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胡亚丽  杨杰  庞茜茜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72-1477
[目的] 探索葛根素(Puerarin)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自噬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二甲基亚砜(DMSO,空白组)、葛根素(50、100、200 μg/mL)、顺铂20 μg/mL分别干预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吖啶橙染色法观察细胞自噬状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葛根素100、200 μg/mL组和顺铂20 μg/mL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p-Akt、p-mTOR、bcl-2表达明显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Bax、Beclin1、LC3-I、LC3-Ⅱ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Akt磷酸化(p-Akt/Akt比值)降低且Bax/bcl-2、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1)。与顺铂20 μg/mL组比较,葛根素200 μg/m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P<0.05),p-Akt、p-mTOR表达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Bax、Beclin1、LC3-Ⅱ明显上调(P<0.05或P<0.01),Akt磷酸化降低且Bax/Bcl-2、LC3-Ⅱ/LC3-I比值升高(P<0.01)。[结论] 葛根素具有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自噬的作用,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抑制Akt/mTOR/Beclin1通路进而诱导促凋亡、促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和活化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CAI)干预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后的条件培养液对拟缺血损伤神经元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BMECs及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鉴定两种细胞,收集正常BMECs条件培养液(N-CM)、拟缺血损伤BMECs条件培养液(I-CM)及CAI低、中、高剂量干预后的拟缺血损伤BMECs条件培养液(IC-CM,1.25、2.5、5 μL/mL),分别作用于正常神经元和拟缺血损伤神经元,用CCK8法检测各组神经元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Akt的磷酸化水平[磷酸化Akt(p-Akt)/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Erk的磷酸化水平[磷酸化Erk(p-Erk)/Erk]。[结果] 与N-CM处理组相比,I-CM处理组神经元活性显著降低(P<0.01)、Akt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Erk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1);CAI干预后IC-CM低剂量处理组神经元活性、Akt磷酸化水平高于I-CM处理组(P<0.05),IC-CM中、高剂量处理组神经元活性、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I-CM处理组(P<0.01),各IC-CM处理组较I-CM处理组的Erk磷酸化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AI可通过干预拟缺血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对拟缺血损伤神经元达到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相关性,与MAPK/Erk信号通路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3.
崔勇和  沈先敏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345-1349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结肠癌敏感性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W620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分析细胞克隆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le-caspase 9、Cle-caspase 7和Cle-PARP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ES组、5-FU组和RES+5-FU组SW620细胞活力、克隆数及p-p85、p-110β、p-PDK1和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及Cle-caspase 9、Cle-caspase 7和Cle-PARP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RES组和5-FU组比较,RES+5-FU组SW620细胞活力、克隆数及p-p85、p-110β和p-PDK1和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及Cle-caspase 9、Cle-caspase 7和Cle-PARP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增强RES和5-FU联合处理对SW62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而PI3K基因过表达则降低RES和5-FU联合处理对SW62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 RES与5-FU协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结肠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木香内酯诱导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 CCK8 法检测木香内酯对 U87 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采用 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木香内酯对 U87 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采用 JC-1染色法检测木香内酯对 U87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采用 DCFH-DA 探针检测木香内酯对 U87 细胞中 ROS 含量的影响;采用生化法检测木香内酯对 U87 细胞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木香内酯对U87 细胞 Caspase-3、Bax、Bcl-2 的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采用分子对接寻找木香内酯与 Caspase-3、Bax、Bcl-2 的具体结合位点。[结果] 木香内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U87 细胞的生长, 细胞半抑制浓度 IC50 为 11.27 μmol/L;细胞凋亡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木香内酯 20 μmol/L 组 U87 细胞凋亡率增加,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木香内酯 5 μmol/L 组、10 μmol/L 组、20 μmol/L 组 U87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氧化应激检测水平显示, 木香内酯呈剂量依赖性上调 U87 细胞中 ROS、MDA、NO 水平; 下调 SOD、GSH 水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木香内酯 20 μmol/L 组 U87 细胞 Caspase-3、Bax mRNA 表达水平均上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 Bcl-2 mRNA 表达水平下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香内酯分别与 Caspase-3、Bcl-2、Bax 氨基酸残基 ARG-164, LEU-168, ARG-66 形成稳定的结合能。[结论] 木香内酯能明显抑制 U87 细胞生长和介导细胞高氧化应激水平, 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β-榄香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β-榄香烯低、中、高剂量组(10 μg·mL-1、25 μg·mL-1、50 μg·mL-1)、顺铂(Cisplatin,CDDP,20 μmol/L)组。根据分组,分别用对应的药物处理细胞。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β-榄香烯高剂量组A549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各β-榄香烯组的A549细胞迁移数量均显著减少(P < 0.05),β-榄香烯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Vimentin、p-PI3K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结论 β-榄香烯能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进而减弱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玥玥  刘博 《天津中医药》2019,36(2):200-204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胃癌细胞(HGC27)增殖、凋亡的作用效应及对Traf6/TA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GC27细胞,采用低(25 μmol/L)、中(50 μmol/L)、高(100 μmol/L)剂量迷迭香酸干预,然后运用CCK8法检测HGC2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HGC27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及肿瘤坏死相关受体因子6/转化生长因子活化蛋白激酶1(Traf6/TAK1)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迷迭香酸能明显抑制HGC27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将HGC27细胞停留在G0/G1期,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迷迭香酸可以明显诱导Bax表达,显著抑制Bcl-2、Traf6及p-TAK1蛋白表达,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迭香酸可将HGC27细胞停留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6/TAK1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彩玲  朱玲玲  邱洁  潘从清  郭俊 《中草药》2024,55(11):3749-3758
