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医案数据,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核心病机以及病机对应方药规律。方法 针对肺癌临床医案数据,基于关联度和亲密度构建病机带权网络,挖掘出分层病机,并提出核心中药社团划分算法。结果 临床上肺癌患者最常见的主导病机是痰瘀郁肺、气阴两虚和癌毒走注,构成内层核心病机,同时痰瘀郁毒、热毒痰瘀阻肺、热毒痰瘀互结和痰瘀阻肺为外层核心病机,找出了四对高频病机对并挖掘出它们的核心中药社团。结论 利用复杂网络构建病机模型、病机-中药模型,探索病机与中药间的紧密关联,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肺癌作参考,为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做铺垫。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冠心病为例,从大量方剂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方法 基于中国药典的冠心病方剂数据、以及中国方剂数据库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来构建中药复方的复杂网络,并运用CNM-Centrality算法对网络进行聚类,挖掘数据规律来分析冠心病方剂配伍知识。结果 冠心病的中药网络被划分为7个聚类结果时,可以清晰地表现节点的关系特征,其中丹参、川芎、黄芪等节点中心性较高,这表明丹参、川芎、黄芪是治疗冠心病的核心中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全瓜蒌、炒枳壳为核心节点的网络聚类和丹参、川芎、黄芪三种核心中药的网络聚类,经推断都对应气虚血瘀证,辨证的过程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方剂配伍研究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结论 复杂网络可以有效地挖掘方剂数据中的配伍规律,给中医药理论提供科学实证,为中医药系统的复杂特征加以佐证,也为方剂与中药、方剂与病证、方剂与疗法之间并存互动的复杂关系辅以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两位名中医为例,探索不同名中医治疗肺癌用药经验的共性规律,为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经验总结与传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复杂网络算法,对两位不同的名中医临床电子病历进行挖掘分析,找出其辨证与用药经验的共性规律。结果 发现了两位名中医对肺癌的辨证分型的共性之处为气阴两虚、痰瘀郁肺、痰瘀互结;针对不同的证型,两位名中医常用中药的共性之处为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门冬、太子参、炙僵蚕、炙鳖甲、半夏、生薏苡仁等。结论 借助复杂网络算法,本研究构建不同名中医的“证-证”和“证-药”复杂网络,通过分析不同复杂网络图谱的相似之处可以挖掘分析不同名中医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的共性特点,对当代名中医经验总结与传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使用频次 > 2000的中药35味,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图中的药物有当归、白芍、川芎、醋延胡索、醋香附、蒲黄、炙甘草、党参,得到3层核心药物加减配伍子网络图。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反映了真实世界中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治疗AM应在活血化瘀的总前提下,佐以理气止痛,益气补血。寒凝血瘀者温经散寒,热灼血瘀者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正气虚弱者补肾益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专利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和潜在机制,为临床诊治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专利为资料来源,筛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使用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 V2.0)分析筛选复方的中药频次统计、对药角药分析、性味归经分析等;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所录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制图;基于TCMIP V2.0平台对药物-疾病关联网络进行深入挖掘。结果 纳入中药复方专利数据299条,共涉及中药670味;挖掘核心药物为:熟地黄、杜仲、淫羊藿、枸杞子、骨碎补、山药;核心药物组合通过42个有效化学成分、92个核心靶标、25条通路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理作用。结论 以核心药物作用分子机制为依据,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多采用补益气血阴阳兼以活血之法,临证可加以优化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周仲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周仲瑛教授诊治的冠心病医案,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核心用药,以及病机和中药的关系。结果:共搜集168诊次医案,病机以气阴两虚、心营不畅最为多见,核心用药以丹参、太子参、麦冬、砂仁、全瓜蒌、法半夏、川芎等为主;网络节点(中药)聚类后得到六大类,分别对应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等六类病机。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周老坚持审察病机,以机立法,以法选方,随证加减,临证用药以气阴双补、祛瘀化痰、补气健脾、温中散寒、滋补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朱丹溪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及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1.6.3),对《格致余论》《金匮钩玄》和《丹溪心法》三部著作中治疗痛风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32首治疗痛风的方药,包括中药90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为甘草、苍术、川芎、黄柏、当归、生姜和黄芩;用药以温性和平性,归脾、肝、心和肺经中药为主;功效以活血化瘀、发散风寒、清热燥湿、补气和补血为主;演化得到8个核心组合及4个新方。结论朱丹溪治疗痛风着眼于其病因病机"热血得寒,汙浊凝涩",药物的选用以治血为本,多用辛温苦燥之品,活血行瘀的同时散燥寒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病-症-中药挖掘研究,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模型,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为临床群体化治疗外感热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所有叶天士医案中症状、中药完备的温病医案,包括风温、湿温、春温、冬温、伏温、温疟等,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数据库,运用复杂网络社团分析方法挖掘叶天士温病医案病-症-中药间的关联共性关系,通过节点度适度过滤调节,构建叶天士温病医案病症药规律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探讨叶天士治疗温病病-症-药规律的特点及症药用药特点。结果 通过反复验证,当病-症-药模型节点度过滤点设为30时,模型的维数信息量较好的反映出病-症状-中药三者间的关联关系,以虚线连接,模型包含三层:疾病层、症状层、中药层,三层层内及层间有内在的关联度,节点度越大,在图中的节点面积就越大,模型反映的是叶天士治疗温病辨证用药主要思路,通过点击模型任一点,模型以粗大实线连接可以告知其他层对应的节点群,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社团组合,分析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规律,经过温病专家分析和讨论制定出病症药量表。结论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为中医古文献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也为突发性传染病早期中医治疗方案快速、有效制定提供依据,有着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中药复方治疗肺痨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肺痨的处方,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肺痨处方数据库,并使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 及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5.0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749首肺痨治疗处方,中药种类合计475味,排列在前10味的高频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麦冬、生姜、白术、柴胡、生地黄。