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纳米科技》2005,2(6):67-67
一种高科技环保型产品,空气触媒净化剂在日本隆重推出,其主要成分是超纳米微分子磷酸。它是具有2—50纳米一次元细孔构造的物质,表面积可达700m^2/g,是由磷酸、钛酸、硅酸形成的无机酸非晶体薄膜,溶液中的固体物质粒度以10纳米左右分布。与氧化钛光触媒通过紫外线照射发生催化作用原理不同的是,该产品因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和因纳米粒子特性的电位转移,而产生高能量的易位反应,可以在无光条件下产生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力的氢氧游离基,能大幅度、持续不断地消除甲醛、苯、氨及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同时起到除臭、抗菌、防霉、净化空气的效果。该产品使用方便,只需在污染物的表面,  相似文献   

3.
4.
以四氯化钛、氨水和无机络合剂等简单易得的试剂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络合.控制水解法,制备出了纳米二氧化钛透明乳液。室温下对乳液进行干燥后,采用XRD、TEM对所得粉末样品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在太阳光照射下,利用该透明乳液对酸性红染料进行了降解实验,同时研究了样品加入量、体系pH值、酸性大红3R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制备的样品性能优于白色纳米TiO2乳液,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5.
《现代材料动态》2009,(7):25-26
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材料的可控合成是当前纳米科技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也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材料动态》2009,(8):19-19
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材料的可控合成是当前纳米科技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也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纳米科技》2005,2(5):63-63
我国科学家经过5年多努力,终于批量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3纳米的二氧化钛溶胶体,从而成为迄今全球已知“直径”最小的产品化光触媒材料。由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由广州门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一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催化性能好、适宜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粉体工业》2007,(1):42-43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导,我国科学家经过5年多努力,终于批量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3纳米的二氧化钛溶胶体,从而成为迄今全球已知“直径”最小的产品化光触媒材料。科研人员运用低温冷冻成晶、超临界反应、喷雾微爆炸干燥法等工艺技术,以四氯化钛为主要原料,实现了量子光触媒材料的批量生产。权威机构认为,由广州门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一新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催化性能好、适宜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具有净化空气、抗菌防霉、除臭、自洁防污、防紫外线等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二氧化钛的光致发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纳米粉末(4~15nm),测量了TiO2的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发光谱(PL)。结果表明,TiO2纳米微粒的光学禁带宽度为384nm,在250~400nm的紫外光范围内有强吸收;纳米二氧化钛在波长为420,461,485,530,573和609nm有强发光带,这些发光带分别为自由激子发光、束缚激子发光以及缺陷能级和表面态引起的发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材料动态》2006,(1):22-23
我国科学家经过5年多努力,终于批量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3nm的二氧化钛溶胶体,成为迄今全球已知“直径”最小的产品化光触媒材料。  相似文献   

13.
14.
《新材料产业》2005,(11):86-86
我国科学家经过5年多努力,终于批量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3nm的二氧化钛溶胶体,从而成为迄今全球已知“直径”最小的产品化光触媒材料。光触媒材料是一种新兴多用途材料,具有分解有害物质和灭菌的双重功效,性能上十分安全、稳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5.
16.
据有关媒体报导,南京市2004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纳米空气净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经过一年多的研制获得成功。实验表明,这种纳米净化材料去除室内污染有效率可达95%。据悉,由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纳米无机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已进行了10年,先后投入资金上千万元。从1999年起,南京海泰纳米、江苏卓群稀土纳米等3家企业加入了产学研联盟,使纳米技术迅速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别以钛酸丁酯和工业用二氧化钛为前驱物,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体。考察探究了各个制备参数对纳米级TiO2粒径及团聚情况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溶液pH值、钛盐浓度、陈化时间、温度、压强、灼烧时间等。发现用Sol-Gel法时,反应物最佳配比为Ti(OC4H9)4:CH3CH2OH:H2O:冰HAc=1:9:3:10,产物呈球形微粒,粒径介于16-20nm晶形属锐钛矿型。用水热合成法时,因要同时考虑尿素分解温度及反应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综合各种因素发现反应釜内最佳反应温度为122℃,灼烧温度应介于400-500℃,所得的粉体粒径介于9-25nm之间,亦属锐钛矿型。成品都用TG、XRD及TEM技术表征,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据报导,一条年产100吨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生产基地目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填补了安徽省在纳米产业化方面的空白。据介绍,纳米级二氧化钛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国外企业开始生产,目前年需求量在万吨左右。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用于防晒化妆品、化纤、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2006,(7):86-87
上海应用物理所研制出新型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美国首次合成应用于硅晶片抛光的球形单晶纳米材料;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分子加工厂”开张;纳米碳管荣登物理界最热门题目;纳米线可用来制造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