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363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的363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GOHAI总分为(34.93±2.11)分,牙周病检出率为74.6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抽烟、糖尿病患病时间、最近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值、牙周疾病、缺牙数目、刷牙次数和刷牙时间。 结论 本研究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患者自身情况、糖尿病相关情况、口腔疾病以及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为科学开展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7年8-10月对某社区117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患病情况,并采用SF-36量表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调查患者生命质量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信息,分析患者的生命质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及关系。结果 117例调查对象生命质量总分为(620.09±113.95)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理职能(87.39±26.99)分、生理功能(85.98±13.59)分、社会功能(85.47±17.88)分、活力(82.91±29.88)分、情感职能(75.21±15.91)分、精神健康(74.94±15.63)分、躯体疼痛(66.47±17.67)分、总体健康(61.71±16.88)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得分率为62.61%,各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营养行为72.02%、人际支持行为62.61%、生命欣赏行为61.54%、健康责任行为61.0%、压力处置行为60.85%、运动行为60.75%。 经逐步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后,生命欣赏行为(β=6.388,P=0.008)和运动行为(β=5.298,P=0.024)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正相关。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执行不理想;运动行为及生命欣赏行为影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应采取健康教育干预重点提高运动行为及乐观心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为当地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提供针对性指导意见。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6月,对湘西自治州土家族4个年龄段750名调查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其龋病及牙周病患病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其对口腔健康认知程度,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总体患龋率72.00%,其中5~岁组患龋率为46.33%,13~岁组患龋率为63.50%,35~岁组患龋率为83.33%,65~74岁组患龋率95.70%。调查对象整体牙周病患病率为60.00%,其中5~岁组牙周病患病率2.82%,13~岁组牙周病患病率47.50%,35~岁组牙周病患病率90.48%,65~74岁组牙周病患病率为98.16%。调查对象对口腔健康影响因素中 “使用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吸烟会导致牙周炎”“定期洗牙是必要的”“口腔健康影响全身健康”等口腔健康认知正确率较低。结论 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居民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对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的认知和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应加强该地区的口腔健康教育,加大口腔医疗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944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随访,研究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开展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较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用密西根糖尿病自我管理评定量表(DCP)评估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干预前后2组自身情况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后的组间比较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bAlc值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7±1.92)% vs (7.25±1.39)%;F=45.673,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HbAl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2±1.77)% vs (7.68±1.93) % ;F=3.691,P=0.055]。干预前后2组自身比较,研究组除患者自我管理的坚持性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618),其他9个自我管理水平因子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仅药物治疗问题、运动锻炼、病情控制、糖尿病知识理解自评和对疾病的态度5个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均<0.001);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的依从性、病情控制问题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以健康信念模型为基础构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体系,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管理提供新思路。 方法 于2020年6—12月对某三甲医院就诊的、符合标准的504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健康信念模型各维度得分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健康信念模型各维度及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影响。 结果 504名2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为(13.12±5.58)分,其中63.29%的调查对象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健康信念模型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感知到益处(8.49±1.41)、感知到严重性(8.27±1.39)、感知到易感性(11.63±2.24)、感知到阻碍(4.70±1.33)及自我效能(17.11±2.27)。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知到益处(OR=8.052)、感知到严重性(OR=4.117)、感知到易感性(OR=2.165)、自我效能(OR=1.470)、城镇户口(OR=4.175)、患有并发症(OR=4.459)是良好服药行为的促进因素,感知到障碍(OR=0.680)、男性(OR=0.280)是良好服药行为的阻碍因素。 