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与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的相关性,为早期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瑞安市人民医院200例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GDM及HDCP患者,将纳入患者分为GDM组(140例)和HDCP组(60例);同步纳入200例门诊孕期检查与GDM和HDCP患者相比配的血糖及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孕早期(孕周8~12周)、孕中期(孕周24~28周)和孕晚期(孕周≥36周)比较3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分析甲功异常的累积发病率,并探讨HDCP、GDM与甲功异常的关系。结果 GDM组孕晚期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孕中期FT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CP组孕中期、孕晚期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孕中期FT_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组孕中期、孕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及孕中期低T4血症累积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孕早期甲功正常而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CP组孕中期、孕晚期亚临床甲减及孕晚期低T_4血症累积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孕早期甲功正常而TPOAb阳性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HDCP累积发病率与亚临床甲减、甲功正常而TPOAb阳性、低T4血症呈正相关(P<0.05)。结论相比于正常孕妇,HDCP及GDM患者TSH升高,FT4水平降低,均存在甲功异常,其中轻度甲功异常发病率较高,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甲功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对孕妇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该院定期随访的TPOAb阳性孕产妇206例为观察组,根据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纯TPOAb阳性伴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共129例;B组为TPOAb阳性合并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患者,共77例。另选取同期TPOAb阴性的健康孕妇180例为对照组,随访所有孕产妇甲状腺功能至产后6周。结果妊娠早、中、晚期A、B两组的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3.239、13.631、16.708,P0.001)。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5.880、14.963、19.540,P0.001)。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单纯TPOAb阳性导致孕妇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对于TSH升高的患者,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妊娠不良结局与单纯TPOAb阳性的患者相似。单纯TPOAb对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孕晚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方法 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妇产科随机选取120例HDCP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妊娠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0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35例);并以同期于本院产检的113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孕妇孕晚期的血清TSH、FT4和TPOAb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TSH及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8~8.768,均P<0.05),随着HDCP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TSH水平明显呈升高的趋势(F=50.21,P<0.05),FT4水平则明显呈下降的趋势(F=28.97,P<0.05).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疾病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22%、15.01%和48.64%;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疾病率为8.0%,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34,P<0.05),且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发生率依次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75、24.254、9.859,均P<0.05).结论 随着HDCP患者病情的加重,其孕晚期的血清TSH水平明显越高,FT4水平明显越低,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建卡就诊的孕产妇资料,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9例设为研究组,47例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产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_4)水平。结果两组孕妇TSH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逐渐上升,研究组孕中、晚期TSH值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FT_4水平随孕周增加呈下降趋势,研究组孕中、晚期FT_4值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随病情的加重而明显减退(P0.05);两组孕妇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早、中、晚期的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的发病情况,孕早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晚期研究组累积发病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高度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作为高危因素参与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沧州地区妊娠妇女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及参考值范围,为本地区筛查和监测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正常妊娠妇女647例作为研究组,由于甲状腺功能参考值具有孕龄特异性,故按孕周分为孕早期(1~12周)、孕中期(13~27周)、孕晚期(28~40周)三组,另选取健康非孕妇女1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结果妊娠妇女血清TSH水平在孕早期、孕中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_3、FT_4水平变化相似,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均低于对照组,孕早期高于孕中期,孕中期高于孕晚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随妊娠期不同发生相应改变,孕早期血清TSH较低,FT_3、FT_4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孕妇的血脂变化,为改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妊娠结局积累资料。