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声生教授从医近30载,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肝的关系密切,尤以脾胃虚为主,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气虚,肝气郁结,瘀血阻络为脾胃病的病机之要,病程长,病势缠绵,难以速愈,易复发为疾病特点。治疗上重视培补脾土,调肝理脾,条畅气机,化瘀通络贯彻始终,同时注意辨证辨病结合施方,对症用药,另善于针对不同情况,调补脾胃,疏肝理气,并重视疾病的预防和精神调摄,故每每取得显效。  相似文献   

2.
张声生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失调是基本病机,在气血失调的基础上,生痰、生热、生湿。气血之虚实、寒热与疾病发生发展及症状表现密切相关,治疗当以调气理血为纲,从寒热、虚实四端,提出调和营卫、益气养血、调气和血、理气活血、破气破血、搜风剔络、温阳化瘀、清气止血、清气凉血九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强调平调气血,并佐以祛湿、化痰、清热、消食药物。各治法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可单独使用,又多法并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度挖掘并系统总结张声生教授治疗消化科疑难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分析张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临证策略与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张教授门诊治疗UC病例资料97例,总计289诊次,并运用我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的“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张教授治疗UC核心处方:炙黄芪、炒白术、薏苡仁、黄连、木香、白扁豆、三七粉、地榆炭。常用药对有:1)炒白术、炙黄芪、地榆炭;2)薏苡仁、白扁豆、山药;3)黄芩、黄连、木香、白芍;4)延胡索、仙鹤草、三七粉;5)当归、香附;6)防风、葛根。药物随证加减规律为::1)腹胀伴有肠鸣时,多用槟榔、木香、焦神曲;2)腹痛伴大便脓血时,多用延胡索、地榆炭、仙鹤草;3)里急后重时多用黄连、儿茶、三七粉;4)畏寒时多用炮姜、肉桂;5)口苦时多用黄连、连翘。结论:运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了UC的症状和证候规律,总结了张声生教授中医临证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疑难病。胃阴学说根源于《黄帝内经》,是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重视胃阴为重点,体现了胃阴对胃腑生理功能及全身脏腑功能协调的重要性。张声生教授以胃阴学说为基础,指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胃阴不足之病机贯穿始终,胃阴亏虚致胃腑失于濡养,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常,继而出现胃脘疼痛或胀满等表现。根据本病不同的病机特点,张教授予以益气养阴、通滞养阴、化浊养阴、活血养阴、解毒养阴、阴阳共济等治法,验之临床,效如桴鼓。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崔洋  刘沈林 《光明中医》2021,36(5):708-711
慢性泄泻临床十分常见,诸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直肠炎、克罗恩病、胆囊切除术后以及胃肠道肿瘤化疗后都会有腹泻的临床表现.刘沈林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病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疗工作,学验俱丰,精于辨证,擅用古方化裁,在泄泻的寒热虚实辨治中提出久泻脾必虚的病机特点,临证多从脾、肝、肾三脏论治,治法多为健脾祛湿、酸...  相似文献   

6.
风药者,取象春季生发之气也,兼轻巧活泼、芳香辛散、轻扬升浮、通达宣散之性,此药可调肝宣肺运脾、斡旋气机升降,辅有承转机体脏腑气机以交通各脏之功,配伍风药医脾胃之疾,每获良效。张声生教授巧用风药于脾胃之疾,配伍敛阴、补气、活血、降气之药以取风药之长兼制风药之弊,其虽属佐使之品,然组方配伍之术于诊疗临床脾胃之疾常为点睛之笔,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外合治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平 《国医论坛》2002,17(4):27-28
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为小儿常见病 ,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运用久泻灵内服配合运脾散脐部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符合条件的门诊腹泻患儿 1 4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85例和对照组 60例 ,其中男 81例 ,女 64例 ;年龄 3个月~ 5岁 ,其中 1岁以内者 86例 ;病程1 5天~ 4个月 ,平均 2 6± 6.3天。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 1 986年颁发的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中“婴幼儿腹泻治疗方案”制定的诊断标准 :大便次数 6次~ 1 6次 /天 ,平均 7.2± 2 .5次 /天 ;大便性状多为…  相似文献   

8.
慢性腹泻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甚则多年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治疗本病概括为3法:益气健脾法,补肾回脾法,调肝温肾法。并体会到在治疗过程中要掌握3个要点:(骈病程②辨腹痛③辨排便。在治疗时,注意处理好以上几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总结周福贻教授对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治疗原则的论述,彰显周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水平,为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慢性腹泻以腹泻经久不愈为主要症状,古医籍称其为泄泻、飧泄、下利、溏泄、脾泄等。常与现代医学的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相似。慢性腹泻以虚中挟实者居多。病久累及脾胃,由实转虚,以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运化乏力,水谷不化,邪滞肠道。因此在治疗上,当以祛邪和调理  相似文献   

11.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临证时发现,运用“识病、三定、四辨”的辨治思路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首先通过“识病”以明确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从而把握病情、判断预后;其次进行“三定”,通过定脏腑、定虚实、定兼夹邪气确定病机;最后在“识病、三定”确定基本方后,辨泄泻、腹痛、肠鸣、情志等症状之轻重缓急以灵活配伍经验药物。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慢性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谢晶日教授认为,肝脾功能不调是本病的关键病机,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并根据多年临证心得将慢性腹泻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两虚证3个主要证型,治疗上分别以疏肝理脾、健脾化湿、益火补土为基本原则,同时注重通涩相济、养生调摄,临床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2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
辨证结合辨病治疗老年慢性腹泻75例姜堰市中医医院(225500)钱建业关键词老年慢性腹泻辨证结合辨病腹泻(泄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老年慢性腹泻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病程6个月以上者。笔者近年来采用辨证结合辨病的方法治疗本病75例。现小结如...  相似文献   

15.
池达智  黄东平  罗晶  陈江  金丹 《新中医》2014,46(3):101-103
目的:观察中医动静结合辨证治疗老年下肢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下肢创伤骨折的老年患者178例,随机分为2组各89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切开复位、绝对固定。实验组应用动静结合的原则辨证施治。2组治疗结束后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86.50%,对照组70.7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疼痛4例(4.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9%;对照组恶心7例(7.87%),感染10例(11.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0%。总体健康、疼痛与不适、积极感受、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等评分,实验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动静结合辨证治疗老年下肢创伤骨折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治法、证治要点等方面,介绍了路广晁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脾虚湿盛是发病的根本,灵活运用运脾化湿与健脾化湿,遣方用药是取效之关键。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补泻同施、刚柔相济、散收同用、通涩并行几方面讨论了仲景经方动静结合的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18.
慢性腹泻主要病因为湿、寒、热、瘀血、虚、暑、郁等,均可掺杂其间,分寒湿、湿热、脾虚、肝脾不和、肾阳虚、寒热错杂、血瘀肠络六型辨证。  相似文献   

19.
朱永康教授强调,慢性胰腺炎多因饮食不节致脾失健运而发病,故应以治脾为中心,同时又与肝木犯脾有关、久病则致瘀血阻滞,当气血同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的9 月间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150 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西医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统计.结果 西医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约95%.P<0.05,2 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腹泻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大,应引起广大医患的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