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软交换的2G移动通信本地网组网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和3G技术日趋成熟,而3G运营牌照迟迟未发,为此移动运营商开始寻求在传统2G核心网中的软交换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满足2G网络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移动运营商今后部署3G网络积累经验。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2G移动本地网组网方案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其给运营商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殷茜  李彬 《移动通信》2005,29(8):66-68
文章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概念,阐述了软交换技术在3G核心网中的应用趋势及其组网优势,最后对移动核心网软交换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中国移动T1项目进行了组网分析。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MSCPOOL的技术原理和组网方式,详细描述了在该组网方式下的三种位置更新,分别是:移动台的位置更新、用户跨MSCPOOL的位置更新及周期性位置更新,说明了在MSCPOOL组网方式下消除了池内跨局位置更新,释放了HLR和MSC的处理能力,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组网向池组化组网转变是移动核心网现网演进的必然趋势,同时基于现网网络运行安全考虑,MGW容灾部署策略成为当前移动网络改造研究的重点。文章结合MSC Pool和MGW Cluster技术分析,基于移动通信现网的网络架构,介绍了MGW Cluster技术及现网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核心网的组网向着大容量.高集成方向发展.移动核心网的网络安全.资源共享和负荷均衡等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简要阐述了MSCPOOL+Mini—Flex的技术的原理.组网结构.实现方式.来阐述现网中实现容灾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了MSCPOOL的技术原理和组网方案后,结合河南移动MSCPOOL的成功实施经验对这种全新的网络架构方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GSM网络规模的逐年增大.移动核心网的网络安全。资源共享和负荷均衡等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MSCPOOL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需求。本文在介绍7MSCPOOL的技术原理和组网方案后.结合黑龙江移动MSCPOOL的成功实施经验对这种全新的网络架构方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陶志强 《移动通信》2007,31(5):69-72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日益成熟和3G牌照发放的推迟,基于IP的移动软交换方案被认为是运营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并成为移动运营商扩容和优化2G核心网选择。文章对2G核心网络中的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基于IP方式下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9.
移动软交换系统是搭建在IP网上的,IP网络接入设备的不断增加将引入不稳定因素,将会对软交换核心设备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与质量。通过对现有网络拓扑的优化改造,实现软交换核心设备与网管、计费进行三网分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内容和结构,并分析了软交换在2G网络中的现实意义;通过软交换平台在移动2G网络容灾中的方案来论述和验证软交换技术在2G现网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NGN中的路由、交换及多层智能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一直是人们热炒的话题,国内各运营商对软交换技术投入极大的热情,3GPP的R4,R5和R6的核心网也采用了软交换,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 本期《电信网技术》“网络技术”栏目,分别对软交换网络的组网结构、基于软交换的业务体系、软交换网络中的安全机制,基于软交换实现的业务及其计费、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及测试进行了介绍,以使读者对软交换技术在组网、业务、计费、协议测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软交换大规模商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软交换在组网和业务方面较电路交换网又有其自身的优势,经过电信界的努力,软交换技术将会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移动网络关口局的重要地位、建设移动网络软交换关口局的必要性及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组网模式和解决方案,分析了建设移动网络软交换关口局的优势,认为在当前移动通信飞速发展、WCDMA网络大规模建设、3GPP R4版本高度成熟的时期,将已运营10年的中国联通哈尔滨分公司的移动网络关口局改造成软交换的关口局,是适应互联互通、实现全业务运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金融街总部正式宣布:由华为公司独家提供业界领先水平的移动软交换(MSCV9)核心网产品,新建中国移动全国31省的T1汇接网络(将承载中国移动全国17951IP电话等重要业务)。至此,历时长达一年半的“中国移动长途话路汇接网扩容改造五期工程”尘埃落定。另外,4月19日,广东移动宣布采用华为G9系统承建广东(广州、深圳)二级汇接网,两对TMSC2(汇接移动交换中心)共计9708端口,TDM组网同时支持升级到ATM/IP组网,在汇接局层面保证了平台的先进性以及后续网络升级(包括向3G升级)的更好投资保护。这是华为软交换…  相似文献   

14.
李蓉蓉  吕爱民 《电信科学》2007,23(1):99-103
软交换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体系架构,目前已逐步在各大运营商网络中开始大规模商用.本文首先针对软交换网络中IAD(综合接人设备)现网部署时的组网方案及业务应用进行阐述,然后对IAD现网应用能力的相关评估指标逐一进行分析.同时对IAD现网应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QoS(服务质量)保证、漫游控制等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夏安红  项明  洪超 《电信科学》2006,22(9):84-85
1 引言 基于3GPP R4规范的移动软交换技术从2000年左右开始规范制定,发展至今已历经6年多的时间.软交换相比于传统TDM交换机在组网灵活性、集成度、处理能力、功耗、占地面积、节约投资和运维成本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已经商用于世界各地2G/3G网络的各种网元、端局、长途局和关口局.  相似文献   

16.
移动软交换核心网IP化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IP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逐渐向全IP网络发展,基于软交换技术和IP技术构建的下一代核心网成为移动运营商的首选。本文从网络改造架构、话路网组网、IP地址规划方面入手,对于软交换核心网IP化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移动软交换机下实现IP承载语音业务的组网方案,就该组网方案的各种保护机制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详细介绍了对搭建在中国移动现网上的软交换IP承载语音网络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充分验证了该实现方式的高可靠性,完全能够达到电信级网络运行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3GPP R4规范的移动软交换技术从2000年左右开始规范制定,至今发展已经6年多的时间,软交换与传统TDM交换机相比,在组网灵活性、集成度、处理能力、功耗、占地面积及节约投资和运维成本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谓深入人心,已经商用于世界各地移动通信2G/3G网络的各种网元、端局、T局和G局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网络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3G软交换时代,核心网通过引入A/Iu-Flex技术,将传统软交换网络改造成MSC POOL网络,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各项性能。本文从技术原理、组网设计等方面入手,对MSC POOL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技术》2003,(11):48-51
通信网络从电路交换向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演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基于软交换结构的网络不仅有利于话音和数据的融合,而且也有利于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软交换——经得起未来验证的网络技术》一文,从开放的结构、组网的灵活性、低运营成本、可扩展性、可用性、多媒体业务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软交换的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这对传统网络的演进、软交换的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