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移动已陆续启动C-RAN的规划和建设,BBU集中化设置将成为今后无线建设的主要模式.本文分析了C-RAN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对基于C-RAN的传送网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5G网络建设成本高,投资压力大,基站建设进度受铁塔公司制约;基站机房电费、租赁、服务费用逐年上升,运营维护压力大。面向未来5G建设,通过C-RAN组网,实现BBU集中化部署,可促进降本增效,实现低成本建网。首先分析了C-RAN区所处的网络位置,其次从BBU框多基站/多载波配置能力、单机柜装机空间等维度,阐述了C-RAN机房配置标准,最后以某省C-RAN规划为例,得出C-RAN机房配置模型,并对C-RAN机房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开展的5G网络建设情况,通过对不同模式下无线接入网络的架构介绍,分析C-RAN模式下BBU设备集中部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体气流组织、散热方式和空调设备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4.
爱立信为中国移动TD-LTE C-RAN现网部署前传解决方案:近日,中国移动联合爱立信首次采用基于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移动前传方案暨PAU 6000产品,成功部署了C-RAN架构的TD-LTE网络。在该部署中,远端无线站点只有室外天线和RRU(射频拉远单元),不需要空调和机柜。从施工角度来说, PAU6000即插即用,十分简单,还能抵抗室外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体积比RRU还小,且功耗超低。通过将BBU和MU集中化部署,并充分利用现有光纤网络与PAU 6000产品,实现了到简化无线基站远端站点的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通信,因而大大降低了中国移动的总拥有成本。采用高速度、低时延CPRI前传的C-RAN架构能够实现无线多点紧密协同,带来更高的LTE网络利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5G BBU采用C-RAN与D-RAN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目前广东有限公司首选C-RAN这种业务集中部署的建设模式,然而C-RAN的建设模式对于前传光纤资源需求量非常大。本文从无源波分复用设备的原理出发,建立无源波分对光缆网的覆盖模型,对常见无源波分型号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场景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C-RAN现网部署上,根据不同场景,中国移动提出了在全新网络中小规模集中部署、在基站下沉趋势下利用骨干机房集中BBU和新建微站等方案。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年的研发与试点,中国移动C-RAN在实际产品、现网部署、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获得实际进展。其中,在现网部署策略上,中国移动提出适应不同场景的方案,一是在全新网络建设或既有网络规模替换中,积极采用C-RAN小规模集中部署,减少对现网的冲击,逐步完善光纤管理技术;二是在"基  相似文献   

7.
朱明亮  钟虎 《电信快报》2022,(11):31-36
针对5G规模化建设过程中的前传方案选择问题,从5G前传网架构变化入手,分析5G网络C-RAN(集中化无线接入网)大集中和C-RAN小集中两种不同架构下的前传网需求。给出光纤直连、无源波分、有源波分、半有源波分四种前传技术方案的组网结构,并结合两种C-RAN架构的差异化需求,对四类前传网技术方案进行优劣分析,最后给出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前传网组网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的做好现阶段的4G C-RAN规划和分阶段实施工作,本文试图分析未来5G技术对网络架构产生的影响,为现阶段C-RAN工作提供经验分享和案例参考。重点分析了未来5G无线网设备形态、基于NGFI+C/U分离的的RAN架构,并以某地区C-RAN区域划分、机房规划为实际案例,介绍了其向5G网络架构演进的预判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C-RAN技术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那么如何利用这把利器,我们经过了一系列探索、思考、实践,提出了C-RAN目标网的概念。以C-RAN站点作为基础,重构无线网、传输网,网络结构大大简化,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5G启动规模建设,运营商普遍采用C-RAN组网,BBU集中部署.由于5G BBU功耗较大,导致部分机房局部区域温度过高.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机房局部过热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气流组织、机柜布局、设备布局、新型产品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规范5G BBU规划、设计和安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BBU的重构、NGFI的引入以及传输承载方式等方面展开了对C-RAN演进展的讨论,为5G网络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新的C-RAN(集中式/协作式/云计算无线接入网)网络架构,提出了基于OTN的LTE 4G回传业务承载解决方案,从而降低移动无线网络的建设成本和网络运营成本,为新一代C-RAN接入汇聚传送网提供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C-RAN的建设目的,是从无线接入网架构上彻底改善传统建设方式对2G/3G网络带来的底噪升高以及弱覆盖等问题。今年,中国移动C-RAN项目在技术研发和试点应用上都取得很大进展。随着C-RAN在国内多个城市甚至海外地区建立起试点、现网部署逐步推进,C-RAN产业链上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中,核心厂商的C-RAN研发与试验进展也成为近日ITU电信展上的热点。动态负载均衡性能进一步提高作为中国移动C-RAN的核心合作厂商之一,英特尔中国研究院C-RAN相关研究内容包括三大块,一是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LTE算法设计和优化,二  相似文献   

14.
夏飞  杨斌 《电信快报》2021,(3):25-27
针对5G无线网和传输网的网络架构和部署方式,文章通过对传统网络架构的问题分析,并对C-RAN(集中化无线接入网)组网的部署原则、网络架构、前传的三种方案(光纤直驱方案、无源波分方案、有源波分)的优缺点、以及回传方案进行分析说明.认为C-RAN集中部署时在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资源整合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较高优势,也是解决传...  相似文献   

15.
李鸿 《电信快报》2021,(1):38-42
针对某地市运营商传输接入机房资源瓶颈的问题,从提升装机能力、有效节能、降本增效等多个方面,对传统建设方案和C-RAN(基于云计算的无线接入网构架)智能柜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在同等外电容量的前提下,比较结果认为C-RAN智能柜方案在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C-RAN模式下集中部署BBU(基带处理单元)池,有效加快5G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16.
结合C-RAN的网络架构和技术特点,提出并分析了面向C-RAN的几种传输承载方式,希望对今后C-RAN的建设起到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C-RAN在CDMA2000网络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玲 《移动通信》2012,36(18):48-51
文章首先介绍了C-RAN网络架构;然后针对CDMA2000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C-RAN的应用结构、应用优势和应用挑战三方面探讨了CDMA2000无线接入网的C-RAN演进。  相似文献   

18.
闫实  王文博 《电信科学》2014,(3):49-53,66
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被认为是有望解决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服务需求问题的核心技术方案之一,已有研究表明C-RAN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能有效提升网络的谱效率和能效率。总结了C-RAN的研究现状,给出了其系统架构和核心关键技术挑战,并讨论了C-RAN架构相比传统方案具有的优势和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5G网络C-RAN组网架构,并根据实际网络建设场景,总结了5G网络C-RAN建设方案。在建设5G网络C-RAN架构同时,开启5G站间协同COMP功能,有效提升了小区边缘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发展的移动业务和频谱资源受限的环境下,传统的RAN架构面临着诸多挑战,而C-RAN架构下的无线接入网,在技术架构、技术能力、部署场景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其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大大提高了移动运营商的持续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通过对C-RAN现阶段建设方案进行探讨分析,为未来C-RAN大规模应用及更灵活的多标准运营支持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