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慧明 《社科纵横》2008,23(12):19-20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中央文件,这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哲学上进行反思,转变传统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一致,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经济转型,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带来观念的进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1):10-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明及生态文明并非在人类产生之前或与人类一同产生,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长期以来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消极后果经过认真思索并为之付出了惨重代价的结果;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深刻的历史反省。就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而言,并非独立于其他文明之外,而是以其他文明为基础,渗透于其他文明之中。就它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关系而言,并非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下一个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我国海洋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实际上,有限而且脆弱的海洋资源正在应付着人类没有节制的利用,我们不断地从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向海洋抛弃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这种累积的效应将毁掉海洋生态系统未来对人类能够做出的经济服务能力。我们必须意识到开发活动会导致海洋生态的改变,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意识到维持复杂且具有适应性的自然系统的多样性和恢复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娟 《创新》2014,8(5):5-10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进行反思与前瞻。文章分析现行发展道路的地位与价值,重点剖析现行发展道路的问题与不足,最后提出我国必须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的生态文明新型发展道路,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3):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生态制度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的纵深发展,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理念、理论建设发展到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孙芬 《阅江学刊》2012,4(5):57-6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制度是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关于生态制度设计的经验为中国生态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在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我国应切实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制度,完善促进生态和谐的法律,推动政府行为的生态化转向,促进全体公民的生态参与。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生态幸福生态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娟  李枥霖 《创新》2013,(5):27-31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因此,必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文章提出了生态幸福的概念,论述了生态幸福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人民生态幸福现状与问题,揭示了生态幸福缺失的实质是生态产品缺乏,重点探讨了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六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取向;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生态文明观意蕴;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中国学者时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的全面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的伟大实践,都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在现时代的科学价值和强大生命办.  相似文献   

13.
李福源  樊勇 《探求》2006,4(1):12-13,36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和谐社会要求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本质相统一。社会和谐寓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史。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呈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特征规律和建设实践与人类文明孕育、发展和盛衰紧密相关。中国古代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给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其进步意义与理论局限并存.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关联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卫东 《社科纵横》2009,24(2):33-34,59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而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由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现代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范式转型。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自觉选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构建生态文明,需要从思想观念到道德行为、从发展模式到生活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出发点,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愈加丰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姜春云 《唐都学刊》2014,(4):F0003-F0003
尊敬的柯布博士、各位嘉宾、各位代表: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来信收到。欣悉第八届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美国克莱蒙市召开,请允许我代表本次论坛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9.
张新平 《创新》2019,13(3):74-82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础,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基本内容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架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时代性进行了探究,这对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生态经济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