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152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生存率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方法:选取8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2例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研究组41例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生存率,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3.
李曦  林瑶  刘源  曹贞 《西部医学》2019,31(9):1403-1406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与单独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如疼痛、肺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一个月血清ALT和AS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提高近期有效率(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融术相对于单独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具有更高的缓解率,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综合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1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4~8周,残留癌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采用平扫、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RFA术后CT平扫残留癌密度均有显著降低、缩小,7例完全坏死,9例大部分坏死,16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50%以上).16例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8.0%),>2年(72.0%).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综合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袁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277-3278
目的:观察肝癌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3~18d在CT引导下再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的肿瘤完全坏死37例,不完全坏死2例,部分坏死1例。术后复发率为40.0%,1年后的生存率为97.5%,术后有3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胆瘘。AFP和CEA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明显,P均d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肝癌患者共33个瘤灶,中等大小肿瘤(3~5 cm)9个,大肿瘤(>5.1 cm)24个.射频消融术后2~8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采用增强CT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RFA术后CT扫描见治疗区仍有残留癌灶.TACE后CT扫描见大部分残留癌灶碘油沉积良好.20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25例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8.0%),>2年(72.0%).结论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血供消失、坏死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效果。方法选择1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82例为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65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远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ALT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年以上生存率(临床治愈+明显好转)为54.88%,高于对照组的32.31%(χ2=7.47,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较单独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远期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明显改善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余海滨 《当代医学》2021,27(21):45-47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热、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纯用射频消融方法与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对近期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影响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纯用射频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各30例,治疗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观察治疗后第2天的肝功能及1周后AFP变化。结果:单纯射频消融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均可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AFP下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还可导致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能显著升高ALT、ALP,降低AFP,与单纯射频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融范围相等情况下,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近期肝功能及甲胎蛋白的影响比射频消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在提高肝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RFA方法治疗各类肝癌36例共58个病灶,术后2周内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腹部彩色超声、增强CT,观察近期疗效;并于术后1、3、6个月及随后每6个月复查上述指标,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每次LRFA平均治疗3.8个病灶,治疗时发现新病灶5例共11个,占总例数的13.9%。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发热,对症处理后逐步恢复正常。无相关的手术并发症发生。LRFA治疗2周后,术前AFP升高的23例患者中,17例明显降低,5例无明显变化,1例升高,术前CEA升高的3例患者,均明显降低。术后1、2周复查腹部彩色超声、增强CT,35例病灶完全坏死,1例(2.9%)残留癌灶,再次行LRFA获治。平均随访19.2个月,9例(25%)复发。1年存活率91.7%,2年存活率83.3%。结论:LRFA融合了射频与腹腔镜二项微创技术的优点,扩大了治疗的适应证,可有效地提高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孤立肾肾细胞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保定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2例’肾癌病例,患者均为孤立肾肾细胞癌,其中孤立肾性肾癌3例;一肾癌已切除,对侧。肾有癌转移或新发癌7例;功能性孤立肾癌12例。该22名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手术成功患者22例,继发术后出血1例,保守治疗失败,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发生尿瘘2例,其中保守治疗4周后好转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例;未发生肾衰竭及感染病例。结论对腹腔镜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孤立肾肾细胞癌患者给予耐心周到的个性化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腹腔镜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98例原发性肝癌在全麻下行腹腔镜RFA治疗,共134个瘤体,平均最大肿瘤直径2.5-7.3cm,平均3.1cm.合并肝硬化7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例,糖尿病4例,凝血功能障碍8例.结果 9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RFA治疗,2例行中转开腹手术,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5.8%.随访1年,18例发现肝内新病灶,11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再次采用腹腔镜RFA治疗3例,采用经皮RFA治疗5例,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12例.