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箭筈豌豆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其食用开发价值受到愈发广泛的关注。本实验主要对箭筈豌豆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淀粉具有较高的直/支链淀粉比值,在高温下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膨润度;室温下透明度为 12.56%,并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淀粉糊静置 2 h 后上清液体积比高达 68.17%,凝沉速度快,易老化;冻融稳定性差,经过一次冻融后析水率便高达 62.17%;糊化温度高,具有良好的的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箭筈豌豆淀粉中可消化淀粉含量低于普通豌豆淀粉,具有更丰富的抗性淀粉含量。本实验结果为箭筈豌豆淀粉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挤压条件(豌豆淀粉水分质量分数:25%、35%、40%、45%和55%;剪切温度:50、60、70、80?℃和90?℃;螺杆转速:100、120、140、160?r/min和180?r/min)对豌豆淀粉的体外消化率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消化法测定了豌豆淀粉的水解度,并通过稳态剪切实验、频率扫描实验...  相似文献   

3.
挤压对小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在5个套筒温度和物料水分水平下对小米进行挤压膨化,然后测定产品中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物料水分相比套筒温度对小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较大,而对水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相反。V区温度从165℃升至180℃时糊化度明显降低,物料水分从15%升至21%时水溶性糖含量降低。与套筒温度相比物料水分对特征黏度影响较大,其值在单位机械能耗(SME)大于420W·h/kg时不再随SME增大而进一步降低。RVA测定结果也显示挤压导致淀粉糊化和降解;RVA黏度随套筒温度升高而升高,直至195℃;随物料水分含量升高而升高,直至21%。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在5个套筒温度和物料水分水平下对小米进行挤压膨化,然后测定产品中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物料水分相比套筒温度对小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较大,而对水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相反。V区温度从165℃升至180℃时糊化度明显降低,物料水分从15%升至21%时水溶性糖含量降低。与套筒温度相比物料水分对特征黏度影响较大,其值在单位机械能耗(SME)大于420W·h/kg时不再随SME增大而进一步降低。RVA测定结果也显示挤压导致淀粉糊化和降解;RVA黏度随套筒温度升高而升高,直至195℃;随物料水分含量升高而升高,直至21%。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热处理对豌豆淀粉消化行为的影响,利用挤压机将豌豆淀粉分别在100、150、200℃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并以未热处理豌豆淀粉为对照,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豌豆淀粉的结晶、糊化以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豌豆淀粉的结晶度显著降低,由原来的C型结构转化为A型结构;随着温度的上升,淀粉的各糊化黏度值以及衰...  相似文献   

6.
压热-冷却循环工艺对淀粉理化特性及消化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冷却循环工艺分别制备糊化淀粉、老化淀粉及抗性淀粉,测定各淀粉样品的理化指标及消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由普通玉米淀粉经过压热处理制备的糊化淀粉和老化淀粉具有最佳的溶胀度和冻融稳定性(P0.05);老化普通玉米淀粉和老化高直链玉米淀粉中的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消化动力学分析表明抗性淀粉样品中的RS含量与平衡浓度、水解指数、血糖指数呈负相关,SDS在不影响平衡浓度的情况下,能够缓慢持续释放能量。压热循环处理不仅能够显著改变淀粉的理化性质,而且改性处理后的老化淀粉和抗性淀粉能够作为脂肪模拟物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米淀粉凝胶储藏过程中消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大米淀粉凝胶储藏过程中消化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储藏早期,直链含量高的大米淀粉凝胶,随着直链凝皎网络的形成和稳定,淀粉体系中慢消化性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直链三维凝胶网络对酶有较强抗性。在后期的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大米淀粉体系中慢消化性淀粉含量逐步增加,慢消化性淀粉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支链淀粉的重结晶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原胶、复合磷酸盐、魔芋粉及复合稳定剂对豌豆淀粉糊化、热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和魔芋粉显著增加了豌豆淀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等黏度参数,复合磷酸盐和复合稳定剂对豌豆淀粉这些特性表现出相反的作用。黄原胶和魔芋粉对凝胶化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豌豆淀粉凝胶化焓值,复合磷酸盐和复合稳定剂升高了豌豆淀粉凝胶化温度及凝胶化焓值。四种改良剂均降低了豌豆淀粉凝胶的强度和可塑性。黄原胶和魔芋粉对豌豆淀粉凝胶中水分流动性没有影响,而复合磷酸盐和复合稳定剂显著增加了豌豆淀粉凝胶中结合水和半结合水的比例。不同改良剂对豌豆淀粉凝胶的微观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魔芋粉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以三峡库区光滑豌豆为原料,用水磨法制得豌豆淀粉,用柠檬酸处理制得豌豆缓慢消化淀粉。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0%,柠檬酸浓度为0.9%,热处理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25min。该条件下,豌豆淀粉中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可达26.42%。制得的缓慢消化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与黏度均不如原淀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对不同原淀粉及各抗性淀粉样品的黏度特性进行了测试。RVA测试结果表明:马铃薯RS样品的黏度特征值远远高于玉米RS、小麦RS产品。随着RS含量的增加,玉米RS、小麦RS和马铃薯RS样品的黏度都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挤压和酶解挤压处理对豌豆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压和酶解挤压的方法改性豌豆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黏度分析仪、流变仪分析原料、挤出物和酶解物3种样品的结构变化,并测定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结果:挤压处理能部分破坏豌豆的结构,表现为相对结晶度下降,I1045cm-1/I1...  相似文献   

