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124例患者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有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均对其予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统计钙化斑块导致血管阻塞情况,并和CAG结果对比。结果:DSCTA检查到小钙化斑块有244处,5%CAG表示出现梗阻;中钙化斑块为88处,14%出现梗阻;大钙化斑块为172处,42%梗阻。DSCTA所具有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44%,阳性预测56%,阴性预测100%,准确率67%。结论:DSCTA能够敏感探测到小等、中等大小钙化斑块血管阻塞情况,其准确率超过90%,2/3大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症状能够被诊断出,发生错误诊断的一般为高估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减影冠状动脉血管成像(subtraction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ub-CCTA)在具有严重钙化节段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同时接受320层减影CCTA扫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27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对照DSA检查结果,分别计算常规CCTA (conventional CCTA,Con-CCTA)和Sub-CCT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两种成像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冠脉病变节段的狭窄分为Ⅰ、Ⅱ、Ⅲ、Ⅳ 4个等级;采用Kappa系数描述两种成像方法与DSA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对于剪影前后的图像质量采用4等级评分法,并行t检验对比两者成像质量差异。结果  共评估严重钙化节段52个,其图像质量在Con-CCTA和Sub-CCTA中的得分分别为2.8±0.5和3.4±0.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P<0.05)。Con-CCTA与DSA对定量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0.55;Sub-CCTA与DSA之间的一致性为0.81。Con-CCTA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1.0%、63.1%、63.1%、81.1%及70.8%;Sub CCTA各值分别为90.5%、85.2%、82.1%、92.0%及87.5%。与Con-CCTA 的ROC曲线下面积0.84 (95%CI:0.70~0.93)相比,Sub-CCTA为0.96 (95%CI:0.86~1.00),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Sub-CCTA可以提高严重钙化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减影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严重钙化斑块产生的伪影,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不同钙化积分负荷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5月100例拟行CAG检查的患者进行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CTA检查。Agatston积分及钙化容积以血管段为单位统计,并以四分位法分成不同钙化积分负荷组,分析不同钙化积分组每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并与CAG结果对照,统计不同钙化积分对冠状动脉CTA诊断管腔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当钙化容积≤79 mm~3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和96.7%;钙化容积≥80 mm~3时,分别为100%和90.9%。在钙化积分≤65分的冠状动脉段中,与冠脉造影比较,诊断准确性较高,而钙化积分>180分的冠状动脉段中,诊断准确性较差。结论不同钙化斑块负荷对冠状动脉CTA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不同,钙化病变的体积大小及斑块内钙化成分含量的多少是影响冠状动脉CTA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与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定性、定量检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冠状动脉IVUS和CTA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国玲  王成伟 《农垦医学》2011,33(5):405-409
目的:通过点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比较,评价CTA观察钙化斑块对于局部管腔狭窄影响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从而提高CTA诊断钙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CAG的41位患者的影像资料.以CAG为参考标准,通过CTA对钙化斑块形状、分布及钙化斑块的长、宽径、体积、钙化...  相似文献   

6.
周小明 《中外医疗》2011,30(9):173-173
目的探讨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的影响。方法 86例病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每一病例原始数据进行2种不同层厚(1mm和3mm)重建。结果 3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最多为86个,其中小钙斑块数达到64个。以1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及其中的小钙化斑块数为标准,3mm检出的钙化斑块及小钙化斑块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回性心电门控技术检出钙化斑块时3mm层厚是不适宜的,1mm层厚较3mm层厚可检出更多钙化斑块,尤其是小钙化斑块,对于临床确定钙化斑块的存在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干预对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成功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年前来就诊的前500名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并列出对照组,以2007年护理干预后的前500名患者为干预组,通过对病人检查成功率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结果干预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为81.0%,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了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脉CT血管成像对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8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后1-14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126枚图像质量良好支架进行影像学评价,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冠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冠脉CT血管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0.0%、96.9%、88.9%、93.9%、92.9%。结论冠脉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便捷、可靠的冠脉病变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有助于患者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状态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106例冠心病患者为受试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分析CT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狭窄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钙化斑块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共发现钙化斑块84个,其中单纯小点钙(直径<0.15cm)16个,局部几乎无狭窄;单纯钙化斑块(直径≥0.15cm)56个,平均直径(0.27±0.09)cm,钙化斑块直径与局部管腔直径之比(C/V值)为0.85±0.33,75%的斑块狭窄程度小于50%,其狭窄程度与斑块直径及C/V值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含钙化成分的混合斑块12个,其狭窄程度与混合斑块关系较密切。结论大部分钙化斑块表现为轻度狭窄,其狭窄程度与斑块直径无关,含钙化成分的混合斑块狭窄程度与混合斑块特点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设计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合理扫描条件,重建方法,探讨其肺血管三维成像的显示级别和伪影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对离体人,狗心肺各两具行肺血管灌注后充气,当ptich为1时,观察不同层厚,FOV和重建间隔用表面覆盖法进行肺血三维成像的影响。