结论 腹腔镜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治疗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多发病灶、无法耐受手 术且不宜手术切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This is a report of a 57-year-old Jordanian man who had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hypokalemia. He was diagnosed to have 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 with left adrenal adenoma. Traditionally,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adrenal gland whether by laparotomy or laparoscopic procedures would have been considered at this point. However, the treating team elect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the left adrenal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is facility and the expertise was available in the hospital; in addition, this procedure required a shorter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was less expensive, and was less invasive. Subsequently,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improved to 120/75 mm Hg and his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were reduced. Serum aldosterone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of adrenals improved. We are reporting this case as it is the first time such modali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renal adenoma was used.  相似文献   

15.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多条径路定位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多条径路定位及射频消融。 方法:经电生理检查,9例患者均在窦性心律、心房、心室程序刺激及诱发心动过速下标测,观察在冠状窦(CS)、高右房(HRA)、希氏束导联存在不同的心室或心房激动顺序。 结果:9 例患者共检出18 条径路,其中左游离壁8 条,左后间隔5 条,右前间隔1 条,房室结双径路(AVNDP)4条。在4条双径路中,只有1 条参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结论:成功射频消融多条径路的关键,在于对每一患者进行详细的电生理检查及标测,对患者全部临床资料及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安定镇痛术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2例择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镇痛组和神经安定镇痛组,各组16例.局麻镇痛组采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神经安定镇痛组采用眯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1μg/kg、氟比洛芬醑1 mg/kg静脉给药.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氧的变化,记录疼痛程度和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结果 局麻组恶心、呕吐7例,心率、血压变化>20%12例,SPO2下降12例,术中疼痛剧烈而不能耐受手术者2例.神经安定镇痛组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SPO2下降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心率变化>20%1例,术后呕吐眩晕1例.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与局麻镇痛比较,神经安定镇痛能提供更好的手术麻醉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对小肝癌(≤3cm)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进行的72例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中39例灶行TACE联合RFA,33例单纯行RFA。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复发时间,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TACE联合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2.31%,局部复发率28.21%,局部复发时间(13.75±3.67)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74%、76.92%和66.67%。单纯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0.91%,局部复发率30.30%,局部复发时间(12.23±2.68)月,1、2、3年的生存率90.91%、72.73%、69.70%。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3cm)疗效相当,因此联合治疗对小肝癌可能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共95个病灶进行经皮肝穿肝癌射频消融术(RFA),按病灶大小分组,用CT或MRI复查及AFP水平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三个月CT或MRI复查,缓解率为92%,完全缓解率为65%。各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缓解率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05;0.025〈P〈005)。AFP从646±757IU/L降至250±267IU/L(t检验,P〈0.05)。1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5%、70%。结论RFA对于治疗肝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2侧局灶性房颤的射频消融结果。方法 常规穿刺置入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右室心尖电极和/或右房Halo电板,确定诱发房颤的房早起源的大致部位,对起源于左房者,穿刺房间隔,置入标测电板至左、右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确定起源后进行电隔离消融。结果 例1为阵发性房颤.起源于左上肺静脉,例2为“无休止性”房颤,起源于右房后侧游离壁。例1采用8mm大头消融电板,对左上肺静脉主干进行片状消融,功率20W,放电7次,消融成功。例2先采用最早激动部位消融未成,后改为“井”形线性消融,获得即刻成功。随访16和15个月,例1房颤未发作,例2术后15d房颤复发。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局灶性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多极射频消融术后猪椎间盘髓核的变化,寻求预防椎间盘突出症臭氧髓核消融术后复发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分别对4条新鲜猪脊柱离体标本进行标记,猪A(对照组)、猪B(臭氧组)、猪C(臭氧联合射频5min组)、猪D(臭氧联合射频10min组)。首先对猪A、猪B、猪C进行CT、MR检查,每条脊骨做L1-2、L2-3、L3-4、L4-5、L5-S1五节椎间盘,留作对比,然后分别对猪B、猪C、猪D的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进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每节椎间盘注入O2-O3的混合气体20ml(臭氧浓度为60mg/L)。结束后立即对猪C、猪D的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再行多极射频消融,参数设为能量上限150W、温升速率15℃/min、最高温度90℃、猪C消融时间5min、猪D消融时间10min。术后首先对猪B、猪C椎间盘行CT、MR检查,然后采集猪A、猪B、猪C、猪D椎间盘髓核标本,拍摄图像后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对结果分四方面(CT、MR、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学)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结果 1、CT表现:猪A诸椎间盘均未见空气密度影,猪B诸椎间盘术前均未见空气密度影,术后均见不规则空气密度影,猪C诸椎间盘术前均未见空气密度影,术后均见不规则空气密度影。2、MR表现:猪A诸椎间盘信号强度高,边缘规整,髓核轴位面积较大,猪B诸椎间盘术前椎间盘信号强度高,边缘规整,髓核轴位面积较大,术后较术前信号强度减低,边缘较术前欠规整,髓核轴位面积较术前缩小,猪C诸椎间盘术前椎间盘信号强度高,边缘规整,髓核轴位面积较大,术后较术前信号强度减低,边缘较术前欠规整,髓核轴位面积较术前缩小。3、大体标本:猪A诸椎间盘髓核光泽度强、无色、透明、韧性小,猪B诸椎间盘髓核术后髓核光泽度较强、无色、半透明、韧性较小,猪C诸椎间盘髓核术后髓核光泽度较弱、浅白色、不透明、韧性较大,猪D诸椎间盘髓核术后髓核光泽度弱、灰白色、不透明、韧性大。4.组织病理学改变:猪A诸椎间盘髓核基质无变化,髓核细胞无变性坏死,髓核结构无明显毁损,猪B诸椎间盘髓核基质中重度减少,髓核细胞重度变性坏死,髓核结构轻中度毁损,猪C诸椎间盘髓核基质重度减少,髓核细胞中重度变性坏死,髓核结构中重度毁损,猪D诸椎间盘髓核基质中重度减少,髓核细胞中重度变性坏死,髓核结构中重度毁损。结论臭氧的氧化作用使髓核体积缩小,髓核内细胞数量减少,髓核内基质减少,但是仍有大量髓核残存,通过追加多极射频消融,髓核内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髓核内基质减少,髓核韧性明显增大,臭氧髓核消融术后联合多极射频消融术能使残存髓核进一步凝固,当多级射频治疗参数设为能量上限150W;温升速率15℃/min;最高温度90℃,消融时间5min与10min对髓核的作用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