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浮选试验、表面张力测试、Zeta电位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油酸钠(NaOL)、十二烷基琥珀酰胺(HZ)两种捕收剂及其组合捕收剂对锂辉石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在一定浓度下都能较好地浮选锂辉石,其中HZ的捕收性能强于NaOL,组合捕收剂浮选效果明显优于任意单一捕收剂。在药剂用量为200mg/L、pH=9.0左右、组合捕收剂的混合摩尔比n(NaOL):n(HZ)为5:1的条件下,浮选效果最好,浮选回收率达88.4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NaOL在锂辉石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HZ则以物理吸附为主,两种捕收剂组合使用后的正协同作用是由于锂辉石矿物表面的不均匀性和表面的活性质点的差异使这两种不同药剂能选择性的吸附在矿物表面的不同位置,从而提高药剂捕收性能。  相似文献   

2.
苯甲羟肟酸(BHA)和辛基羟肟酸(OHA)以及二者组合羟肟酸(BHA+OHA)下,对氟碳铈矿、方解石、萤石三种矿物进行了浮选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总有机碳和紫外光谱吸附量测试和XPS分析研究了羟肟酸类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9.5、组合捕收剂(n(BHA)∶n(OHA)=2∶1)浓度为3×10-4 mol/L和盐化水玻璃3×10-3 mol/L条件下,氟碳铈矿、方解石和萤石的回收率分别为89.8%、18.5%和13.7%,人工混合矿REO品位由28.90%提升至55.41%,氟碳铈矿的回收率为80.41%,与方解石和萤石实现较好分离;组合捕收剂(BHA+OHA)在三种矿物表面发生共吸附,且组合捕收剂中每种药剂的吸附率大于相同浓度的单一药剂;盐化水玻璃阻碍捕收剂在方解石、萤石表面的吸附对捕收剂在氟碳铈矿表面吸附无影响,可以达到抑制方解石和萤石的目的,实现氟碳铈矿的选择性浮选。  相似文献   

3.
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对异极矿的浮选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DA(十二胺)和KAX(异戊基黄原酸钾)的阳阴离子混合药剂作为捕收剂,对异极矿进行单矿物浮选及检测,并与单独使用DDA或者KAX作为捕收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DDA和KAX的摩尔比为1:3的混合捕收剂浮选异极矿时,比单独使用DDA或者KAX对异极矿的浮选效果要好,且在pH值为10左右时浮选效果最佳,回收率达86%;DDA和KAX混合后各自所带的阴、阳离子电性中和,降低了捕收剂分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使混合捕收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值降低,在矿物表面吸附时形成半胶束吸附的浓度值降低,更易于在异极矿表面形成半胶束吸附,对矿物浮选捕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矿物浮选实验,接触角实验,两相、三相泡沫动态稳定性实验,研究组合药剂油酸钠(NaOL)-辛醇(OCT)对一水硬铝石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测定组合药剂与一水硬铝石作用前后溶液的TOC含量,分析组合药剂作用下一水硬铝石三相泡沫稳定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矿浆p H=7.0条件下,组合药剂与单一NaOL浮选一水硬铝石结果相比,NaOL物质的量在组合药剂总物质的量中所占的摩尔分数x(NaOL)≥40%时有利于提高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回收率。其中,x(NaOL)=40%和x(NaOL)=60%的组合药剂因通过形成更稳定的三相泡沫而提高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回收率;x(NaOL)=80%的组合药剂不仅能增强浮选泡沫稳定性,还能增大矿物表面疏水性从而提高一水硬铝石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石煤提钒的浮选工艺及吸附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石煤提钒工艺中钒回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浮选的方法对含钒石煤矿进行条件实验和闭路实验,设计出提钒浮选流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捕收剂分子在矿物解理面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石煤中主要含钒矿物为钒云母,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通过闭路浮选实验,得到了五氧化二钒品位为3.20%(质量分数)、回收率为74.50%的钒精矿;捕收剂分子容易在钒云母(001)面发生吸附,而在石英(001)面几乎不吸附,从而实现了石煤中钒云母和石英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6.