结果:(1)扫描层厚越薄,FOV越小,重建间隔适当缩小,肺血管的显示级别升高。(2)阶段伪影由不连续内插片法引起,与床进速度和重建间有关。(3)拉长伪影决定于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双能CT血管成像(CTA)与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 MRA)进行比较,评价双能CTA去除颈内动脉骨骼、钙化斑块的能力. 方法对32例怀疑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双源双能CTA及TOF MRA扫描.在CTA检查前或后1 d~1月内行MRA检查.依据Fischer(1938)分段法将颈内动脉颅内段分为5段.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双能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3的血管为可以进行诊断的血管.血管节段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和完全闭塞(100%).比较双能CTA与TOF MRA 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99%动脉节段的评分≥3分.双能CTA与MRA诊断狭窄程度分级一致的血管占98%.对于轻度狭窄与闭塞的血管,双能CTA与MRA诊断的一致性达100%.对中、重度狭窄的血管节段,双能CTA显示7段血管的狭窄程度大于MRA, Wilcoxon检验显示两者诊断的差异具有显著性(Z=-3.071,P=0.002).结论 双源双能CTA扫描能去除骨骼与钙化对图像的影响,是评估颈内动脉颅内狭窄的有效方法.在诊断血管重度狭窄时,相对于MRA存在过评估.  相似文献   

1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与冠状动脉狭窄直接有关。为防止该病的发生,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较为关键。无创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于冠状动脉管壁情况的显示具有较好效果~([1]),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与评价中。本研究以我院收治因胸痛就诊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体模实验,探讨斑块性质和血管管径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血管狭窄显示准确性影响。方法使用心脏动态体模建立不同类型冠状动脉体外模型,模拟血管管径分别为2.5、3.0、3.5、4.0 mm,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设置为(346±13.6)Hu 。模拟斑块CT值为(14±9.6) Hu和(712±15.1)Hu,用以模拟软斑块和钙化斑块,模拟狭窄程度分别为25%、50%、75%。使用64排螺旋CT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选择75%R-R间期单扇区重建。使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获得模拟冠状动脉最佳长轴位影像,在每段模拟血管狭窄影像上各选取10个位置测量管径和计算狭窄程度平均值。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模拟血管影像管径和狭窄程度与模型数据之间差别,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两者间比较,用ANOVA进行多组数据的比较。结果经单样本 t 检验及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不同管径及狭窄的绝对测量值均与标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软斑块组狭窄的相对测量值(狭窄率)与标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所得钙化组狭窄率与标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软斑块与钙化组之间的绝对和相对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钙化组测量值高估了狭窄程度。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评价血管相对狭窄程度,但对钙化斑块的评价存在高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8月我院心内科临床拟诊为冠心病88例患者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CTA),其中36例行冠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8例患者共有47例(53.41%)94支冠脉血管狭窄,30例(34.9%)冠脉钙化病变,42例(47.72%)冠脉血管心肌桥,36例行冠脉造影(CAG)进行对比分析冠脉狭窄程度有34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4.44%。结论 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钙化病变、心肌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电力医院接收的123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评估价值。结果 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123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108例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5例为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0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35例病变血管为轻度狭窄,51例为中度狭窄,22例为重度狭窄。经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123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104例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9例为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准确度为91.87%,敏感度为93.52%,特异度为80.00%。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828,P<0.01)。结论 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的准确度、敏感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8.
CTA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家荣  俞同福  李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28-192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成像的阳性病例。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16s~18s,在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重建方法为MIP、VR、MPR等。结果:3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一侧椎动脉狭窄3例,双侧椎动脉狭窄2例,颈内动脉畸形2例,海绵窦瘘1例,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5例。血管成像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42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256层CT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Kappa检验分析二者诊断冠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1、CTA诊断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7.66%,100%和100%,特异度为92.86%,90.91%和91.67%,阳性预测值为99.20%,92.86%,93.75%,阴性预测值为81.25%,100%和100%,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51、0.915、0.924;2、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分级的Kappa值为0.786;3、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Kappa值为0.520。结论 256层CTA判断冠状动脉是否狭窄、狭窄程度及部位均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伟清  朱雪平  李燕奎 《吉林医学》2013,(29):6105-6106
目的:评价捏鼻式控制呼吸方式在双源CT冠脉成像中的屏气效果。方法:在高压注入对比剂后,系统发出呼吸指令时,被检者采用捏鼻式屏气的呼吸控制方式配合完成CT数据采集,在MIP和VR图像上观察四个指标:冠脉分支、胸壁表面皮肤、胸廓内动脉、肺底动脉及横膈,是否平滑连贯为评价标准。结果:捏鼻式屏气621例,588例屏气良好,图像显示为冠脉各分支、胸壁表面皮肤、胸廓内动脉、肺底动脉及横膈平滑连贯;33例屏气不良,图像显示为胸壁表面皮肤不连贯,相应层面的冠脉分支及肺底动脉错层,捏鼻式屏气控制呼吸方式成功率为94.68%。结论:捏鼻式屏气减少了准备过程中呼吸训练次数,缩短了呼吸训练时间,有效提高了D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