方法对2014年1-8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的2 056名汉族孕妇进行筛查,筛查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406例(TSH异常220例、低T4血症186例、TPOAb阳性30例),选取TSH异常孕妇220例为病例组,非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1 65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孕早期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晚期病例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病例组HDL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异常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脂水平增高,存在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TSH异常孕妇459例,分为三组,检测研究对象的TSH及TPOAb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发生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TSH和TPO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在观察组孕妇中,TPOAb阳性孕妇的血清TSH水平均显著高于TPOAb阴性组孕妇的血清T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A组孕妇的糖耐量异常和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C组孕妇的糖耐量异常、贫血、胎盘早剥、子痫前期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C组孕妇的糖耐量异常、贫血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病史、伴有疾病、不遵医服药、分娩前有不良情绪、妊娠期TPOAb阳性、妊娠早期TSH异常及妊娠中晚期TSH异常是TSH异常孕妇发生产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TSH水平异常与TPOAb水平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妊娠期TSH异常孕妇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6月在绍兴市中医院接受诊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TSH水平分为观察A组110例(甲亢)和观察B组90例(甲减),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孕妇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A组患者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且观察B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血清FT_3、FT_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且观察B组患者血清FT_3、FT_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对照组,且观察B组患者的IgA、IgM、IgG水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的足月分娩健康儿率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出生缺陷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水平过低(甲亢)、过高(甲减)均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TSH水平进行早期检测,利于临床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孕早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产科收治的GDM患者60例(GDM组),HDCP患者60例(HDCP组)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妊娠期60例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孕早、中、晚期FT_4、TSH水平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和HDCP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GDM、HDCP累积发病率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T_3和T_4水平,孕早期GDM组和HDCP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孕中期GDM组低于对照组(P0.05)。FT_3水平,孕早期GDM组和HDCP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孕中期HDCP组低于对照组(P0.05)。FT_4水平,孕中期GDM组和HDCP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SH水平,孕中期和孕晚期GDM组和HDCP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甲功正常而TROAb阳性发病率,孕早期GDM组和HDCP组高于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减累积发病率,孕中期和孕晚期高于对照组(P0.05)。低T_4血症累积发病率,GDM组孕中期和孕晚期高于对照组(P0.05),而HDCP组仅孕晚期高于对照组(P0.05)。T_3下降0.2 nmol/L、FT_4下降0.0129 pmol/L、BMI指数26.7 kg/m~2、TSH上升0.2 m IU/L是GDM和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孕期进展,T_3、FT_4水平不断下降而TSH水平不断上升并持续到孕晚期,需持续监测T_3、FT_4和TSH变化水平。对于BMI指数26.7 kg/m~2孕妇,孕早期应重点关注T_3水平,特别是T_3下降0.2 nmol/L;孕中期和孕晚期应重点关注FT_4、TSH变化情况,特别是FT_4下降0.012 9 pmol/L和TSH上升0.2 m IU/L时,应结合临床情况对GDM和HDCP孕妇采取预警并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甲状腺功能特异性参考值,与单胎妊娠比较,并初步探讨双胎妊娠甲状腺功能与妊娠期其他并发症关系。方法研究227例双胎孕妇,按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标准筛选181例为“标准人群”,在孕早期和孕中期检测血清TSH、FT_4及FT_3,得出双胎妊娠孕早期和孕中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特异性参考值。同期325例单胎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双胎妊娠甲状腺功能与单胎差异。比较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者甲状腺功能与无并发症者有无差异。结果双胎孕早期和孕中期TSH均值小于单胎,FT_4大于单胎,FT_3大于单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绒毛膜性双胎,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期糖尿病者孕早期TSH较非妊娠期糖尿病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不同于单胎妊娠数据,需要建立双胎妊娠甲状腺功能特异性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期孕妇血糖、血脂水平及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就诊符合要求的妊娠晚期孕妇16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80例,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35例(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5例(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80例(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液生化检查,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FT3)、血糖(空腹血糖、餐后1h、2h血糖)、血脂(TC、TG、HDL-C及LDL-C)及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8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孕妇所占比例分别为56.25%和43.75%,且妊娠晚期甲减(亚临床甲减组及临床甲减组)孕妇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FT4、FT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比较,临床甲减组的空腹血糖、餐后1h、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5.776,均P<0.05),亚临床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1、7.049、3.115,均P<0.05);血脂水平比较,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的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5~7.962,均P<0.05),且临床甲减组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5、2.006、2.509,均P<0.05),三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8、0.712、0.279,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38、5.207,均P<0.05),临床甲减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55、12.121、6.737、6.186,均P<0.05),三组的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3.046,均P>0.05).