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辨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系统赖以存在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其安全性关系到乡村旅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国内典型乡村旅游安全事件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者安全内涵,借鉴安全科学中的事故致因理论,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人、物、环境及管理4个维度,对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辨识,构建了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结构图,为辨识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提供了有效方法和途径,也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旅游者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景色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是游客顺利完成乡村旅游的有效媒介.在考察了昆明市团结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环境解说系统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在影响乡村旅游体验的众多因素中,住宿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旅游住宿行业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有待探索。通过对江苏省216家乡村民宿的在线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环境、服务和设施3个主范畴下7个自范畴、23项评价指标,建立乡村旅游住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利用BP神经网络,以江苏省的乡村民宿为例,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房间布局、建筑类型、装修风格、交通便利程度等环境因素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方面。另外,经营者以及服务人员的态度和专业水平相较于其他因素也较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石塘路村是北京市最早开发乡村旅游产业的乡村,也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乡村,曾经有过乡村旅游的辉煌历史,但近三年乡村旅游产业逐步萎缩,旅游收入急剧下滑,其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设施、从业人员技能、旅游产品、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变化。欲推进该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改造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环境和菜品质量,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创新乡村旅游新阶段、新品牌。  相似文献   

5.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景观评价同时关系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和可持续性。该文利用乡村景观评价系统对连江县山兜村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景观规划的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7.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旅游型乡村景观规划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构建旅游型乡村适宜性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指导旅游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乡村建设中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和整体性。提出乡村旅游资源中生态、生产、生活、社会环境系统的空间功能要求和景观规划策略,从而减少旅游开发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为旅游型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城市周边市民渴望逃离日常桎梏,于闲暇中回归自然愿望的日益增强,地处环城近郊的乡村旅游村成为了市民游客日常休闲的新热点,由此业界和学术界开始对乡村旅游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投以全新目光。本文基于大数据视角,抓取各大旅游社交平台和在线旅行社(OTA)网站中具有代表性的上海乡村旅游村评价,对其进行内容挖掘与语义分析,充分考虑服务环境和各个质量交互关系对游客体验的影响。结果显示:(1)目前上海乡村旅游发展普遍面临着服务质量与理念、管理与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2)环境不协调,交通可达性弱,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住宿硬件陈旧和落后,娱乐服务项目单一是现存的"痛点"。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亟须制定迎合市场需求的统一服务标准,引导经营乡村旅游企业向旅游者提供质量稳定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昌吉州为例,定量化地分析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计算耦合度.[结果]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度较高.[结论]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是相伴而生的,农村发展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结果.生活质量、绿洲建设两个指标是影响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胡粉宁  丁华  郭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37-10538,10586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从而对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7个主类进行类型结构及数量、质量评价,并从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角度,对其分布组合进行评价。总结了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认为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较高;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具有开发潜力;民俗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地域分异明显;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资源组合状况良好,各资源区特色突出。以期为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