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消化道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吸取教训,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行消化道手术治疗的214例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患儿胎龄范围为26+3~39+2周;出生体重范围为0.93~4.80 kg。其中,12例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男6例,女6例),出生体重为(2.19±0.26)kg,手术时体重为(2.14±0.31)kg,胎龄为(35.43±1.94)周,手术时年龄为(3.87±3.66)d。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为5.61%(12/214),发生原因包括吻合口漏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肠闭锁术后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肠穿孔2例、肠坏死1例、造瘘口切口裂开1例。结果12例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儿中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后失随访。1例胎粪性肠梗阻患儿因合并胆道闭锁于2个月龄行葛西手术;余6例随访3~12个月生长发育基本正常。结论合理的术式选择、术中精细操作可以降低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加强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围手术期监管,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生儿肠道手术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例肠道手术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临床资料,6例全部为男性,平均日龄(9±11. 20) d,平均体重(2. 97±0. 60) kg。结合各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治疗结局,探讨新生儿肠道手术后防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现的治疗方案。结果 6例患儿中出现腹胀5例,便血5例,腹泻2例,发热、呕血、纳差各1例,3例合并休克;其中Bell分期Ⅱ期2例,Ⅲ期4例。4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保守治疗一周后腹胀、便血好转,但出现肠梗阻表现,行肠粘连松解术后治愈。1例急性期保守治疗好转,3个月后因出现升结肠狭窄接受手术治疗。结论肠道手术后如出现便血、腹胀、腹泻、纳差、发热等症状需警惕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应尽早干预,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急性胃肠道疾病.最近的研究报告20% ~ 35%患儿在输注血细胞后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称为输血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不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新生儿肠组织氧合水平,最终导致肠坏死.该文根据当前研究及理论观点,对输血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绝大多数新生儿肠梗阻是肛门直肠发育畸形、肠闭锁、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巨结肠、嵌闭性腹股沟斜疝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所致,仅极少数是少见原因所致。陈永田等报告583例新生儿急腹症,表现肠梗阻者388例,少见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方法:1991年1月-1999年6月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155例,获随访141例,进行10个相关因素调查,包括非手术因素和手术因素。结果:34例发生不同程度小肠结肠炎(24%),吻合口狭窄或瘘和肠梗阻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术前患小肠结肠炎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另一危险因素。沁肠结肠炎患儿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增加一倍。结论:术后小肠结肠炎是肠道梗阻和肠粘膜抵抗力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避免和解除梗阻因素的同时改善患儿肠道粘膜功能是降低该并发症发生并使其疗效有显著性改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气腹症72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腹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气腹症的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新生儿气腹症的临床资料.对早产、原发疾病、就诊时间、手术时间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72例气腹症,腹胀、呕吐为其早期和常见症状,腹壁发红及红肿高度提示气腹症,及时腹部直立住X线检查和腹腔穿刺有助诊断;手术治疗64例,其中62例为消化道穿孔,2例为非消化道穿孔,8例放弃治疗出院;手术患儿中治愈37例,治愈率57.8%;死亡27例,病死率42.2%.不同原发疾病痛死率不同,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最高,达78.3%.对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手术时间(P<0.05)、早产(P<0.05)、多脏器功能受损(P<0.0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1)是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24 h内手术者疗效较佳(P<0.01).结论 新生儿气腹症中绝大多数为消化道穿孔性气腹,病死率高,死亡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脏器功能受损等,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收住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室患儿224例,依据相关入组标准(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病、染色体病、入院时日龄3 d、住院期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开始喂养前已出现呕吐、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入院时已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未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最终入组190例,其中男婴106例,女婴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益生菌组,通过比较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及其程度,来评价口服益生菌对NEC的预防效果;比较两组败血症发生率,了解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比较达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评估早产儿的喂养情况。