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雷电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防雷减灾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防雷技术档案的管理。作为当前防雷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防雷业务中,防雷档案的管理系统是确保防雷检测业务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但目前防雷档案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应用是气象部门进行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的基础;为提高防雷技术服务,增强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真正实现防雷减灾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对不同版本的图形显示客户端作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3.
防雷减灾科技服务与防雷行政许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赵丽蓉 《甘肃科技》2012,28(20):10-11,4
通过总结云南省开远市近几年在开展防雷科技减灾服务、防雷行政许可和防雷减灾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解决开远市在履行防雷管理这一政府职能工作中的方法对策。并结合开远市实际发展水平,不断规范和完善防雷减灾,依法行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防雷减灾科技服务纳入地方公共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服务目的,树立气象部门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防雷减灾是我国公共服务系统的构成部分,在保障社会安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进行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中,关于气象部门防雷行政相关的防雷中介技术服务,倒逼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加快改革。加强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服务现状。该文就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沿线是地震、干旱、洪水等灾害的高发区域,防灾减灾需求强烈,但关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数据和信息服务能力相对滞后。面向防灾减灾知识服务需求,阐述了知识服务的起源和知识服务系统的主要特征,构建了以全球灾害元数据库、防灾减灾知识网络和知识服务系统门户为核心的防灾减灾知识服务框架,建立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并分析了灾害元数据标准、灾害数据产品、灾害知识应用、灾害案例共享等基础应用。重点介绍了目前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典型应用,包括孕灾环境基础数据知识服务应用、耕地干旱水平时空展示专题知识应用、蒙古国孕灾环境土地覆盖全要素数据服务知识应用、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历史灾害知识应用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草地产草量知识应用。从基于知识组织的灾害数据管理、基于数据共享的灾害资源导航、数据驱动的灾害信息产品、人工智能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面向应急的快速灾害制图和社交媒体灾害数据挖掘6个方面进行了知识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6.
雷电监测资料的开发与应用,是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在公众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中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对丽水市防雷监测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应用雷电监测资料的具体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既看到了该领域的迫切需求和发展前景,同时也看到了目前雷电监测资料开发、应用中的不足,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进行雷电监测资料的开发与应用,是气象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防雷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防雷减灾服务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产品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开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景平 《甘肃科技》2012,28(20):12-13
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介绍了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分析了兰州市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并对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连云港雷电活动特征上结合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应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作为信息时代的重大危害之一,防雷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保护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该文分析了防雷减灾服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希望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娄底市辖区内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30a常规观测资料、湖南省闪电定位系统2008~2012年监测数据和娄底市雷电灾害调查资料进行气候统计分析,找出区域内雷电活动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旨在为提升防雷减灾服务能力,增强雷电灾害防御针对性有效性,加强雷灾风险管理,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科学归避雷击风险,合理设计防雷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灾害危机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危机管理水平是影响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内外灾害危机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指出人力资源充足及其较强的管理能力是提高灾害危机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灾害危机管理水平,加快危机管理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永军 《科技资讯》2013,(34):158-158,160
学校是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处于相对落后薄弱的环节。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的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校园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防雷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当前就如何提高基层应对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如何提升公众防雷安全的意识,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何推动基层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013年8月到9月我们会同景县教育部门,对本县辖区内138所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经过调查了解分析,发现了具有代表性且普遍存在的防雷安全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渍涝灾害防治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为暴雨、地势低洼是形成武汉市渍涝灾害的重要原因,其防治的战略措施是:强化综合防灾的意识,开展渍涝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加强防治渍涝灾害的综合管理、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排水减灾工程建设的投入,强化综合减灾的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实际,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对农村建筑物的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农村建筑物雷电灾害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本着安全、简易、高效的原则根据不同雷电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加强应急管理、系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10年来,中国减灾能力、现代化综合救援能力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新时代应急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防灾减灾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灾害大数据平台在灾害防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中国自然灾害频发、高发的现状与趋势,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存在本底数据、机理认识、风险预测的挑战。未来应重点加强自然灾害基础研究、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韧性社会建设、科普教育、自然灾害保险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宜居地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该文根据2006-2014年青岛市气象部门收集雷电灾害情况,对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以及和受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青岛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雷灾特点,提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工作实践,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对农村中小学校的雷电灾害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施工,本着安全、适用、节约、高效的原则根据不同雷电灾害类型题材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为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铁路“自然-技术灾害”严重,减灾任务繁重的实际,提出以铁路灾情研究、铁路减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科学定位,铁路减灾资金的筹集与管理、铁路减灾的决策分析与规划、铁路减灾的组织与结构、铁路减灾评估为内容的中国铁路减灾管理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正>防灾减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今年国际减灾日期间,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紧紧围绕主题,通过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技能示范、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应急救援实战演练等活动,普及推广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