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PAS)包括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P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PI)和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PP)[1]。PA是指胎盘绒毛突破蜕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粘连;PI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PP是指胎盘绒毛侵及子宫全层,并达到浆膜层,严重者侵及宫旁、宫颈及膀胱等子宫毗邻器官。PP系最严重的PAS类型,随着孕周进展PP发生自发性破裂导致严重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风险最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2.
        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PAS)包括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P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PI)和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PP)[1]。PA是指胎盘绒毛突破蜕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粘连;PI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PP是指胎盘绒毛侵及子宫全层,并达到浆膜层,严重者侵及宫旁、宫颈及膀胱等子宫毗邻器官。PP系最严重的PAS类型,随着孕周进展PP发生自发性破裂导致严重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风险最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3.
胎盘植入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异常的胎盘种植。按植入程度不同,胎盘绒毛达深部肌层,称植入性胎盘(placenta increta);更深者,胎盘绒毛可达浆膜层,甚至可穿透浆膜层,达膀胱或直肠,称穿透性胎盘(placentapercreta)。按胎盘植入面积不同,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植入。胎盘植入少见但危急,可引起严重产时出血。本文就胎盘植入的诊治新进展综述如下。1发病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1996年O’Brien等[1]报道大约为1/540~1/7000。近年来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1%~5%…  相似文献   

4.
<正>胎盘植入是指滋养层细胞异常侵及部分或全部子宫肌层的一组疾病,又称为病理性黏附性胎盘,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与肌层界面缺陷引起蜕膜化异常,从而导致胎盘绒毛或滋养层异常侵入子宫肌层。根据胎盘植入的深度,可将其分为胎盘黏附(adherent placenta accret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但在临床中,胎盘植入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部分病例还存在同一胎盘  相似文献   

5.
穿透性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浆膜层,甚至突破浆膜层侵及周围脏器,其中膀胱多易受累,是产科较为罕见的极危重症.穿透性胎盘植入在胎盘植入患者中发生率为6.6%[1],但由于剖宫产、人工流产的增多,胎盘植入发生率在过去50年间增加了10倍[2],因而穿透性胎盘植入也随之增加.正常妊娠时子宫胎盘血流速度可达700~800 ml/min,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胎盘部分剥离,血窦长期开放,出血可极为凶险,常危及产妇生命,病死率达7%[3].因此,穿透性胎盘植入术前和术中及时、积极地产科处理,对于预防和控制出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胎盘植入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胎盘植入11例临床分析吴燕王秀云由于子宫蜕膜基底层部分或完全缺如,胎盘全部或部分异常粘连或侵入,甚至穿透子宫肌层——胎盘植入,虽然发生率低,但却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常不能在产前作出诊断,情况危急,造成产前或产后大出血、感染,甚至危及产妇生命。随着现...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难度大,术中、术后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有切除子宫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风险。如何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中、术后出血仍是产科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修复成形术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修复成形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正>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依据胎盘植入子宫肌层深度、以及是否侵入子宫毗邻器官分为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以及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依据植入面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胎盘植入~([1-2])。近年来,其发生率已高达1/533,较前升高20倍~([1])。已经成为导致产后出血、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和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3-4]),是产科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超声诊断胎盘低置状态或低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的住院患者93例,其中超声检查疑似胎盘植入者24例。经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着重扫查胎盘的位置及其厚度、胎盘内回声、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厚度及其与子宫肌层的关系、与子宫相邻的膀胱壁情况、胎盘附着处血流情况。结果:2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疑似胎盘植入,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20例,其中粘连性胎盘4例,植入性胎盘14例,穿透性胎盘2例。超声误诊5例,漏诊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93.15%,阳性预测值为79.17%,阴性预测值为98.5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产前检查胎盘植入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ang L  Li P  He GL  Liu XH  Yang TZ  Luo H  Tian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2):799-802
目的 评估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14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行经腹彩超检查预测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可进行前瞻性跟踪及相关临床因素调查;以分娩时发现胎盘植入以及产后胎盘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彩超诊断胎盘植入的图像标准主要是:胎盘后间隙消失和(或)胎盘后或胎盘实质内有丰富的血流和血窦,并探及动脉血流;血流紊乱湍急,甚至累及子宫肌层. 结果 (1) 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10.3%(22/214),并发胎盘植入者产时、产后平均出血量为2494 ml,明显多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的505 ml;并发胎盘植入者的子宫切除率为40.9%(9/22),而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无一例子宫切除.(2) 经腹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77.3%(17/22),特异性为98.4%(189/19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17/20)和97.4%(189/194).结论 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高,在终止妊娠时对母儿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经腹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极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由陈敦金和苏春宏教授编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胎盘植入》于2013年4月正式出版。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胎盘绒毛错综分散植入子宫肌壁内的一组疾病。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胎盘植入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为降低孕产  相似文献   

