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陈芳  关玉峰  杨文婷  邓辉  王浩 《海南医学》2022,(17):2207-2211
目的 探讨胃底腺型腺癌(GA-F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2例GA-FG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1女1男,年龄为43岁、73岁,平均58岁;患者平时无明显异常,体检时胃镜分别发现胃体大弯侧息肉和胃体前壁中段隆起糜烂灶,肉眼分型0~Ⅱa型,病变表面均可见小血管充血;病理镜下见病灶最大径分别为3 mm、9 mm,表面被覆的胃小凹上皮细胞无异型,固有层腺体结构紊乱,出现迷路样相互吻合的“绵延不尽”的腺体,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样细胞和少量壁细胞样细胞2种细胞构成,未见肿瘤性坏死及核分裂象;病变分别浸润黏膜肌层和浅表黏膜下层生长(浸润深度分别为1 mm及2 mm),无间质反应及脉管、神经侵犯。周围胃黏膜未见萎缩,未查见幽门螺旋杆菌。免疫表型:瘤细胞MUC6呈弥漫强阳性,MUC5AC阴性,CEA阴性,p53呈野生型,Ki-67占5%~8%,Hp阴性。患者分别随访8个月、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GA-FG是一种新型胃腺癌,形态很罕见但是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内镜下多呈息肉样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诊治的9例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患者中5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4岁。其中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6例、泌酸腺腺瘤(gastric oxyntic gland adenoma,GOGA)3例。最常见的症状是腹部隐痛(5/9)。胃镜提示胃体或胃底的浅表隆起型(8/9)或浅表平坦型病变(1/9),病灶最大直径2~6 mm。GA-FG及GOGA均以主细胞成分为主,伴有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排列成不规则的腺管状。GA-FG中查见肿瘤周围间隙(5/6)及肿瘤周围纤维化(1/6)。免疫表型显示主细胞表达胃蛋白酶原Ⅰ、壁细胞表达H+-K+-ATP酶、颈黏液细胞表达黏蛋白6。4例患者获得12~25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胃的主细胞为主型泌酸腺肿瘤是罕见且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肿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何娅  吴兵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73-73,75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对8例直肠类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应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随访。结果 8例均为直肠典型类癌,免疫表型8例Syn、CgA均阳性,CEA均阴性,Ki-67阳性表达率小于5%或阴性。本组病例均位于距肛门8cm以内,直径均小于1cm。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保证标本切缘0.2cm为阴性,制订超声内镜随访计划,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对组织学上典型类癌,肿瘤直径小于1cm,未浸润肌层者,超声内镜下治疗长期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白的表达,研究该组乳腺癌中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24例(57.1%)表达CK5/6、CK14、EGFR中1项或几项标志物,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其中CK14没有单独表达;18例(42.9%)均不表达CK5/6、CK14、EGFR.24例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22例,Ⅱ级2例,且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24例中有Ki67表达22例;18例不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3例,Ⅰ~Ⅱ级15例,18例中有Ki67表达8例.具有与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核级别及Ki67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临床工作中依靠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及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K5/6、EGFR及Ki67,对诊断该类病变和判断顸后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150-153+封三
目的 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GC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病理科2013年6月~2018年5月的住院手术病例5 例GCG 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 5 例患者中2 例男性,3 例女性。年龄11~61 岁,平均49 岁。发生于顶叶3 例,发生于颞叶1 例,发生于枕部1 例。肿块直径3.0~8.0 cm,平均5.8 cm。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病理性核分裂像和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瘤细胞GFAP表达差异较大,弥漫表达Vimentin,Ki-67 约为20%~35%。结论GCG 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组织学上需与伴有间变特征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胶质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SCD34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六医院及宁波市奉化区中医院收治的3例SCD34F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42、60及48岁,肿瘤分别位于右侧髂腰部、左大腿及右小腿。肿物最大直径分别为2.5、4及1.7cm。镜下主要表现为肿瘤性梭形至上皮样细胞、奇异性核细胞呈片状及束状排列;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颗粒状及玻璃样嗜酸性胞质,常可见核内假包涵体,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3例瘤细胞均弥漫强表达CD34,无INI-I蛋白缺失,1例局灶表达CK(AE1/AE3),不表达SMA、EMA、CD31、S-100蛋白、HMB-45及desmin等。CD68标记间质内的组织细胞阳性而瘤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5%、8%及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示2例存在PRDM10基因重排。结论 SCD34FT是一种罕见的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新型肿瘤,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和独特的免疫表型,需与未分化多形性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姚秀娟  陈祥义  张如意  于亚威 《浙江医学》2018,40(17):1949-1951
