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探讨双头框蛋白N2(FOXN2)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PCa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Ca患者的标本及癌旁组织,通过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PCa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FOXN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Ca组织中FOXN2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RT-qPCR实验检测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PCa细胞PC-3、DU145、LNCaP中FOXN2 mRNA的表达水平。选取PC-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FOXN2过表达组、空载体对照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以及相关蛋白Bax、CyclinD1、MMP-2的表达量。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FOX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TCGA数据库中结果一致。FOXN2低表达与PCa患者淋巴转移、TNM分期以及Gleason评分有关(P=0.003、0.005、0.002)。与人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相比,FOXN2在PCa细胞PC-3、DU145、LNCaP中均呈现低表达(P<0.05),其中PC-3细胞中表达量最低。与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FOXN2过表达组的PC-3细胞在作用24 、48 、72 h后增殖能力显著下降(F=290.400、57.735、113.014,P<0.05),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C-3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FOXN2在PCa组织及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FOXN2可抑制PC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前列腺癌(PCa)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PC-3)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槲皮素低、中、高浓度组,转染GTP酶激活蛋白-Src同源结构域3-结合蛋白1(G3BP1)siRNA及其阴性对照、pcDNA3.1-G3BP1及其阴性对照至PC-3细胞,并用槲皮素处理。分别采用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G3B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3BP1蛋白、EMT相关蛋白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结果槲皮素抑制PC-3细胞迁移、侵袭,上调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因子Snail表达;槲皮素下调PC-3细胞G3BP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Wnt家族成员3A(Wnt-3α)、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GSK-3β)表达,上调GSK-3β表达;沉默G3BP1增强槲皮素对PC-3细胞及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过表达G3BP1逆转槲皮素对PC-3细胞及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EMT抑制PCa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靶向G3BP1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调节卵巢癌耐药株A2780/顺铂(DD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分为普通组A2780、顺铂耐药组A2780/DD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活性及顺铂耐药性。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中ERCC1、上皮表型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间质表型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ERCC1转染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CC1、E-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的改变。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结果A2780/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7.66 mg/L,A2780的IC50值为2.236 mg/L,A2780/DDP较A2780的IC50提高了7.898倍。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非耐药株,且A2780/DDP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株A2780,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明显低于A2780。干扰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细胞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2780/DDP中高表达的ERCC1通过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强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中miR-29a 对HuR表达的调节,进而影响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在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内miR-29a、人抗原R(Hu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iR-29a mimics(模拟剂)、inhibitor(抑制剂)和NC miRNA(对照剂)转染PC-3细胞48 h后检测miR-29a、Hu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迁移和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PC-3细胞被转染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改变。结果 与RWPE-1细胞相比,PC-3细胞中miR-29a的表达下调,HuR mRNA和蛋白的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29a mimics(模拟剂)、inhibitor(抑制剂)转染PC 3细胞后HuR mRNA无改变,但是能够改变HuR蛋白的表达(P<0.05)。MiR-29a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iR-29a通过调节HuR蛋白的表达,进而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nail、PDE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PCa组织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Snail、PDEF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Ca组织中Snail、PDE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60.5%,BPH组织分别为20%和25%。两种蛋白在PCa和BPH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PDEF表达的升高与PCa不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临床分期和PSAD有关(P〈0.05)。Snail、PDEF两种蛋白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性相关。结论Snail、PDEF与PCa发生、演进及转移相关。联合检测Snail、PDEF及PSAD可以作为PCa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Snail和PDEF的高表达可能是PCa侵袭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3-BrPA对PC-3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应用MTT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法检测不同浓度3-BrPA在不同时间段(24、48、72 h)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3-BrPA作用后各组PC-3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9、2(MMP-14、MMP-9、MM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3-BrPA浓度的升高,细胞形态的改变愈明显。MTT结果表明,随着3-BrPA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延长PC-3细胞抑制率增大(P<0.01)。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培养24 h后25、50、100μmol/L 3-BrPA浓度组细胞划痕迁移愈合率降低,细胞侵袭数目减少,且培养48 h与24 h相比,各组细胞迁移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目均降低,表明细胞体外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目与3-BrPA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有关,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μmol/L 3-BrPA浓度组中GLUT1、MMP-14、MMP-9、MMP-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糖酵解抑制剂3-BrPA降低PC-3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下调GLUT1、MMP-14、MMP-9及MMP-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46靶向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前列腺癌(PCa)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iRNA-Seq技术检测P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qRT-PCR)技术检测PCa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miR-1246的表达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分析miR-1246对GSK3β的靶向调控关系。