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方(JHD)通过外泌体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MHCC97H 细胞,构建肝癌细胞EMT 模型。根据处理条件,将细胞分为 4 组,①对照组:不进行干预;②模型组:TGF-β1(10 ng·mL-1);③JHD 低浓度组:TGF-β1(10 ng·mL-1)+健 脾化瘀方(2 mg·mL-1);④JHD 高浓度组:TGF-β1(10 ng·mL-1)+健脾化瘀方(4 mg·mL-1)。干预48 h 后,采用 超速离心法提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TEM)、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Western Blot 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HsP70、CD9),以及外泌体内吞实验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将提取的 4 组外泌体分别与MHCC97H 细胞共培养24 h/48 h 后,分离MHCC97H 细胞,进行划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 细胞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EMT 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结果透射电镜下观 察到外泌体的形态呈囊泡状,分布不一,有单个分布,也有聚集成组,背景清晰,无明显污染物,各组外泌体 形态相近,无明显差异,直径在30~140 nm 之间;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检测到4 组外泌体粒径的峰值在130~ 150 nm 之间,与电镜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各组均可检测到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HsP70、CD9 表达。 被PKH26 标记的外泌体可被MHCC97H 细胞重新吸收内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MHCC97H 细胞迁移能 力(24、48 h)及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1), E-cadherin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 Vimentin、 N-cadherin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JHD 高、低浓度组的MHCC97H 细胞迁移能力(24、 48 h)及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1),E-cadherin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Vimentin、N-cadherin 蛋白表 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健脾化瘀方体外可通过外泌体抑制MHCC97H 细胞的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 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PEG 6000提取滑膜组织中外泌体并进行鉴定。方法:收集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镜或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废弃的滑膜组织,用8%PEG 6000溶液对滑膜组织分泌的外泌体进行富集、提取,应用透射电镜(TEM)、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Western Blot对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大小以及标志蛋白CD9、CD63和Flotillin-1进行检测。结果:应用PEG 6000溶液可成功提取出富集类圆形、盘状囊泡的提取物,NTA鉴定显示粒径为(98.6±10.8)nm,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63和Flotillin-1均呈阳性高表达。结论:通过对提取物的形态、粒径大小以及标志蛋白分析证实PEG 6000从滑膜组织提取到的物质为外泌体,为以后研究滑膜组织外泌体的功能和机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仙汤含药血清外泌体蛋白的变化及其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方法:对二仙汤含药血清外泌体进行提取、鉴定。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血清外泌体2.5、5μg/mL组、二仙汤含药血清外泌体2.5、5、10μg/mL组。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ALP;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矿化结节;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蛋白表达。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血清外泌体进行差异性蛋白分析。采用纤连蛋白(FN1)联合空白血清外泌体(3 nmol/L纤连蛋白+5μg/mL、12 nmol/L纤连蛋白+5μg/mL)处理成骨细胞,通过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ALP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FN1对成骨细胞中B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外泌体2.5μg/mL组相比,二仙汤含药血清外泌体组成骨细胞的增殖、ALP染色程度和茜素红染色程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BMP-2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从血清外泌体中共鉴定到256个蛋白,其中96个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施万细胞外泌体为切入点,观察糖络宁含药血清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糖络宁含药血清干预高糖培养的施万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糖络宁组,干预48 h后,提取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将各组外泌体分别干预正常糖和高糖条件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分为无外泌体-正常糖组,正常外泌体-正常糖组、高糖外泌体-正常糖组、糖络宁外泌体-正常糖组、无外泌体-高糖组、正常外泌体高糖组、高糖外泌体-高糖组、糖络宁外泌体-高糖组8个组,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介质(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炎症介质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外泌体-正常糖组比较,高糖外泌体-正常糖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炎症介质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与高糖外泌体-正常糖组比较,糖络宁外泌体-正常糖组细胞活力有所升高(P<0.05),各炎症介质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有所下调(P<0.05)。高糖条件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细胞中,不同组外泌体干预表现出类似的作用效果;结论:糖络宁能通过调控施万细胞外泌体减轻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兔退变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调节兔肾小管上皮细胞(rabHK-2)来源外泌体的分泌,对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NPCs)增殖、凋亡及Wn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补肾活血汤干预8 w后,采用TUNEL法检测椎间盘组织凋亡阳性细胞率,Western-blot法检测椎间盘组织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5.41 g/kg补肾活血汤灌胃新西兰白兔制备含药血清,以10%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作用于rabHK-2细胞,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rabHK-2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blot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集群分化因子9(CD9)和集群分化因子63(CD63)的表达;用PKH67荧光试剂盒标记后的外泌体与退变NPCs共孵育,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外泌体作用于退变NPCs后,退变NPCs对rabHK-2细胞外泌体的摄取情况,CCK-8法检测退变NPCs活力。rabHK-2外泌体与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单独或联合干预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退变NPCs凋亡情况,RT-PCR检测退变NPCs中II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  相似文献   

6.