目的探讨鼻咽部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TL-LGNPPA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女性,44岁;1例男性,67岁。2例患者肿物均位于鼻咽顶部,呈外生性息肉状生长。镜下观察,肿瘤均由乳头状结构和管状腺体组成,乳头间质为纤维血管轴心。乳头和管腔被覆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形态一致,相对温和,细胞质嗜酸性。免疫组化标记显示,2例患者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7、CK19、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波形蛋白,灶性表达上皮膜抗原和CD117,不表达CK5/6、p63、CK20、甲状腺球蛋白、PAX8、CD15和BRAFV600E,Ki-67阳性指数为1%~2%。EB病毒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法检测2例均为阴性。结论TL-LGNPPA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上皮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胃血管球瘤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胃血管球瘤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呈围血管生长的巢团状排列,肿瘤细胞小圆形,大小、形态较一致,胞界不清,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表达SMA和Vimentin,其中1例部分表达CaLponin,弱表达Syn;CD34、CD56、CKAE1/AE3、CD117、CgA、DOG1、S-100、CD99、HMB45及MeLanoma均不表达,Ki-67<1%(+)。3例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胃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胃部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及免疫表型检查。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楔形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方法对2例分泌性癌的临床表现、光镜病理形态特点和标志物进行综合分析;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瘤细胞中AE1/3、EMA、S-100、α-乳白蛋白、ER、PR、c-erbB2、CEA、GCDFP15、p53、Ki-67的表达,PAS及AB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分泌物的性质,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分泌性癌表现为境界相对清楚的质硬肿块。形态学上以微囊状、致密实体状和管状结构等方式生长。细胞异型性较小。癌细胞内、外含丰富的PAS及AB染色阳性的分泌物。瘤细胞弥漫表达S-100、α-乳白蛋白;c-erbB2阴性;ER、PR阴性或弱阳性表达,p53和Ki-67表达率低。结论分泌性癌是很少见的乳腺肿瘤,具有特征性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采用组织病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有助于分泌性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MUC1、MUC2、MUC6、CDX2表达状况,探讨四者的表达状况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80例癌组织进行黏液组化染色,检测两组表型的表达状况,结合两组的免疫组化检测胃免疫表型标记MUC1、MUC6和肠免疫表型标记MUC2、CDX2的表达水平,分析四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UC2和CDX2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而MUC1、MUC6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CDX2在T1期的阳性表达率为12.5%,在T2+T3+T4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1.7%;CDX2在直径>3.0cm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6%,在直径≤3.0cm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1%;CDX2在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28.6%,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4.2%。MUC2在T1期的阳性表达率为25.0%,在T2+T3+T4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8.6%;MUC2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2.6%,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2.2%。结论: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胃印戒细胞癌与胃、肠表型标记存在密切关系,故检测MUC1、MUC2、MUC6、CDX2表达对判断胃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及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以及独立分型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SDH亚单位B(SDHB)在110例胃GIST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其中SDHB缺陷型GIST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110例GIST中6例SDHB蛋白表达阴性(SDHB缺陷),占5.45%(6/110),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4~65岁(平均35.8岁);均发生于胃,胃窦3例,胃小弯侧2例,胃底1例;大体检查:肿瘤呈多结节状、分叶状,大小3~11 cm,切面实性,部分囊性变;镜下: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为主,部分可混杂梭形细胞,其中上皮样细胞型4例,混合细胞型2例;2例可见脉管内瘤栓;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结果,皆生存;免疫组化:CD117(+)、DOG1(+)、CD34(+)、S-100(-)、SMA(-)、CK(-)、Ki-67阳性指数2%~10%、SDHB(-)。结论:SDH缺陷型GI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GIST,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其多累及儿童和青年人,女性多见,呈多结节状生长,镜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常可见脉管内瘤栓、常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生物学行为惰性,治疗不同于经典的GIST,均为野生型病例且预后较好,免疫组织化学SDHB检测有助于将之从普通型GIST中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史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老年女性,组织学上脾脏内暗红色结节由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管腔构成,衬覆单层扁平或高柱状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无异型性。免疫表型:内皮细胞CD31、F8、CD68均阳性,CD8、CD21均阴性,CD34扁平内皮细胞阳性、高柱状内皮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4%。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发生于脾脏的罕见特殊类型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20+)T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ma, T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泰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 例小肠CD20+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等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72岁,下腹部不适2月余,行小肠肿瘤切除术。