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对Stk32c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并对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变化进行探索,以期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释慢性应激损伤机制及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三组,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造模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只每天给予逍遥散2 ml,连续造模21天。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Stk32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法检测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调,其基因启动子区某些特定位点(特别是引物方案2的CpG_6、CpG_27.28、CpG_39位点)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逍遥散治疗能够明显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应位点DNA甲基化程度较慢性应激模型组显著下调。结论 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特定位点甲基化程度升高可能是慢性应激造成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逍遥散可能通过干预相应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发挥抗慢性应激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Cacnb4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20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性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逍遥散2m L/(只·d),连续造模21 d,于第22天处死大鼠并取材。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域Cacnb4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Cacnb4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中药复方逍遥散可从基因及蛋白水平同时纠正这种上调的表达变化。结论: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β4辅助亚基的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过程,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所致神经细胞损伤可能通过调节这一基因发挥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区V型分泌型磷脂酶(PLA2G5)基因表达及翻译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慢性应激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干预组、开克对照组4组,每组30只。造模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逍遥散干预组和开克对照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逍遥散10mL/kg、开克10 mL/kg。造模时间分别为21、28、35天。采用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PLA2G5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区PLA2G5基因mRNA表达及其相应蛋白显著下调。逍遥散可从基因水平同时纠正这种下调的表达变化。结论:PLA2G5的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过程,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所致的损伤可能通过调节这一基因发挥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GABRD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15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逍遥散2 mL/只·d,连续造模21 d,于第22天处死大鼠并取材。运用Agilent表达谱芯片筛选各组差异基因,并选取GABRD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大鼠海马区域GABRD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加以验证。结果:Agilent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下调,逍遥散干预后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T-PCR及免疫组化法验证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中药复方逍遥散可从蛋白水平纠正这种下调的表达变化。结论:γ-氨基丁酸A受体δ亚型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的过程,逍遥散可能通过调控这一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对慢性应激损伤所致一系列神经、精神紊乱症状的保护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区FGFR1基因表达及翻译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慢性应激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以1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干预组、西药(开克)对照组4组,每组30只。造模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模型,逍遥散干预组和西药(开克)对照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逍遥散10 mL/Kg、开克10 mL/Kg,并设定三种造模时间21 d、28 d、35 d。连续造模后,分别于第22天、第29天、第36天处死大鼠并取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Western-Blot检测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FGFR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应激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区FGFR1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逍遥散可从基因及蛋白水平同时纠正这种下调的表达变化。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的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过程,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所致的损伤可能通过调节这一基因发挥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对应激损伤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逍遥散和GR-受体阻滞剂干预慢性应激损伤大鼠,观察其海马区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情况。方法以逍遥散(5.265 g.kg-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受体阻滞剂RU-38486(12.5 g.kg-1)为干预药物,应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在造模的同时给予实验药物,3周后停止刺激,于第22天处死大鼠取材。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GR表达。结果 GR受体阻滞剂RU-38486与中药复方逍遥散可显著上调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区GR阳性表达。结论逍遥散可以通过促进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区NR表达上调,从而达到部分恢复慢性应激大鼠HPA轴负反馈功能的作用,起到缓减诸应激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逍遥散抗慢性心理应激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逍遥散抗慢性心理应激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按体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逍遥散组给予逍遥散7.02g/kg.观察实验前后大鼠体重及糖水偏爱度的变化,采用PI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原位杂交法检测GR mrRNA表达.