目的 研究白芷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ip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法制备糖尿病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白芷(1.25 g/kg)组及羟苯磺酸钙(135 mg/kg)组。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高碘酸-席夫(PAS)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组织紧密连接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人视网膜上皮细胞(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分为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白芷(150 μg/mL)组和羟苯磺酸钙(20 μmol/L)组,对照组在含5.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高渗组在含5.5 mmol/L葡萄糖和25 mmol/L甘露醇的培养基中培养;高糖组和各给药组在含3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并给予相应药物。采用TUNEL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后,观察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排列紊乱,视网膜变薄,白芷干预后较模型组有所缓解。TUNEL染色显示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白芷组咬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 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剪切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白芷干预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白芷干预后Occludin、ZO-1表达升高;此外,白芷能够促进高糖环境下PI3K/Akt的磷酸化,在使用PI3K抑制剂干预后抑制了Akt的磷酸化,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白芷颗粒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血-视网膜屏障损伤,从而延缓早期DR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艳  张懿  雷锐  侯红英 《天津中医药》2019,36(3):296-299
[目的]研究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小神经胶质细胞(BV-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TLR4-MyD88-TRAF6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1 mg/L)体外诱导BV-2细胞炎性损伤,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诱导组、LPS+低剂量(50 μmol/L)EGCG组、LPS+中剂量(100 μmol/L)EGCG组、LPS+高剂量(200 μmol/L)EGCG组;CCK8法检测BV-2细胞相对存活率,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前列腺素内氧化酶还原酶(COX-2)、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TNF-α相关受体因子6(TRAF6)蛋白表达。[结果]与LPS诱导组相比,不同浓度EGCG干预的BV-2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上清炎性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炎性蛋白iNOS及C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TLR4、MyD88及TRAF6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EGCG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损伤,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MyD88-TRAF6信号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龙血素B对棕榈酸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以小鼠胰岛β细胞系NIT-1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5,10,20 μmol·L-1龙血素B对照组,0.5 mmol·L-1棕榈酸处理组,5,10,20 μmol·L-1龙血素B干预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测定葡萄糖转运受体-2(GLUT-2)编码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和棕榈酸处理组比较,龙血素B高剂量组可使NIT-1细胞活性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能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早期凋亡率(P<0.05),可提高GLUT-2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 结论: 龙血素B对棕榈酸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显著上调受抑制的GLUT2编码基因表达、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减少游离脂肪酸引起的NIT-1细胞早期凋亡、逆转由氧化应激激活的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1(FOXO1)导致的葡萄糖代谢障碍和其他效应,产生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消岩汤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CCK-8检测消岩汤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消岩汤对MGC-803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消岩汤、阿帕替尼及其联合用药作用于MGC-803细胞后VEGF/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消岩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P<0.05),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63.56mg/mL;随着消岩汤浓度的增加,MGC-803细胞的总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随着消岩汤浓度的增加,MGC-803细胞的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P<0.05),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升高(P<0.05),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变化不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消岩汤组、阿帕替尼组及其联合用药组的p-PI3K、p-AKT、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相较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对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更强。[结论] 消岩汤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以及S期阻滞,抗胃癌作用机制与其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16.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同肿瘤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汤诺  何燕  沈琳  林钟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800-1802
目的:通过研究舒心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致炎因子的影响和量效关系,阐明舒心饮干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降之组、舒心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血脂、光镜下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胸主动脉内膜致炎因子MCP-1、P-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舒心饮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HDL/TC的比值;显著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泡沫细胞阳性内膜面积及其占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舒心饮能显著降低P-selectin、MCP-1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的表达;中剂量舒心饮也许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佳剂量。结论:舒心饮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的启动和致炎因子的激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