12.
底蜕膜受损或缺失时绒毛膜绒毛直接接触或侵入子宫肌层形成胎盘植入。这种胎盘异常附着的状态根据侵入的深度分为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可导致不良围生结局,如大量产后出血、输血和凝血障碍,严重时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胎盘植入的诊断与风险评估主要依靠超声,磁共振检查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建立胎盘植入风险分级评估标准,有利于个体化围生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植入型及穿透型胎盘植入患者,需要依靠多学科支持。术中选择合适入路、压迫子宫、阻断血管和胎盘原位保留等方式减少出血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但为了保证母亲安全,条件不允许时则应果断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40例胎盘附着异常包括胎盘粘连、种植、及全层穿透子宫肌层者。病人来源于三个单位。根据胎盘植入肌层的深度分粘连、部份肌层种植及穿通子宫全肌层,胎盘粘连可为全部粘连,一个或多数的胎盘小叶粘连,及一个胎盘小叶的一部份粘连。  相似文献   

14.
底蜕膜受损或缺失时绒毛膜绒毛直接接触或侵入子宫肌层形成胎盘植入。这种胎盘异常附着的状态根据侵入的深度分为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可导致不良围生结局,如大量产后出血、输血和凝血障碍,严重时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胎盘植入的诊断与风险评估主要依靠超声,磁共振检查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建立胎盘植入风险分级评估标准,有利于个体化围生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植入型及穿透型胎盘植入患者,需要依靠多学科支持。术中选择合适入路、压迫子宫、阻断血管和胎盘原位保留等方式减少出血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但为了保证母亲安全,条件不允许时则应果断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5.
<正>由陈敦金和苏春宏教授编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胎盘植入》于2013年4月正式出版。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胎盘绒毛错综分散植入子宫肌壁内的一组疾病。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胎盘植入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为降低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死亡率,孕产妇胎盘植入的管理应引起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良好的母胎界面是顺利妊娠的保证。蜕膜原发性或继发性缺陷、子宫胎盘新生血管的异常形成、滋养细胞过度浸润蜕膜甚至子宫肌层,均可能导致胎盘植入的发生。蜕膜缺陷、滋养细胞入侵可能是单独起作用,但近年多方面的机制共同作用更为广大研究者认同。现就正常蜕膜、滋养细胞入侵、血管形成及其与胎盘植入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由陈敦金和苏春宏教授编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胎盘植入》于2013年4月正式出版。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胎盘绒毛错综分散植入子宫肌壁内的一组疾病。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胎盘植入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为降低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死亡率,孕产妇胎盘植入的管理应引起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围产资料数据库中信息完整的单胎妊娠孕妇48 650例临床资料,将这些孕妇分为胎盘植入性疾病组和非胎盘植入性疾病组,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高中教育水平及以下、孕次≥3次、经产妇、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史(OR=2.254,95%CI:1.917~2.650)、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OR=1.591,95%CI:1.212~2.089)、合并前置胎盘(OR=28.282,95%CI:24.338~32.866);与非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相比,患有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褥期感染、子宫切除、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较低(1 min)、产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剖宫产史、辅助生殖受孕、合并前置胎盘是引起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妊娠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9.
<正>由陈敦金和苏春宏教授编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胎盘植入》于2013年4月正式出版。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胎盘绒毛错综分散植入子宫肌壁内的一组疾病。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胎盘植入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为降低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死亡率,孕产妇胎盘植入的管理应引起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前置胎盘是产科严重出血和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由于十几年来我国初次剖宫产率非常高,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产科出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重临床问题:“瘢痕子宫覆盖其上的前置胎盘”,即凶险型前置胎盘。除了关注“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引起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以外,还需关注孕前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尤其是肌瘤剔除时进入宫腔的孕妇,如果胎盘着床在瘢痕之处,也要关注胎盘植入问题。凶险型前置胎盘常常会伴有胎盘植入子宫肌层甚至会累及膀胱、肠管等周围器官,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发生严重出血,在临床处置时常常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如泌尿外科、普外科、ICU等),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不良结局,故而给产科临床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