巨检:小肠肿物3.5 cm×2.5 cm×2 cm,切面灰白,鱼肉状。镜下小肠全层见大量浸润性生长淋巴样细胞,细胞形态较单一,小至中等大小,部分细胞浸润小肠表面黏膜腺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CD3、CD43、CD7及B细胞标记CD20,而B细胞特异性活化蛋白(paired box-5, PAX-5)CD79a阴性,Ki-67增殖指数80%,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核糖核酸(-),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呈单克隆。结论:发生于小肠的CD20+TCL 需与B细胞淋巴瘤鉴别,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波形蛋白(Vimentin)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一步分析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 5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75.4%(43/57),平均得分为(2.41±1.52)分;Ki-67阳性表达率高达100.0%,平均得分为(4.48±1.59)分。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Vimen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60,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84,P=0.000)。Ki-67、Vimentin表达均与患者有无局部侵袭、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3,0.000,0.017;P=0.001,0.003,0.008),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无关(P>0.05)。 结论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呈高表达,Ki-67、Vimentin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左心房后壁,呈3个分叶,长径2.0~4.5cm。镜检见瘤细胞大多为梭形,呈束状排列,可见黏液样基质,薄壁血管丰富,间质见显著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CD68(+),Ki-67(+,>50%),SMA(+,灶性),S-100蛋白(+),CD34(-),desmin(-)。结论: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易误诊为心房黏液瘤,要依据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方可确诊。本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由癌和骨肉瘤样成分构成,并可见癌与肉瘤性成分间的移行过渡.癌性成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肉瘤性成分表现为低或高分化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癌细胞中CK和EMA呈阳性表达,肉瘤性成分表达vimentin,癌和肉瘤性成分均有少数细胞表达S-100蛋白.例1癌及肉瘤性成分Ki-67和VEGF均呈高表达;例2癌及肉瘤性成分Ki-67均呈低表达,VEGF在肉瘤性成分呈高表达而在癌中呈低表达,部分癌细胞ER呈阳性.结论 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其诊断应分别标注癌及肉瘤的具体类型及比例.  相似文献   

17.
    
汤华  赵铁 《安徽医学》2012,33(11):1473-1475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DLC-1、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66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DLC-1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LC-1和Ki-67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与性别、肿瘤部位等无关;胃癌中DLC-1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73,P<0.05),且DLC-1低表达组及Ki-67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 DLC-1和Ki-67有望成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江荷  唐颖 《西部医学》2018,30(4):498-502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阴性的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诊断为降钙素阴性的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进行病史收集、形态学检查及免疫表型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2岁女性患者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腺右叶剖视见一直径0.6cm的灰白结节,边界欠清,切面实性、质中,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浆中等,胞核较小,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不明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免疫表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和癌胚抗原(CEA)均弥漫阳性,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均阴性,Ki 67增殖指数<1%。结论 降钙素阴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诊断需结合病理形态尤其是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7例胃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组织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7例胃神经鞘瘤男女之比1:1.8,平均年龄(52.2±6.4)岁。12例发生在胃体部(70.6%),肿瘤平均最大径4.2cm。肿瘤细胞长梭形,核分裂罕见,可见模糊栅栏状结构,肿瘤周边可见淋巴细胞增生带。瘤细胞S-100蛋白呈弥漫阳性,CD117及肌源性标记物均阴性。结论胃神经鞘瘤术前确诊率低,有其自身特点,肿瘤缺乏包膜,肿瘤边缘淋巴组织增生及继发病变不明显,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江小林  姜勇 《西部医学》2018,30(1):498-502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阴性的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诊断为降钙素阴性的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进行病史收集、形态学检查及免疫表型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2岁女性患者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腺右叶剖视见一直径0.6cm的灰白结节,边界欠清,切面实性、质中,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浆中等,胞核较小,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不明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免疫表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和癌胚抗原(CEA)均弥漫阳性,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均阴性,Ki 67增殖指数<1%。结论 降钙素阴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诊断需结合病理形态尤其是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