孟雪  邱智东  王蕾  刘达 《中草药》2020,51(6):1567-1574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CK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释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等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CK对SW480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人参皂苷CK诱导SW480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促进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人参皂苷CK可以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降低MMP水平;人参皂苷CK促进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此外,人参皂苷CK使SW480细胞内CytC大量释放。结论人参皂苷CK对SW480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超氧化物升高,导致胞内ROS水平显著增加和MMP显著下降,进而导致CytC释放,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比较超速离心法和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提取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来源外泌体。方法: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 8226经去除外泌体无血清培养24~48 h培养后,分别使用超速离心法和PEG沉淀法进行外泌体的提取,分别测定两种方法所得外泌体的蛋白含量,并进行电镜鉴定比较。结果:超速离心法所提取外泌体测得实际浓度为(1.095±0.031)μg·μL~(-1),沉淀法所提取外泌体实际浓度为(2.069±0.086)μg·μL~(-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速离心法测得外泌体蛋白总量(109.513±3.113)μg,沉淀法所提取外泌体测得蛋白总量(206.883±8.580)μg,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镜下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清晰可见,沉淀法提取的外泌体含有较多杂质,影响电镜观察。结论:超速离心法方法简单,耗时少,外泌体纯度高,可用于外泌体的蛋白、DNA和免疫功能研究。沉淀法耗时较长,所得外泌体杂质蛋白含量多,不适用于外泌体蛋白分析,可用于RNA分析。  相似文献   

8.
次乌头碱对H_2O_2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次乌头碱对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所致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250ng/ml的次乌头碱预处理心肌细胞,之后加入100μmol/L的H2O2,应用MTS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9的表达。结果:100μmol/LH2O2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而次乌头碱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率可明显改善,并显著减少了Caspase3和9蛋白的表达。且次乌头碱单独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Caspase3和9的蛋白表达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适宜浓度的次乌头碱对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凋亡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的增殖活力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联合肾脑复元汤减轻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s)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SD乳鼠的NSCs;免疫荧光鉴定NSCs标记物Nest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鉴定hUC-MSCs,分离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采用OGD/R构建NSCs损伤模型;CCK8法、EdU法和流式细胞术用于评估NSCs的增殖和凋亡;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Wnt3a/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并鉴定了NSCs和hUC-MSCs,以及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OGD/R诱导NSCs细胞活力和增殖率下降,促进细胞凋亡,抑制Wnt3a、β-catenin、Cyclin D1和TCF4基因和蛋白表达。与OGD/R模型组比较,肾脑复元汤、外泌体,以及二者联用显著增加NSCs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抑制凋亡,促进Cyclin D1、β-catenin、Wnt3a和TCF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hUC-MSCs来源外泌体联合肾脑复元汤通过促进NSCs细胞增殖减轻OGD/R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反式油酸(9t-C18:1)对H9c2心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探寻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9t-C18:1高、中、低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NC)分别作用于随机分组的H9c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O-EB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及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9t-C18:1作用后的H9c2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与NC组比较,随着9t-C18:1剂量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ROS、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调,Bax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P <0. 05,P <0. 01)。结论 9t-C18:1能抑制H9c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姚伟洁  杨鑫伟  李潇  朱笳悦  韩朔  冯欣  许利平 《中草药》2021,52(6):1654-1661
