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储伟 《中国骨伤》2019,32(5):434-439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富集血小板血浆和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骨不连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8~42岁,平均29岁。将骨不连患者分为自体骨移植治疗组(对照组)、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实验组),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痂生成情况、局部并发症发生状况、骨折最终生长状况以及术侧肢体Johner-Wruhs功能分级。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对照组27例,实验组28例,有5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8~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骨痂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的髂骨获取部位及骨不连手术部位皮肤均无红肿及感染。对照组临床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28例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患者再次发生骨不连。对照组患侧肢体Johner-Wruhs功能分级优良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与富集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方案治疗骨折术后的骨不连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新生骨的生成情况,是临床工作中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一种综合有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足跟痛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就诊并诊断为慢性跖筋膜炎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20~68岁,平均(44.56±10.68)岁。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E组)、PRP治疗组(P组)和ESWT-PRP联合治疗组(联合组),每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12、24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足功能指数(revised footfunction index,FFI-R)。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4周采用超声测量跖筋膜厚度。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VAS评分、FFI-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VAS评分、FFI-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4周时联合组及E组优于P组(P<0.05),24周时联合组及P组优于E组(P<0.05)。治疗结束24周后三组患者跖筋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VAS评分与跖筋膜厚度存在正相关性。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发散式ESWT与PRP联合方案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安全、有效、起效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止点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根据病例选择最终纳入42例跟腱止点腱病患者,分为PRP组(20例28足)与冲击波组(22例29足)。PRP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7.00(28.00,50.75)岁;病程7.00(6.00,7.00)个月;予患侧跟腱止点区域进行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冲击波组男16例,女6例;年龄42.00(35.75,47.25)岁;病程7.00(6.00,8.00)个月;予患侧跟腱止点区及小腿三头肌区域进行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维多利亚体育研究中心跟腱问卷表(Victorian Institute of Sport Assessment-Achilles,VISA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治疗1、3、6个月后VAS及VISA-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RP组治疗6个月后VAS及VISA-A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plasma,PRP)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采用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种异体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辅助钢板及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9±2.3)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14例骨折愈合,1例未愈合,愈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5.43±1.16)个月;对照组末次随访时11例愈合,4例未愈合,愈合率为73%,平均愈合时间(7.27±1.68)个月。结论 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种异体骨治疗骨折后骨不连,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或糖皮质激素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E)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或康复科门诊收治的LE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糖皮质激素组(n=16)患者给予局部注射倍他米松和...  相似文献   

6.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折后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为5%-10%。传统的手术固定和骨移植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90%左右;然而手术治疗亦产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深部感染、感觉缺失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6%;浅表感染、供骨区疼痛等次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6%,而且部分患者仍需再次手术治疗。为此许多学者探索有效的微创技术治疗骨不连。骨的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辅助钢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髂骨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筛选入组了28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9~57岁,平均为(46.1±7.5)岁。试验组15例采用辅助钢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髂骨治疗,男10例,女5例;年龄34~55岁,平均为(46.4±6.9)岁。对照组13例采用辅助钢板及自体髂骨治疗,男10例,女3例;年龄29~57岁,平均为(45.7±8.2)岁。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0~30个月,平均(26.0±2.3)个月。试验组末次随访时14例骨折愈合,1例未愈合,愈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5.43±1.16)个月;对照组末次随访时10例愈合,3例未愈合,愈合率为77%,平均愈合时间(7.27±1.68)个月。结论辅助钢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髂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通过踝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距骨软骨损伤病例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8~63岁,Hepple改良分型:Ⅲ期距骨外侧损伤18例,Ⅳ期9例、Ⅴ期5例.术后制动2周,后嘱无负重关节活...  相似文献   

9.
骨折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高达5%~10%,目前手术是治疗骨不连的“黄金标准”,主要包括清理骨折断端、再通髓腔、自体骨移植及更换固定方式,但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感染以及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因其无创、高效、低廉等优势在骨肌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方面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骨折骨不连的进展做一综述,期望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骨折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高达5%~10%,目前手术是治疗骨不连的“黄金标准”,主要包括清理骨折断端、再通髓腔、自体骨移植及更换固定方式,但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感染以及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因其无创、高效、低廉等优势在骨肌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方面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骨折骨不连的进展做一综述,期望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00例,纳入标准:Kellgren-Lawrence分级1~3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排除标准:Kellgren-Lawrence分级4级骨关节炎患者及炎症性关节炎患者等。根据电脑产生的伪随机数字,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注射组(PRP+MSC)、单纯PRP注射组(PRP组)、单纯脐带MSC注射组(MSC组)、玻璃酸钠(SH)注射组(SH组),每组各50例。PRP + MSC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混合液;PRP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富血小板血浆;MSC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H组关节腔内注射2.5 ml的SH及曲安奈德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AKS )评价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利用MRI的T2 Map序列评价治疗前后关节软骨的变化情况。患者年龄、病程、VAS评分、AKS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患者性别比例、病情程度等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200例患者中,175例完成随访,PRP + MSC组45例,PRP组44例,MSC组43例,SH组43例。4组患者治疗前VAS、AKS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个月,4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AKS评分较前升高,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45,P <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个月后,SH组VAS、AKS趋向于治疗前状态,其余3组未见反弹,PRP + MSC联合注射组优于单纯PRP与MSC治疗组,4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7.84/4.35,P <0.01)。治疗后3周,SH组关节液中细胞因子未见明显改变,PRP + MSC组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变化水平高于单纯PRP与MS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39.21,P <0.01)。治疗后6个月,MRI的T2Map序列显示PRP+MSC组、PRP组、MSC组、SH组的平均软骨T2值分别为(54.07±2.64)ms、(56.59±1.40)ms、(56.40±1.57)ms、(57.98±1.9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63,P<0.05)。 结论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明显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步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KOA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治疗组予六步手法联合冲击波疗法。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及1、6个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及WOMAC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步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明显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Foot and Ankle Surgery》2021,27(6):643-649
In the recent years, prolotherapy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the field of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its effectiveness in plantar fasciitis (P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ultrasound-guided dextrose prolotherapy with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F.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on 59 patients with chronic P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receiving three sessions of radial ESWT (29 patients) vs. two sessions of ultrasound-guided intrafascial 2 cc dextrose 20% injection (30 patients). The following outcome measure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then six weeks and 12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s: pain intensity by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daily life and exercise activities by 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 and the plantar fascia thickness by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 The VAS and FAAM scal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f pain and function in both study groups 6 weeks and 12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noted for plantar fascia thickness at these intervals (all p < .05). The inter-group comparison revealed that except for the FAAM-sport subscale which favored ESWT,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group and time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other outcome measures. Dextrose prolotherapy has comparable efficacy to radial ESWT in reducing pain, daily-life functional limitation, and plantar fasc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PF. No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either group.Level of evidenceLevel 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相似文献   