结果两组胎龄(F=1.552,P=0.2144)、出生体重(F=1.415,P=0.2357)、1分钟Apgar评分(F=0.553,P=0.814 3)、5分钟Apgar评分(F=0.047,P=0.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益生菌补充组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94%vs 13.6%,x~2=7.4316,P=0.0064)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在发生NEC的患儿中,补充益生菌组的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显著低下,虽补充益生菌组患儿败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下(2.9%vs 4.5%,x~2=0.342 6,P=0.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生菌补充组患儿更快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F=3.83,P=0.048),恢复至出生体重(F=5.48,P=0.02),并排尽胎粪(F=16.02,P0.01);而喂养不耐受(14.7%vs 30.09%,x~2=26.784,P0.01)、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20.59%vs 42.05%,x~2=10.256,P=0.0014)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早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以有效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有利于促进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且相对安全,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是小肠、结肠急性坏死性炎症 ,发病急骤 ,死亡率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新生儿发病亦占有一定比例 ,农村发病较城市高 ,多数病例散在发生 ,无明显季节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便血等 ,腹部X线片以动力性肠梗阻、肠壁积气 ,门静脉积气为特征。它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中最严重、最常见的肠道疾病。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高达 13.6 %。国外最早报道死亡率最高达 98% ,现已降低至 0~ 5 5 % ,我院过去NEC病死率高达 89.3% ,近几年来降至 4 5 .3%。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8例$甘肃白银公司职工医院儿科!730900@张科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及先天性巨结肠合并小肠结肠炎(HAEC)等是儿科较常见的、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肠道炎症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但约85%的肠道细菌无法由培养得到。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全面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群落成为可能。文章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益生菌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NEC肠狭窄患儿(肠狭窄组)及同期收治的无肠狭窄NEC患儿(无肠狭窄组)的临床资料.统计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呼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婴儿期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患者术后非计划再入院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外科2011年10月至2020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至6月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分型、手术方式、再入院原因、再入院时间等。结果资料完整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共326例,男271例(83.1%),女55例(16.9%),手术时平均月龄(2.53±1.32)个月。其中51例出院后非计划再次入院,再入院率15.64%,再入院总次数为64次,其中10例多次入院。出院后再入院时间分布情况:1个月内再入院28例(54.9%);1个月至1年再入院12例(23.5%),1至3年再入院11例(21.57%)。再入院主要原因分布情况:巨结肠术后小肠炎56例次(87.5%)、肠梗阻6例次(9.4%),电解质紊乱2例次(3.1%)。其中2例(0.6%)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3个月因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1例术后3年因巨结肠复发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及结肠翻转术。按入院时间划分,2017年及之前手术248例保留肌鞘较长,再入院45例(18.1%);2018年至2020年78例保留短肌鞘,再入院6例(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13,P=0.027)。结论小肠结肠炎和肠梗阻是导致巨结肠手术后再次入院的主要原因,再次入院时间大多在术后1个月内。术后增加随访频率可能会减少术后早期再入院的发生。此外,术中保留肌鞘较短可减少术后小肠结肠炎和肠梗阻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们收治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患儿71例,其中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32例,为腹腔镜手术组,同期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39例,为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家属满意度等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在该病治疗中的优劣。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6.