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分子结构角度对甲壳素和甲壳胺2种物质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论述,指出目前市场上的甲壳胺纤维中都残留有一定的甲壳素残基.简述了甲壳胺的抗菌机理,对不同脱乙酰度甲壳胺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对不同原料混纺纱线中甲壳胺纤维的最佳混纺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经过测试和对比发现,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甲壳胺纤维脱乙酰度越高,其抗菌性能越好.使用脱乙酰度尽可能高的甲壳胺纤维,只需将混纺比例控制在5%~10%,最终产品即可获得理想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甲壳胺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处理后的衍生物 ,与甲壳素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有明显区别。甲壳胺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但能溶于大部分有机酸的水溶液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而形成一种玻璃状的胶状物 ,用于烟草薄片粘合剂具有防水、防霉、保润、保香和吸附焦油、改善吸味等特性。粘度与脱乙酰度是甲壳胺的两个主要质量指标 ,脱乙酰度越高 ,溶解性能越好 ,降解速度越慢 ;反之脱乙酰度低 ,溶解性能差 ,稠度系数高 ,降解速度快。选择使用甲壳胺不应片面追求其粘度 ,首先应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脱乙酰度。根据生产实践 ,脱乙酰度不能低于 75%。如果要求薄片粘合剂的存放时间在 2个月以上 ,脱乙酰度必须在 80 %以上 ,并要注意控制存放温度  相似文献   

3.
甲壳胺纤维与乙酸酐反应时,通过控制乙酸酐与甲壳胺纤维之间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乙酰度的甲壳胺纤维。研究用乙酸酐改性后甲壳胺纤维及医用敷料的吸湿性能、抗菌性能和拉伸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甲壳胺的乙酰度对敷料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部分乙酰化后的甲壳胺纤维在与水接触后可以把大量的水分吸收进纤维中,使部分乙酰化医用敷料的吸湿性能比未处理的医用敷料有明显的改善;部分乙酰化样品的湿强度和抗菌性能比未处理的样品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含银甲壳胺纤维释放银离子的性能,用乙酸酐处理甲壳胺纤维后使纤维中的氨基转换成乙酰胺基,从而减弱纤维对银离子的结合力。比较了未处理纤维和几种不同取代度乙酰化甲壳胺纤维的吸水性及其释放银离子的性能。结果表明,乙酰化处理破坏了甲壳胺纤维的有序结构,使水分更容易进入纤维结构,部分乙酰化的甲壳胺纤维具有很高的吸水性能。由于乙酰化处理使自由氨基转换成乙酰胺基,随着乙酰化度的提高,处理后的甲壳胺纤维在遇水湿润后可释放出更多的银离子。  相似文献   

5.
对甲壳素进行超微粉碎处理,通过控制碾磨时间,得到结晶度为80.91%、58.06%、31.94%和8.09%等4种甲壳素细粉,再对其和普通粉碎甲壳素的非均相脱乙酰制备壳聚糖的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样品结晶度的降低,在相同的脱乙酰反应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更高。采用单次碱处理的方式,使用普通粉碎甲壳素得到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4%,使用结晶度为31.94%和8.09%的甲壳素细粉,壳聚糖脱乙酰度可达90%以上。动力学研究分析,普通粉碎甲壳素和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4种甲壳素细粉非均相脱乙酰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8.71、47.23、42.30、35.44和31.73 kJ/mol,即反应的活化能随结晶度的降低而降低,表明非晶化处理能增强甲壳素非均相脱乙酰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备了甲壳胺 (CS)改性聚乙烯醇 (PVA)纤维 ,研究了CS物性和CS含量对纤维制备的影响 ,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当CS脱乙酰度高于 89%、含量低于 30 %时 ,纤维的可纺性好 ,纤维断裂强度达 2 5g/d以上 ,纤维的抑菌率差值达 2 7.1 %以上。  相似文献   

7.
陈文华  唐人成 《印染》2007,33(7):4-7
分别采用双氧水、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TAED)和保险粉对丙烯腈基酪素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漂白,比较了三种漂白剂漂白后纤维的白度、失重率、酸性染料可染性、化学和结晶结构。研究表明,采用保险粉在中性条件下漂白,可改善纤维白度,酪素蛋白没有流失,可染性不受影响;双氧水/TAED漂白,其纤维白度最高,酪素蛋白的流失极低,但可染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双氧水碱性漂白引起酪素蛋白的大量流失,明显降低了可染性,但纤维因聚丙烯腈变性而泛黄。三种漂白方法均未改变纤维的主体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8.
甲壳胺处理丝织物的抗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作者研究了用甲壳胺(聚—N—乙酰化—D—氨基葡萄糖的部分脱乙酰化物)处理丝织物,并研究了对染色性及各项性能的影响。甲壳胺处理纤维的抗菌性方面,曾将甲壳胺引入纤维素纤维系列的虎木棉,发现对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显示很强的抗菌性。然而,有关蛋白质纤维则未见报导。本  相似文献   

