含量远高于绿叶蔬菜的含量 ,铬含量较牛奶中含量低。镍含量比谷物、腌肉、蔬菜中的高。镉、铅含量较普通植物中的略低 ,不构成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方庄地区儿童全血微量营养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探讨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防治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门诊1887例健康体检儿童,收集末梢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5种微量营养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并从性别、年龄、季节(月份)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血5种微量营养素含量无性别差异(P0.05),但存在季节差异,4-6月铜、锌含量降低;7-9月钙、镁含量降低;10-12月铁含量降低(P0.05)。全血锌、铁含量存在年龄差异,婴幼儿最低(P0.05)。1887例儿童中,缺乏较多的元素依次为铁(38.8%)、钙(22.3%)、锌(12.8%),其中,4-7岁(17.0%)、7-12岁(21.5%)年龄段组以锌缺乏居多。1岁以内(51.2%)、1-3岁(44.6%)年龄段组以铁缺乏居多。全血铜、锌、钙、铁缺乏无性别差异(P0.05)。全血5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存在季节差异,1-3月镁缺乏明显,4-6月铜、锌缺乏明显,10-12月钙、铁缺乏明显(P0.05)。结论:北京市方庄地区儿童主要存在锌、钙、铁的缺乏,以秋冬季及初春明显。其中婴幼儿以铁缺乏为主,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以锌缺乏为主。应加强对此地区儿童的营养宣教和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14.
羊草群落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nse)群落中,钾与钙、镁、锰、铜、锌五种元素的含量变化之间具倒数关系;钙、镁、锰、铜、锌五种元素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其中,钙与镁、铜之间的关系密切(r)0.9);羊草群落吸收较多的钙可防止锰、铜和镁的毒害作用,并对钾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沙土中的大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及丛枝菌根真菌与解磷菌和根瘤菌联合接种, 动态监测大豆的生长状况和营养吸收情况。结果表明, 在沙土中, 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组合效应对豆科植物营养元素的改善最为有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以及丛枝菌根真菌与其他微生物联合应用对宿主矿质营养吸收尤其是磷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种植30 d、45 d 和64 d 接菌处理植物叶片的平均全磷含量比对照分别高1.45%、73%和56%。接种微生物使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元素的强度比对照高, 接菌植物根际土壤养分浓度低于对照。接菌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 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与解磷菌、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与根瘤菌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解磷菌与根瘤菌三种菌剂混合处理的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高出181%、134%、153%和89%。丛枝菌根真菌与解磷菌和根瘤菌三种菌剂混合接种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于昕  卜文俊  朱琳 《生态学杂志》2012,31(6):1585-1590
为寻求保障镉污染农田稻米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低镉磷肥(Cd<0.2 mg·kg-1)及不同施磷量(0.10、0.20 g P2O5·kg-1)对污染稻田土壤中(潮泥田)镉的植物有效性影响,并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 在0.10 g·kg-1磷剂量水平下,与对照(无磷肥)相比,钙镁磷和磷酸二氢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降低了土壤镉活性,钙镁磷和过磷酸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对镉的吸收累积;当施磷量增至0.20 g·kg-1时,磷酸氢钙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降低了土壤镉活性,钙镁磷、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钙处理下DTPA提取态镉含量降低11.8%、9.8%和11.8%,NH4OAc提取态镉含量降低9.5%、7.1%和7.1%;5种磷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水稻茎叶中镉含量(降幅24.9%~50.8%),除磷酸氢钙处理外,糙米镉含量的降幅均达到显著水平,钙镁磷和过磷酸钙处理下糙米镉含量接近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2005).5种供试磷肥中,能提高土壤pH的磷肥(钙镁磷、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钙)降低土壤镉有效性的效果显著,含钙磷肥(钙镁磷和过磷酸钙)降低水稻镉积累的效果较好.磷肥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能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原因,选择碱性含钙磷肥对控制污染农田中作物吸收累积镉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类镁肥对烤烟中微量元素含量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福建武平烟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导致烟叶镁含量低的问题,研究了3 种不同镁肥对土壤和烤后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镁肥后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交换镁的含量,但不同镁肥对提高土壤交换镁含量的时效不同。各处理土壤其它中微量元素含量以施用硫酸镁的土壤较高,施用氢氧化镁的土壤偏低。烤后烟叶的镁含量以氧化镁处理最高,其次为氢氧化镁。施用镁肥会影响烟叶其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中施用氢氧化镁会导致中上部烟叶钙铁含量轻度缺乏,而施用硫酸镁会导致烟叶中锌锰含量过高。各处理中以氧化镁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适宜,且经济性状最优。因此,在福建武平烟区建议施用氧化镁,既可以防止烤烟生育前期有效镁的淋失,又可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养与野生川金丝猴体毛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秦岭人工饲养(10只)和野生(14只)川金丝猴体毛中的10种微量元素含量。锌、铁、铜、钙、镁5种元素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锰、铬、铅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铝采用等离子光谱;硒经硝解后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铬、锰、镁、铅、锌和硒的含量,人工猴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野生猴;铁含量,人工猴极显著低于野生猴;钙、铜和铝的含量,人工猴与野生猴无显著差异。以人类毛发10种微量元素的正常范围为参照,人工猴铅、铬、锰与锌4种含量均显著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属于严重超量。这可能与金丝猴饲养过程中添加营养制剂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土家族、瑶族青年人体头发中钙、镁、铁、锰、铜、锌、铬等7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用聚类方法对元素含量的综合指标进行了考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家族与瑶族青年人体头发中这7种元素的综合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别,民族之间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20.
魏孝荣  郝明德  邵明安 《生态学报》2005,25(12):3196-3203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用连续浸提方法对土壤微量元素进行形态分级,研究了长期种植作物条件下黄土高原旱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组成及其在不同土壤组分间的分配特征,探讨了种植系统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剖面分布除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全量有关外,还与不同的种植系统有关。各种植系统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均低于休闲土壤,有效锌以小麦连作和苜蓿连作降低最多,有效铜以小麦连作和粮豆轮作降低最多。小麦连作系统40 cm以上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和休闲土壤接近,40~100cm土层低于休闲土壤,苜蓿连作和粮豆轮作整个剖面土壤有效锰含量均有所增加。各种植系统40cm以上土层土壤有效铁含量均高于休闲土壤,40~100cm土层土壤有效铁分布趋势相同,其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小麦连作低于休闲土壤,粮豆轮作高于休闲土壤,苜蓿连作与休闲相近,这些结果表明长期种植作物可以显著改善土壤锰素营养和铁素营养状况。苜蓿连作和小麦连作使锌和铁从矿物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增加了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铁的储备,粮豆轮作系统各形态锌低于休闲土壤,并且土壤中锌的总贮量有所减少;各种植系统土壤氧化物结合态铁在耕层增加,在古耕层降低,这也表明种植作物可以活化深层土壤难溶态铁。长期种植作物使耕层土壤各形态铜含量降低,粮豆轮作和小麦连作系统古耕层土壤各形态铜含量较休闲土壤有所增加。3种种植系统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锰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耕层土壤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锰高于古耕层,氧化物结合态和矿物态锰含量低于古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