结果 经过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CMUS)造模后,模型组、逍遥散组体重及增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的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GR mRNA表达降低(P<0.01);逍遥散可显著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5),升高GR mRNA表达(P<0.01).结论 表明CMUS可引起大鼠糖水偏爱度下降,而逍遥散能逆转CMUS抑郁大鼠的糖水偏爱度的下降,可显著改善慢性心理应激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理可能与调节GR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马晓平  孙琪  焦妃  陈思馨  王全年 《新中医》2015,47(6):265-267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抗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海马神经元代细胞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各亚基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2-△△Ct相对定量法计算NR各亚基表达量相对值。结果:慢性应激微环境导致海马神经元代细胞内NR的各亚基m RN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拟慢性应激作用前对细胞进行对应血清处理,逍遥散含药血清使NR2A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NR2B m RNA、NR1m RNA表达水平亦上调,作用明显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逍遥散治疗血清能改变NR的各亚基m RNA表达,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元并对抗慢性应激损伤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Notch信号通路各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模型+逍遥散组、模型+氟西汀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天。通过尼氏染色、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尼氏小体数量、Notch信号通路中NICD、Hes1、Hes5及Jad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有逆转作用(P < 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能逆转NICD、Hes5、Jag1蛋白表达量(P < 0.05或P < 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基因mRNA表达量均降低(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能逆转NICD、Hes1、Hes5 mRNA表达(P < 0.05,P < 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尼氏小体减少,Notch信号通路各分子蛋白及基因表达均降低,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元,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逍遥散对应激损伤学习记忆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大鼠模型,以Fura-2负载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NR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突触体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明显回落(P〈0.05,P〈0.01)。结论:抑制慢性应激所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NR1 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神经细胞膜上NR的数量,从而减轻慢性应激状态下海马神经元内Ca2+超载所致的细胞毒性损伤。这可能是逍遥散抗应激损伤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逍遥散对应激损伤学习记忆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大鼠模型,以Fura-2负载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NR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突触体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明显回落(P0.05,P0.01)。结论:抑制慢性应激所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NR1 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神经细胞膜上NR的数量,从而减轻慢性应激状态下海马神经元内Ca2+超载所致的细胞毒性损伤。这可能是逍遥散抗应激损伤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用逍遥散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滞剂干预慢性应激损伤大鼠,观察其海马区NR受体亚型表达情况。方法:以逍遥散(5.265g/kg)和GR受体阻滞剂RU-38486(12.5g/kg)为干预药物,应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在造模的同时给予实验药物,3周后停止刺激,于第22天处死大鼠取材。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R表达。结果:GR受体阻滞剂RU-38486与中药复方逍遥散可显著下调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区NR阳性表达。结论:逍遥散可以通过促进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区NR表达下调,从而达到部分恢复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负反馈功能的作用,起到缓解诸应激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丹栀逍遥散低剂量组、加味丹栀逍遥散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复合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不同应激因子刺激21 d,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随后分别按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2.04,4.08 g·kg-1,各组均按10 mL·kg-1ig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ig 10 mL·kg-1生理盐水1次/d,每天应激前灌胃,从造模第22天开始,至动物处死当天,共21 d,实验周期共42 d;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大鼠海马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内GR的蛋白表达下调而MR的蛋白表达升高;经治疗后,各组大鼠海马内G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而各组大鼠海马内M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海马内GR和MR的蛋白表达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经过药物干预后的模型大鼠海马内GR表达升高而MR的表达下调,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内GR和MR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逍遥散抗慢性心理应激海马神经元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按体重分为正常组(不施加任何刺激)、模型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MUS)、逍遥散组(每次刺激前1h灌胃中药1次,每次2mL)。观察实验前后大鼠糖水偏爱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Fura-2/AM法和Tillvision图像处理系统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CMUS可引起大鼠糖水偏爱度下降,逍遥散组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及TrkB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逍遥散可以通过上调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胞内Ca2+超载,从而防止海马神经元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5.
