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钱松内生真菌杀螺活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对钉螺具有致死作用的金钱松内生真菌菌株,并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方法  从药用植物金钱松的18株内生真菌中,按照WHO的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内生真菌以及不同浓度发酵液杀螺效果,并采用玻片培养法进行真菌鉴定。结果JJ18菌株发酵液的中和液(pH=7)有较高的杀螺效果,24 h钉螺死亡率达26. 7%,48 h达76. 7%,72 h达100.O%。发酵液浓度为5%时,钉螺死亡率为53.3%;浓度为10%时,钉螺死亡率为86. 7%。其杀螺活性成分主要是发酵液的细胞外产物,且对鱼无急性毒性。通过鉴定该菌属于曲霉属。结论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细胞外产物具有一定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筛选新型杀螺药物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杀螺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内生真菌LL3026(Colletotrichum sp.)发酵液的杀螺作用、活性部位及其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方法采用烧杯浸杀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LL3026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对湖北钉螺的杀灭作用,同时设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和去氯离子水为对照。采用溶剂系统分离法分离LL3026发酵液的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各极性部位的杀螺活性。该菌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于不同温度(30~100℃)、不同时间(30~150min)处理后,进行杀螺试验,检测其热稳定性。在25℃、不同光照强度(分别照射1~9d)条件下,测定其光照稳定性。结果施药后24、48和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0.11、3.43和1.55mg/L。分离LL3026发酵液,获得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等不同极性部位,其低极性部位的乙醚相杀螺效果最好,24、48和72h杀螺率均为100%。在80℃加热120min后,发酵液活性物质热稳定性好,杀螺率为100%。3600lx强度光照9d的发酵液的杀螺活性较强,其48h杀螺率为86.7%。结论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具有较好的杀螺活性。  相似文献   

3.
硼镁石粉灭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硼镁石粉室内灭螺效果和现场应用效果。方法 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参照徐国余方法,现场试验面积每块15m^2。现场应用,冬春季用手措撒硼镁石粉80g/m^2;重点环境灭螺,160g/m^2-250g/m^2。结果 室内试验,40g/m^2,25℃,7d后钉螺死亡率95.0%。现场试验,80g/m^2,30d,钉螺经90.9%。现场应用:江浦县江滩200000m^2,80g/m^2,灭后30d,钉螺死亡率90.6%;7个区县重点环境灭螺;江浦县内陆52500m^2,4个区的江滩200517m^2和雨花区石驳岸33350m^2,经一次(个别环境2次)灭螺,灭后未查到活螺。江宁区山区190000m^2,灭后1年钉昆死亡率95.4%,其中3块16000m^2查不到活螺,撒粉后可见植物发黄,结论 硼镁石粉灭螺有效剂量:(1)80g/m^2,4-11月份撒粉。(2)灭光钉螺200g/m^2以上,冬春季撒粉,剂量大对植物有毒害。  相似文献   

4.
用氯硝柳胺药砂袋在江滩进行缓释灭螺实验结果显示:2g/m^2、4g/m^2组与氯硝柳胺机喷2g/m^2组,1996年施药后15d,活螺平均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下降都在90%以上;1997年施药后90d,活螺平均密度下降90%以上,活螺框出现率下降80%以上。该法灭螺效果与降雨有关,且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省经费,适用于大面积离水源较远地段的江、河、湖滩的灭螺。  相似文献   

5.
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城区有螺江滩面积92.47万m^2,滩面为高低不平,坑洼积水,杂草从生的荒难,1996年江滩活螺平均密度为0.8875只/框(0.1m^2/框架,下同),活螺框平均出现率19.81%,钉螺感染率0.42%,1996年冬季对城区江滩实施了工区,加上长江汛期被淹,上游钉螺随漂浮物下移,造成残存钉螺的孳生地,为消灭残存钉螺,于1997-1999年对城区江滩工种治理后的残存螺区,采取局部五改与药物灭螺的方法进行灭螺,现将灭螺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江滩药物灭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江滩灭螺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力度已远不能控制钉螺扩散,造成了钉螺面积、阳性螺面积和疫情的回升。为遏制螺情和疫情增长势头,2004年春季灭螺时,我们选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发的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和25%氯硝柳胺悬浮剂,以及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  相似文献   

