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功能转归及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解放军第307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脊髓压迫(SCC)组(29例)和无脊髓压迫(NSCC)组(36例)。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体力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探讨手术方式、系统内科治疗、患椎辅助放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后运动功能状态(Frankel分级)、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和受累椎体数目对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降至术后(2.0±0.9)分,N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2±1.5)分降至术后(2.1±1.2)分;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15例(52%)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改善,14例(48%)维持不变;术前无行走能力的18例患者中11例(61%)术后重新获得行走能力。多变量Cox分析显示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前体力状态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有效减轻患椎疼痛,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改善或延缓SCC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此外,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和术前体力状态是预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等,检测ER、PR、HER2、AR、Bcl-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结合分析筛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逐个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4例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61例(6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直径)、有无前哨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及AR、Bcl-2蛋白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AR阳性为保护因素。结论肿瘤直径≥2 cm、有前哨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AR表达情况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佳的生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欢  吴超  许晓松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49(3):161-168,C2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全腔镜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后远处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40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5年内乳腺癌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 n=37)和对照组( n=365)。转移组是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T1期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预后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具有高度侵袭性,早期容易出现复发转移与死亡等不良生存结局,预后较差。本研究探讨影响T1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早期识别高风险的T1期乳腺癌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 250例T1~T3期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T1期与非T1期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T1期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下T1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差异,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曲线差异。结果:1 250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T1期261例(20.88%),非T1期(T2和T3期) 989例(79.12%)。与非T1期比较,T1期患者BMI值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少、不利生物学特性少、生存预后好(均P<0.05)。T1期患者随访期间共15例死亡,40例出现复发转移。中位OS时间为94 (5~132)个月,2、5、10年OS率分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7—2007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发生脑转移的133例患者作为脑转移组,以未发生脑转移的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脑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组织学分级为3级,肿瘤长径大于5 cm,雌激素受体(ER)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PR),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绝经与否与脑转移无关(P>0.05)。结论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ER-2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ER可能是乳腺癌脑转移的独立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淋巴结转移数量对预后影响的优化分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至2021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34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指南N分期标准分为T1N1与T1N2+组,其中T1N1组140例,T1N2+组208例。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log-rank检验筛选淋巴结转移数量对预后影响的最优分类。结果:T1N1组3年总体生存率高于T1N2+组(83.9%vs.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N分期、肿瘤大小、脉管癌栓与早期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与血清肿形成有关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手术器械、术前辅助化疗、弹力绷带的应用、腋窝引流时间等8项危险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6例患者行保乳术56例,根治术22例,改良根治术198例。术后并发血清肿98例(35.5%);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同血清肿的高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OR值分别为2.83和3.97,P〈0.05。