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总结2003年4月~2006年11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异体骨.术后功能康复时间6~27周,平均11.2周.结果 23例术后X线片提示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2周;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71.3°,背伸69.1°,尺偏25.2°,桡偏19.5°,旋前80.2°,旋后79.7°.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钉板松动断裂、腕管综合征、关节炎及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5.7%.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能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同时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因长期固定而导致的骨量丢失,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4月收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22例,年龄28~73岁,平均58岁。按AO分型:C1型12例,C2型6例,C3型4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骨折端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周。根据X线片测量,掌倾角5°~14°,平均7.9°;尺偏角15~°23°,平均18.3°。根据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6.4%,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可以有效预防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塌陷,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87例,根据AO分型的不同类型骨折及其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辅以克氏针固定以及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毒架等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78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44例,良21例,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 对不同类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微型钢板固定桡骨小头骨折术中安全区范围,避免钢板固定对上尺桡关节旋转的影响及术中对桡神经深支及血运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5例在确定安全区后采用微型钢板手术治疗的桡骨小头骨折,其中MasonⅡ型30例,MasonⅢ型1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8~69岁(平均41.5岁)。术中按照桡骨小头解剖位置(Smith法)、周围关节软骨形态、Caputo法及前臂旋转方法确定钢板放置后对上尺桡关节旋转有无影响。结果经过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1个月),术后肘关节伸屈弧度平均为135°(100°~145°);前臂旋转范围平均为126°(120°~150°),旋前平均为53°(45°~65°),旋后平均为73°(65°~76°)。按Broberg-Morrey评估标准:优32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3.3%。随访期间,出现2例内固定失效,钢板、螺钉松脱,影响旋转功能,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桡骨小头坏死、感染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钢板放置于安全区内对前臂旋转无影响,术中可通过4种方法综合使用来确定微型钢板放置的安全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0年11月~2015年9月采用克氏针对骨折端进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2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4例,C2型10例,C3型8例,通过术后随访检查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资料(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评定该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按Gartland等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4%。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应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1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骨折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43A2型3例,43A3型10例,43B1型2例,均合并腓骨下端骨折;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线距踝关节面1.6~4.5cm,平均2.8cm;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3例,ⅢA型2例)。GustiloⅢA型2例急诊行清创、腓骨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余患者术前行跟骨骨牵引。运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术中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2例切口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余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于术后16~24周(平均20周)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73~95分,平均89.5分,其中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6.7%。随访期间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术中利用微创置板技术,并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T-LCP)内固定手术治疗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3-2010-03收治的19例C2型桡骨远端骨折经T-LCP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定期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5-60个月,平均37.5个月。按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g评分方法评定:优9例,良7例,可3例。结论:T-LCP内固定手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 2003年9月-2007年4月,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38例,其中肩锁关节脱位17例,锁骨远端骨折21例,行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肩关节被动锻炼.结果 完整随访27例,时间3~37个月,平均2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6~8个月取出内固定,采用Karlsson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A级22例,B级4例,C级1例.1例钩板远端钩钩入肩峰,3例肩关节外展<90°,取出内固定后症状缓解.结论 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肯定.术中操作得当,适当早期锻炼,早期取出内固定对功能改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锁骨远端解剖型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26例CraigⅡ类Ⅱ、Ⅴ型锁骨外1/3骨折患者.11例应用锁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其中CraigⅡ类Ⅱ型8例,Ⅱ类Ⅴ型3例.15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其中CraigⅡ类Ⅱ型11例,Ⅱ类Ⅴ型4例.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锁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组术后肩部疼痛发生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在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根据Constant-Murley评定标准,锁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组优良率为91%;锁骨钩钢板组优良率为73%. 结论 锁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在治疗CraigⅡ类Ⅱ型、Ⅱ类Ⅴ型锁骨远端骨折,其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肢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1月- 2008年1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54例进行临床随访,根据桡骨短缩是否>4mm,分为桡骨短缩组(桡骨短缩距离>4mm)和对照组(桡骨短缩距离<4 mm),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类型、骨折粉碎程度和骨缺损程度、年龄、手术入路和术中内固定物选择、术中是否植骨、术后掌倾角和尺偏角、腕关节功能评分等情况。结果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为30%;年龄因素、术中是否植骨对术后桡骨短缩有显著性影响;C型骨折较B型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显著性增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对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骨短缩组与对照组比较,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有所降低。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时应考虑可导致桡骨轴向短缩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One of the factors of the successful military career guidance Cadet schools students is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their health. Medical suppor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10-17 years should include the full range of medical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defined for this group. The state of providing outpatient care for pupils at the Cadet School in St. Petersburg was studie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full medical c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can be based only on children's health clinic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organization of medical support pupils cadet schools should be cooperate with civilian health care.  相似文献   

12.
13.
ESR-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radiation-induced paramagnetic centers in enamel of mammals: carnivores (polar bear and fox), ungulates (reindeer, European bison, moose), and man. Values at half the microwave power saturation of the radiation signal, P1/2, evalu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found to range from 16 to 26 mW for animals and man. A new approach to discrimination of the radiation induced signal from the total ESR spectrum of reindeer enamel is proposed. ‘Dose-response’ dependencies of enamel of different species mammals were measured within the dose range from 0.48 up to 10.08 Gy. Estimations of ‘radiosensitivity’ enamel of carnivores and ungulates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radiosensitivity enamel of man by ESR method.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疾病毒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损害,一是受累神经的严重炎症性浸润,继而导致受侵犯神经节内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二是皮肤的水泡。迅速抑制神经节和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的充血、水肿和坏死,防止粘连形成,达到迅速镇痛、改善皮损,缩短病程及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因而,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16.
17.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海马硬化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和 18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海马头部浅沟的显示情况、海马头部大小和信号改变。结果  18例海马硬化患者中 ,16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明显变浅 ,几乎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存在。硬化侧海马头部均有萎缩 ,并在T2 WI和液体衰减恢复 (FLAIR)成像呈高信号。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是诊断海马硬化的一个可靠征象 ,结合患侧海马有萎缩性改变和T2 加权成像信号增高 ,可肯定诊断海马硬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外涂湿疹膏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有2例患儿复发。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