目的探讨糖络宁通过高血糖大鼠血清外泌体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糖络宁(10.9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ip链脲佐菌素诱导高血糖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ig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12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采用差异离心法提取血清外泌体,使用大鼠雪旺细胞RSC96内化外泌体,将RSC96细胞分别与对照组、模型组、糖络宁组的大鼠血清外泌体共培养24h。采用CCK-8法测定RSC96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RSC96细胞中肌醇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磷酸化IRE1α(p-IRE1α)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6,PDIA6)蛋白表达;采用qRT-PCR法测定外泌体中miR-322 mRNA表达,RSC96细胞中miR-322、IRE1α及IRE1依赖性衰解(IRE1-dependent decay,RIDD)底物CD59、蛋白激酶D2(protein kinase D2,PKD2)、A类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SCARA)、蛋白水解酶D(peptidase D,PEPD)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外泌体数量显著增加(<0.01),外泌体及RSC96细胞中miR-322m RNA水平显著降低(<0.05、0.01),RSC96细胞活力显著降低(<0.01),RSC96细胞IRE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01),PDIA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1),RIDD底物CD59、PKD2、SCARA和PEPD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1);与模型组比较,糖络宁组血清外泌体数量明显降低(<0.05),外泌体及RSC96细胞中mi R-322 m RNA水平显著升高(<0.05、0.01),RSC96细胞活力显著增加(<0.05),RSC96细胞IRE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5),PDIA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01),RIDD底物CD59、PKD2、SCARA和PEPD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05、0.01)。结论糖络宁通过增加高血糖大鼠血清外泌体中miR-322 mRNA水平,从而抑制IRE1α-RIDD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鉴定人参miRNA靶基因。方法采用降解组测序技术对石柱参(Shizhu ginseng)、园参(Yuan ginseng)的miRNA及靶基因进行检测;利用公共数据库KEGG/NR/GO数据库对降解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验证石柱参、园参的miRNA及靶基因表达量。结果共得到8个miRNA家族的13个靶基因;利用KEGG/NR/GO数据库分析发现该miRNA的靶基因类型主要是转录因子、应答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等。对5个差异表达mi RNAs:aqc-miR-159、bdi-miR162、cpa-miR319、pgi-miR4376、smo-mi R396及其靶基因进行的q RT-PCR验证结果与降解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明确了部分人参miRNA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人参miRNA的可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注射液与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作用,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形态、数量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坏死、凋亡等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60,80,100 g·L~(-1)人参多糖注射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 24,48,72h后,可显著抑制其增殖(P0.01),40 g·L~(-1)人参多糖注射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 24,48,72 h后可明显抑制其增殖(P0.05)。人参多糖注射液作用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 48 h后,细胞出现细胞核边集、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变化,72 h后部分细胞出现空泡样变等形态学变化。与空白组比较,40,60,80 g·L-1人参多糖注射液组作用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后,TNFR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抑制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黄microRNAs和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春丽  李先恩  都晓伟  孙鹏 《中草药》2014,45(8):1129-1135
目的 拟利用地黄Rehmanniaglutinosa EST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新的地黄microRNAs(miRNA),为今后地黄miRNA的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miRNA 家族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将miRBase数据库中的已知植物miRNA与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的93 172条地黄EST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按照miRNA前体应具备的标准进行筛选。结果 预测到分属于8个家族的8条潜在地黄miR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8条预测的miRNA进行了检测,证实8条miRNA在地黄中真实存在。随后利用软件对8条地黄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发现其靶基因主要编码与地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胁迫响应等过程相关的蛋白。结论 新预测的地黄miRNA及其靶基因为今后研究它们在地黄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羊胆汁预处理方法对胆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干燥法、皂化法、真空冷冻干燥法、离心法制备胆酸,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胆酸含量,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胆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羊胆汁中胆酸含量影响较大,皂化后粗品、皂化后精品、冷冻干燥品、离心干燥品1、离心干燥品2、胆囊直接干燥品的胆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3.41%,79.55%,39.67%,30.62%,41.71%,36.26%。结论: 综合干燥品总得率及胆酸含量考虑,直接离心后加95%乙醇除去蛋白成分的方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理论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采用Gene Cards数据库、GenCLiP3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获取治疗AA有关靶点,利用venn图筛选人参治疗AA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基因-疾病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治疗靶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图;借助ClusterProfiler和Pathview对靶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以及可视化;通过SystemsDOCK对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构建AA小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人参二醇皂苷组和环孢霉素A组,给药2周后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含量及表达情况。