其他研究因素与乳腺癌术后血清肿的高发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危险因素,同保乳术比较,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增加了乳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SCC)术后运动功能转归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56例肺癌M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脊髓功能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体力状态评估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PS)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肺癌组织学类型、术前行走状态(Frankel分级)、责任椎体有无病理性骨折、脊柱转移灶数目、发生运动功能损伤与手术间隔期、压迫节段、手术方式与术后行走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VAS评分由术前(6.4±1.2)分降至术后1周(2.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由术前平均62分上升至术后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术前可行走率(Frankel分级D级及以上)为46%(26/56),术后可行走率为75%(42/56)。术后4周31例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22例Frankel分级维持不变,3例Frankel分级下降。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示术后行走状态与术前行走状态和发生运动功能损伤与手术间隔期存在相关性。结论术前行走状态好、发生运动功能损伤与手术间隔期短的肺癌MSCC患者术后行走状态好,有症状的肺癌MSCC患者应当在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复发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选取实施结肠癌根治手术的208例进展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年随访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复发及死亡分为复发组(97例)和未复发组(111例),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间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率、血管侵犯、脉管癌栓、术后辅助性化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复发转移作为因变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脉管癌栓、术后辅助性化疗作为自变量,选择进入建立模型,结果显示,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血管侵犯、发生脉管癌栓是进展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OR=3.297、OR=3.098、OR=4.183、OR=4.875,P0.05),术后辅助化疗是进展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OR=0.242,P0.05)。结论:进展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血管侵犯、发生脉管癌栓,术后采取化疗措施具有减少复发、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肿瘤转移相关的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α B晶体蛋白,CD44v6, MMP 2,TIMP 2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 在浸润性导管癌中, α B晶体蛋白,CD44v6,MMP 2,TIMP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1.5%, 57.5%,57.1%;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α B晶体蛋白,CD44v6,MMP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17,0.623,0.705),而TIMP 2的表达与之呈负相关(r=-0.532);(3)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α B晶体蛋白,CD44v6,MMP 2,TIMP 2的表达相关,该4项指标联合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率达89.5%。结论:α B晶体蛋白,CD44v6, MMP 2,TIMP 2的表达情况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原发瘤多种转移相关蛋白的检测可以预测乳腺癌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Meng J  Ning LS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78-28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乳治疗原发性女性乳腺癌 174例 ,随访 12~ 196个月 ,随访率 97 13% ( 16 9/ 174)。 结果局部复发9例 ,3年复发率 3 79% ( 5 / 132 ) ;远处转移 14例 ,5年转移率 10 99% ( 10 / 91) ;5年生存率92 31% ( 84/ 91)。保乳手术无放疗组 3年复发率 ( 12 12 % )显著高于手术加放疗组 ( 1 0 1% ) ,( χ2 =5 6 1,P <0 0 5 )。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保乳手术未化疗组 5年远处转移率 ( 44 4 4% )高于手术加化疗组 ( 6 6 7% ,P <0 0 5 )。切缘阳性与局部复发有关 (P <0 0 1)。乳腺癌诊断时年龄≤ 40岁、淋巴结阳性、组织学Ⅲ级与远处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保乳术后应放疗 ;切缘阳性者应再切除至阴性或全乳切除术 ;年轻、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Ⅲ级者应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远处隐匿型腹膜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术中道格拉斯窝腹膜活检的方法确定胃癌隐匿型腹膜转移。方法 从1998年4月-1999年8月,选择我院16例术前、术中均无肉眼及用手可触及的腹膜远处转移的胃癌病例,行术中道格拉斯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16例胃癌中有5例发生道格拉斯窝腹膜隐匿型转移,其侵犯深度均属S期病例,且淋巴结转移数目均超过7枚,属TNM分期中N2、N3期病例。结论 凡侵及浆膜的胃癌病例,即使在探查时未发现远处腹膜转移,术中也常规做道格拉斯窝腹膜活检,以发现有远处隐匿型腹膜转移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和分析岩藻糖转移酶 (fucosyltransferase ,Fuc T)基因各亚型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 80例乳腺癌石蜡组织标本 ,应用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半定量检测Fuc T基因Ⅲ、Ⅳ、Ⅴ、Ⅵ、Ⅶ亚型的基因拷贝量 ,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Fuc TⅦ基因拷贝量高于其他亚型 ;Fuc TⅦ强阳性组的 5年无瘤生存率为2 0 0 0 % ,明显低于阳性组的 80 77%和阴性组的 86 36 % (P <0 0 1)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显示 ,仅Fuc T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其他各亚型与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性水平。结论 Fuc TⅦ基因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Fuc TⅦ基因可能在乳腺癌唾液酸化糖原分子SialylLewisX的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而影响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Jiang X  Huang X  Li J  Shi Y  Zhou L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291-293,I019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lalloproleinases,TIMP),-3和-4在乳腺癌患者病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原位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根据口才惯转移状况和2生存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无腋淋巴结转移组的TIMP-3和TIMP-4M  相似文献   

15.