结论 健康信念模型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密切相关,可以依据健康信念模型设计开发符合患者性别、并发症患病状况等特点的健康教育策略,进而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林梦  张天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6):734-73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知识和对HPV疫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北京市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HPV知识问卷和HPV疫苗知信行问卷对北京市1 22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北京市医务人员HPV知识得分为(5.11±2.04)分(满分9分),HPV疫苗知识得分为(6.11±2.10)分(满分12分),HPV疫苗态度得分为(34.54±4.05)分(满分45分)。发现性别、年龄、工作医院、工作部门等是影响因素。27.30%的医务人员已经完成接种或者正在接种HPV疫苗, 51.88%的医务人员愿意主动了解HPV疫苗相关知识,53.52%的医务人员愿意向他人推荐HPV疫苗。 结论 应在提高北京市医务人员对HPV及其疫苗认知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对大众宣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提高大众的认知程度,促进疫苗接种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疾病危险因素认知现状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00名北京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础信息、COPD疾病症状、COPD并发症、COPD危险因素。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诊断居民的COPD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居民的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共780份,其中68名(8.72%)被诊断为COPD患者。被调查对象对COPD疾病症状、COPD并发症、COPD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均不高,基本了解的占比均不足30%。不同性别、不同收入的调查对象对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居住城镇的调查对象的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分别为(4.76±1.42)分、(5.50±1.77)分、(4.63±1.33)分,明显高于≥60岁、大专以下学历、居住农村的(3.99±1.06)分、(3.95±1.37)分、(4.08±1.02)分(均P<0.05)。结论 北京居民的COPD疾病危险因素认知仍普遍较低,且年龄、学历、居住地等因素是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对COPD的健康宣教力度,降低COPD发病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构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10月在延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28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口腔保健知识得分为(18.30±5.43)分,口腔保健态度得分为(6.85±2.37)分,口腔保健行为得分为(11.85±3.75)分。研究对象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21±8.94)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为(38.81±8.6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口腔保健知识得分、口腔保健态度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为其口腔保健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了其总分变异的52.4%。研究对象口腔保健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口腔保健态度在口腔保健知识与口腔保健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18%;口腔保健态度在社会支持与口腔保健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85%。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焦虑、社会支持、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保健态度会对其口腔保健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口腔保健态度在社会支持、口腔保健知识与口腔保健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工人职业伤害与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和安全生产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0例出现过职业伤害仍在职的职工为研究组,另以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原则,为每个职业伤害职工选取1名对照者,共200名作为对照组,调查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及安全生产行为的情况。 结果 研究组职业安全认知评分为(10.71±1.40)分,低于对照组的(15.38±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乐观态度、对管理者支持态度、对安全政策态度、对安全实践态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消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个人防护、工作姿势、操作方法、卫生习惯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人职业伤害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安全认知、对安全政策态度及个人防护(P<0.05)。 结论 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安全生产行为与职业伤害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对工人相关职业伤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应急救援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5—7月抽取乌鲁木齐市8所公立医院2 5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知信行现状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乌鲁木齐市公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水平的因素。 结果 医务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知识平均得分(79.64±17.43)分、态度平均得分(25.33±4.62)分、行为平均得分(51.76±11.04)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中性别均较低,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556(0.434~0.711)、0.601(0.469~0.771)、0.598(0.467~0.767)。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中职称均较高,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435(1.44~4.118)、2.306(1.366~3.895)、2.113(1.269~3.519)。 结论 医务人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态度较好,知识及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知识普及,各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不断规范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行为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应急救援水平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1.