14.
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兔胫骨骨不连,以探求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大耳白兔30只,以改进的“切除截骨骨不连模型”制作兔右胫骨骨不连,12周后经X光片证实为肥大型骨不连26只,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只兔行体外冲击波骨不连断端冲击治疗,对照组不行冲击波波治疗,但均继续外固定机分为2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半月板损伤的短期疗效。 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rary及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关节镜联合PRP修复半月板和单纯关节镜修复半月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临床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评估文献发表偏倚。 结果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PRP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 -0.92,I2=99%,95%置信区间(CI)(-1.54,-0.30),P=0.004];PRP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5.69,I2=86%,95%CI(2.19,9.19),P=0.001];PRP组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 -5.90,I2=74%,95%CI(-9.68,-2.12),P=0.002];PRP组半月板修复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44,I2=0%,95%CI(0.21,0.90),P=0.02]。 结论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半月板损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各研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样本量小,相关评价指标比较分散,试验设计不够严谨,仍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的研究方法评估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54例糖尿病合并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冲击波疗法配合针刺组(27例患者27肩)和单纯冲击波组(27例患者27肩)。两组分别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共5次治疗,每次间隔1周)后进行常规随访,随访期分别为: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症状改变。一年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来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治疗1年后的总体效果采用症状缓解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综合评定,分为四级: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结果共有44例患者完成了规定期的随访检查,包括冲击波疗法配合针刺组24例和单纯冲击波组20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别与时间点间存在交互作用,除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12,F=2.711,P<0.05)。最后一次随访(均≥12个月)结果显示,冲击波疗法配合针刺组患者的总体效果比单纯冲击波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P=0.04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79.2%和50.0%。 结论相对于单纯冲击波疗法,冲击波配合针刺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应,可考虑作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及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2013年01月至2015年01月,将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60例拟定行局部注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富血小板血浆组(注射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30例;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同等剂量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和利多卡因)30例。两组治疗后康复训练方案相同。术后1、3、12个月随访并临床评价,包括注射部位炎性反应程度、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及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的总体差异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治疗后第4天,富血小板血浆组注射部位炎性反应程度无28例,轻1例,中1例,糖皮质激素组为无27例,轻2例,中1例;富血小板血浆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5±9)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64±8)分、3个月时(42±9)分及12个月时的(21±9)分,DASH评分由治疗前的(138± 10)分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113±10)分、3个月时的(82± 10)分及12个月时的(52±10)分,MEPS评分由治疗前的(25±4)分提高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45±4)分、3个月时的(63±4)分及12个月时的(82± 4)分;糖皮质激素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4±9)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53±9)分、3个月时的(45±8)分及12个月时的(55±9)分,DASH评分由治疗前的(133±11)分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99±10)分、3个月时的(85±10)分及12个月时的(98±10)分,MEPS评分由治疗前的(27±4)分提高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54±4)分、3个月时的(62± 4)分及12个月时的(47±5)分。两组注射部位炎性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VAS:F=15.98,P <0.01;DASH:F=15.00,P <0.01;MEPS:F=68.98,P<0.01),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12个月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VAS:t =5.0034,1个月DASH:t =5.4442,1个月MEPS:t =8.7142,P<0.05;12个月VAS:t =14,6313,12个月DASH:t =17.8157,12个月MEPS:t =29.9390,P<0.05),而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t =1.3646,DASH:t =1.1619,MEPS:t =0.9682,P>0.05)。 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及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均能缓解疼痛,恢复肘关节功能;但糖皮质激素早期起效快,后期治疗效果缓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效果逐渐提高,同时不增加治疗后的并发症,从长远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发散式冲击波与聚焦式冲击波结合康复锻炼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具有2年以上的糖尿病史且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周围疼痛及肩部活动障碍,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肩部疼痛。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组和聚焦式冲击波治疗组两组,发散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结合康复锻炼治疗31例,聚焦组采用聚焦式冲击波结合康复锻炼治疗31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 、6 、12个月随访并临床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和前屈、外展、后伸、外旋等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治疗前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VAS评分、CM评分以及AROM的总体差异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并经Mauchly球形度检验。 结果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F=3.03),肩关节AROM(前屈:F=7.22、后伸:F=15.85、外展:F=6.64、外旋:F=11.31)和Constant-Murley评分(F=3.26)均优于聚焦式冲击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相对于聚焦式冲击波结合康复锻炼,发散式冲击波结合康复锻炼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