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用黑龙江省方正县三倍体雌核发育的银鲫与兴国红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经鉴定,这种杂交鱼被命名为异育银鲫.它的生长速度比母本方正银鲫快34%以上,比南方本地鲫快2倍;各种营养成分均和本地鲫相近.仅空壳部分较大而含肉率略少.因长势快、生长周期短,当年苗能上  相似文献   

2.
鲍迪  梁爱军  董莹  王淞  金万昆  董仕 《水产科学》2012,31(5):283-287
利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乌克兰鳞鲤(♀)×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二倍体(♂)、白鲫(♀)×墨龙鲤(♂)4组鲤鱼、鲫鱼杂交子代背侧肌肉组织的天冬氨酸转氨酶、α-甘油醛磷酸脱氢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肌浆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并测量了红细胞长径。红细胞测量结果表明,乌克兰鳞鲤(♀)×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二倍体(♂)杂交子代为三倍体,白鲫(♀)×墨龙鲤(♂)杂交子代为二倍体。4组杂交子代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同工酶的基因组成结果显示,父本乌龙鲫四倍体和父本乌龙鲫二倍体均产生二倍体配子,且二倍体配子中1套为鲤鱼染色体组,1套为鲫鱼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科委邀请国内部分水生生物学教授及水产界的专家对一种新的鲫鲤杂交优良养殖鱼——湘鲫进行了鉴定。湘鲫是从5个鲫鲤杂交组合中选出的最佳组合,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这种鱼的生长速度比本地鲫和红鲫快3~4倍。  相似文献   

4.
异育银鲫亦称高背鲫、高鲫。其母本采用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风水库的银鲫,父本为江西省兴国县兴国红鲤人工交配育成的三倍体新型鱼类,由于母体为雌核发育个体,父本不参与受精,只对卵的发育起激活作用,使其子代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所以说异育银鲫是“异精雌核发育”的子代。在养殖中显示出良好的生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分离模式显示雄性三倍体鲫产生非整倍体精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倍体鲫(Carassius auratus)行天然雌核发育,其自然种群中却有较高比例的雄性个体,这些雄性个体的性腺发育正常,能产生有活力的精子。而且其精子的DNA含量约为体细胞的一半,显示三倍体鲫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均等的减数分裂。流式细胞术虽然能够较准确地测定细胞群的平均DNA含量,但是却很难检测到单个精子中的个别染色体增减,要明确回答雄性三倍体鲫产生的精子是否为整倍体需要定量地检测单个精子的遗传组成。本研究用微卫星标记检测以雌性鲤(Cyprinus carpio)与雄性三倍体鲫为亲本构建的杂种家系的基因型,结果发现母本鲤的多态位点在子代中呈孟德尔分离,父本三倍体鲫具有三套鲫基因组,其等位基因在子代中呈随机分离。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三倍体鲫起源于二倍体鲫的同源加倍,而非二倍体鲫和鲤的种间杂交;三倍体鲫通过染色体的随机分离产生非整倍体的精子,其精子发生过程中没有均等的减数分裂。三倍体鲫行雌核发育生殖,却可能并非起源于种间杂交且群体中的雄性个体可育,因而是单性生殖鱼类中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是用黑龙江省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进行异精雌核发育的杂交子代。异育银鲫具有食性广、适应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养殖等优点,它比普通鲫鱼生长快2—3倍,比其母本方正银鲫快34%以上,在池塘中混养单产可达30—50公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异育银鲫与方正银鲫一样,都是三倍体鱼,所以同样可以做母本  相似文献   

7.
为预测适合的杂种优势组合,给淇河鲫杂种优势的利用和长远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淇河鲫作母本,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4个品系的锦鲤作父本,杂交产生F1代,采用COⅠ基因标记分析了杂交子一代的遗传距离,研究它与杂种优势表现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技术扩增了父母本及F1子代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0种鱼COⅠ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4.5%,AT含量为55.5%。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与红色锦鲤(0.1374),其次是淇河鲫与黄色锦鲤(0.1367),淇河鲫与白色和黑色锦鲤的遗传距离相当;淇河鲫和红色锦鲤的杂交子代与淇河鲫的遗传距离最小,与淇河鲫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和白色锦鲤的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8.
鲫鱼在我国已知有二个种(黑鲫和鲫)和一个亚种(银鲫)。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作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育出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对象。母本银鲫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父母红鲤与银鲫是不同种的鱼,这两种鱼人工远缘“杂交”所产生的鲫鱼新一代,名为“异育雌核发育银鲫”简称叫“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的杂交子代,其生长速度较方正银鲫快34.7%,较其他鲫鱼与兴国红鲤的杂交子代快10%。异育银鲫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和经济性状,深受市场欢迎。但由于多年来品种混杂,亲本退化,失去了原种亲本杂交的生长优势,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商品鱼价格偏小,直接影响到生产经济效益。为此,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于1998年将“异育银鲫的亲本引进”列入三项更新工程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泰兴市水产良种场、洪泽县水产良种场及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0.
为石斑鱼种间杂交经济型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以云纹石斑鱼为母本,赤点石斑鱼为父本进行种间远源杂交,对杂交子一代的生长及越冬作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左右,杂交子一代比对照组仔鱼畸形率高;杂交子一代的生长趋势接近母本云纹石斑鱼,体色接近父本赤点石斑鱼,在室内可以正常越冬.云纹石斑鱼♀与赤点石斑鱼♂进行经济型杂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异育银鲫是中科院水科所的科技人员通过杂交组合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它以产自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为母本 ,与江西省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产生的异精雌核发育银鲫的子代。异育银鲫生长优势明显 ,其生长速度一般比本地鲫鱼快20%~25%。池塘混养异育银鲫技术水平是 :每667m2产量500~550kg以上 ,其中异育银鲫占30%~35%,效益1200~1500元。1池塘条件1.1成鱼池面积0.33~1hm2,水深2~2.5m ;鱼种池0.2~0.33hm2,水深1.5m左右。鱼池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  相似文献   

