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其CT表现,进行CT分度,并与临床分度比较。结果:CT分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CT对HIE的诊断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分度和判定疗效的价值。方法:112例临床怀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全部行CT扫描,46例经治疗后复查;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未行CT检查的患儿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根据CT表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9例(8%),中度52例(46%),轻度45例(40%),CT表现正常的有6例(5%),CT指导下治疗的患儿预后不良者约4%;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复查,预后不良者出现率较高,为9%。讨论: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明确诊断、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指导临床分度和治疗、估计预后均有重要作用,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130例新生儿HIE临床分度轻度45例、中度52例、重度33例;CT分度轻度28例、中度56例、重度46例。结论在评估新生儿HIE时,应根据临床分度与CT分度综合分析。及时治疗围产期缺氧因素是预防新生儿HIE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09例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CT对HIE敏感性高,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结论诊断HIE主要依靠临床,CT扫描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则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AE)的CT诊断。方法:对8例NAE患儿进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轻度5例,表现为脑实质内局灶性低密度改变,范围不超过2个脑叶,以额叶、枕叶较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楚,脑池脑沟形态正常。中度3例,表现为2个脑叶以上的低密度改变,灰白质分界不清,邻近脑池脑沟变浅,部分合并颅内出血。重度2例,表现为大脑半球弥漫性低密度改变,仅基底节、脑干、小脑密度基本正常,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消失,脑室受压变形,常合并颅内出血。结论:CT检查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做出早期诊断和分度,能对颅内出血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36例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度及CT分度,可见CT分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病灶密度即CT值的改变与正常部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IE的CT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掌握新生儿的解剖结构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合并颅内出血的的CT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对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HIE12例,中度HIE22例,重度HIE31例,其中26例合并颅内出血,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CT是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合并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新生儿HIE的临床和CT分度的关系一结果螺旋CT和临床分度一致。结论 螺旋CT对新生儿HIE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RI多参数定量指标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例及同期非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23例的影像资料。以临床综合判断结果为依据,比较CT、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指标差异;分析多参数定量指标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脑水肿程度(中度以上)、脑损伤脑区受损(> 2个)、脑出血数目(> 2个)、小静脉扩张占比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脑损伤最大层面总面积、脑出血最多层面总面积显著大于CT检查(P <0.01)。多参数定量指标MRI、CT诊断情况:MRI联合DWI扫描SWI多参数定量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式特异度比对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采用MRI多参数定量指标的准确诊断和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场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行低场MRI检查,并时其低场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其中广泛脑水肿5例,颅内出血10例,皮质下及脑室旁白质损害9例,丘脑、基底节区和脑干背侧异常信号7例。结论:低场MRI能准确的反映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卢国君 《华西医学》2009,(11):2895-289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方法:对54例HIE患儿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分度为轻度21例,占38.9%(21/54);中度24例,占44.4%(24/54);重度9例,占16.7%(9/54)。CT分度为轻度25例,占46.3%(25/54);中度18例,占33.3%(18/54);重度11例,占20.4%(11/54)。结论:CT对明确HIE的范围、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后遗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窒息患儿(HIE组)83例和健康新生儿(正常对照组)30例,HIE组又可分为轻度HIE组49例,中度HIE组21例,重度HIE组13例。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仪分析各组脑组织形态、结构和超声显像特点,通过测定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及舒张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等对HIE组进行超声分级,并与临床分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3例均有不同程度HIE症状和体征,其超声显像特点和多普勒测定参数均有不同表现,并经头颅CT和其他相关检查证实。结论 多普勒超声测定脑血流速度参数情况不仅可以反映脑灌注情况,而且可反映脑血管的收缩功能,对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足月HIE患儿(HIE组,其中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8例)和1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的1H-MRS扫描数据,分析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以及乳酸(Lac)在1H-MRS波峰下面积与Cr的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组Lac/Cr比值较对照组升高,NAA/Cr与Cho/Cr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轻、中、重度HIE患儿的各代谢物比值进行比较,Lac/Cr值在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的Lac/Cr值较轻度HIE患儿明显升高(P〈0.05),而轻、中、重度HIE患儿之间NAA/Cr与Cho/Cr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无创评价患儿脑代谢变化及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新生儿HIE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治疗及判断转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激性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ONETOUCHⅡ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60例HI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标本来自桡动脉血。结果:发现入院时治疗前高血糖19例(32%),其中轻度无1例高血糖,中度3例(13%),重度16例(89%),中、重度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度HIE患儿治疗前血糖明显高于轻、中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H值和BE值均明显低于轻、中度(P<0.05,P<0.01)。且19例高血糖HIE患儿治疗前的血糖值与pH值、BE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治疗前血糖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HIE患儿病情越重,应激反应越强烈,血糖升高越明显,脑细胞酸中毒越重,预后越差。因此,治疗前血糖测定可作为HIE患儿判断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螺旋CT表现与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258例HIE病例进行螺旋CT检查,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并作CT分度。结果258例HIE中,结合文献按受累脑叶范围分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39例,中度62例,重度57例。结论HIE的CT表现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新生儿正常影像学表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分度。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对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组22例均于入院1周内行初次头颅CT扫描。并在初次CT检查3~4周后进行CT复查结果22例患儿中CT诊断为轻度HIE 18例、中度HIE4例;CT复查结果,22例中21例为阴性。1例初次CT诊断为中度HIE而临床分度为重度患儿,复查CT于左侧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内出现小斑片状脑软化灶。结论虽然对CT在HIE诊断上的价值存在争议,CT仍不失为协助临床进行HIE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伍光春  黄满平  金科  李晓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267-2268,227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20例HIE病人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DWI检查,比较两种MRI成像技术诊断HIE的敏感率,并测量病变与正常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MRI常规成像诊断HIE 88例,DWI诊断108例,敏感率分别为70%、90%,两种检查技术敏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受损组织中心与正常组织的ADC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WI可以明显提高早期HIE的诊断检出率;ADC值指标能量化组织受损程度,对HIE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嘉昌  徐立群 《检验医学》2011,26(12):799-801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在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90例HIE患儿治疗前、后及30名正常对照儿童血清NSE水平。将90例HIE患儿按诊断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HIE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NSE水平的差异。结果 HIE患儿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HIE临床分度越重,血清NSE水平升高越明显(P〈0.01)。HIE各组患儿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测定血中NSE能及时、有效地帮助临床对新生儿HIE的脑损伤做出早期诊断和病情轻重的判断,为治疗的监测和预后提供可靠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动态改变。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1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中PCT及1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动态改变,同时以1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对照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急性期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数值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09.13±10.23)μg/Lvs(6.87±1.12)μg/L],(P〈O.01);经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降至正常范围(9.08±2.18)μg/Lvs(8.15±2.65)μg/L,(P〉0.05);而HIE组患儿PCT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针对PCT的检测,本研究者认为该方法操作方便,特定性强,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检测的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标准的一些补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 14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随访复查CT图象的变化 ,探讨其CT分度标准与临床分级 ,不同预后不能完全平行的关系 ,提出补充观点以供参考。方法 :将 142例病例图象资料按CT分度标准 ,临床分级标准 ,不同预后重新归纳 ,分析病程演变及预后及CT分度之间的差异特征。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