9.
几丁质是地球上第二丰富的天然多糖,可经过脱乙酰生成壳聚糖。但是,其结晶度高、溶解性差,使其酶促脱乙酰效率很低。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几丁质的微观结构和酶促脱乙酰效率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对几丁质进行了球磨、超声和盐酸改性处理。首先确定球磨和超声改性的最佳条件;然后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几丁质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最后测定红球菌11-3的几丁质脱乙酰酶对改性几丁质的脱乙酰效率。结果表明,球磨和超声改性的最佳条件分别为1 800 r/min、45 min和400 W、45 min。3种几丁质改性方法中,球磨几丁质改性效果最好,与原几丁质相比,黏均分子质量降低了88.14%;几丁质分子间氢键网络被破坏,部分糖苷键断裂;脱乙酰度有所增加;结晶度由96.30%降低至73.04%;热稳定性被破坏;结构呈现堆叠现象,变得疏松多孔。此外,几丁质脱乙酰酶对球磨几丁质的脱乙酰效率更高,乙酸产量较原几丁质提高了2.40倍。综上,球磨处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变天然几丁质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几丁质的酶促脱乙酰效率。  相似文献   

10.
氧化和还原漂白对大豆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还原漂白的大豆纤维白度和失重率很低,还原漂白对大豆蛋白含量和微细结构无影响、对可染性的影响很小。在氧化漂白中,亚氯酸钠和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反应生成过乙酸)的漂白效果很好;亚漂纤维的失重率高、大豆蛋白含量降低较大,漂白时大豆蛋白的流失极大地降低了可染性;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和双氧水漂白的纤维失重率低、大豆蛋白含量稍有降低,两者(尤其是前者)对碱性和羟基氨基酸的可能的氧化作用导致了可染性的降低。氧化和还原漂白对纤维的结晶特性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甲壳素脱乙酰制备壳聚糖采用的两种方法——微波法与传统法,从反应时间、壳聚糖的得率和品质(脱乙酰度和粘均分子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甲壳素传统法一次脱乙酰反应很难制备脱乙酰度大于78%高粘均分子量的壳聚糖;与传统方法相比,甲壳素微波法脱乙酰制备壳聚糖不仅大大减少了反应时间,同时还能避免高温长时间处理导致壳聚糖产品的分子量和粘度下降,从而提高壳聚糖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粘度测定、还原端基测定和凝胶层析分子式量分布测定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非专一性降解壳聚糖过程中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酶用量等因素对木瓜蛋白酶降解能力的影响 ,探讨了壳聚糖脱乙酰化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与木瓜蛋白酶降解反应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木瓜蛋白酶在温度4 0~ 4 5℃、pH 4 .0~ 5 .0和酶用量 0 .5 %~ 10 %范围内 ,对壳聚糖的降解将随酶用量的增加而加快 ,但随脱乙酰度的升高而减慢 ;木瓜蛋白酶适合作用于数均分子式量在 2 0~ 5万的虾壳聚糖 .  相似文献   

13.
王岸娜  王璋  许时婴 《食品与机械》2007,23(3):28-31,35
研究不同粒度甲壳素制备壳聚糖时,在不同反应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求得不同粒度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动力学公式.又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测定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脱乙酰反应10 h所得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反应8 h所得壳聚糖的小,脱乙酰反应14 h时,多糖主链的糖苷键已经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过程中,果汁的粒子状态以及粒径分析仪分析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前后果汁中粒子的粒径分布,研究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的过程。分别用具有不同脱乙酰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四种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研究了不同壳聚糖的澄清效果和澄清后猕猴桃清汁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chitosan was extracted from Metapenaeus stebbingi shells. In order to determin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acted chitosan, the yield, moisture and ash contents,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molecular weight, water and fat binding capacities, apparent viscosity and colour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In additi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tosan extracted from M. stebbingi shells were compared to commercial chitosan. The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was calculated by the titration method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olecular weight was determined by viscosimetric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shrimp shells are a rich source of chitosan as 17.48% of the shell’s dry weight is consisted of this material. Extracted chitosan exhibited a lower molecular weight, higher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higher viscosity and higher water and fat binding capacities compared to the commercial chitosan.  相似文献   

16.
用搅拌球磨机降解壳聚糖,分别考察了机械研磨时间、温度及搅拌速度对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并用XRD、IR表征机械降解壳聚糖的结构和比较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以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研磨作用使壳聚糖发生了明显的降解,结晶度明显降低,但不对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产生影响;机械降解壳聚糖对3种菌均有抑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好,并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增强小鼠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