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生产性噪声对船舶制造企业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接触噪声的工人920例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工人900例为对照组,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开展血压、心电图、外耳纯音电测听等检查,对有听力损失者进行脱岗48 h纯音电测听复检。 结果 接触组耳鸣、心悸、耳聋和头痛等自觉症状发生率,高血压、心肌受损以及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接触组男性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0.76%,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语频听力损失和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有随着工龄的延长而增多的趋势(P<0.05),但在听力损失构成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噪声对船舶制造企业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断面流行病学方法,对17家工厂1906名工人(噪声接触953例,对照组953例)进行调查研究,用问卷调查、作业环境监测、健康检查资料分析职业性噪声对工人心血关系统的影响。结果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为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噪声接触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分析中,低于50岁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于5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接触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年龄是研究偏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挂车生产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防控职业性噪声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生产企业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对纯音听阈、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检查驻马店市噪声作业工人1 156名,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为15.74%,高血压异常的检出率为17.99%,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为20.85%,各项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组的纯音测听、高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企业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只有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车制造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噪声普遍存在于生产劳动环境中,人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噪声.噪声是一种频率与强度变化毫无规律的随机组合的声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工业噪声,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最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也是职业卫生研究的热点.除此外,研究还发现噪声暴露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有影响.现就近期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噪声对飞机制造工人心血管和听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噪声对飞机制造工人心血管和听力系统的影响.方法:抽取703名飞机制造工人(其中铆工工人522名和试飞员181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6人,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测量血压、描记心电图,同时做听力测试.结果:噪声对飞机制造工人的听力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有随着接噪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观察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异常心电图中观察组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和束支传导阻滞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1).结论:机场噪声不仅对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造成特异性损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洛阳市某热电厂噪声对其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同一部门接触噪声作业的126名工人为接噪组,从事其他工种的81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和血压检查。 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检出率1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5%,听力异常检出率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组不同工龄段工人的高血压检出率、听力异常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污染,对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均产生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职业性噪声对作业工人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以及相关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企业接触职业性噪声的职工130人作为噪声暴露组,另选该企业不接触噪声和其他毒物的134名职工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外周血中NE的含量,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进行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的健康检查。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的NE含量分别为(0.1387±0.099)ng/ml和(0.1019±0.0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可引起暴露人群外周血中NE含量的升高,并可能通过此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萍  张杰  李绍静  鲍瑞才  张兴元  张鹏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80-1581
目的了解廊坊市某制造企业接噪工人的健康状况,探讨职业性强噪声对已采取个体防护措施的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该企业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对291名接噪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个检测点噪声强度均超过85dB(A);35人患高血压,占12.0%;38人心电图检查表现异常,占13.2%;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具有随工人接噪工龄增长而增加的线性趋势(P0.05)。结论长期接触强噪声对配戴个体防护用品的工人心血管系统仍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还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 [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结果]青年工人噪声作业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dB(A)]的检出率为4.63%,噪声暴露2年内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为3.77%;入职1年后听力筛查检出3名噪声敏感工人[高频段任一频率,任一耳≥65dB(A)].工人入职1年收缩压出现显著性上升,且男性工人连续两年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女性工人噪声作业1年高血压现患率上升.男性工人入职1年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 [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噪声暴露第1年,青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易感人群有关.  相似文献   

10.
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振忠 《工企医刊》2007,20(1):52-54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被国内外所共识,尤其对听觉的损害是特异性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我国早期以"职业性难听"将职业性噪声性聋列入职业病管理范围,1979年又颁布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试行草案)>,1996年颁布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家标准)>,1999年颁布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使我国工业噪声危害防治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本文综述了以往的研究结果,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噪声、手传振动对听力功能的影响,评估手传振动和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协同作用,为职业健康监护提出建议。
方法 2018年5月选取某金属加工企业473名操作工,以同时接触噪声、手传振动的操作工为观察组,单纯接触噪声的操作工为对照组。通过纯音听阈测试检测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0.8%)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3%)均高于对照组(26.3%和1.8%),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3~6年工龄段的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2%)高于0~3年工龄段(2.3%)。