中药类别中占据前5类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健脾)利湿药。高频药物间生成4个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中提取12个公因子,经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8%,最小规则置信度≥ 72%,提升度>1,得出关联规则8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29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11条。结论 通过对中华医典的挖掘,客观呈现古代医家治疗肺痨的组方用药经验,为现代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CMISS),分析名中医治疗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用药规律的异同,以期更精准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收集建库至2018年12月间期刊文献中名中医治疗肺癌的处方。依据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处方,并按年龄进行分组。针对两组处方运用TCMISS进行频次统计、规则分析及新方发现,进而比较两者用药规律的异同。结果 老年肺癌涉及中药249味,中青年230味。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规则组合老年肺癌22条,中青年47条。两年龄段肺癌患者用药共同点是补气养阴、化痰解毒。用药以寒为主,兼顾热药;以肺、脾、胃为主,兼顾五脏。不同点为老年肺癌多用甘性补虚药,中青年肺癌多用苦性泻实药。补虚方面老年患者注重补气,中青年患者气阴同补。泻实方面,中青年肺癌较老年肺癌偏重于化痰散结药使用。新方分析中,老年肺癌补阴的方式为补气养阴,中青年肺癌为补血养阴。结论 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用药同中有异,前者治疗重在补气,后者重在补气养阴、化痰散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当今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腧穴及核心穴组。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医学(Wan-Fang)、中医药在线数据库(TC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几大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收集近40年来国内外学者使用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筛选与整理,然后建立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处方数据库,再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对腧穴节点进行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利用Gephi9.1程序绘制出相应的可视化复杂网络效果图。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灸法处方113个,共涉及到69个腧穴。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示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腧穴依次是丰隆、三阴交、关元等;核心穴组依次是天枢与中脘、丰隆与三阴交、气海与天枢等。结论 本研究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总结出了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处方,为今后临床医师或相关研究者使用该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了新依据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组方规律,为临床制定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1988-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构建儿童哮喘发作期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779首方药,涉及药物259味,其中常见证型为热性哮喘证,常用药物4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麻黄、苦杏仁、甘草;药物使用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平稍多;归经主要归肺、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二项关联规则26条,三项关联规则40条,四项关联规则1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药组10个。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方药以化痰平喘、温肺化饮、清肺止咳、补益肺脾、息风解痉、祛瘀通络为主。用药性味体现了苦温、苦寒燥湿化痰,辛温宣肺祛邪,辛开苦降调节气机升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古方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并初步验证和预测核心药团的潜在靶标,以探讨核心药团对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肺结核的处方,运用Excel 2016、SPSS Modeler 15.0及SPSS Statistics 23.0等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通过检索TCMSP、 SymMap、TCM-ID、Pharmmapper、UniProt、TTD、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得核心药团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及肺结核相关的作用靶点;筛选David数据库,对核心药团和肺结核的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网络图、靶点图及预测作用靶点和主要化合物的结合度。结果 共纳入749首肺结核治疗处方,合计475味中药,其中排列在前10味的高频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麦冬、生姜、白术、柴胡、生地黄,从高频药物间因子分析中提取9个公因子,经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8%,最小规则置信度≥80%,提升度>1,得出置信度最高的核心药团为芍药-熟地黄-当归。网络药理学部分,核心药团共筛选出35个化学成分和80个潜在靶点,与肺结核相关靶点14个。通过GO分析,富集出84个生物学过程,15个细胞组成,以及32个分子功能,KEGG分析得出26条信号通路。结论 古代医家在运用祖国医学治疗肺结核过程中多以补虚培元、治痨杀虫为基本治则,涉及中药以补益药和化痰止咳药为主。客观地呈现了古代医家治疗肺痨的组方用药经验,为现代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核心药团的化学成分、潜在靶点和通路机制与免疫调节、糖酵解、炎症反应等过程有关,且相互存在着协同作用。初步验证和预测了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潜在作用机制,并为后续研究从中医药提取成分治疗肺结核潜在作用机制奠定夯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挖掘在中医治疗肺癌方剂中的用药及配伍规律。  方法:选择《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明确用于治疗肺癌的中药处方,基于随机置换检验的互信息方法进行中药的相关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复杂网络,通过计算网络的中心性信息挖掘相关的核心药对、处方,以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配伍规律。  结果:共选择323首治疗肺癌的方剂,涉及407味中药。其中发现20个高频药物(主要集中于养阴类、补气类),41个核心三元组药物,26个核心药对;同时发现了以养阴益气药物为主,辅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药物的基本方13个;药物性味以寒温、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肝、胃、大肠经居多。  