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汇 《美食》2011,(1):100-100
星期天朋友请客,特准备了一瓶名酒"仙家酒"。朋友说,这是贵州茅台酒厂生产的新品牌,不但有国酒茅台的神韵,还有"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灵气,饮之回味无穷,飘飘欲仙……我笑着打断了他的话,告诉他这酒有"侵权"的嫌疑,因为我们的古人早就"发明"了"仙家酒"。这"仙家酒"不是别的,就是人乳……人乳又称奶汁,古人也称"仙家酒"。它的来源,不言而喻;它的性平,味甘咸,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化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营养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正酒是什么东西?有人说它是穿肠毒药;有人说它是生命之水;有人说它是美女,初见她时,她情窦初开,再见她欲拒还迎,爱上她时她放荡不羁,许多人就在这种挑逗下,无力自拔。"酒是蒸馏的艺术",但这个蒸馏艺术却蒸出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德国人说:"酒能打开话匣,但不能解决问题",俄罗斯人说"酒可以保存东西,但不能保守秘密";法国人说:"酒是血","酒是爱情"。你也许还有话可说,但不论如何酒是没有缺点的艺术品。酒是男性世界万千享乐中的头把交椅。中国古代有月下独酌,有"醉里挑灯看剑",有酒后狂草等等不胜枚举的事情。古人对酒的爱好与今人相同——饮一世还不够,下世还要努力。中国人喜欢豪饮,酒必大杯,否则不过瘾。所以才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之说,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有"竹林七贤"式的喝法。酒友是至关重要的,在古龙论酒中列在首位。  相似文献   

3.
谢云飞 《中国酒》2012,(10):82-84
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请你喝一杯下马酒洗去一路风尘来看看美丽的草原远方的朋友尊贵的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献上一片草原的深情请你喝一杯下马酒……(一)"下马酒"风俗悠扬的琴声,深情的歌声,醇香的美酒,洁白的哈达——这是"印象内蒙,草原采风"之旅,是内蒙古大草原留给我第一个难忘的印象。好客的草原人,穿着民族盛装,拉起马头琴,唱着下马酒歌,为远方的客人敬献美酒和哈达,这是每一个去过草原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央军委下发通知,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规定》将"不喝酒"列为改进接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李白有诗歌云:"将进酒,杯莫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近年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喝酒之风亦日益猛烈,一年喝掉一个"西湖"的说法,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但其中陋习确需反思。这种鄙俗的酒风首先表现在"官酒"上。所谓"官酒",即官家之酒,或有官家出席之酒。有时候这喝的就不是酒了,而是等级。上级喝的是"威风酒",下级喝的是"效忠酒"。还有就是"商酒",即生意场上的酒,也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葡萄酒,因为我喜欢它带给我的全部乐趣……如果我今天开了这一瓶酒,会和其它的任何一天打开的味道不同,因为酒是有生命的,它不断地在演化,越来越有深度,直到达到它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6.
正"我喜欢想象葡萄酒的一生,把它想成是有生命的东西。每一瓶酒在不同的每一天打开,都会有着不同的滋味,那才是我们真正爱酒的理由。"美国影片《杯酒人生》以加州葡萄酒为主线,折射出人生的困惑与情感。而加州美酒于我,是收藏以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狼头"藏书票图案为酒标的梅洛,是感受《云中漫步》葡萄藤下的温馨浪漫,还有那诗意的金秋……这便是我前往美国加州葡萄酒著名产地——索诺玛山谷与纳帕山谷,寻觅那份苦涩回甘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人乳低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玉泉  王鹏  肖敏  曲音波 《食品科学》2002,23(9):144-147
人乳低聚糖是一类存在于人乳中的天然低聚糖。它不仅具有抵御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而且还有维持肠道生态平衡的双重作用。其它许多生物学功能正在研究中。在人类与病原菌的抗争中,人乳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理念,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瓶几十元的葡萄酒和一瓶几百元、乃至上千元的葡萄酒究竟有多大差别?其品质差别是否真有那么多?常有圈外的朋友这样问我.看起来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要从哪个角度来说. 葡萄酒足农产品的再生品,它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如果抛开文化的层面,仪从单纯的酒本身而言,我们暂且把它叫做"裸酒"吧,从生产方面说,同样是用葡萄酿酒,经过大致相帼同的酿制过程,30元一瓶和300元一瓶的裸酒本身其差异差不到10倍.但事实上这种裸酒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在采访王锡炳之前,我们得到了他主编的《对酒当歌》一书,在他撰写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卖酒者的宗旨:广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不假。果真酒好,众多朋友会寻进巷子来。但我依然得出门吆喝去,沿大街顶寒暑,拉开嗓门:卖酒卖酒,卖酒卖酒……”辛勤的卖酒者王锡炳终于卖出了名堂。酒鬼酒和湘泉酒,以其优质的原料、制曲和精致的工艺创造了中国酒家族的一朵奇葩;同时它的包装造型采用了大画家黄永玉先生的设计方案,陶土烧制,古拙中透出  相似文献   