黄伟  黄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91-2093
目的运用PRECEDE模式探讨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PRECEDE模式,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牙周病患者进行了口腔保健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并拟订教育措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提供依据。结果①倾向因素:仅有1/3的患者对牙龈出血及牙龈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而仅有1患者知道牙线的正确使用方法。仅有5例患者能每年去做口腔健康检查。大部分患者认为"牙齿有问题才看牙医"或"牙齿有洞但不疼,不看牙医","人老了牙不好是自然现象"。这说明患者对待牙周病预防与治疗的态度有待端正。有41.41%的患者认为口腔问题对咀嚼有影响,仅有27.34%的患者认为口腔问题对发音有影响,14.06%的患者认为口腔问题对外貌的影响。②促成因素:本组128例牙周病患者中经常接受牙周病口腔保健教育的患者3例,占2.34%;较少参加口腔保健教育的患者17例,占13.28%;从来不参加口腔保健教育的患者108例,占84.38%。③强化因素:本组128例牙周病患者中有4例患者接受专业的牙齿染色剂检查刷牙效果,占3.13%;有30例患者受到口腔医生的评价,占23.44%;有85例患者能够听从医生的建议,并改变对口腔保健的态度,占66.41%。牙周病保健知识、牙周病预防与治疗态度与口腔保健行为呈正相关(Rs=0.610、0.377,P均﹤0.05)。促成因素与口腔保健行为呈正相关(Rs=0.343,P﹤0.05)。结论牙周疾病知识和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对待口腔疾病预防与治疗态度不积极,是导致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不良的重要倾向因素。对牙周病患者的管理,应由口腔医师对其进行牙周疾病知识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和正确口腔保健行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病风险知识 (heart disease risk knowledge,HDRK)掌握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安徽省781位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方差和多元回归分析T2DM患者HDRK得分及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HDRK得分(17.61±2.68)(P<0.05),糖尿病态度得分(99.26±8.02)(P<0.05)。回归分析显示:职业 (OR = 1.203, 95% CI:0.126~2.637, P<0.001)、病程(OR = 3.338, 95% CI:3.313~13.105, P<0.001)、糖尿病家族史(OR = 1.178, 95% CI:0.450~2.030, P<0.001)、冠心病史(OR = 2.457, 95% CI:1.920~4.660,P<0.001)、高脂血症史 (OR = 1.244, 95% CI:0.659~2.462, P<0.01)和糖尿病态度 (OR = 2.826,95% CI:1.565~2.964,P<0.001) 是影响T2DM患者HDRK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HDRK不足的T2DM患者,医务人员应重视HDRK健康教育,提升其对心脏病风险的认知,预防或减缓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长治市2所三甲医院的51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和“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调查表”两部分。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口服药物组(OAHA组)、胰岛素治疗组(Ins组)和口服药物胰岛素联合治疗组(OAHA+Ins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差异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OAHA组、Ins组、OAHA+Ins组遵医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5.31±7.66)、(58.26±8.83)、(57.34±8.39)分,OAHA组患者遵医程度低于其他两组患者(F=5.821,P<0.05)。OAHA组患者遵医行为受年龄、生活地区、病程、家庭收入、婚姻状况、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P<0.05);OAHA+Ins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受生活地区、病程、家庭收入因素的影响(P<0.05)。 结论 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遵医程度低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在不同治疗方案人群中存在差异,应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协助其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袁艳华  马丽  李艳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28-1331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某医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程、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基础疾病),采用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评估量表评估运动状况,采用血生化指标检测评估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 173例,其中男645例(54.99%),年龄60~84岁,以60~69岁为主(45.69%),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1.66%),居住地以农村为主(56.61%),病程以<5年为主(65.47%),无糖尿病并发症者占90.88%,无其他基础疾病者占79.71%。血糖控制达标389例,达标率33.16%。运动状况总分(114.39±; 20.53)分,血糖未达标患者的运动状况总分及运动知识、运动行为、专业支持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血糖达标患者(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689)、糖尿病并发症(OR=0.498)、其他基础疾病(OR=0.842)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有待改善,应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干预,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运动知识认知及运动意愿,改善运动行为,增强运动锻炼的社会支持和专业支持,以促进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15.