12.
战晓凤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3,34(10):44-49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氢氧化钠分别为醚化剂和催化剂,对制备羟丙基淀粉的工艺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制备工艺中环氧丙烷、pH值、温度、时间对羟丙基取代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丙烷添加量12%、反应pH11.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8h。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制得的低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糊化温度下降了11~18℃,峰值黏度增加了74%~109%;在34~90℃,溶胀度随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羟丙基化还降低了淀粉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3.
处理工艺对热塑性淀粉粘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螺杆挤压工艺,分析甘油/淀粉质量比、Ⅲ区温度和螺杆转速3因素的不同处理水平热塑性淀粉粘度特性。结果表明,热塑性淀粉的糊化起始温度随甘油含量的提高而提高,随机腔Ⅲ区温度和螺杆转速的提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峰值粘度及恒温阶段开始、冷却阶段开始、冷却阶段结束、最终恒温阶段结束,粘度和回生值则随甘油含量的提高而降低,随机腔Ⅲ区温度和螺杆转速的提高而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双螺杆挤压对菠萝蜜种子淀粉(JFSS)的消化特性及血糖指数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试验,考察了JFSS经挤压处理前后的消化性与消化动力学变化,并通过水解指数(HI)、血糖指数(GI),预测了菠萝蜜种子淀粉的餐后血糖水平(PPBS)。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增加了快速消化淀粉(RDS)与慢消化淀粉(SDS)含量,提高了平衡浓度(C)、酶解速率(k)、水解指数(HI)、血糖指数(GI)和淀粉消化率,显著降低了抗性淀粉含量(RS)(P<0.05)。在低水分含量下,增加螺杆转速与机筒温度,RDS含量由47.85%增加到58.91%,且k、C、HI、GI值也均呈现增加趋势,而SDS含量、RS含量呈降低趋势。螺杆挤压使菠萝蜜种子淀粉由致密结构转变为疏松多孔的多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药全粉为原料,分析比较了其挤压膨化前后理化性质、加工特性和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山药全粉经挤压膨化后,总淀粉、总脂肪含量分别从(67.80±0.01)%、(14.5±0.06)%下降到(65.47±0.01)%和(8.23±0.02)%,多酚和多糖含量分别增加了4.20%和38.38%,而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16.
李晓玺  陈玲  李琳  李冰 《食品科学》2006,27(6):64-69
利用体外消化模型对不同交联度的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的消化速度和抗消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被唾液α-淀粉酶消化的速度随交联度的增大而降低。高交联降低淀粉颗粒和淀粉糊的消化速度,低交联增大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但对淀粉糊的消化速度影响程度较小。同时用Megazyme全淀粉分析盒分析了三氯氧磷交联反应对木薯淀粉抗消化性能的影响。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被酶水解的程度随交联程度的增大而降低,且所含的抗消化淀粉的总量也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大而减少。高交联特别是使淀粉达到非晶化时淀粉的抗消化性能越强。但是在交联度小于1.71×10-2的范围内,凝沉的交联淀粉消化程度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当交联度继续增大时消化程度则降低。通过控制淀粉的交联程度可以调节淀粉与酶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反应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17.
普鲁兰多糖对挤压流延法制备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普鲁兰多糖改善淀粉基可食性膜的性能进行研究,并用光学显微镜对膜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添加普鲁兰多糖后有效的改善了淀粉膜的拉伸性能;随着普鲁兰多糖添加量的增加,降低了淀粉膜的水溶解时间和O2透过率;当普鲁兰多糖添加量在5%~9%时,淀粉膜具有较低的透湿性,且淀粉膜的白度较高,黄色值较低。光学显微分析膜表面,当普鲁兰多糖添加量为9%时,普鲁兰多糖与淀粉能较好的融合。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普鲁兰多糖的添加量不宜超过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淀粉混合物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凝胶特性等。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2 430.50 Pa•s)等糊化特性参数低于马铃薯淀粉(9 001.02 Pa•s)和豌豆淀粉(2 644.50 Pa•s),而糊化温度(90.70 ℃)高于马铃薯淀粉(67.05 ℃)和豌豆淀粉(73.95 ℃)。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糊化特性值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凝胶的质构和水分子状态等参数有相似的特性变化规律。小麦淀粉的模量(G′为4 770.85 Pa、G″为453.80 Pa)高于马铃薯淀粉(G′为1 392.46 Pa、G″为175.65 Pa)和豌豆淀粉(G′为3 256.89 Pa、G″为275.36 Pa),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马铃薯淀粉(7.84 J/g)和豌豆淀粉(8.18 J/g)的热焓值小于小麦淀粉(13.06 J/g),小麦与马铃薯混合淀粉、小麦与豌豆混合淀粉热焓值降低。综上所述,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混合使得混合淀粉的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为淀粉的天然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分别研究一定添加量(1%、5%、10%)的大豆肽和豌豆肽,与大米淀粉进行共糊化的相互作用及对其理化性质(透明度、凝沉性、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消化性能、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加入对体系RVA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原淀粉相比,豌豆肽的加入使大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显著增加,但大豆肽的添加对透明度的影响不显著。大豆肽和豌豆肽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原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溶解度和膨胀度,且大豆肽的影响比豌豆肽更明显。5%、10%的豌豆肽显著增加了大米淀粉的凝沉体积比,但大豆肽各添加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豆肽的加入使大米淀粉硬度显著下降。此外,加入豌豆肽和大豆肽后,RDS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大豆肽的效果显著大于豌豆肽,其中5%的大豆肽使SDS和RS增加最多。可见,豌豆肽和大豆肽能改善大米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