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通过残余浓度法测定吸附等温线,荧光探针法和Zeta电位测试方法研究季铵型阳离子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浮选结果表明:将DTAC和CTAC作为捕收剂,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回收率随着pH的增大而增加,而高岭石的浮选回收率随着pH的增大反而下降。当捕收剂的碳链增长时,矿物浮选回收率提高,但高岭石的增加幅度小于一水硬铝石的。在低浓度范围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而对于高岭石,还存在离子交换作用。当浓度增大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碳链间疏水缔合作用在两种矿物表面进一步吸附。矿物表面微极性研究表明:CTAC的疏水性比DTAC强,相同溶液浓度下CTAC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能形成比在高岭石表面更大的胶团,这也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对一水硬铝石吸附的影响要大,与浮选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在十二胺捕收剂浮选体系下,通过单矿物与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考察了乙酰丙酮对菱镁矿一步反浮选脱硅脱钙的影响,并通过对药剂作用前后矿物表面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的分析,探讨了乙酰丙酮对菱镁矿浮选脱硅脱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乙酰丙酮对菱镁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白云石和石英作用不明显,乙酰丙酮对菱镁矿反浮选脱硅脱钙具有较好的分选效果;乙酰丙酮在菱镁矿表面形成较在白云石表面更多的含镁络合物,吸附量大且稳定,使其矿物表面正电性增强,不利于捕收剂十二胺在菱镁矿表面的吸附,从而对菱镁矿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乙酰丙酮在石英表面几乎不吸附,但不影响十二胺在石英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接触角测试、药剂吸附量试验、粒度分析、冷冻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考察改性酯类捕收剂(BL)在低温条件下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BL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明显优于酯105。结合粒度分析、冷冻透射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在低温条件下,BL在水溶液中的粒度小于酯105的,而分布密度大于酯105的,这表明BL在低温条件下分散性更好。因此,BL更容易吸附在黄铜矿表面,从而提高其表面疏水程度,该结果也通过接触角测试和药剂吸附量试验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通过纯孔雀石、硫化-氧化混合铜矿浮选试验、FT-IR光谱分析、Zeta电位测试、捕收剂及矿物溶液化学分析和DFT计算研究2-乙基-2-烯己基羟肟酸(EHHA)对孔雀石矿物的直接浮选性能及吸附机理。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EHHA是一种直接浮选孔雀石矿物的优良捕收剂,在矿浆pH值6、用量200 mg/L的浮选条件下,EHHA能直接浮选出95.33%的孔雀石。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EHHA在弱酸性条件下直接浮选硫化-氧化铜矿与使用异丁基黄药(IBX)捕收剂硫化浮选相比较,EHHA所取得的粗精矿中Cu回收率高了1.87%。FT-IR光谱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EHHA通过形成五元螯合环吸附于孔雀石矿物表面。孔雀石和捕收剂的溶液化学分析表明:EHHA通过与矿物表面的Cu~(2+)螯合成沉淀而发生吸附,OHA通过与孔雀石矿物表面的水合铜离子发生表面化学反应而吸附于矿物表面,相关的FT-IR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DFT计算结果表明:EHHA比IBX拥有更大的偶极矩,更高的Mulliken电荷,对孔雀石矿物的捕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731、环烷酸皂,以及油酸与十二胺的混合捕收剂对锂辉石、长石和石英单矿物浮选行为及锂辉石实际矿石浮选指标的影响。借助Zeta电位、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试及量子化学计算,探讨混合捕收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油酸与十二胺的混合捕收剂,兼有捕收性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在碱性条件下能实现锂辉石与长石和石英的浮选分离。混合捕收剂在锂辉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长石和石英。混合捕收剂中油酸在矿物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十二胺则以物理吸附为主。油酸离子分别与十二胺离子(或分子)和油酸分子以缔合形态存在,油酸的头基COO^-与锂辉石表面的Al原子发生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苯氧乙酸类浮选抑制剂性能的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取6-31G基组,对苯氧乙酸类浮选抑制剂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通过官能团羧基的键电荷密度及其比值ρ(O-H)/ρ(C-O)的计算,比较了各药剂分子离解成一价负离子的难易.根据各分子的前线轨道能量差△EHoMOLUMO和一价负离子的HOMO能级,对分子的反应活性、一价负离子与矿物表面不同金属离子作用的强弱进行了比较.从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前后的能量变化,比较了各药剂的一价负离子与不同矿物表面发生作用的稳定性,并通过对比矿物与捕收剂作用后的能量变化,证明苯氧乙酸类抑制剂对方解石的抑制作用是靠抑制剂在矿物表面强烈的化学吸附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辛醇对苯甲羟肟酸(BHA)浮选锡石纯矿物的影响,分析了辛醇和BHA在锡石表面的吸附机理。实验室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广泛pH区间内,单一辛醇对锡石没有浮选性,但是作为辅助捕收剂,辛醇可以显著降低捕收剂BHA的用量,并且使锡石仍保持较高回收率。红外光谱和吸附量研究表明,单一辛醇在锡石表面没有发生吸附,但是辛醇与BHA形成吸附组合体而吸附在锡石表面,增强了锡石表面的疏水性;同时辛醇使BHA在锡石表面的吸附量增加,从而降低了BHA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动电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及单矿物浮选等手段,研究了油酸在石英和长石表面的存在状态及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油酸以两种方式吸附:油酸根离子的静电吸附和油酸分子的物理吸附,在长石表面还存在油酸根离子与铝离子之间的化学吸附,因此,油酸在长石表面的吸附强度高于石英,试验还表明,在抑制剂的配合下,油酸钠可以活化阳离子胺类捕收剂对长石的捕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ζ电位、吸附量测定及扫描电镜研究水玻璃对Ca2+存在体系下菱锌矿与石英浮选分离的机理。结果表明:pH为9.5-11时,Ca2+可以显著活化石英的浮选,并使水玻璃对菱锌矿的抑制作用增强,严重影响二者的分离;改变添加剂添加顺序,在矿浆中优先加入水玻璃,可以有效防止Ca2+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使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差异增大,从而消除Ca2+对菱锌矿与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单泡(或无泡沫)浮选法是一种在浮选研究领域内广为采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各种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和調整剂)对矿物的作用、研究药剂与矿物作用的动力学以及研究各种矿物的可浮性。在研究矿石的可选性时,它也可以用来研究矿物分选的条件。单泡浮选法对于研究具有起泡能力的捕收剂的性貭尤为适用,它可以避  相似文献   

16.