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61±21)min,早期出现阴囊红肿(术后3 d以内)30例,患侧复发1例;常规手术治疗组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1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8±25)min,早期阴囊红肿(术后3 d以内)38例,患侧复发3例,两组手术时间、早期阴囊红肿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腹腔镜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6.1±1.2)d,后期阴囊红肿(3 d)8例,患侧复发1例,睾丸下降不全1例,无肠粘连梗阻病例;常规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6.9±1.1)d,后期阴囊红肿(3 d)35例,睾丸下降不全8例,肠粘连梗阻6例。腹腔镜手术较常规手术在住院时间,后期红肿、睾丸下降不全、肠粘连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比较具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与常规手术相比,创伤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可一并处理隐匿疝,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行回肠造瘘术后,造瘘远端肠闭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例NEC行回肠造瘘术后,远端继发肠闭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均无明显临床表现,结肠造影提示结肠梗阻。术中发现闭锁部位:2例为两处闭锁,1例为回肠末端、结肠肝区闭锁,1例为结肠脾区、乙状结肠闭锁;其余5例为单处闭锁,3例为乙状结肠闭锁,1例为降结肠闭锁,1例为横结肠闭锁。结果 7例手术后均痊愈出院,7例随访过程中,1例间断出现肉眼或镜下血便,经结肠造影发现有结肠狭窄,其余无明显排便异常表现,疗效满意。结论临床上NEC保守治疗后反复喂养不耐受、腹胀,应警惕肠狭窄;行回肠造瘘术后,远端肠管发生继发性闭锁应予以重视,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一期造瘘术后应定期对远端肠管给予盐水灌肠,以避免肠管炎性闭锁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黎明  李勇  黄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1,20(2):168-171,186
目的 探讨小儿肠道多发憩室 、肠重复畸形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收治的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患者5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为肠道多发憩室、憩室合并肠重复畸形,对该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以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中期随访治疗结果.方法 2010-2013年21例非冠状循环右心室依赖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患儿在我中心接受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平均手术体重(3.2±0.7)kg,平均手术年龄(16±8)d.三尖瓣Z值术前为-2.5~2.2(-0.9±0.4).手术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确认肺动脉瓣穿刺打孔位置.全组患儿均随访12个月以上,按治疗结果分为两组:双心室修补组和非双心室修补组.术后3、6、12、24、36、48个月分别随访经皮氧饱和度、三尖瓣Z值和再干预情况.结果 全组1例由于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家属拒绝再手术死亡.12例患儿完成双心室纠治,8例为非双心室纠治组,其中5例完成一个半心室纠治,3例仍在随访中.平均随访时间(32.3±10.3)个月,无晚期死亡.早期4例患儿需要再干预(20%):双心室修补组1例患儿由于肺动脉瓣残余梗阻再次行球囊扩张,3例非双心室修补组由于低氧血症2例行体肺分流术,1例行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8.3%比37.5%,P<0.01).术前三尖瓣Z值双心室修补组明显高于非双心室组,均值为-0.5±0.3和-1.5±0.6,(P=0.01).术后30d氧饱和度双心室修补组明显高于非双心室组,均值为88±6和74±7,(P<0.05);PGE1维持时间双心室修补组明显短于非双心室组,均值为5.6±2.2和7.4±4.2,(P<0.05).全组6个月、1年、3年免于再手术率分别为80%、70%和35%,两组再手术率均为75%.双心室组中9例患儿接受了房间交通关闭术;非双心室组5例患儿接受了双向腔肺分流术及房间交通关闭术,1例由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再次手术.三尖瓣Z值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4年随访值为-2~2.2 (-0.5±0.4)、-2.1~2.2(-0.5 ±0.3)、-2.3~2.0(-0.2±0.3)、-0.4~2.2(0.5±0.8)、-0.5~2.2(0.6±0.8)、-0.2~2.2(0.7±0.3).结论 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在右心室发育相对较好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病例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随访证明可以促进右心室发育,是射频肺动脉瓣打孔成形等其他肺动脉瓣成形术的不错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小儿Ebstein畸形的手术纠治是当前的难点,本文意在探讨小儿Ebsetin畸形手术纠治的方法和分析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就诊并手术的Ebstein畸形患儿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0.2~169个月,平均(44.2±41.1)个月,含新生儿6例.体重2.4~60 kg,平均(17.6±12.8)kg,SPO2在60%~99%,平均(87.8±8.8)%,其中26.7%(12/45)存在较明显的紫绀,22.2%(10/45)存在明显心功能不全,合并Wolff-Parkinson-White预激综合征3例,房性早搏2例.结果 全组45例患儿接受了心脏手术,6例新生儿中5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接受了改良B-T分流术,2例于术后早期死亡.39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成形术,Danielson法12例,Carpentier法21例,Cone法6例,无早期和晚期死亡.37例患儿于门诊密切随访,随访1.5个月至15年,7例因为三尖瓣反流加重进行了再手术.5、10、15年免再干预率分别为86.5%、81.1%、81.1%.