7.
硼镁石粉持效灭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螺灭杀灭螺杀蚴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江滩翻耕结合喷粉灭螺效果较单一翻耕和单一喷粉灭螺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传染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药物灭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就药物灭螺的概念、灭螺药物的种类与特点、最新研究应用的灭螺药物、当前药物灭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药物灭螺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按WHO“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石胡荽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进行钉螺浸杀实验,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鄄可见光分光光谱仪初步鉴定各提取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大于2.0 g/L的石胡荽水提物和醇提物溶液处理钉螺5 d,钉螺死亡率可达100%。浸杀钉螺4 d后,石胡荽水提物和醇提物的LC50分别为0.50 g/L和0.62 g/L,表明水提物比醇提物的灭螺活性强。石胡荽水提物、醇提物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内酯类和甾醇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实验室评价灭螺酯的杀螺效果,并观察经灭螺酯处理的钉螺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灭螺酯杀螺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室浸杀法,浸泡 24、48、72 h后取活螺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蛋白含量测定及紫外分光光度法作酶活性检测。结果 灭螺酯在5.00 mg/ L浓度下浸杀钉螺效果明显,死亡率达96.67%。经1.25 mg/L灭螺酯浸泡24 h的钉螺软组织的NOS、AChE、ACP和AKP的酶活性较溶剂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SDH和LDH的酶活性相较溶剂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 均> 0.05])。结论 灭螺酯对钉螺的杀灭作用很可能是通过影响钉螺的神经介质传导、扰乱需NO参与的循环、代谢和运动功能、并阻碍其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从而使钉螺多项生理生化功能紊乱,最终导致钉螺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芽孢杆菌Y6实验室内杀螺活性,初步探讨其杀螺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Y6进行生物学鉴定.配制浓度分别为0.005、0.010、0.015 g/mL的芽孢杆菌Y6悬液,采用浸泡法评价其室内杀螺效果.检测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后钉螺软体组织内Y6菌体含量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优化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的发酵条件。方法 方法 以杀螺率为考察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对醉鱼草内生真菌 LL3026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结果 初始pH为6, 发酵温度为30 ℃, 装液量100 ml (250 ml三角烧瓶), 3D?木糖醇为0.5 g/L为最佳发酵条件, 该条件下发酵滤液的杀螺活性预测值达95%。经三批次的发酵 验证, 预测值与试验平均值接近。结论 结论 经优化后的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具有较好的杀螺活性。  相似文献   

15.
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钉螺的生物学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运用种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钉螺遗传学特性,及其与钉螺分布和对血吸虫易感性等开展了系列研究,旨在探索阻断血吸虫生活史的新方法。但国内就钉螺遗传学研究特别是与日本血吸虫相容性的遗传特性方面的研究仍较薄弱,今后研究重点应借鉴国际上对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大量研究结果与方法,特别是借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现代研究方法,开展钉螺遗传特性及其与血吸虫关系的研究,以提升我国钉螺遗传学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6.
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 方法 2005年10月、 2006年4月及11~12月, 随机选取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4块滩地设框查螺, 分别计算钉螺的平均拥挤度(m*)、 平均密度(m)、 聚集指标[包括: 扩散系数(C)、 扩散型指数(Iδ)和聚集度指数(m*/m)]、 Taylor的(lg S2-lg m)回归指数以及Iwao的m*-m回归指数。 结果 不同时间4块滩地钉螺的C、 Iδ和m*/m指数均>1; Taylor的lg S2-lg m回归指数中的lg m与lg S2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0.972, P<0.01), lg a=0.602, b=1.427; Iwao的m*-m回归指数中的 m*与m呈明显的线性关系(r=0.984, P<0.01), α=2.367, β=1.617。 结论 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空心莲子草抑制钉螺运动及灭螺的机制。 方法 将实验钉螺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空心莲子草浸液(1 g/L)及去氯水中各浸泡12 h 和20 h后,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钉螺的头足部、中枢神经节、鳃叶及肝脏的三磷酸腺苷酶(Mg2+?鄄ATPase)、胆碱脂酶(ChE)、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HPIAS?鄄1000)检测各组不同部位染色片的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空心莲子草浸液12 h 和20 h组,在钉螺头足部、中枢神经节及鳃部的ChE酶染色均明显变淡,显示该酶的活性减弱。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不同部位染色片的灰度值,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浸液12 h 和20 h组ChE活性在头足部(130.95±8.08,129.91±7.05)、中枢神经节(127.43±7.27,126.78±7.38)和鳃叶(121.38±7.31,126.41±8.28)与对照组的相应部位(分别为64.65±8.54、65.18±7.96,57.86±6.57、50.71±6.15,88.96±6.78、89.86±7.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心莲子草浸液20 h组钉螺的Mg2+?鄄ATPase活性在头足部(89.91±5.08)、中枢神经节(71.15±5.43)及肝脏(112.40±7.81)与对照组(分别为78.81±8.10、60.09±6.05和95.50±8.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浸泡12 h组的Mg2+-ATPa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莲子草浸液12 h 和20 h组的LDH和SDH活性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空心莲子草浸液主要通过迅速抑制钉螺体内ChE活性,随后抑制Mg2+-ATPase活性,而导致ATP的释放与利用障碍致钉螺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环孢素A体外抗AF18标记的曼氏血吸虫童虫的作用以及虫体表膜流动性。 方法 制备童虫,环孢素A体外作用,AF18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 结果 童虫损伤或死亡,虫体逐渐从绿色变成黄色,虫体表面损伤。 结论 环孢素A增加童虫AF18的含量,减低童虫表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