结论:通过复杂系统熵网络法,可有效发现治疗肺癌的处方及用药;以寒热并用、阴阳互补、表里同治为主要治则,用药以益气养阴为主、以祛邪为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组成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1979-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方法分析,研究防治血脂异常方药组成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研究高频核心药物的生物信号通路,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 共计786篇文献符合检索条件,包含314味中药,发现48味高频中药,按照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健脾补肾为主)、利水渗湿药、消食化积药;药物性味以温、苦为主,归肝经和脾经最多;进一步关联分析得到高频药对(药组)17个;经过熵聚类分析发现潜在药物组合22个和新方组合11个。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核心药组“山楂、泽泻和决明子”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发现其主要通过作用于包括雌激素受体1(ESR1)、大麻素受体1型(CNR1)、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环氧合酶2(PTGS2/COX2)等潜在靶点,干预三羧酸(TCA)循环、脂质代谢、脂肪酸降解等调节血脂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而发挥调节血脂作用。结论 中药治疗血脂异常以健脾补肾治其本,活血化瘀、消痰化积治其标的方法为主,核心药组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脂质代谢和基础代谢相关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相似性网络能够有效的发现处方群中的高度相似处方模块,可用于名中医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研究。本研究将丁教授多年的处方数据,利用处方相似性网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丁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的丁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的8689个处方,采用处方相似性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丁教授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获得了丁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处方,提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其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法;利用处方相似性和社团分析方法,发现了丁教授治疗难治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等兼症以及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反映了丁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常法”与“变法”的诊疗思路。结论 处方相似性网络技术能够从大量医案中挖掘名中医诊疗的处方规律,为名中医传承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中日友好医院黄力教授门诊处方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处方进行挖掘与整理。结果 共收集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处方91例,涉及中药178味,累计用药频次1 602次。处方中药物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肺、脾、心、胃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中益气、健脾宁心、润肠通便、敛阴止汗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出用药核心配伍组合为“黄芪-白术-茯苓-川芎-葛根”。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可分为4类:健脾益气类;活血化瘀类;利水消肿类;升阳解表类。结论 黄力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多以补中益气汤中核心药对为底方进行画裁,从调整“气、血、水”三者关系入手,灵活运用补益中气、活血化瘀、温阳利水三法,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年龄分布及用药规律差异,以扩宽该病保守性治疗的思路。方法 收集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535例,处方数564个,中药信息11002条,影像学资料780条,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在40-49岁的患者最多,约占总患者人数的45.42%;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在20-2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30-3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盐小茴香、益母草;40-4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蒲黄、白芍、益母草、党参;50-55岁的核心处方为益母草、海螵蛸、党参、蒲黄、茜草、三七粉。结论 40-49岁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好发年龄段,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症状表现的不同,佐以理气止痛、益气养血之法。寒凝血瘀者散寒祛瘀,热毒瘀结者清热解毒化瘀,以血瘀出血证为主者则应化瘀止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文献挖掘及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常见证型及核心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近15年已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核心期刊,对其进行医案提取及规范化后,运用复杂网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8篇,医案数据195条,涉及中药184味,药性多以寒、微寒为主,药物归经归肺经最多,其次肝经、胃经、心经,药物功效多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为主,常见中医证型及对应核心加减处方4个。结论 系统总结了寻常性痤疮近年发病的主流证型、核心处方及用药规律,为之后的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全国各省市地区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提供详细信息和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委通过官网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COVID-19治疗期处方的中药用药频次、药对关联、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聚类处方等,运用图表等形式对中药处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并对其轻症、重症处方的中药的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筛选后,纳入中药处方78个,涉及的中药总数144味,总处方用药频1022次;功效267个,总功效频次2897次;药性9种,总频次906次;药味10种,总频次1434次;12经总频次2162次。聚类处方治疗期中药用药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①杏仁、麻黄、甘草、黄芩、石膏;②半夏、陈皮、苍术、草果、藿香;治疗期轻症中药用药种类为116种,总用药频次为6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为杏仁、甘草、黄芩;重症中药用药种类为95种,总用药频次为351次,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石膏。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以图表文字相结合展示中医药治疗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具体用药规律,并对治疗期轻症及重症用药进行对比,为临床上指导治疗COVID-19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