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延边地区200例朝鲜族正常妇女骨盆的X线及临床测研究量说明,延边地区朝鲜族女性骨盆与华北地区汉族、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三民族相比较,总体上近似华北地区的汉族女性骨盆,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女性骨盆差异较大,而在标准型女性骨盆中扁型略多于其他民族,而且骨盆中腔及出口也倾向于略扁平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汉族与哈萨克族、城市与乡村孕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 79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汉族与哈萨克族、汉族城市与乡村、哈萨克族城市与乡村、汉族城市与哈萨克族城市、汉族乡村与哈萨克族乡村孕妇剖宫产率的差异.结果:汉族、哈萨克族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52.3%、34.8%,汉族明显高于哈萨克族(P<0.01);汉族城市与乡村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61.1%、34.5%,城市明显高于乡村(P<0.01);哈萨克族城市、乡村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9.4%、25.5%,城市明显高于乡村(P<0.01);汉族、哈萨克族城市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61.1%、39.4%,汉族城市明显高于哈萨克族城市(P<0.01);汉族、哈萨克族乡村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4.5%、25.5%,汉族明显高于哈萨克族(P<0.01).结论:汉族与哈萨克族、城市与乡村孕妇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汉族高于哈萨克族,城市高于乡村.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新疆维吾尔族及生长于新疆的汉族各100例女性骨盆进行了临床及X线测量,将X线测量值做了相互比较并和天津组对比。结果表明:女型骨盆天津组高于新疆汉族,后者高于维吾尔族。男型与扁型骨盆维吾尔族显著高于汉族及天津组;骨盆入口前后径维吾尔族与天津组相近,汉族高于天津组;横径维吾尔族与汉族相近,明显高于天津组;中骨盆各径线维吾尔族、汉族间无差异;前后径天津组明显高于本组,横径无差异;骨盆出口维吾尔族、汉族无差异,横径均比天津组大,耻骨弓角度新疆汉族大于维吾尔及天津组;骨盆高度天津组高于本组,维吾尔族与汉族无差异;骶骨节数维吾尔族、汉族相近与天津组差别显著。结果表明,骨盆发育与地理条件、生活习惯及种族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凤玉  巴善铎 《新疆医学》1996,26(3):162-163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较少见,随着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普及,检出率逐渐增多。1985~1994年间,在我院做内镜检查的600例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患者中,发现本病20例,占3.3%。本文报道了该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内镜下诊断。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5例,占75%;女5例,占25%。男:女:3:1。年龄在45~75岁之间,其中45~50岁5例,51~60岁8例,61~75岁7例,以51~60岁年龄组多发。族别:汉族8例,维吾尔族7例,回族2例,哈萨克族3例,以汉族多见。病程: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期间9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维吾尔族患者左旋之支近段、右冠近段大于哈萨克族,汉族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近段、右冠远段均大于维吾尔族,汉族左主干、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远段均大于哈萨克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大、中、小学生的视力下降问题已引起各界重视,大量普查资料说明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近视。我院于1987年6月~1988年6月对喀什市3500名维吾尔族,汉族初高中毕业生视力进行检查。结果表明: 1.学生中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近视。 2.维吾尔族、汉族近视发生率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7.
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现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F  Ma YT  Yang YN  Xie X  Li XM  Huang Y  Ma X  Chen BD  Gao X  Du 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59-3263
目的 了解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现状,为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病奠定基础.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新疆抽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7个地区,抽取年龄在35岁以上样本,进行以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血压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结果 调查人数为15 061人,有高血压的为5701例.总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6.21%,男性为3 8.70%,女性为34.2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20.01,P<0.01).汉族高血压患病率为33.42%,维吾尔族为28.50%,哈萨克族为48.69%,哈萨克族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维吾尔族和汉族(χ2=29.36,P<0.01).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风险不同,以汉族人群为参照(OR=1),哈萨克族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56倍(OR=2.56,95% CI:2.28~2.88).年龄、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为汉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量、肥胖、高脂血症为维吾尔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哈萨克族高血压危险因素为年龄、体力活动量、肥胖、高脂血症.结论 新疆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高,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且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 CYP2C19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该院干部内二科住院体检患者750例,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 CYP2C19基因多态性,了解基因型和代谢型分布在3个民族间的差异性。结果检测到 CYP2C19的不同代谢型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哈萨克族快代谢型基因频率为93.8%,高于汉族(89.0%);慢代谢型基因频率为6.2%,低于汉族(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人群中,CYP2C19的代谢型和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可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0年9月至1993年1月做同种异体肾移植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6~47岁。汉族6例,维吾尔族2例,哈萨克族1例。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晚期。全部为汉族尸体供肾,供肾者年龄21~38岁,身体健康。供受体HLA配型3例无相同位点,6例未做。淋巴细胞毒试验未做。全为ABO同血型。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与肥胖关系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其与肥胖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利用2007年10月~2010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冠心病、脑卒中的预防及综合诊治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6.21%,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8.70%,女性为34.2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20.01,P〈0.01)。