10.
古时候,酒为百药之长:《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这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另一方面,酒还可以提高其它药物的效果。酒与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远古时代,酒就是一种药,“医”的古文字是“醫”,它本身就是一种酿造酒。古人酿酒目的之一是作药用的,可见古时候酒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编读     
《美容院》2013,(7):55
新编辑部故事之"沈从文体"造句热潮"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作家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继咆哮体、甄嬛体、元芳体之后,作家沈从文的"沈从文的——"我×过……,×过……,×过……,却只×过……"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最近被编辑们集体模仿。大家纷纷造句、撰文,仿若沈从文附体。有自豪的,有自嘲的,有吐槽的,在嘻嘻哈哈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放松。亲爱的读者朋友,下面就请看编辑们如何用"沈从文体",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世间万物,有一利,有一弊。酒这件东西,尤甚。有人借酒撒疯,酒后无德;有人耽酒误事,为酒所累。而太白举杯邀明月,苏子把酒问青天,欧阳修因酒成就了《醉翁亭记》,赵匡胤用酒解除了大将兵权。又有曲水流觞、青梅煮酒等等,各种关于酒的雅事,千载流传。因此,如何扬利除弊,关键在于分寸。古人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得趣而不受其累之意。现代都市人,似乎离传说中的慢生活渐行渐远了。各种的步履匆匆,各种的日程满满。酒倒是经常饮,大多是为了  相似文献   

13.
张继泉 《饮食科学》2000,(12):43-43
在各种酒会上,酒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亲人朋友聚在一起,举杯畅饮,是难得的乐事。不过,酒既能助兴也能败兴,喝得过量了,不但身体难受,影响健康,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朋友间的聚会不欢而散。因此,在你打开酒瓶之前,最好心中有“度”。  相似文献   

14.
最近闲翻《说文解字》,发现古人在造与"酉"有关的字时,竟蕴含着喝酒的礼仪。"酉"最早的意思就是酒,像酿酒用的圜底瓮。后来,"酉"为天干地支所借,人们就造了"酒"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就"意为"到高处去住"。酒本五  相似文献   

15.
王滨 《黑龙江粮食》2016,(11):44-47
正笔者前些年到过洮南市,曾小酌"洮南香"。这酒与当地朋友"入口不刺喉,喝完不上头"的评语还真吻合,浅斟后,那清香、绵厚、酣畅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粮乃酒之骨,这好酒是离不开好粮的。洮南的粮好,特别是那儿的杂粮杂豆更好。洮南的杂粮杂豆,以种植历史悠久、粒大饱满、品质优异、无污染而闻名,是洮南农业的一大特色。"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草原,那里有我美丽的洮南,绿豆、葵花堆成了山......"。著名歌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中,茅台酒以其独有的酱香型风格举世闻名,它“酒体幽雅,细腻醇厚,协调丰满,回味悠长,香而不艳”,它醇和、甘美、不上头,具有独特的保健和医疗功效。被专家称为中国酒的经典,被国人定为“国酒”。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茅台酒还含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酒是文化的产物,同时,酒也记载了文化的发展。在我国的唐诗宋词中就有不少描写好酒的佳句,不是还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吗。从我国的美酒河──赤水河周边考古中发现有“豆”这一盛酒容器,这足以证明早在五千年前,赤水河流域便露出了酒文明的曙光。四…  相似文献   

17.
谢云飞 《中国酒》2012,(11):76-78
古人云:饮水当思源:俗话说:喝水不忘掘井人。绍兴黄酒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从普通的醪酒、浊酒、米酒,成为中国的"国酒";从绍兴寻常百姓的餐桌,源源不断地走进大城市的酒楼、宾馆,走上了钓鱼台国宾馆的国宴,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为国外元首们的钟爱和"老外"的喜爱,是一代一代的"酿酒人"传承和发展了绍兴酒的精华所取得的,为此,我们有必要记住他们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说到山楂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能助消化。其实,它还有很多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公开饮用人们可以在任何场合公开饮用。山楂酒是真正的健康、养生酒,"先天之主肾,后天之主胃",山楂酒直接保健你的胃。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不良作息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十有八九的人都犯有肠胃病,特别是政界、商界人士对此更是深有感触,肠胃已经"腐败",但是迫于工作应酬还是得拼命喝酒,因此人们非常渴望在公众场合喝到能够保健、养生的酒品。恰恰山楂酒就具备了这些优势,它对缓解疲劳、矿物质吸收、降低血脂、护心保肝等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读古书可以发现,古人聚餐宴客,讲究的是雅、趣、乐,很有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古时赴宴,入门技术当然是"酒量大"。"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山涛以饮著称,据说山涛一天能喝30斤酒。唐朝的焦遂、李白等人也是一时"宴霸"。杜甫形容的"李白斗酒诗百篇",虽有些夸张,但诗仙一次痛  相似文献   

20.
"‘味道纯正,粮香浓郁’这是它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我第一次知道酒能醉人,是我20岁那年,是我拥有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也是我与珍牛系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品尝珍20,我便与它一见如故。"粉丝"小张同学"说,也正是因为珍牛系列价格亲民,对于打工人的我,它们便成了我不可或缺的朋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