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进行比较,Carpentier组和Danielson组比较发现,Carpentier组手术年龄偏小[(45.0±33.7)个月比(80.8±40.2)个月,P=0.010],体重偏轻[(17.3±11.3)kg比(29.5±10.5)kg,P=0.004],所需主动脉阻断时间长[(44.9±4.7)min比(30.8±5.3)min,P=0.000],术后恢复时间无差异,随访术后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e组和Carpentier组比较发现,Cone组手术年龄更小[(12.2±7.3)个月比(45.0±33.7)个月,P=0.000],所需的体外循环时间[(89.2±12.0)min比(73.0±15.5)min,P=0.027],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56.3±6.1)min比(44.9±4.7)min,P=0.000],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三尖瓣反流轻,无一例需要再干预,但是与Carpentie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少(仅有6例),随访时间偏短有关.结论 Cone手术较其他手术方式更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但是适用于小年龄儿童Ebstein畸形的矫治,早中期效果满意,仍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Ⅳa型胆管扩张症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5~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管扩张症患儿且临床资料较完整者,共135例,按Todani分型,Ⅰ型96例,Ⅱ型9例,Ⅲ型1例,Ⅳ型29例。按照纳入标准分组:Ⅳa型29例为A组;Ⅰc型肝内外胆管扩张且互相连续患儿36例设为B组,Ⅰa、Ⅰb型仅肝外扩张患儿56例设为C组,合计121例。回顾性分析患儿术前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术中发现、手术过程及预后。结果各组中女性均多于男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为标准,B型超声肝内胆管扩张检出率为30.7%(20/65)。所有B型超声报告均提示第一肝门前囊性占位或胆总管扩张。术前伴随胰腺炎共25例(20.7%)。二次入院患儿共10例,3例经消炎治疗后好转,7例再次手术。术后随访中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持续存在患儿4例,其中2例无不适症状,予保守治疗,2例患儿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1个月后扩张胆管消失。结论术中应积极探查肝门处狭窄环及近端扩张胆管,并适当做肝门整形。儿童Ⅳa型胆管扩张症大多预后较好,妥善处理肝外胆道后,肝内胆管扩张术后大多能改善。胰腺炎与囊肿分型无关,术前伴发水肿型胰腺炎患儿多可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LP-2R及PepT1蛋白在新生儿期小肠造瘘患儿肠组织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患儿制定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我院手术患儿资料,分为肠造瘘组(A1组,n=21)、肠造瘘同期对照组(A2组,n=20)、肠造瘘关闭组(B1组,n=18)及肠造瘘关闭同期对照组(B2组,n=10),HE染色后测量小肠绒毛的高度及中段直径,计算绒毛表面积;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肠组织GLP-2R及PepT1表达.结果 A1、A2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8.19±16.76)d和(17.55±23.29)d,B1、B2组分别为(107.67±53.65)d和(105.30±35.17)d.新生儿期小肠造瘘患儿以NEC、胎粪性腹膜炎、肠穿孔等肠道炎症疾病为主(76.19%).相同年龄比较(A1组比A2组及B1组比B2组),肠绒毛高度及表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年龄增长,肠绒毛高度、表面积均有增加,即A1组比B1组及A2组比B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期造瘘组至关造瘘时肠绒毛高度增加了29.27%,肠绒毛表面积增加了56.32%.小肠组织中GLP-2R和PepT1蛋白表达在新生儿期小肠造瘘组(A1组)均低于对照组(A2组)(P=0.036及P=0.024);至造瘘关闭时与对照组比较(B1组比B2组),两蛋白表达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559及P=0.112);随年龄增长,GLP-2R和PepT1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期造瘘组至关造瘘时GLP-2R与PepT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54.44%和56.20%.对照组则分别增加了34.37%及40.93%.结论 新生儿小肠造瘘时肠组织内GLP-2R和PepT1表达量略低,随年龄增长至关造瘘时,能达到未造瘘患儿水平.年龄越大,小肠组织内GLP-2R和PepT1表达量越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腹内疝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于我科的72例腹内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72例腹内疝患儿男女比例2.43∶1,年龄2 d~14岁3个月(中位3岁5个月),多发于2岁以内尤其1岁以内的患儿;发病到就诊时间为5~312 h(中位时间47 h),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腹痛(哭闹)伴呕吐(94.4%),55.6%患儿有发热,30.6%患儿有休克表现;59.7%患儿腹腔穿刺可见血性腹水;术前平均白细胞数量(15.95±8.3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3.2±15.8)%,50%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87.22±59.30) mg/dl;腹部超声检查结果:72例患儿中77.8%提示肠梗阻,68.1%提示腹水,59.7%提示内疝,9.7%提示肠坏死.结果 手术探查见先天性腹内疝(肠系膜裂孔疝、梅克尔憩室索带内疝、先天性索带内疝、十二指肠旁疝)占93.1%,后天性腹内疝(既往手术粘连索带内疝、Roux-Y胆枝肠系膜裂孔疝、外伤性肠系膜裂孔疝)占6.9%,55.6%患儿存在肠坏死,切除坏死肠管长度10~300crn(中位长度80 cm);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休克症状(P=0.001)、血性腹水(P=0.000)、C-反应蛋白升高(P=0.009)对肠坏死具有提示意义;一期手术治愈62例,其余10例患儿中6例分期手术治疗(肠外置、肠造瘘),2例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入院行保守治疗,1例术后肠穿孔再次手术,1例术后肠扭转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儿童腹内疝1岁以内为高发年龄,常见症状表现为腹痛(哭闹)伴呕吐,病因大部分为先天因素,肠系膜裂孔疝为最常见病因.腹部超声对腹内疝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性腹水是立即手术的指征,休克、血性腹水、C-反应蛋白升高对肠坏死具有提示意义.腹内疝手术方法为切除坏死肠管、梅克尔憩室,去除纤维索条,修补裂孔疝环,必要时行肠外置或肠造瘘手术.经及时手术治疗,儿童腹内疝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