汉族高血压患病率为33.42%,维吾尔族为28.50%,哈萨克族为48.69%,哈萨克族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和汉族(X2=29.36,P〈0.01)。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6.64%和26.07%,其中男性为40.81%和27.63%,女性为33.06%和24.82%,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150.12,P〈0.01)。汉族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6.66%、17.65%,维族患病率分别为34.99%、28.77%,哈族患病率分别为32.73%、34.52%。不同民族肥胖的患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35.41,P〈0.01)。随着BMI的增加,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R=0.13,P〈0.01)。性别及民族间BMI≥25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新疆高血压、肥胖患病率均高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均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且存在民族差异。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淋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较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病。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4年2月经眼科门诊治疗12例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例新生儿中,男7例,女5例。就诊时间;生后1天1例,3天2例,6天5例,7天3例,10天1例。汉族3例,维吾尔族5例,哈萨克族3例,回族1例。12例患儿父母均有淋病史或有性紊乱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地区维汉不同民族肾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384例新发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维汉不同民族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汉族肾癌患者以右侧为主(52.4%),而维吾尔族肾癌患者以左侧为主(56.7%)。汉族肾癌患者中无症状者所占比例明显地高于维吾尔族肾癌患者(41.7%vs 20.0%)(P<0.05)。维汉民族肾癌患者病理类型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肾癌患者肿瘤T1a比例显著地高于维吾尔族肾癌患者(50.1%vs 16.7%),T1b肿瘤汉族比例显著地低于维吾尔族肾癌患者(19.4%vs 70.8%)(均P<0.05)。两组主要的病理类型均为透明细胞癌。结论与汉族肾癌患者相比,维吾尔族肾癌患者有症状者明显多于无症状者,肿瘤的病理分期也高于汉族,提示可能与维吾尔族人群的健康体检意识不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在临床上常见,手术较难。现将我院手术治疗12例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女性11例,男性1例。30岁以下1例,31~40岁4例,40岁~50岁5例、50~60岁2例。汉族8例,维吾尔族2例,回族1例,哈萨克族1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广西壮、汉族妇女生理骨盆进行临床测量及X线测量,比较其生理骨盆的差别,大部分指标无显著意义.但与华北地区妇女的生理骨盆比较,则大部分指标的差别有显著意义.其主要差别是:广西妇女的骨盆由入口至出口,横径偏大而前后径偏短,耻骨弓角度大及骶骨宽,与各平面横径偏大相符合.骨盆入口呈扁女型者明显多于华北地区.广西妇女骶骨多为5节,故骶骨较短,骨盆侧壁呈外展者多于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经病理确诊的3 12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新疆地区食管癌患者独特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3-2009年间经病理学确诊的3 120例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族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食管癌好发于50~59岁,男性多见(74.6%),女性占23.6%.(2)汉族、哈萨克族患者构成比高(分别为42.1%和33.6%),维吾尔族患者构成比低(21.4%).(3)发病部位好发于食管中段(71.9%),上段最少见(6.5%).(4)在鳞癌、腺鳞癌、粘液癌患者中汉族患者比重大(分别为43.0%、39.3%和51.4%),哈萨克族患者以腺癌居多(63.0%).(5)肿瘤分化程度上汉族和维吾尔患者以高分化多见(68.0%和56.1%),哈萨克族以低分化多见(54.4%).结论 新疆食管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具有一定的民族分布特征;汉族、哈萨克族人群所占比重较大;病灶部位好发于食管中段,其次为下段;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在不同的民族中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并分析博州地区住院分娩新生儿随访情况.方法 对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博州地区医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随访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共住院分娩526例新生儿,其中汉族429例,蒙古族37例,维吾尔族36例,哈萨克族15例,回族9例;根据出生体重分析,巨大儿占19.20%,低体重儿占3.04%;出生7 d内随访率低,为7.79%;剖宫产率高达64.07%;喂养情况分析,纯母乳喂养率为81.94%.结论 博州地区新生儿随访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早期新生儿组.  相似文献   

17.
淋菌性尿道炎简称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89年1月诊断治疗86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男81,女5,年龄19~50岁,其中5例否认不洁性交史。1986年4例,1987年14例,1088年58例。2.工人32例,司机19例,购销员12例,个体户9例,农民5例,学生2例,其他职业7例.其中,哈萨克族1例,维吾尔族2例,余为汉族.3.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2周.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1999年7月-2007年12月本科对1176例不同皮肤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初筛,蛋白印迹试验(WB)作确证试验.结果42例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其中男性33例(79%),女性9例(21%),年龄20-35 岁;维吾尔族35例(83%),哈萨克族5例(12%),汉族2例(5%),有静脉吸毒史36例(86%),性传播6例占14%.  相似文献   

19.
我院儿科从2006年在巴州地区率先开展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工作,现已开展此项目工作近3年,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州各市、县及与之相邻其他州、县到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及儿保科门诊就诊患儿72例.根据1988年7月佳木斯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标准,6个月以下婴儿参照Vojta姿势反射进行早期诊断[1].72例中男44例,占61.1%;女28例,占38.9%.其中汉族31例,占43%;少数民族41例,占57%,其中维吾尔族16例占22.2%,回族11例占15.3%,蒙古族9例占12.5%,哈萨克族5例占7.0%.年龄分组0~12个月13例,占18.1%;12~36个月51例,占70.8%;36月以上8例,占11.1%.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分型: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痉挛型49例,占68.1%;手足徐动型6例,占8.3%;强直型9例,占12.5%;肌张力低下型3例,占4.2%;混合型5例,占6.9%.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土、汉族各100例正常妇女骨盆的X线及临床测量研究,土汉族妇女的身高与自身骨盆入口及中骨盆面积呈正相关。土族骨质较汉族粗、厚。临床测的髂崤间径、髂棘间径土与汉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X线测的入口横径土族小于汉族,骨盆前部高度,耻骨联合高度临床上测的土族大于汉族。但X线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耻骨弓间角土、汉族相比土族小,坐骨切迹顶部也小于汉族,耻骨弓形态土族男型多于汉传,女型少于汉族,从骨盆测壁来看土族内聚多于汉族而直立者少于汉族。这种差异与种族、遗传、生活习惯、劳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