侯春艳  韦磊 《中国校医》2022,36(11):808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院外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患者遵医行为及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检出的90例Hp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实施常规健康护理)与研究组(n=45,实施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院外健康教育)。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素养,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Hp转阴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总分为(35.16±3.53)分,低于常规组的(48.59±4.37)分(t=11.085,P<0.001),健康素养总分为(51.95±6.93),高于常规组的(42.49±5.32)分(t=16.037,P<0.001),遵医行为率为100.00%、Hp转阴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80.00%、71.11%(χ2遵医行为=9.680、χ2Hp转阴率=10.000,P=0.002、0.002)。结论 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院外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体检Hp阳性患者的疾病认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知行为及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和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珠海市3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522名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新冠肺炎认知行为量表、焦虑自评(SAS)量表进行线上匿名...  相似文献   

17.
张荣蓉  张双竹  杨磊 《健康研究》2014,34(6):610-611
目的了解鄞州区某街道居民血脂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有效实施居民血脂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鄞州某街道324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血脂相关知识、相关态度、相关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20.77±4.92)分、(6.56±1.70)分、(8.36±2.38)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和态度得分,态度得分影响因素是知识得分,年龄、性别和态度得分影响行为得分。结论鄞州区某街道居民的血脂态度总体较好,但对比较专业的血脂相关医学知识不够了解,血脂行为不理想;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目的 ] 评价糖尿病 (DM )教育效果 ,探讨糖尿病教育模式。 [方法 ] 对接受糖尿病教育的 178例糖尿病患者 (教育组 ) ,未接受教育的 12 9例糖尿病患者 (未教育组 ) ,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 ,从知识、态度 ,行为、血糖控制 4方面评估糖尿病教育效果。 [结果 ] 在糖尿病知识获得方面、对控制疾病的态度及部分行为改变方面 ,教育组得分明显高于未教育组 ,但饮食、生活方式、心理保健行为改变不明显。教育组与未教育组在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方面两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结论 ] 目前的教育摸式能提高DM病人自我管理水平 ,改变态度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但对饮食、生活方式、心理保健方面的行为 ,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diabetes management are dietary therapy, exercise and drug treatment. Therefore, education of people with diabetes is the cornerstone of managemen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study the role of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in patient education for diabetes control in Alexandria. Accordingly, the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concerning diabetes and its management of all 88 PHC physicians and 104 nurses working in the two rural health centers and two randomly chosen urban health centers of Alexandria governorate were assessed by pre-designe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ll diabetic patients over 20 years of age attending the study health facilities over a period of two months were assessed for their knowledge and attitude concerning diabetes and self-management and asked about thei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vided PHC services by a pre-designed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They amounted to 560 diabetic patien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HC physicians had 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caus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disease, but in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s only 10.2% & 4.5% of the physician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r exercise and patient education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Some misconceptions and false beliefs were observed among PHC nurses, as many of them considered diabetes a contagious disease or primarily caused by stress; that liver failure, hearing impairment and splenomegaly are among th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and that young age and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s are among th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diabetes. Moreover, most of them believed that the amount of carbohydrates given to diabetic patients should be reduced or even completely restricted; that vitamins are essential for all diabetic patients and that hot-water bottles are good for providing warmth to the diabetic feet. They also disagreed 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as sugar substitutes. Most of the diabetic patients had poor knowledge about diabetes and its management (85.7%) and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self-management (61.6%) and only 23.6% of them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C facilities for diabetes control. They were mainly dissatisfied with the role of PHC physicians in patient education. Some misconceptions and false beliefs were also recognized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Many of them considered diabetes a contagious disease or primarily caused by stress. They didn't know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r exercise in diabetes control. They also believed in the efficacy of herbal therapy in diabetes control; that vitamins are essential for all people with diabetes; that water intake should be decreased when passing large amounts of urine, that anti-diabetic drugs should be stopped during associated illnesses and that patients on insulin treatment can't be shifted to oral drugs. Moreover, they believed that the amount of carbohydrates in diet should be reduced or even restricted and that the amount of proteins should not be reduced. They also refused the use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as sugar substitutes. Thu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gap in the provision of basic educational services to the majority of diabetic patients attending PHC facilities in Alexand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