人PCa细胞DU145和LNCaP分别转染miR-1246类似物(mimics)/阴性对照(NC mimics)或miR-1246抑制剂(inhibitor)/阴性对照(NC inhibitor), 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miRNA-Seq结果显示, 与癌旁组织比较, PCa组织中有15个miRNA表达显著升高, 51个miRNA表达显著降低, 其中miR-1246在PCa患者组织及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组织:7.93±2.39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152在前列腺癌、前列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8例前列腺癌和8例前列腺正常组织的样本中miR-152的表达水平。运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及侵袭实验评估miR一152对前列腺细胞系PC-3和DU145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miR-15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体外实验中上调miR152的表达可以显著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O.05)。结论miR-152在前列腺癌中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inc00662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以及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WPMY-1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PC-3、LNCaP和22RV1)检测Linc00662的表达,并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Linc0066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RNA干扰(siRNA)转染PC-3和DU145细胞,qRT-PCR验证干扰效率。通过CCK-8、Caspase 3/9活性测定、划痕试验、Transwell侵袭试验分别检测干扰Linc00662的表达对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邻近及正常组织前列腺上皮细胞相比,Linc00662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呈显著上调(P0.01)。Linc00662的高表达与肿瘤分期(P=0.002)、原发灶大小(P=0.006)、淋巴结转移(P=0.001)及远处转移(P=0.001)呈正相关。si-Linc00662转染PC-3和DU145细胞后,Linc00662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 Linc00662干扰组在PC-3和DU145细胞中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而凋亡增加(P0.01)。结论:Linc00662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呈相对高表达,敲低Linc00662的表达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可作为前列腺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激素和脂联素受体4(PAQR4)在肝细胞癌(HCC)中起到的调控作用。方法 (1)在TCGA数据库中调查HCC组织中PAQR4的表达,分析PAQR4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2)转染两种不同的PAQR4特异性siRNA致HCC细胞系Hep3B和Huh7中PAQR4的表达降低,通过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实验来分析PAQR4对HCC的影响。(3)通过TCGA获取数据并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评估PAQR4的表达与HCC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1)HCC患者肝脏肿瘤组织中PAQR4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PAQR4高表达与H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014)。(2)在Hep3B和Huh7细胞中敲低PAQR4可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3)PAQR4在HCC组织中的高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相关。结论 PAQR4与肝细胞癌具有相关性,敲低PAQR4会抑制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携带红色荧光蛋白(AsRed2)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R7细胞)建立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监测的前列腺癌肺转移模型。方法:分别采用MTT及Transwell实验比较前列腺癌PC-3与PR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将20只BALB/c裸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PR7细胞悬液200μl,A组:1×107/ml,B组:2.5×107/ml,C组:5×107/ml,D组:2.5×107/ml,并于1周后重复注射2.5×107/ml细胞悬液200μl。第2、4、6、8周分别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各组肺转移灶形成情况。结果:前列腺癌PC-3细胞与PR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4周D组40%裸鼠用活体荧光成像检测到肺转移灶;第8周,A组20%、B组60%、C组100%、D组100%裸鼠可检测到肺转移灶;通过病理检查证实肺转移灶形成。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红色荧光蛋白的前列腺癌PR7细胞可成功建立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监测的前列腺癌肺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内皮素-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BPH及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对36例BPH和44例PCa组织中ET-1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判断染色部位和染色强度。结果:ET-1在BPH和P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肿瘤和增生的腺上皮的胞质,以及间质平滑肌细胞胞质;间质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均为阳性;比较BPH和PCa的ET-1表达强度,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化PCa的ET-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高、中分化PCa(P<0.01);在骨转移(BM)PCa和非骨转移(non-BM)癌之间,ET-1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1在BPH和PCa组织中均有高比例的表达,且两者的表达定位相同。ET-1与BPH和PCa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SETDB1已在部分人类肿瘤中被确立为癌基因。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艇珏坫J基因及蛋白在人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系、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并研究SETDB1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迁徙、侵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PCR)免疫组化检测SETDB1基因及蛋白在人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系、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借助siRNA下调SETDB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的表达,分别应用细胞计数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划痕实验、细胞小室侵袭实验对SETDB1下调后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SETDB1在人前列腺组织、细胞中高表达,下调SETDB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的表达后,前列癌细胞的增殖、迁徙、侵袭能力降低。结论:SETDB1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的癌基因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PSCA)在国人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IHC)和核酸原位杂交 (ISH)方法检测 4 0例PCa、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 2 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组织标本PSCA蛋白和mRNA表达 ,半定量法计算PSCA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数和阳性表达强度 ,比较各组织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PCa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结果 PCa、BPH、PIN组织PSCA中度阳性到强阳性表达分别为 85 % (34/ 4 0 )、2 0 % (4/ 2 0 )和35 % (7/ 2 0 ) ;PCa组织PSCA表达水平与BPH和P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PH与P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Ca组织PSCA表达水平随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 结论 人PCa组织有PSCA蛋白质和mRNA的过表达 ,且与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可能对PCa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查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c-k i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BPH的发生和PCa间的关系,特别是其与PC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40例BPH和40例PCa组织中HSP27和c-k it的表达。结果:BPH组织标本中HSP27的反应表现为腺上皮的强阳性表达,同时间质也呈阳性表达。PCa组织标本中HSP27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胞质,PCa组织中HSP27的表达强度高于BPH组织(P<0.05)。BPH标本中c-k it蛋白主要分布于平滑肌细胞的胞质。PCa标本中c-k it蛋白主要表达于腺上皮。PCa组织中c-k it蛋白的表达强度低于BPH组织(P<0.05)。HSP27和c-k it的表达均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P<0.05),HSP27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c-k it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27和c-k it的表达水平与BPH向PCa的发展、转化过程,以及PCa的分级分期关系密切,HSP27和c-k it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可以判断其恶性程度,为临床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