李明德  沈根生 《金属学报》1964,7(3):322-326
<正> 单泡(或无泡沫)浮选法是一种在浮选研究领域内广为采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各种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和調整剂)对矿物的作用、研究药剂与矿物作用的动力学以及研究各种矿物的可浮性。在研究矿石的可选性时,它也可以用来研究矿物分选的条件。单泡浮选法对于研究具有起泡能力的捕收剂的性貭尤为适用,它可以避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取代度不同的两种羧甲基淀粉(CMSL和CMSH分别表示取代度低和取代度高的羧甲基淀粉)在以十二胺(DDA)为捕收剂的阳离子反浮选中对一水硬铝石的抑制性能。考察了CMS的取代度对其抑制性能及作用方式的影响。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在广泛pH值范围内,CMSL对一水硬铝石的抑制能力要好于CMSH。借助吸附量测试、动电位测量和原子力显微镜对CMS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MSL,CMSH分子中具有更多的吸附点,因而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具有较小的吸附量和较薄的吸附层厚度,并使一水硬铝石表面具有较强的电负性。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和捕收剂DDA的吸附实验进一步揭示,CMSL分子的环式吸附构象可以罩盖更多的DDA从而显示优良的抑制性能,而CMSH/DDA体系则表现得更像一种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量子化学的CNDO/2方法计算了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氧的吸附以及氧化表面与乙基黄药相互作用体系.讨论了这两种矿物的表面电子结构,描述了方铅矿浮选的离子交换机理和黄铁矿浮选的双黄药分子吸附机理;研究了氧在硫化矿捕收剂浮选和无捕收剂浮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考察了异极矿的成矿规律、结构特征以及异极矿与浮选药剂之间的作用规律,详细分析了影响异极矿可浮性的重要因素,总结了国内外与异极矿相关的浮选药剂与异极矿之间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矿的前期阶段,异极矿易与粘土矿物混杂,采用浮选法进行回收时含锌矿物易损失于矿泥中,从而使得异极矿的浮选回收率较低;胺类捕收剂的极性基团—NH_2中N、H原子与异极矿表面的Zn、Si、O、H等原子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化学键,捕收剂与异极矿之间的作用方式仅为静电吸附;由于异极矿中SiO_4~-的体积比Zn~(2+)更大,在与浮选药剂发生作用时,矿物表面的Zn~(2+)往往被SiO_4~(2-)屏蔽,使得矿物溶解度降低,从而使得S~(2-)、HS~-等起硫化作用的离子很难与Zn~(2+)结合,硫化时间增长;螯合剂法有望成为异极矿浮选新的高效选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辛基硫酸胍SAG8为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研究了SAG8对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为4-12的范围内SAG8对高峰石、叶腊石和伊利石这三种铝硅酸盐都有较好的捕收能力.Zeta电位测得高峰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等电点分别为3.5、3.0和2.3.矿物与SAG8作用后其表面正电荷密度增加的均不明显.其可能的原因是:胍是有机强碱.当胍分子一个NH2+与矿物表面Si-O-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后,由于胍基中还存在一个NH2官能团,它与矿浆中或者矿物表面的OH-发生氢键作用,矿浆表面OH-浓度增加,从而使矿物表面正电荷密度增加不明显矿粒表面荷负电.结合浮选实验、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可以推断出矿物与SAG8的作用机理:SAG8阳离子中同时存在阳离子型和分子型两种NH2官能团,使得SAG8阳离子以静电力和氢键两种方式吸附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其中在酸性介质中,SAG8主要通过静电力方式吸附在铝硅酸盐矿粒表面,而在碱性条件下以静电力和氢键两种方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