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座,是提高尿毒症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前提条件。针对钛轮钉吻合制作动静脉内援方法的一些缺点,作者在应用钛轮钉吻合动静脉手术时先将动静脉近端剪成小的斜面;再四等分剪开四瓣固定于钛轮钉四齿上;在安放钛轮钉及对合吻合夹时,通过双手的协调配合准确完成吻合。改进后的手术方法可适当扩大吻合口的直径,防止吻合口变形和血管内膜损伤,保证吻合一次成功,使手术更简便可靠。应用钛轮钉吻合制作动静脉内瘘的一些改进@刘光伟$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115000@关珏$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115000@曹运萍$营口市第二人…  相似文献   

2.
笔者观察了260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使用钛轮钉吻合血管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钛轮钉作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 6年来应用钛轮钉作动 -静脉内瘘成形手术 45例 ,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经 5 369次穿刺作各种血液净化 ,血流量充足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院 1 993年 9月~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 86例 ,男 45例 ,女 41例。共作动 -静脉外瘘手术 4例 ,经典显微血管动 -静脉内瘘手术 1 5例 (其中外瘘改内瘘 2例 )。近 6年来应用钛轮钉作端端吻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45例 ,其中 1例结合经典手术法作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建立动 -静脉内瘘。1 .2   手术方法首先检查双侧挠动脉搏动情况 ,选择无严重血管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新发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应用钛轮钉机械吻合与手工缝线吻合动静脉内瘘(AVF)的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状况,总结两种吻合内瘘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吻合方式及内瘘保护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之间的所有新发ESRD需行血液透析患者47例,其中27例采用钛轮钉吻合器行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吻合,2()例采用传统血管端端吻合,随访24月,比较两组的内瘘通畅时间,并分别计算6、12及24个月的内瘘通畅率,并分析影响内瘘通畅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其随访24月的长期并发症状况。结果随访24月钛轮钉组内瘘通畅时间为(19.85士6.876)个月,手工缝线组为(22.95士3.268)个月。钛轮钉组内瘘6、12、24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2.6%、81.5%、66.7%,而手工吻合组为100%、95%、9()%,原发病、低蛋白血症、房颤及吸烟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VF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应用钛轮钉吻合AVF的患者。手工缝线组在心衰、静脉过度曲张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方面较钛轮钉组患者多。结论虽然钛轮钉机械吻合AVF在手术方法上简单容易操作,但对患者自身血管要求较高,手工缝线吻合组内瘘通畅时间明显比钛轮钉组延长,但其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钛轮钉组高。  相似文献   

5.
钛轮钉内瘘长期维持血透通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松 《护理学杂志》1996,11(2):98-99
钛轮钉内瘘长期维持血透通路的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常松用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是内瘘成形术的常规方法之一。我院血透中心1987~1995年采用钛轮钉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通路,取得较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15例中男245例...  相似文献   

6.
显微动静脉内瘘术64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目的 探讨供血液透析使用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方式及显微血管吻合操作技术。方法 收集64例动静脉内瘘术,比较桡动脉-头静脉侧端吻合术和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两种不同术式的内瘘血流量及血管合并症,分析吻合口不同口径对内瘘血流量的影响。结果 内瘘血流量每分钟200ml以上56例,出现内瘘血管合并症8例,因血流量不足再次手术6例。动静脉侧端吻合的内瘘质量比端端吻合好,当吻合口小于0.5cm时内瘘血管合并症增加。结论 桡动脉-头静脉侧端吻合术是动静脉内瘘术的首选术式,血管吻合口的大小以0.5cm为适宜,血管吻合应遵循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行血透的探讨张建儒,彭献代,陈乙川,刘春,刘宏伟,刘力自1986年以来、为12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用钛轮钉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62次,行血透治疗5002次,和对照组相比,疗效满意。临床资料共3l5例尿毒症患者,按年龄随机...  相似文献   

8.
手腕鼻咽壶部钛轮钉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上海解放军85医院肾脏科袁利,张荣祥,程颖资料与方法:我们91年始用钛轮钉建立鼻咽壶部动静脉内瘘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65岁。用山东生产的微血管吻合器。术前鼻咽壶部头静脉须明显可见,并可触及挠动脉搏动。...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16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施行动静脉内瘘术985例,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术中,前臂动静脉703例,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或端-端连续外翻吻合;肘部自体动静脉内瘘198例,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与肱动脉行端-侧连续外翻吻合;PTFE人造血管内瘘84例,前臂作“U”形皮下隧道,置入PTFE人造血管20—35cm,动脉端人造血管与肱动脉行端-侧吻合,静脉端与肱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术后1周内瘘口震颤消失52例,彩超发现瘘口狭窄,有血栓形成,行二次手术,重新吻合后均获成功。应用人造血管内瘘术后肢体肿胀较明显。内瘘3周后开始使用,首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大于200ml/min,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是动静脉内瘘术的首选术式,吻合口径5mm较合适,人造血管内瘘对上肢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动静脉内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动静脉内瘘宋基学1崔正宏1王广辉1牛雁2孟凡华2肖云辉2马秀玉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做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我院1990年~1994年6月,在显微镜下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的血管吻合术,重建20例内瘘吻合口,即时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科使用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不同手术方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不同手术方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8例动静脉内瘘手术及非动静脉内瘘手术血液透析病例,对其心功能变化进行分析。观察其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吻合口直径及吻合口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术后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值明显增高,吻合口直径,吻合口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功能有一定影响,不同动静脉内瘘方式,影响程度不一样。以端侧吻合最佳,侧侧吻合次之。  相似文献   

