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豪  朱昌吉  刘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331-10337
为解决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润滑油不能及时输送到各摩擦副表面,短时间内处在边界摩擦或固体干摩擦润滑状态下产生剧烈磨损的问题,设计气动马达辅助驱动的集成预润滑式机油泵总成作为解决方案。依托于发动机润滑系统试验台架,通过改变润滑系统的初始状态(贫油或富油)、气动马达的进气压力,进行发动机的预润滑过程及冷启动过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集成预润滑式发动机机油泵在进气压力2~6 bar的工况下能够迅速建立起稳定的1 bar以上的主油道机油压力;当进气压力为3 bar时,发动机冷启动主油道油压达到标定油压的时间提前7~8 s。可见,集成预润滑式机油泵总成能够有效地进行发动机启动预润滑,避免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轴承等运动摩擦副发生固体干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对小型二冲程风冷柴油机直喷式和涡流室式燃烧室进行试验分析,提出选择燃烧室时应考虑的问题,以及设计直喷式燃烧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一种1.5 T发动机机油泵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机油泵在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性,对发动机机油泵的2种结构形式作了简单介绍,通过全面的润滑系统计算和细致的概念布置,最终在原机油泵壳体变化最小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实现了1.5T机油泵的概念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188型单缸发动机燃用液化石油气(LPG)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改进设计了LPG供气系统和原机点火系统,标定了LPG喷射器的流量特性,分析了不同压缩比、点火角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借助设计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发动机各个工况下喷气量和点火定时的控制,并通过试验对发动机燃用汽油和LPG两种情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控LPG单缸发动机经济性得到了提高,排放性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优化设计后的1.5L汽油发动机二代样机的整体性能和相关零部件的可靠性,在AVL公司开发的试验台架上对样机进行了历时二十天的有关发动机呼吸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的相关性能试验,收集整理了相关试验数据,获取了在规定工况环境下的发动机性能特征量,给出了一簇性能曲线,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和设计参数,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准确地验证和判断,验证了样机性能的最初设计指标,评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等重要性能,为发动机设计、分析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BSY108型油泵试验台测试功能的二次开发的方法、测试原理,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测试功能完全符合JB/T8886《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可以测试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各种工作特性,为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测试提供一种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高速滚动轴承油气润滑系统研制出膜片式微量油泵,试验测出该油泵流量与电压,频率的关系曲线,进行了供油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泵能满足油气润滑要求。  相似文献   

8.
润滑添加剂对二甲醚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比例润滑添加剂对二甲醚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二甲醚中加入一定量的润滑添加剂后油泵柱塞表面的磨损情况有较明显改善,发动机可在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随着燃料中润滑添加荆含量的增大,二甲醚发动机的动力性略有提高,但NOx排放逐渐增加,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也都略有升高;当润滑添加剂含量低于一定比例时,二甲醚发动机仍可实现无烟燃烧,但超过一定比例时碳烟产生,且随着润滑添加剂加入比例的增加碳烟排放逐渐增大,试验表明,加入合适比例的润滑添加剂是解决二甲醚燃料黏度低、润滑性差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国船舶制造商协会(NMMA) TC-W3清净性评定技术和评定设备进行研究,提出了TC—W3高档水冷二冲程油清净性的简易评定技术.采用Piaggio 180单缸、水冷二冲程发动机建立了TC-W3二冲程油的简易清净性评定试验台架。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利用舷外机的250h系泊试验和OMCJ70HP试验对笔者所建立的高档水冷TC-W3油简易评定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TC-W3简易清净性评定台架分辨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趋势一致.通过各种油样进行简易清净性试验,制定了清净性简易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滑油压力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立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7-101,136
利用英国商用流体系统仿真软件FLOWMASTER,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滑油压力进行了数值仿真,数值仿真以节点压力网络算法为基础。经过结构分析,建立了由润滑流路仿真元件与节点组成的网络模型,给定地面试车实验条件,对润滑系统压力特性进行仿真,得到了稳态情况下润滑系统内部滑油压力分布情况。结合试车数据,对影响发动机润滑系统压力特性的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型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在试飞中出现的滑油压差异常故障,通过分析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滑油检查结果,对比该型发动机在外场试飞中出现的滑油压差异常故障,找到了造成发动机滑油压差异常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飞附回油系统的回油能力弱,当发动机在高工作状态下时,飞附回油泵不能将飞附机匣中的滑油及时抽回滑油箱,会造成滑油压差下降,甚至低于下限值;滑油压差低会造成发动机内部组件的机械磨损加剧,导致滑油中金属屑增多,回油阻力增大,同时影响调压活门的调压能力,最终导致发动机在非高状态下出现滑油压差下降和摆动超限故障。结合试飞实际提出了故障解决方案,在执行故障解决措施后,试飞验证该发动机再未出现过类似滑油压差异常故障,验证了故障解决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机油泵的转速、压力、温度进行分段控制,对温度、压力、转速、流量、扭矩等进行检测,绘制粘度、速度、压力、限压阀特性曲线,实现对机油泵性能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3.
为对主轴承结构参数和润滑油参数进行优化匹配,根据动载滑动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结合AVL Excite软件对CA4D32柴油机主轴承进行多体动力学与弹性流体动力学耦合仿真.精确选取标定工况下影响各主轴承润滑性能的轴承宽度、供油压力、供油温度、润滑油类型、径向间隙、轴瓦油槽方向、轴颈油孔位置等关键因素,以最小油膜厚度为优化目标,基于正交设计法,确定各主轴承润滑性能最优参数组合,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各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增大9.1%~32.1%,一个循环内最小油膜厚度明显增大且其波动趋于平缓;各主轴承总摩擦功率损失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的匹配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匹配、标定研究对电控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进行柴油机电控系统标定的方法。获取了供油量和供油提前角脉谱 ,使 6 110型柴油机的性能总体上得到了改善。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对原机改动小 ,实用性强的特点 ,研究表明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应用它可为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改善提供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分析了发动机缸内机油消耗的4种主要模式,并以某柴油机为例,通过仿真的方法对某些常用工况下这4种模式的机油消耗量进行了计算,发现其中缸壁蒸发的机油量占了大部分.然后分析了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第2道活塞环闭口间隙及各道活塞环切向弹力对机油消耗的4种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缸壁蒸发量主要由发动机运行工况决定;第2道环闭口间隙的增大会降低顶环开口窜油量和增大漏气量;活塞环弹力的增加会减小剩余油膜厚度,进而降低顶环甩油及活塞顶刮油量,但同时会增大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摩擦损失.最后进行了柴油机台架机油消耗量实验,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用离子软氮化工艺对船用活塞环进行了表面处理,测量了在不同条件下未经表面处理和表面经过离子软氮化处理的活塞环的磨损失重和摩擦系数,并对润滑油进行了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流体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经离子软氮化处理的活塞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且润滑性亦能得到改善,使缸套的磨损减小。  相似文献   

17.
IS系列单级单吸离心泵,由于设计原因,所用的滚动轴承用机油润滑,动密封泄漏十分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虽对轴承箱密封进行过多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泄漏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后经过实践,改机油润滑为润滑脂润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