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引言 新一代移动通信(Beyond 3G/4G)将可以提供高达100Mb/s甚至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支持从语音到多媒体的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根据这些业务所需的速率不同动态调整。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低成本。这样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实现高速率和大容量,需要频谱效率极高的技术。MIMO技术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利用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需要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2.
0.引言 4G将提供高达100Mb/S甚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从语音到多媒体的业务,实现商业无线网络、局域网、蓝牙、电视卫星通信等的无缝连接,相互兼容。数据传输速率还可以根据所要的速率不同进行动态调整。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实现如此高速率和大容量,需要提高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及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在3G还未全球普及的情况下,通信业界围绕着4G的各种技术和产品已渐渐崭露头角。4G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宽的网络频谱、终端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可提供更多类型、具有多种QoS的各种速率的增值业务,通信费用将降低。本文通过对3G、4G通信基本关键技术分析比较,论述了当今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4.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10,34(1):24-26
移动通信发展到3G时代,适合3G高速数据传输速率的各种新业务和新应用将蜂拥而来.新业务和新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带动通信系统和终端加速度的升级换代。此外.“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都为移动通信带来新的发展需求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现有5G通信算法存在兼容性差,误码率高等问题,导致数据传输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较低。因此提出基于时延感知的5G通信链路映射算法。该算法通过线性预编码技术传输数据,对数据预先处理,进而设计5G通信链路的层映射模式,完成数据到端口的处理,最后基于时延感知优化映射算法感知层,实现对5G通信链路映射算法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数据传输的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均有所提升,总体数据传输效果提升19.8%。由此可见,基于时延感知的5G通信链路映射算法具有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6.
第4代移动通信的几种制式特点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迎来第4代移动通信时代。它能达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提供优质多样而价格低廉的服务。本文分析了4G发展的可能的几种模式的特点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对4G通信的发展提出了4种构想,并对中国未来通信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徐建平 《信息通信》2014,(10):265-266
随着3G业务的发展,国内移动数据业务迅猛增长。4G网络技术的推出,弥补了3G网络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质量不高等问题,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与3G业务相比,4G业务的自费更高,因此如何在3G业务市场较完善的情况下进行4G业务的营销,成了各大电信运营商所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3G网络技术与4G网络技术的对比分析,以及对4G业务用户需求的分析,对4G业务用户进行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对4G业务营销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最近10年,固定宽带数据业务迅速发展。随着Internet进一步发展和对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长,人们希望在移动环境中能够提供同样的高质量的宽带数据业务。WEAN和3G移动通信系统都能支持分组数据通信。WEAN作为互联网的延伸,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1Mbit/s(802.11b标准)。3G移动通信系统在室内环境下能提供2Mbit/s的数据率,在车速情况下其速率至少为144kbit/s。WEAN受限于移动性,而3G移动通信系统受限于数据率。  相似文献   

9.
5G系统主要面向通信服务而设计,并不是为原生支持通感算融合服务而设计的。6G将原生地支持通信、感知和计算服务,成为支撑未来社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信息底座,赋能丰富多彩的未来新业务。为此,解释了通感算服务以及服务用例,并定义了不同服务对应的性能指标和效率指标。为满足通感算融合服务及其指标,给出了一种通感算融合的系统架构及其关键特征。感知数据传输和计算数据传输既不同于通信的用户面数据传输,也不同于通信的控制面数据传输,进而提出了面向通感算融合的数据面,以解决通感算融合业务的数据传输需求。进一步地,面向通算融合,给出了6G通算融合基本流程,并给出了6G通算融合方案与算力网络协同的三种选项。面向通感融合,简要介绍了通感一体化的9个关键技术。还对感知和计算的“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的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通感算融合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5G技术以其超低时延、超高带宽、超大规模连接的显著优势,有效弥补了配网领域传统光纤通信的弊端,为配电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网络通信方式,然而5G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及5G硬切片专网的配网应用方案,该方案为配网业务定制端到端5G硬切片专网,采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性,并在实际配网业务场景中进行方案的部署验证。结果显示配网业务5G硬切片专网的平均时延为16.89 ms,下行发送和接收速率分别为380 Mbit/s和371 Mbit/s,上行发送和接收速率分别为31.2 Mbit/s和30 Mbit/s,基本满足电力配网应用的通信要求,并且基于量子保密通信技术,量子态误码率为0.76%,传输数据能够进行正常加解密,验证了量子保密通信和5G硬切片技术在配网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很难达到较高的通信速率,提供服务速率的动态范围不大,不能满足各种业务类型要求,以及分配给3G系统的频率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等,于是人们提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构想。