13.
透析动静脉内瘘吻合失败及成熟不良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失败与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8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内瘘吻合手术的成功率与成熟不良发生率;将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内瘘吻合手术成功率与青壮年组比较;同时观察动静脉血管病变对内瘘吻合手术与成熟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的内瘘吻合手术成功率为97.7%,内瘘成熟不良发生率为9.2%;老年患者的内瘘吻合手术失败与成熟不良发生率(17.1%)明显高于青壮年(5.7%);观察病例中由于血管因素导致手术失败与成熟不良共9例(90%,9/10)。结论:在做好充分的术前检查并熟练掌握手术方法的前提下,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的手术吻合成功率很高,但老年以及已有的血管病变是明显影响内瘘建立与成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临床改进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院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用动 -静脉钛轮钉内瘘透析 ,其中对 30例血管细内瘘困难者作了改进 ,亦能满足各种血液净化 ,血流量充足 ,兹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自 1990年 3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病人 110例 ,男 70例 ,女 4 0例。作动 -静脉外瘘 16例 (外瘘改内瘘 5例 ) ,其他为轮钉内瘘 ,其中对30例血管细 ,做轮钉困难者进行了内瘘改进。2 手术方法 首先检查桡动脉搏动情况 ,选择无严重血管硬化 ,搏动良好 ,血流充足的一侧上肢 ,术前 1周禁止作血管穿刺 ,防止血栓形成。常规备皮、消毒、铺巾。在腕横纹上 2…  相似文献   

15.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38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建立长共用因液透析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头静脉桡动则吻合内瘘术38例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临床应用38例44次头静脉桡动脉端侧显微外科吻合内瘘术,其中32例仅1次手术,有6例因血管炎症或血管栓塞先后施行2次手术。术后近期内因血管内塞未能使用者2例,另有2例因血管流量不足而放弃使用,40例使用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1个月-3年,最长已穿刺达300余次,仍使用良好。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显微外科吻合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钛轮钉吻合血管内瘘破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轮钉吻合血管内瘘破裂一例曾泽斌,李益明,刘志英,吴金桃患者男,30岁,尿毒症期,计划血透治疗,于93年10月2号作左挠动脉与头静脉钛轮钉内瘘术,使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血管内瘘吻合器,常规局麻于左前臂腕部掌侧腕关节距第一腕横纹2.5cm处作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线”,但一些长期透析患者,由于多次手术及反复穿刺,上肢前臂已无可供做内瘘吻合的动静脉。我们采用尸体动脉作为移植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方法 将尸体动脉用乙醚及无水乙醇处理,保存于75%乙醇内。将尸体动脉作为移植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3例。结果 术后血流通畅,血流量200-275ml·min-1。结论 用尸体动脉作为移植血管制作动静脉内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16 G穿刺针行标准前臂内瘘,吻合方式为直径3mm钛轮钉端-端吻合术.结果 穿刺1000例次中穿刺失误78例次.穿刺失败原因主要有(1)皮下血肿14例次(18%),系新瘘血管使用时,血管壁较簿,穿刺引起血管壁的损伤撕裂,造成皮下血肿;(2)未进入血管腔9例次(12%),系穿刺针潜行于血管下,未进入血管腔内,致抽吸注射器时无回血;(3)皮下肿胀24例次(31%)-系穿刺针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内,虽然抽吸回血通畅,但试推注入液体时皮下肿胀;(4)穿刺进针角度偏大7例次(9%),穿刺针刺破血管后壁迅速引起皮下血肿;(5)穿刺针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24例次(31%),因血流量可达200 ml/min,但透析时患者感觉肢体不适,轻微移动即有疼痛感或异物感.结论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血管通路,应尽量保护和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一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新式的动-静脉内瘘方法.方法 对前臂无法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内瘘患者,经彩超评估上臂血管情况后,采用肱动脉与头静脉或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做侧侧吻合.使用连续性缝合完成的技术要求.结果 20例患者上臂侧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手术一次性成功,无明显内瘘术后相关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患者使用情况良好.血...  相似文献   

20.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 ( HD)的前提和条件 ,对长期 HD病人建立血管通路选择上肢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是制作动静脉内瘘较理想和首先选择的部位[1] 。但随着该部位的使用 ,人们发现有其不足之处 ,该部位内瘘成熟时间长 ,穿刺范围较局限 ,并发症高。鉴此 ,我院肾内科 1 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对 30例 HD应用钛轮钉于其手腕鼻烟壶建立血管通路 ,获得理想效果。现将制作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 ,男 1 7例、女 1 3例 ,年龄 1 3~ 72岁 ,平均 46.0岁。 30例均为慢性肾衰竭须行 HD病人。2 方法2 .1 血管内瘘制作方法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