孙琪  郭维  陈晓梅  江东 《新中医》2021,53(3):16-20
目的:探讨并比较中药复方逍遥散和抗抑郁药百忧解(盐酸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中HSPA1A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散组、百忧解组,除空白组外,采用足底电击、冰水游泳、禁食24 h、禁水24 h、束缚4 h等应激源对大鼠进行慢性应激刺激。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只大鼠按照10 mL/(kg·d)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百忧解组和逍遥散组每只大鼠分别按10 mL/(kg·d)的剂量灌胃百忧解和逍遥散。评价模型制备21 d、28 d、35 d的造模效果;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21 d、28 d、35 d时大鼠海马组织中HSPA1A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21 d、28 d、35 d,体质量均明显减轻(P<0.01),水平运动得分及垂直运动得分均降低(P<0.05,P<0.01),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中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百忧解组大鼠造模21 d体质量均升高(P<0.05,P<0.01);逍遥散组大鼠造模21 d、28 d、35 d水平运动得分升高(P<0.05,P<0.01);逍遥散组和百忧解组大鼠造模21 d、35 d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逍遥散组及百忧解组大鼠造模21 d、28 d、35 d血清皮质酮含量降低(P<0.05,P<0.01);逍遥散组大鼠造模21 d海马组织中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百忧解组大鼠造模35 d海马组织中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与百忧解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造模35 d水平运动得分较高(P<0.01),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P<0.01)。结论:逍遥散对慢性应激造成的HSPA1A mRNA表达降低的调节作用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百忧解对慢性应激引起的HSPA1A m RNA表达下调的干预作用则在实验35 d时才突显,说明中药复方的治疗作用具有时效性,应该随证变化及时调整方药;抗抑郁药起效慢,临床治疗慢性应激相关病证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与杏仁体BDNF的变化,以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以慢性束缚应激塑造肝郁证候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分析及RT-PCR等方法,从蛋白和基因水平,定位与定量相结合,检测BDNF表达水平。结果:在慢性束缚应激条件下,BDNF的表达发生变化,海马和杏仁核往往结果相反。结论:可能是它们由不同的机制控制所引起,而逍遥散对其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色氨酸羟化酶2(TPH2)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 d。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TPH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余3组大鼠(P0.05),逍遥散与氟西汀对TPH2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逍遥散与氟西汀对IDO1 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明显(P0.01),且逍遥散对IDO1 mRNA的下调作用更明显。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TPH2的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逍遥散组TPH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TPH2的表达减少,IDO1的表达增多,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5-HT的含量,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逍遥散对慢性心理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逍遥散对多相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的影响,探究逍遥散抵抗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的机制.方法:大鼠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造模后取材进行Nissl体染色观测海马神经元内Nissl体及Sevier-Munger海马神经纤维,以Fura-2负载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 浓度.结果:造模组Nissl体数量明显减少,神经元胞体溃变、减少,神经纤维减少、排列紊乱;逍遥散治疗组Nissl体及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数量有明显增加,排列更整齐;海马突触体内Ca2 浓度均明显升高.结论:多相性应激使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从而致神经元内Nissl体减少,这种损伤是可逆或部分可逆的,逍遥散能明显抑制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造成的损伤及神经元内Nissl体的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 超载可能是慢性心理应激损伤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重要的神经机制,逍遥散也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外Ca2 大量内流,阻止Ca2 超载,从而改善应激大鼠的学习记忆状况.  相似文献   

19.
逍遥散抗慢性应激损伤中枢Glu-NR-Ca2+-GR信号通路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抑制中枢兴奋性神经毒性、影响海马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性的角度探讨逍遥散抗慢性应激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谷氨酸(Glu)、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血清、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大鼠血清、地佐环平(MK-801)作为影响因素单独或组合后作用于培养细胞,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各亚基mRNA表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Glu与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血清共同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可使NR各亚基mRNA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造成细胞内Ca2+超载,并显著降低细胞内GR蛋白表达.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大鼠血清能够明显促进NR2AmRNA的表达而降低NR2BmRNA的表达,明显改善Glu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对抗慢性应激引起的GR表达下调,并与MK-801显示出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 Glu与慢性应激大鼠模型血清共同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能够模拟慢性应激状态下神经细胞所处的体内微环境.逍遥散能够纠正模拟慢性应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NR各亚基表达失衡状态,促进海马神经元恢复或保持NR2A与NR2B的正常比例,维持胞内钙稳态,对抗慢性应激导致的iGR表达下降,对维持海马神经细胞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这种保护性作用可能与包括Glu-NR-Ca2+-iGR在内的多种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中海马自噬标志蛋白Belin-1及LC3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逍遥散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5):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采用21 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Belin-1、LC3表达情况。结果:Belin-1、LC3在各组中较正常组均有较明显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能明显下调Belin-1、LC3的表达(P0.05)。结论:慢性束缚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Belin-1、LC3表达有变化,提示自噬可能是抑郁症发病机制之一,且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标志蛋白Belin-1、LC3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