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寿》1996,(9)
白内障是一种眼病,症状是眼球的晶状体发生混浊而影响视力。白内障可由糖尿病、眼外伤、眼内疾病等继发而致;中老年人因新陈代谢障碍而患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据统计我国50~60岁中老年人中,白内障发病率达60~70%,70岁以上老人,可高达80%;饮食不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者为白内障,白内障是主要致盲性眼病,分为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一般40岁或更晚开始,50-60岁发生率为60%-70%,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在80%以上,多为双侧,可一眼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视力低于0.1影响工作及生活者即可手术,个别视力下降为0.3或0.4者可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3.
熊全臣 《医药与保健》2007,15(12):18-18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最多见的致盲眼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多为双眼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80%。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混浊程度逐渐加重,视力呈进行性减退.最终晶状体完全混浊.视力仅存光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仍在逐年增加。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眼病防治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据资料, 60~ 69岁为 33 8%, 70岁以上为 8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视力减低、视物模糊,眼前似有烟雾,所视物昏花,眼前黑影,单眼复视,夜间视物不清等视物异常现象。视力随病程发展逐步下降,甚至仅有光感,乃至失明。 老年性白内障可以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病情有快有慢,与用眼卫生、体质及饮食等有一定关系。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老年性白内障 ?是由于晶状体衰老,细胞代谢降低,蛋白质代谢紊乱,加上体内外各种种因素,如营养不良、血管硬化、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白内障为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临床上常见。据WHO统计,全世界盲人中由白内障引起失明的占40%左右,50~60岁者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其中主要是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发展到晚期,可行手术治疗,并置入人工晶体,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6.
引起老年人视力减退、失明的原因很多,其中有4种常见眼病是造成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病因。 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我国首位致盲眼疾。我国50岁以上的人白内障发病率为50%~80%,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搞清楚,可能与老年人代谢缓慢、营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不可怕 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生率高,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的达8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100%。老年性白内障是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双眼发病,一般是一先一后。  相似文献   

8.
正白内障、青光眼是知名度数一数二的严重眼病。两种眼病同在一眼出现,在临床上并不罕见。青光眼和白内障关系密切白内障在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可引发青光眼的发生,而青光眼发作时也可导致晶状体混浊、视力下降。常见的如老年性白内障,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皮质吸收水份、肿胀,晶状体体积增大,会将虹膜前推,使前房变浅,房角闭塞,引发急性青光眼发作;过熟期白内障,由于液化皮质漏到晶状体囊外,会引起晶状体蛋白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是晶体囊受损害或晶体蛋白质发生改变,晶体变混浊而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瞳孔区发白,视力下降。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病,多因老年代谢功能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某些老年病造成晶体代谢紊乱或营养障碍,致使晶状体混浊。病人早期有“飞蚊...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生》2011,(12):63-63
白内障,眼睛的危险杀手 白内障是由于眼睛内晶状体混浊,使光线不能通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而导致病人失明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1982年,WHO(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提出,视力小于0.7,晶状体混浊,无其他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为白内障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于宾 《家庭健康》2004,(12):18-18
老年性白内障是导致老年人失明及视力减退的主因,多见于50岁以后,发病率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增加.有统计表明,在65~75岁人口中为50%,在75岁以上为80%。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自内障是一种多见的与年龄相关的晶状体退行性变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视力减退,严重的自内障可致盲。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上发病率为60%-80%,80岁以上患病率近100%。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年龄、职业、性别、遗传、紫外线辐射、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和营养状况等均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危险因素。目前本病是世界上主要致盲之一,全世界大约有3000万-4000万人因本病致视力障碍。有170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且每年以100多万的数目递增,是威胁老年人视力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自北向南逐渐增高,南方显著高于北方,以西藏最高。近来许多学者研究晶体中微量元素与白内障的关系,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与微量元素的代谢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眼疾后患无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2.7亿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和1.5亿青光眼患者。中国属于眼病高发国家,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有视力残疾约1200万人,其中老人约有800万,致盲率达到70%,约有盲人500多万。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老花眼、黄斑变性等已经成为危害中老年健康的老年性眼病。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生》2012,(18):17-17
人老了,视力不好了,看东西变得模糊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白内障。然而,除了白内障,黄斑变性也是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致盲率也高的一个“视力杀手”;它是导致60岁以上老人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的老年黄斑变性(简称AMD)患病率为15.5%,病人总数超过400万。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是因眼睛的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白内障通常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其中又以后天性的老年性白内障为最常见。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组织老化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会慢慢发生硬化、混浊。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大小与玉米粒相似。正常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当光线透过角膜后,须经晶状体的折射,才能将影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就好像照相机的镜头使光线聚焦在底片一样。一旦晶状体因病变发生混浊,则不能使光线透过而导致视力下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白内障患病率,50岁以上为60%,60岁以上为80%,70岁以上则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眼病患者发病情况和病因顺位。方法:各地防盲办公室将《眼病登记表》发至县、地市、省级医院和眼科专科医院,由眼科医生出诊时依照患者病历填写。结果:1997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60岁以上女性眼病患者共计74448例,其中白内障患者占64.32%,双盲与单盲两者共23983例,双眼低视力与单眼低视力两者共12469例,视力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60岁以上女性眼病患者中白内障占第1位,政府应正视老年性白内障高发病率的严重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人到老年,即使没有任何眼病,但由于眼球各组织的老化及眼睫状肌调节力减退,视力也会下降。如果患有老年性眼病,视力下降就更明显了,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老年常见眼病的特点,以便做到早期发现,及早防治。老花眼老花眼是因人老后水晶体(晶状体)硬化或部分硬化,对光感调节不足,致使光线的焦点不  相似文献   

18.
刘江峰 《长寿》2005,(1):19-19
人到老年,肌体各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听觉器官也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老化。人到60岁左右,大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到了80岁左右,50%~70%的老人高频听力损失可达到50~70分贝,听力困难困扰着相当多的老年人。那么如何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19.
沈尔安 《长寿》2005,(2):20-21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增加,一种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眼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现已成为西方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失明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国主要的老年性致盲性眼病。本病的病名本身,至少说明了如下三点:①本病发病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密切相关。据国外资料统计,52~64岁发病率为1.6%,65~74岁为11%,75~85岁高达27.9%,  相似文献   

20.
对于没有任何眼病的老人来说,在视力下降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混淆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橙色和黄色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眼睛晶状体的衰老,使其密度增加,因而容易将深色看得比较淡。另外,老人的反应能力也会随大脑的衰老而变差,将颜色混淆。一些疾病更容易让老人产生颜色识别障碍,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眼病。这些人特别容易将白色误看作黄色,甚至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