结论 噪声与手传振动相结合,可导致语频和高频的听力损失率增加。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语频听力损失的概率进一步提升。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体检中,需要考虑振动的影响,对于既受到振动又受到噪声影响的工人,应缩短体检间隔时间,提高体检频率,及时发现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氧化钛粉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接触二氧化钛粉尘的在岗作业工人114名为接触组, 该厂不接触任何有毒有害因素的后勤岗位162名作业工人为对照组, 对其肺通气功能、鼻咽部疾病及血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接触组个体接触环境中二氧化钛粉尘的浓度为(1.494 ±1.005) mg/m3(0.424~6.375 mg/m3),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组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9.6%, 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10.5%, 高血压检出率28.1%, 慢性鼻炎的检出率为50.9%,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不同工龄段高血压检出率的增加与接触二氧化钛粉尘无直接关联(P>0.05)。接触组慢性咽炎的检出率为82.5%,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低浓度接触二氧化钛粉尘, 可导致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肺功能障碍为主的肺通气功能损害, 且与血压改变、慢性鼻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企业应积极做好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xposure of bus drivers to noise and whole-body vibration (WBV) and to examine the possibility of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risk factors for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mong 141 bus drivers who underwent an audiometry test. This group was classified and internally stratified in subgroups of "exposed" and "controls" according to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as bus drivers. Their exposure to noise and vibration was assess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 and the set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was analyzed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The average (+/- standard deviation) weekly noise exposure of front-engine bus drivers was 83.6 +/- 1.9 dB(A), while rear-engine bus drivers were exposed to 77.0 +/- 1.1 dB(A).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vibration acceleration was 0.85/m(2). In the best adjusted model, the multivariabl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44; OR=2.54; 95% CI=1.15-5.62), diabetes (OR=5.46; 95% CI=0.95-31.4), and the level of noise emission [>86.8 dB(A); OR=2.76; 95% CI=1.24-6.15] were risk factors for NIHL. In another model studied, WBV exposure was significant in determining NIHL. CONCLUSIONS: Bus drivers were exposed to significant WBV levels. The noise exposure was more pronounced in front engine than in rear-engine vehicle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WBV exposure and NIHL was observed and no interaction was found between WBV and noise exposure.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as other model indic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WBV and NIH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职业性噪声暴露水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噪声与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高温、有害气体)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收集安徽省某特大型化工企业2014―2018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根据噪声暴露评估情况将研究人群分为高暴露组(≥80 dB(A))、中暴露组(70~79 dB(A))和低暴露组(< 70 dB(A));参考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对环境温度进行分级(I~IV级)。应用SPSS 23.0软件,采用χ2检验比较作业人员吸烟、饮酒、规律运动等因素在不同暴露组的构成,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暴露与效应关系。 结果 与低暴露组相比,暴露于≥80 dB(A)和70~79 dB(A)的职业噪声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其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5(95%CI:1.36~2.52)和1.29(95%CI:1.03~1.60)。暴露于≥80 dB(A)的职业噪声会增加心电图异常的发生风险(HR=1.31,95% CI:1.06~1.63)。共同暴露于高温和≥80 dB(A)职业噪声,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HR=8.98,95% CI:3.25~24.86)。 结论 职业性噪声暴露可增加职业人群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风险,且职业性噪声与高温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饮酒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饮酒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饮酒和职业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方法 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广州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作业人员2.44名男性饮酒者为饮酒组,在相同的噪声暴露环境中选择140名男性不饮酒者为对照组,两组间除饮酒外,其他均均衡可比.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要求对噪声暴露作业场所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量[dB(A)],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GB7583-87要求,对工人进行左、右耳500~6000Hz内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并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噪声暴露史、家族性耳聋史以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利用t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噪声和饮酒对听力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结果 同一噪声暴露环境下,在4 000 Hz频段,饮酒组左、右耳听阈位移分别为(29.9±12.9)dB和(30.0±13.5)dB;6000Hz听闻位移为(26.9±11.8)dB和(27.3±15.3)dB,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饮酒量达32L及以上听力损失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不饮酒的2.632倍(P<0.05).累积噪声量达80 dB(A)及以上时,饮酒和职业噪声听力损失的RR值分别为3.353和4.643,饮酒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的RR值(9.662)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 大量饮酒可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高,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饮酒和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失的影响。 方法 选择珠海市两家企业中同时接触甲苯和噪声人员78例为混合接触组,单纯接触噪声人员75例为噪声接触组,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办公室和后勤人员90例为对照组,进行现场甲苯浓度和噪声强度检测,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触组各作业点甲苯浓度、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在高频段(3.0 kHz、4.0 kHz、6.0 kHz)听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频段听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噪声接触组的语频听力异常检出率(25.6%、22.7%)均高于对照组(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混合接触组的高频听力异常检出率(51.3%)均大于噪声组(24.0%)和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工龄≥ 5年者,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害有协同作用,应充分考虑联合接触因素的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7.
职业噪声对人体听觉外系统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秀梅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3-14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会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噪声的特征性损伤可引起听力损伤以至噪声性耳聋。此外 ,噪声还可以引起听觉外系统的损伤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等。现根据已经进行过的大量调查研究 ,职业噪声对人体的听觉外系统的损伤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许多研究显示 ,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引起血压升高、心电图改变等。噪声工作人员的血压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 ,其次为T波改变 ,其心电图总异常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