Purpos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es of patients with isolated pachymeningeal metastasis (IPM) from breast cancer.Methods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all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treated from January 2009 to August 2016. Eligibility criteria included diagnosis of pachymeningeal metastasis based on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histologic diagnosis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We excluded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parenchymal or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ResultsThirty-eight patients who matched our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incidence of IPM in breast cancer was 1.5% of all patients with MBC. The molecular subtype distribution was: triple negative, 29.0%; ER+/HER2−, 44.7%; ER+/HER2+, 18.4%; and ER−/HER2+, 7.9%. All isolated pachymeningeal involvement resulted from the direct extension of skull metastases. The median time to IPM from systemic metastasis was 28.6 (95% CI: 23.6–33.6) months. The median time to IPM from skull metastasis was 5.2 (95% CI: 0–10.9) months.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from IPM was 4.0 (95% CI: 2.5–5.5) months.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chemotherapy the OS was longer than for those who received radiotherapy or supportive care only [median OS 8.9 (95% CI: 0.0–18.4), 2.8 (95% CI: 0.5–5.0), and 0.8 (95% CI: 0.6–1.1) months, respectively (p = 0.006)].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and chemotherapy we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survival outcomes.ConclusionStratified evaluation is required for patients with skull metastasis from breast cancer, as pachymeningeal involvement can develop and be associated with unsuspected outcom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钙化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率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淄博市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5月204例接受保乳术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依影像学钙化情况分为钙化组及无钙化组,依钙化形态及分布方式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患者在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及Her-2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乳腺癌相关死亡率上更高(RR 2.46、2.24、2.50,95% CI:1.11~5.44、1.19~4.24、1.06~5.86)。钙化形态亚组分析发现:大/粗钙化、仅超声提示钙化及无钙化患者较微小及多形性钙化患者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及无病生存率(DFS)更低。钙化分布类型分析发现:线性或区段分布钙化(沿导管分布钙化)患者的LRFS(RR 6.20,95% CI:2.26~16.98)、DFS(RR 6.81,95% CI:2.86-16.20)及总生存率(OS)(RR 9.14,95% CI:2.53~33.00)较无钙化患者显著降低。钼靶上聚集钙化患者的LRFS、DFS及OS也较差,但与无钙化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线样/区段分布钙化的患者与无钙化、超声显示钙化及钼靶示良性钙化类型的患者相比,常伴有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IC)。有EIC较无EI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更高,但在乳腺癌相关死亡率及远处转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乳腺癌伴钙化,尤其是沿导管分布钙化的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并影响远期预后。仅超声提示钙化的患者保乳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不受影响。EIC是钙化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检出相关临床和组织学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Su F  Jia W  He J  Zeng Y  Li H  Che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180-18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中哨兵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检出成功率的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 1%亚甲蓝示踪方法对 10 8例Ⅰ、Ⅱ期原发乳腺癌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 ,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在内的乳腺癌手术。通过分析评估临床和组织学因素 ,确定术中SLN成功检出的相关因素。 结果  10 8例患者术中行SLNB ,84例成功证实SLN(77 78% )。在被评估的临床因素中 ,年龄 <5 0岁 (χ2 =7 4 4 7,P <0 0 1)、原发肿瘤位于上、外象限 (χ2 =6 330 ,P <0 0 5 )、术前穿刺活检确诊 (χ2 =5 5 0 9,P <0 0 5 )、淋巴管示踪成功 (χ2=13 12 5 ,P <0 0 1)明显地与术中SLN的成功证实有关。组织学因素与SLN的检出无关。 结论SLNB过程中SLN检出可能失败。术中SLN证实最好的预测因子是淋巴管示踪成功 ,另外的因素如年龄 ,肿瘤位置和确诊方法对SLN的成功检出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 19例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119例乳腺癌肺转移患者中,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HR +/HER2+、HR-/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各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5.3%、17.6%、21.8%、25.2%,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与其他亚型相比组织学分级Ⅲ级发生率较高(P=0.016).本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9 ~ 141个月),中位肺转移时间为29个月(3~ 99个月),发生肺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是33个月(6 ~98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72.9%、54.1%、35.1%和14.4%.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多发肺转移灶、肺转移时间≤24个月及是否曾接受系统化疗是影响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及其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106例的临床资料,对15项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同期收治的无复发性肝转移的大肠癌1052例进行比较。同时对大肠癌肝转移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腹水、盆腔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长径、浸润肠壁的周径、浸润深度都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根治性切除57例(53.8%),姑息性切除39例(36.8%)和探查性手术后10例(9.4%)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0和34.0个月、23.6和18.0个月以及16.5和12.0个月,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和盆腔结节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浸润达浆膜、有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者可能合并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提高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