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调制识别是无线电通信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信号检测、异常信号打击、干扰识别和电子对抗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调制识别算法都是基于传统的信号分析,其特征提取算法与决策树的构建方法对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调制识别算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一个端到端的调制识别系统,这种系统不需要人为提取调制信号的特征,直接向网络中输入原始IQ数据,由网络对数据进行学习,自动提取高级特征,然后给出识别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可得到很高的识别率,其测试结果不亚于传统的调制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2.
幸晨杰  王良刚 《电讯技术》2021,61(9):1059-1065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智能识别方法,可用于电台个体分类识别.该方法构建集成多子网络的一维深度卷积模型,以电台时序信号作为模型输入,进行电台个体分类.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自动特征化的能力,该方法从时序信号中自动获取个体特征,从而以端到端的形式实现从电台信号识别电台个体.该方法能够免去基于专家知识的特征提取工作,自动提取的个体深度特征还有助于区分传统特征无法区分的高度相似电台个体.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模型调参设计难度,能减轻单一网络带来的特征提取识别过拟合问题,能提高电台个体识别算法的泛化能力与鲁棒性.在信噪比12 dB的条件下,对10类电台8PSK调制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整体正确率91.83%,平均正确率为89.12%;对MSK调制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平均分类精度为89.1%.  相似文献   

3.
针对通信信号的自动调制识别需要大量特征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离通道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提取时域信号的多通道和分离通道调制特征,再利用融合特征实现不同信号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CNN的算法,所提算法在高信噪比下针对两个数据集的识别率分别提升7%和18%;此外,相比于基于特征提取的传统识别算法,其高阶调制识别性能平均提升3 dB。  相似文献   

4.
基于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的信号调制方式分类识别技术是非协作通信领域内应用广泛的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信号数字调制识别算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找到数据的内在表达,实现逐层化地识别和分类MPSK、MFSK和MQAM中的六种调制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分类识别效果良好,基本达成了数字调制信号自动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工程》2019,(6):453-457
针对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新方法,利用深度卷积网络实现了通信信号特征的自学习,避免了传统算法中特征提取与选择问题,并设计了基于自学习特征的分类器,实现了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陈雪  姚彦鑫 《电讯技术》2019,59(5):507-512
针对非合作接收条件下信号的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调制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二值化、形态学操作等技术对循环谱数据集预处理,提高网络泛化能力;然后将数据集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经过网络的特征提取实现分类识别。在网络中添加残差块网络增大感受野,提高特征提取能力。采用Dropout、优化函数等技术优化网络结构,防止训练过拟合。仿真结果表示,与传统方法和现有的一些深度学习调制识别方法相比,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更高的准确率,具有明显的抗噪声优势,是一个有效的调制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自动调制识别。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案大多数依赖于丰富的样本分布,而大批量的标记训练集通常很难获得。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选择性核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自动调制识别框架。首先开发深度密集生成式对抗网络增强5种调制信号的原始数据集;其次选择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作为信号的时频表示,并将注意力模块用于聚焦时频图像分类中的差异区域;最后将真实信号输入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时间相关性提取,并融合信号的时频特征完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提高了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识别精度,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刘聪  韩东  李宁  张埂铭 《电声技术》2022,(8):59-64+68
跳频(Frequency Hopping,FH)调制手段是扩频通信方法中的一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军事通信领域。在战场的强电磁环境中,准确分类识别出跳频信号与常规调制信号,在判断敌我目标属性、实施通信干扰与抗干扰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基于信号特征提取的跳频信号分类识别手段受信噪比影响大,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无法实现有效分类识别。对此,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跳频调制信号与常规调制信号的分类识别。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得到信号的时频图像,之后将时频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人工特征分类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模型受信噪比影响小,且分类识别准确率高,在信噪比大于-4 dB条件下,识别成功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
自动调制样式识别分类是解调前的重要步骤,在频谱管理、认知无线电、智能调制解调器、监视和干扰识别等许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度学习具有强大的分类能力,基于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将映射成星座图的具有不同调制样式的通信信号馈送进神经网络,从而达到通信信号调试样式识别分类的目的。基于实验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可实现对七种不同的调制样式的分类,在信噪比≥5dB时,识别率可达97.99%,信噪比≥9dB时,识别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工程》2019,(9):796-800
针对采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对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中的计算复杂度高、准确率低以及人工提取特征步骤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模型。模型可以直接识别经过采样之后的通信信号类别,且具有识别准确率高、通用性强、抗噪声性能好及处理流程简便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算法无法实现自动提取特征的缺陷。通过大量实验以及对通信信号特征的准确分析,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网络的组合设计,构建了一个识别准确率较高且端到端的通信信号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11.