结果 从人参中筛选出22种主要活性成分以及16个人参治疗AA的主要靶点,包括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3,CASP3)、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1,CASP1)、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等靶点,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相关信号通路凋亡、AGE-RAGE、TNF、NF-KB等;分子对接研究也表明调亡通路中的CASP3对应的晶体结构2h65和CASP1对应的晶体结构1ibc与人参二醇皂苷(Ginsenoside rh2)结合性紧密,结构稳定,结合力较强。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Ginsenoside rh2显著上调CASP3和CASP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人参的Ginsenoside rh2可以调控CASP3、CASP1等靶点和凋亡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中Ginsenoside rh2和CASP3、CASP1结合紧密,体外实验证实Ginsenoside rh2调控调亡通路的关键蛋白CASP3和CASP1,从而发挥人参治疗AA的潜在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蕾  董金香  罗浩明  邱智东  刘达 《中草药》2021,52(7):1965-1973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人参糖蛋白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心肌损伤模型,给予人参糖蛋白进行干预后,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kinase isoenzymes-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建立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9c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3(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3,Sirt3)的表达情况。结果心肌损伤大鼠模型中,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严重变性,LDH和CK-MB活性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糖蛋白高剂量组心肌肌束排列较为整齐,LDH和CK-MB活性显著下降(P0.05),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人参糖蛋白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有明显修复作用。细胞损伤模型中,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1),细胞凋亡显著升高(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Sirt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糖蛋白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0.01),细胞增殖周期恢复,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Sirt3、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ax、Cyt C、JNK、p38、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糖蛋白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提高H9c2细胞内ROS水平并调控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保护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infructescence of Platycarya strobilacea,EPS)的对鼻咽癌CNE1,CNE_2细胞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以鼻咽癌CNE1,CNE_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EPS 0.25,0.5,1.0,1.5,2.0 g·L~(-1)干预,设空白组,孵育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EPS对CNE1,CNE_2细胞活力的影响。用1.0 g·L~(-1)EPS处理CNE1,CNE_2细胞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器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程度,RNA高通量测序检测EPS处理后细胞中的差异基因。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Ras proto-oncogene(HRAS)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c-Fos proto-oncogene(c-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EPS能明显抑制CNE1,CNE_2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EPS明显诱导CNE1,CNE_2细胞质出现大量空泡,空泡相互融合,不断增大,最后细胞膜破裂,透射电镜发现细胞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溶酶体空泡化明显,流式结果未发现明显凋亡,与细胞methuosis死亡特征一致。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癌蛋白(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与空白组比较HRAS,ERK1/2,c-Fos蛋白表达降低,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EPS可通过调控RAS/MAPK信号通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_2发生methuosis死亡,导致细胞相互融合,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电子顺磁波谱(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检测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并研究红参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检测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的体外清除作用,并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分析红参中的主要皂苷成分,然后研究这些人参皂苷成分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 确定了羟自由基的生成体系为:Fe2+ 0.1 mmol?L-1、H2O2 500 mmol?L-1、DMPO 225 mmol?L-1;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其清除?OH的效力与浓度成正相关;LC-MS分析显示该红参提取液中主要含有Rh1、Rf、Rb3、F1、F2、Rg3、Rg5等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g5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用EPR技术研究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红参具有明显的清除?OH的能力,且人参皂苷Rg5是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之一,确定了红参抗自由基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红参及人参皂苷Rg5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