4G的关键技术包括: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时分组编码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的通信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从单纯语音业务到多媒体业务的转变,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成为抑制日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人们努力研究各种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传输的技术,用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空时编码是近年提出的重要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已经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方案中广泛应用。本文在介绍简单的空时分组编码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共道信号产生的干扰进行抵消抑制的技术。采用具有干扰抵消技术的空时分组编码系统进行并行数据传输可以充分利用干扰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效的抵消处理,在原有的信道上能够极大的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种调制方式抗干扰性能的不同,对共道信号进行分步解码来削弱共道干扰的影响的空时分组编码并行传输策略。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的性能,为提高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做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安康 《电视技术》2022,46(2):155-157
作为基于4G通信发展起来的全新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本身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同时其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满足现代通信的实际需要.对此,在阐述5G通信内涵及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探究基于5G框架进行数据传输的价值,并在5G覆盖增强技术、频效提升技术、频谱扩展技术、毫米波技术应用的同时,指出提升5G通信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针对4G通信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4G通信结构,并研究了4G通信网络基本特点,内容包括:速率高,容量大,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用户共存,兼容性和灵活性较强和多种业务之间相互融合等。结合这些内容,探讨了4G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内容包括:通信网络调制和编码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软件无限电技术以及多用户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技术人员根据4G技术,开发了5G通信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的传输数据信息,5G通信技术具有更加健全的传输性能,传输速度也非常快,可以高效利用资源。正是因为这些欧式,当前数据信息传输才更加青睐5G通信技术。有机结合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同时也可以发展物联网技术。本文论述了基于物联网的5G通信技术实践,进一步发展5G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6.
3G视频手机双CPU间双端口RAM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开发3G移动可视电话系统过程中手机嵌入式系统双CPU结构间双端口RAM通信设计方案。设计采用Cypress公司的双端口静态RAM模块实现Intel PXA270与Qualcomm MSM6280双CPU间高速的数据传输。在低CPU负荷下支持高达7.2Mbit/s数据速率,完全能满足3G手机所要求的可视电话等高速数据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3G网络商用化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宽带数据业务传输速率的要求,研发速率更快、性能更好的新型通讯技术是相关机构和世界各国的关注问题。文章对4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技术目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4G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对4G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讨悄然兴起。在业务、功能和频带上,4G都与3G不同。4G数据速率将从2Mb/s提高到100Mb/s,可为全速移动用户提供150Mb/s高质量的影像服务。系统采用直接序列扩频CDMA技术,其射频带宽比数据带宽宽得多,所以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低速率(kb/s级)和中速率(Mb/s级)业务,对高速及超高速数据传输,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及码片间干扰问题很难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还能解决移动传输高速数据业务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经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通信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在3G网络的覆盖之下,用户可以随时获得高质量的无线数据传输,移动互联网业务加速了对传统通信业务的替代程度,加深了用户消费行为的渗透。与此同时,4G在业务承载力等方面与3G相比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应该加快4G的推出。文章主要针对上述背景,阐述了网络、终端、业务"三驾马车"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对4G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业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面向3G的传输网络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倩  徐荣 《通信世界》2004,(10):33-35
与2G相比,3G具有无可比拟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性能,可提供高速移动环境144kbit/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384kbit/s,室内静态环境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3G不仅比2G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同时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可以说,3G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走向,是移动用户发展、移动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目前建设传输网络时充分考虑3G系统的传输需求是十分必要的。3G业务下传输组网除了考虑接口链路带宽、组网技术外,还必须兼顾无线网络侧、交换侧的设备硬件接口对传输的影响。如何适应3G发展需要,结合现有网络基础,在保证3G业务传输质量的同时提高带宽利用率以降低传输质量的同时提高带宽利用率以降低传输带宽需求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