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勇  花远肖  姚海梅  杨馨怡 《电子学报》2019,47(8):1701-1707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信道快时变、非平稳特性导致下行链路信道估计性能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网络,即ChanEstNet.ChanEstNet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信道响应特征矢量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进行信道估计.我们利用标准的高速信道数据对学习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充分挖掘训练样本中的信道信息,使其学习到高速移动环境下信道快时变和非平稳的特点,更好的跟踪高速环境下信道的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信道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2.
陈煜  贺升权  余勤 《电讯技术》2023,63(11):1696-1703
在信号环境日益复杂、信号调制样式种类多变的情况下,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是一种有效手段。针对当前模型存在着超参数量大、部分信号类型(如正交幅度调制信号)识别率低、识别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神经网络的无线电自动调制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基础单元实现特征提取,并引入通道洗牌操作对不同通道的特征进行重新分配,最终使用注意力机制和Smoothing Maximum Unit(SMU)激活函数加强特征挖掘、复用及学习能力。所提模型能够显著增强空间和通道间的信息交流,有效减少模型超参数量和训练耗时,并进一步解决深层网络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0.60%,参数量为75 000,训练耗时更短,优于目前流行的调制识别算法,尤其能缓解模型越复杂响应速度越慢的问题,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司琴  李菲菲  陈虬 《电子科技》2020,33(4):18-22
卷积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研究上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其提取的人脸特征忽略了人脸的局部结构特征。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将局部二值模式信息与原图信息相结合作为SDFVGG网络的输入,使得提取的人脸特征更加丰富且更具表征能力。其中,SDFVGG网络是将VGG网络进行深浅特征相融合后的网络。在CAS-PEAL-R1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将网络深浅特征相融合与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LBP图像信息与原图信息相融合的特征信息对于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非常有效,可得到优于传统算法和一般卷积神经网络的最高98.58%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
飞机目标识别是地面情报系统的一项重要关键技术。近年来火热的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展现出对于图像识别任务的优越性能。但是,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带标签样本以估计规模庞大的模型参数,因而限制了其在雷达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应用。针对飞机目标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文中引入适用于有限数据场景的迁移学习技术,预先在其他大样本高分辨距离像数据上训练一个初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再结合当前飞机目标识别任务调优模型参数。在实测数据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与仅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识别准确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陈昊  郭文普  康凯 《电讯技术》2023,63(12):1869-1875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自动调制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道门控Res2Net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调制识别模型。该模型主要由二维卷积神经(Two-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2D-CNN)网络、多尺度残差网络(Residual 2-network, Res2Net)、压缩与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 SENet)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组成,通过卷积从原始I/Q数据中提取多尺度特征,结合门控机制对特征通道进行权重调整,并利用LSTM对卷积所得特征进行序列建模,确保数据特征被有效挖掘,从而提升自动调制识别的准确率。在基准数据集RML2016.10a下的调制识别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在信噪比为12 dB时识别精度为92.68%,在信噪比2 dB以上时平均识别精度大于91%,较经典CLDNN模型、LSTM模型和同类型PET-CGDNN模型、CGDNet模型能取得更高的调制类型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脑电信号一直被誉为疲劳检测的“金标准”,驾驶者的精神状态可通过对脑电信号的分析得到。但由于脑电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性和空间分辨率低等特点,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运用脑电信号进行疲劳检测时还存在识别率低,特征提取操作繁琐等不足。为此,该文基于脑电信号的电极-频率分布图,提出运用深度迁移学习实现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即搭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利用SEED脑电情绪数据集对其进行预训练,然后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将其用于驾驶疲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从电极-频率分布图中获得与疲劳状态相关的特征信息,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此外,基于迁移学习策略可以将训练好的深度网络模型迁移到其他识别任务上,有助于推动脑电信号在驾驶疲劳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Presently, the extraction of hand‐crafted features is still the dominant method in radar emitter recognition. To solve the complicated problems of selection and updation of empirical features, we present a novel 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 structur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n particular,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is adopted to extract high‐level abstract representations from the time‐frequency images of emitter signals. Thus, the redundant process of designing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can be avoided. Furthermore, to address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a single platform, we propos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nsemble learning‐based architecture for multi‐platform fusion recogni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nd they outperform other typic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fusion recognition methods in terms of accuracy. Moreover, the proposed structure could be extended to other prevalent ensemble learning altern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