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Kegel训练和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评估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足月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第42天返回医院接受盆底肌功能评估的60例盆底肌肌力下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研究组受试者采用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至产后第18周,再改为Kegel训练至产后1年。对对照组受试者采用Kegel训练至产后1年。2组受试者在产后第6、10、18周及1年时,盆底Ⅰ、Ⅱ类肌纤维不同级别肌力发生率比较,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以其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为因变量,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为自变量,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LMIXED)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并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4016),并与所有受试者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治疗前盆底Ⅰ、Ⅱ类纤维的肌力分级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控制治疗措施因素后,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变化,均具有显著时间趋势,即随着训练时间延长,产后盆底肌功能不断恢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04、116.344,P<0.001);控制时间因素后,研究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9,P<0.001),但是2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均为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t=-3.220、6.280、4.340,P=0.002、<0.001、<0.00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t=-3.080、5.350、3.510,P=0.003、<0.001、<0.001)。 结论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和Kegel训练,均可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而且随着训练时间延长,肌力不断恢复。与Kegel训练相比,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可以更快、更有效、更持久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并且疗效优于Kegel训练。  相似文献   

2.
袁玉英 《医疗装备》2022,(24):159-161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河西区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与疲劳指数,以及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缓解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Ⅰ、Ⅱ类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妇女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11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 2007编制的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的康复指导,研究组患者依据盆底肌电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纤维肌力参数变化、肌力分级、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PFDI-20)、盆底障碍影响问卷7(PFIQ-7)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Ⅰ类肌纤维、ⅡA类和ⅡB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盆底Ⅰ类肌纤维、ⅡA类和ⅡB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FDI-20评分、PFIQ-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FDI-20评分、PF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妇女的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镇痛对初产妇分娩质量、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99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 其中54例采用椎管内阻滞镇痛(研究组), 45例采用常规镇痛, 未接受椎管内阻滞(对照组), 比较两组分娩质量, 产后6~8周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超声评价盆底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阴道分娩,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8.03 ± 2.94)h比(6.89 ± 3.49)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6~8周盆底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快速收缩阶段上升时间、持续收缩阶段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32.85 ± 10.13)μV比(14.73 ± 3.25)μV、(0.28 ± 0.06)s比(0.22 ± 0.05)s、(30.26 ± 5.24)μV比(16.74 ± 4.00)μ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恢复时间、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6~8周盆底Ⅰ、Ⅱ类肌异常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产后测试盆底肌肉肌力低于Ⅲ级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产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并配合日常自主盆底肌锻炼(Kegel锻炼);对照组产妇采用健康宣教配合Kegel锻炼。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肌电位及肌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分度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锻炼可提高产后盆底肌功能,治疗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效果确切且比较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肌力、肌电值及疲劳度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中老年POP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于我院就诊的其他无盆底功能障碍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收缩力和阴道横截面肌力)和电生理指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肌电值和疲劳度)。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和阴道横截面肌力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和肌电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POP患者盆底支持力明显低于其他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这不仅表现在盆底肌力方面,即便在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电生理指标方面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8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284例产妇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14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的14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观察组盆底肌纤维(Ⅰ类、ⅡA类和ⅡB类)持续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平均肌力、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改善产妇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患病情况及盆底肌康复联合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盆底中心接受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60例,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单纯的Kegel训练组(对照组)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Kegel训练联合治疗组(观察组)进行临床研究,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患病状况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关治疗,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及女性性功能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16.00、5.37、5.02、4.50,均P<0.05);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收缩力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地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8、21.13,均P<0.05)。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前、产后连续盆底肌锻炼干预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检、分娩的孕产妇1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A组)106例与剖宫产组(B组)44例;根据产前、产后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防治将A组分为干预组(Aa组66例)与未干预组(Ab组40例),B组亦分为干预组(Ba组19例)与未干预组(Bb组25例)。