12.
以淇河鲫为母本,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4品系锦鲤为父本,杂交生产F1代,淇河鲫自交作为对照。运用PCR技术扩增了父母本及F1子代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0种鱼COⅠ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4.5%,AT含量为55.5%。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与红色锦鲤(0.1374),其次是淇河鲫与黄色锦鲤(0.1367),与白色和黑色锦鲤的遗传距离相当;杂交子代中,以淇河鲫与红色锦鲤杂交所得子代与淇河鲫的遗传距离最小,最大的是白色锦鲤和淇河鲫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13.
以淇河鲫为母本,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4品系锦鲤为父本,杂交生产F1代,淇河鲫自交作为对照。运用PCR技术扩增了父母本及F1子代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0种鱼COⅠ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4.5%,AT含量为55.5%。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与红色锦鲤(0.1374),其次是淇河鲫与黄色锦鲤(0.1367),与白色和黑色锦鲤的遗传距离相当;杂交子代中,以淇河鲫与红色锦鲤杂交所得子代与淇河鲫的遗传距离最小,最大的是白色锦鲤和淇河鲫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14.
异有银鲫是用黑龙江省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兴国红红为父本,经人工授精进行异精雌核发育的杂交子代。异有银鲫具有食性广,适应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等优点,它比一般鲫鱼生长快2~3倍,比其母本快34%以上,在池塘中混养,亩单产达30~50于克,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异有银鲫与方正银鲫一样,都是三倍体鱼,所以同样可以做母本亲鱼进行繁殖。由于异育银鲫的外形与鲫鱼十分相似,不易区分,因此,做亲鱼用的异有银鲫要专地饲养,严格防止日鱼混杂进去。雌性亲鱼要挑选生长快、体型大(一般在尾重250克以上)的异有银鲫;雄性亲…  相似文献   

15.
工程鲫     
工程鲫系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筠教授为主的研究协作组经过多年努力,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其父本为协作组育成的能够自然繁殖,经多代自交尚能保持稳定遗传性状的四倍体新型种群,称为“基因库力。由它与优良鲤鱼母本杂交产生的三倍体鲤鱼称为“工程鲤”(另文介绍)。由它与日本自鲫(大坂鲫)母本杂交产生的三倍体鲫鱼即称为“工程鲫”。  相似文献   

16.
蛋白磷酸酶PP-1c在不同倍性鱼6种组织中的分化表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二倍体父/母本(湘江野鲤/红鲫)和子代三倍体湘云鲫等为实验材料,运用Western-blotting技术及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实验手段,分析了PP-1的催化亚基在上述不同倍性鱼体内的表达模式:蛋白水平检测发现PP-1c在不同倍性鱼的大脑、心脏、肌肉、肾脏、肝脏和性腺6种主要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不同的组织中显示了明显的差异表达模式,而PP-1c在这4种不同鱼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更显著,其中在异源四倍体鲫鲤中表达最低,在父/母本红鲫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子代三倍体湘云鲫中的表达最高,这种差异性可能从生化的角度说明了子代与父母本之间的变异性。免疫荧光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从整体水平来看,4种不同鱼的同一组织中,PP-1c的表达模式是非常相似的,这可能从蛋白和细胞的水平说明了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二倍体父/母本及子代三倍体湘云鲫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但对于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的具体表达部位是有差异的,具有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鲫鱼寄生粘孢子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鲫鱼寄生粘孢子虫的研究徐海圣,王淑霞,吴宝华(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利用黑龙江的三倍体方正银鲫作母本,而以兴国红鲤的精子激活这种银鲫卵,从而培育产生的新品种,其生长速度比方正银鲫平均高34.7%,而比普通鲫生长快2-...  相似文献   

18.
冷休克诱导天然雌核发育银鲫♀×鲤鱼♂四倍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银鲫四倍体杂种的初步研究。1984年,银鲫♀×鲤鱼♂授精2分钟后的受精卵在0~1.5℃的水中冷处理20分钟,获得四倍体杂种。1986~1990年,杂种子1代和它的回交杂种(F_1和第1~4次的回交杂种雌鱼)与雄鲤进行了回交。它们的染色体数目约为200±,红细胞核体积约为银鲫的1.3倍。1987年同池饲养的四倍体回交子代的体重是三倍体银鲫的1.47倍。四倍体杂种基本上保持了银鲫的性状与习性,而且相当稳定,同时它们也能够繁殖。因此,它们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鲫鱼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津新乌鲫     
<正>培育单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经7代群体选育的红鲫雌鱼为母本,以(白化红鲫♀×墨龙鲤♂)F2中采用红细胞测量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筛选出可育的四倍体雄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津新乌鲫。津新乌鲫体形似鲫鱼,体色乌黑;为不育的三倍体;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与彭泽鲫和红鲫相比,一龄鱼分别快10.09%、11.68%,二龄鱼分别快10.00%、16.02%;易饲养,抗逆性强,不易发病。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20.
淤泥湖团头鲂与梁子湖团头鲂杂交子一代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在家养条件下连续传代会引起经济性状指标下降。本试验通过原种选优,以优配优的杂交组合,得出淤泥湖团头鲂与梁子湖团头鲂杂交子一代和回交子代。经饲养观察,证明杂交子一代和回交子代都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含肉率和粗蛋白含量相对增高,经济性状较亲本更好。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与亲本存在着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