结论 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发孕妇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增加不良母婴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吴平  宋婧 《现代保健》2013,(23):113-115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液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全部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糖尿病组)共163例,另随机选取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163例(OGTT试验阴性)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随访326例孕妇的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妊娠糖尿病组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新生儿出生体重、子痫发病率较正常孕妇组高(P〈0.05);正常孕妇组孕妇贫血发病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血液胆固醇、尿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分娩周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肝功能受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妊娠结局有影响,应加强妊娠糖尿病营养宣教及饮食指导,妊娠糖尿病孕妇应严格控制好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陆蓓亦  王芳  孙彩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897-589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干预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11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控制饮食组56例和常规饮食组57例,控制饮食组根据孕妇个体营养需求制定饮食方案,常规饮食组给予生活指导意见,记录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妊娠初期体重及身高和妊娠末期体重、孕产妇在整个孕期的情况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在整个孕期控制饮食组体重指数增长>6发生率与常规饮食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生长受限(FGR)、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常规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整个孕期饮食及体重增长幅度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张韶琼  金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47-2448,2451
目的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并发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等剖宫产指征的概率,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80例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水平与剖宫产指征发生的相关性。另选取同时期血糖正常的孕妇6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26.25%(21/80),高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7.46%(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中巨大儿发生率为33.33%、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3.81%、妊高症发生率为23.81%,均较高于对照组(0.0%,2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胎位异常和其他指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③观察组的C组中巨大儿、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以及妊高症等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分别为14.29%、14.29%、9.52%、14.29%,明显高于A组或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明显增加孕妇的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尤其是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妊高症等,而且随着血糖异常情况加重,各种剖宫产指征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BMI)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孕早期至终止妊娠前BMI增长幅度分为正常增长组(n=23)、中度增长组(n=52)和重度增长组(n=27),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重度增长组的早产、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中度增长组和正常增长组(P <0.05);三组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增长组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中度增长组和正常增长组(P <0.05);三组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湿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BMI增长幅度过高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控制BMI增长幅度,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77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同期76例糖代谢实验(OGTT)阴性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在剖宫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羊水过多、感染、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母婴严重的并发症,应加强妊娠期糖代谢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改善或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涂红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58-2660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 120例体重指数(BMI)≥24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接受个体化体重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孕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程阻滞、产后大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在3~3.5 kg新生儿其母体上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对孕妇采取孕期体重管理,控制新生儿体重在3~3.5 kg内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孕周为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9例,将确诊为GDM的53例孕妇纳入观察组,其余76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孕早期FBG、HbA1c水平及孕前BMI,通过Logistic寻求联合诊断因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观察组孕早期的FBG、HbA1c水平及孕前B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31、7.426、6.548,均P<0.05);观察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53、4.731、5.381,均P<0.05);孕早期FBG、HbA1c及孕前BMI单独诊断GD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80、0.67,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5%、91.48%。结论孕早期FBG、HbA1c及孕前BMI对妊娠期糖尿病有较好的联合诊断价值,早期诊断并及早干预有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374例确诊的GDM孕妇进行随访研究,根据其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分为控制良好组228例和控制不良组146例,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374例GDM孕妇中血糖控制不良发生率为39.04%(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妊娠期同时补钙补铁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48例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中期开始补钙、补铁的300例孕妇作为A组,孕中期开始补钙而未补铁的118例孕妇作为B组,孕期末服用钙剂及铁剂130例孕妇作为C组,分析三组病例分娩前妊娠高血压疾病及贫血发生情况。结果:B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明显低于C组(P<0.05)。B组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与C组相比,两组贫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补钙能降低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同时补钙补铁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较单一补钙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