产后6周、12周对以上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产后6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均显著高于Bb组(P0.05),但两亚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12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Bb组(P0.05)。(3)产后12周Aa组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Ba组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Bb组(P0.05)。结论围产期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顺产和剖宫产后盆底肌功能,有助于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后第1周与第7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在提高盆底肌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68例足月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4例.研究组于产后第1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则于产后第7周开始进行锻炼,均锻炼1个月.对比两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t=3.53~4.65,均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0度比例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3、4.19,均P<0.05),而Ⅰ度比例、Ⅱ度比例低于对照组(Ⅰ度:χ2值分别为3.89、3.97,均P<0.05;Ⅱ度:χ2值分别为3.75、3.69,均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96、6.25,均P<0.05).结论 产后第1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力,从而能够明显减轻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6月足月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10例产妇分为剖宫产组(53例)和阴道分娩组(57例),均给予个体化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盆底肌肉压力检测,评价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的阴道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及Ⅱ类肌纤维的快速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者(P<0.05)。经盆底康复治疗后,两组的静息压、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收缩强度、Ⅰ类持续时间及Ⅱ类收缩个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阴道分娩组的阴道静息压仍低于剖宫产组(P<0.01),其他检测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的阴道张力及盆底肌力低于剖宫产者;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肌功能均能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功能降低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产后6~8周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的初产妇630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300例,阴道顺产组330例.应用手法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评价产后盆底肌力功能.结果 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受损327例(99.09%),Ⅱ类肌纤维受损328例(99.30%),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受损294例(98.00%),Ⅱ类肌纤维受损295例(98.30%),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153、5.787,均P<0.05).结论 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就损伤程度而言,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的损伤程度更大,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肌损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产妇产后快速恢复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在柳城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并行盆底功能检查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式顺产分娩的对照组和剖宫产的实验组,各45例。对比两组肌纤维肌力值与产科因素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产妇Ⅰ、Ⅱ类肌纤维受分娩方式影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和产妇年龄对实验组肌纤维肌力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能够降低产妇产后盆底肌肉Ⅱ类肌纤维收缩能力因分娩而受到的影响,但无法确认是保护盆底结构不受分娩所致的损伤,因而单纯为保护产妇盆底功能而通过剖宫产结束妊娠在临床看来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方法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足月阴道分娩6周后盆底功能评定异常的产妇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B、C 3组。A组130例行Kegel训练,B组130例在Kegel训练基础上加盆底生物电治疗,C组140例在B组基础上加低频脉冲治疗,治疗8周后对3组患者进行肌力评估。结果 C组总有效率(95.71%)明显高于A、B组(80.00%、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盆底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B、C组疗效优于A组,C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改善,且B、C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中,Kegel训练联合低频脉冲及盆底生物电治疗疗效最佳,但盆底生物电治疗费用高昂,仪器设备沉重,需要产妇去医院,可操作性差,不利于在家庭中推广;低频脉冲治疗仪可有效缓解症状,提升盆底肌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仪器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产后门诊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运动方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便失禁发生率、盆腔疼痛发生率及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静息压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小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静息压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相对于传统运动方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能有效减少小便失禁及盆腔疼痛发生率,提升产后盆底肌张力,减少盆底肌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云和县妇幼保健所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150例,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80例)和阴道分娩组(70例),分别在产后6周、12周、24周通过盆底功能诊断仪检测盆底肌力。结果两组产后6周、12周、24周的盆底肌力相比:①剖宫产组Ⅰ类肌力评分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4、1.95、2.13,均P〈0.05);②剖宫产组Ⅱ类肌力评分亦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5、1.92、2.14,均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对盆底肌力有影响,但是剖宫产组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要小于经阴道分娩组,为提高盆底肌力,产妇产后应早日进行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发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至12月汉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45例,A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行肌电刺激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后其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结果 B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3.95、2.86、2.86,均P<0.05);B组治疗后其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POP-Q)0度比例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P<0.05),而Ⅰ度、Ⅱ度比例较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5、5.89,均P<0.05),B组尿失禁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P<0.05);治疗3个月、9个月的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法(PFDI-20)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96,均P<0.05).结论 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其生活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