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期暴露于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监测资料以及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呼吸系统疾病门诊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控制了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当天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明显。PM_(2.5)、PM_(10)、NO_2、SO_2当日浓度每上升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OR值分别为1.006 6(95%CI:1.005 8~1.007 5)、1.004 8(95%CI:1.004 1~1.005 6)、1.025 9(95%CI:1.023 7~1.028 0)与1.022 9(95%CI:1.019 8~1.025 9)。结论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短期升高可能导致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求大气污染对天津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来估计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单污染物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大气中NO2、PM2.5、PM10、CO的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 rate,ER)及其95%CI分别为2.823%(2.581~3.065)、0.476%(0.382~0.569)、0.437%(0.368~0.506)、22.263%(15.449~29.478)。多污染物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寒冷季节,NO2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效应最大,ER及其95%CI为7.395%(6.595~8.202)。 结论  NO2、PM10、PM2.5、CO日平均浓度的升高可以增高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病例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大气污染对武汉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交叉(case-crossover)设计的方法研究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市城区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的对照选择方案研究结果的差异。结果调整相关气象因素后,采用双向1∶2的对照设计分析表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以及二氧化氮(NO2)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武汉市城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发生的OR值分别为1.005(95%CI:1.004~1.006)、1.021(95%CI:1.019~1.023)和1.054(95%CI:1.047~1.054);在不同的对照策略下,PM10、SO2以及NO2与呼吸系统死亡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O2的关联值相对较高。结论本研究区域内大气PM10、SO2以及NO2浓度的上升促进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热浪与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北京市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运用病例交叉设计的基本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期间5次热浪对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死亡的影响。采用1∶1单向回顾性对照,选择死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时的OR值,以最高的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每次热浪过程对每日非意外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COPD死亡的OR值分别为1.442(95%CI:1.310~1.588),2.667(95%CI:1.893~3.756)和1.778(95%CI:1.182~2.674);第2次热浪持续3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200(95%CI:0.973~1.480),3.000(95%CI:1.090~8.254)和3.333(95%CI:0.917~12.112);第3次热浪持续7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135(95%CI:1.925~2.368),3.360(95%CI:2.450~4.608)和2.897(95%CI:1.899~4.418);第4次持续3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464(95%CI:1.042~2.057),1.000(95%CI:0.375~2.664)和1.000(95%CI:0.290~3.454);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0%,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和1.525(95%CI:1.099~2.118),2.000(95%CI:0.500~7.997)和2.000(95%CI:0.603~5.371)。结论热浪对居民死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非意外死亡影响的滞后期一般为2~3d,呼吸系统疾病包括COPD死亡的滞后期为2~5d;热浪过程中气温越高,湿度越高,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川市大气颗粒污染物水平及其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收集银川市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分析的方法,分析银川市大气颗粒水平对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大气PM10和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银川市大气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危险增加0.22%(95%CI:0.03%,0.41%)(P0.05)。结论研究期间银川市空气污染水平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可能与PM2.5浓度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北京市日平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J00-J99)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北京市H区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和城八区气象及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单向回顾的病例交叉设计,用温度分层(<15℃,15~25℃,>25℃)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控制大气污染物SO2、NO2、P...  相似文献   

7.
目的 <\b>分析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sub>)浓度与暴露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探索PM10<\sub>对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b>收集2004-2008年北京市某城区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物(PM10<\sub>、SO2<\sub>、NO2<\sub>)水平以及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数据,采用双向对称性病例交叉设计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气中PM10<\sub>水平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b>调整气象因素(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后,单污染物模型PM10<\sub>的滞后效应不明显.调整SO2<\sub>、NO2<\sub>和SO2<\sub>+NO2<\sub>后的多污染物模型,PM10<\sub>对人群脑血管疾病的效应OR值比单污染物模型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大气PM10<\sub>浓度对女性、≥65岁的脑血管疾病和冬季脑血管疾病病例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男性和≥65岁的脑血管疾病病例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调整其他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后,PM10<\sub>浓度与脑血管疾病死亡呈正相关.PM10<\sub>浓度升高会导致女性、≥65岁和冬季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  相似文献   

8.
宋立 《中国卫生统计》2006,23(3):286-286
望花地区位于辽宁抚顺西部与沈阳市相邻,人口约34万人.是抚顺市重工业大型企业较集中的地区也是抚顺市工业烟尘污染最集中地区(抚顺西露天矿,抚顺特钢,抚顺铝厂和石油三厂等).近年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性颗粒物,为典型烟煤型城市大气污染.作为中日国际共同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选择望花区内三所小学校作为采样点,从2002~2003年对大气颗粒物进行了监测,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三所小学校的小学生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1~1984年在百色市进行了大气监测及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如下: 每年接春、夏、秋、冬四季,每季连续五天,每天4次,每次20分钟。测定项目有SO_2、NO_x、降尘量。SO_2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NO_x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降尘量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皋地区环境因素对当地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如皋地区2011-2013年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大气污染数据,采用冗余分析法分析环境因素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物中,SO2、NO2、PM10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关系密切,O3的影响不确定;气象要素中,温度、气压与其关系密切,而风速、相对湿度的影响不确定。结论环境因素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有着重要影响,SO2、NO2、PM10与其呈正相关,其中SO2对肺气肿的影响较其他污染物大;气温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呈显著负相关,气压则呈显著正相关;春季和冬季主要受各类污染物和气压的影响,春末和夏季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此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周围环境变化,防止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例构成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5339例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对疾病谱进行分布描述。结果 2010年某院累计住院22802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339例,占总体的23.41%;男女之比1.75:1。呼吸系统疾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5,P〈0.05);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种有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矽肺、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构成该系统疾病前五位,占呼吸系统疾病的70.31%。本资料各年龄段呼吸系统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6.94,P〈0.001)。结论提示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例,重点年龄段在0~5岁儿童和71~80岁老年。应关注儿童与老年人的健康预防、保健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银川市2013—2014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人群暴露水平,定量分析和评价该市大气污染物与出生缺陷的暴露-反应关系及其关键窗口期。方法收集银川市2013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缺陷个案资料,以及该市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空气质量数据、气象资料。采用病例交叉设计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出生缺陷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研究期间银川市大气PM2.5年均浓度为51μg/m~3,PM10年均浓度为114μg/m~3,SO_2年平均浓度为73μg/m~3,NO_2年平均浓度为43μg/m~3,均高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在控制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妊娠后前3个月大气PM2.5、PM10、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可能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OR(95%CI)分别为1.017(1.013~1.022),1.011(1.009~1.014),1.002(1.001~1.003);分娩前第1个月NO_2、CO浓度每升高10μg/m~3可能会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OR(95%CI)分别为1.003(1.001~1.006),1.106(1.018~1.202);分娩前第2个月NO_2每升高10μg/m~3可能会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OR(95%CI)为1.008(1.005~1.011);分娩前3个月大气PM2.5、PM10、NO_2、CO浓度每升高10μg/m~3可能会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OR(95%CI)分别为1.008(1.005~1.011),1.013(1.010~1.015),1.012(1.009~1.015),1.208(1.106~1.32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大气污染较重,妊娠早期是PM2.5、PM10、SO_2对出生缺陷影响的关键窗口期,妊娠晚期是NO_2、CO对出生缺陷影响的关键窗口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岛市大气污染物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的影响,为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的治理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资料,采用双向病例交叉的研究设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大气污染物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的影响。结果在单污染物模型中,控制了温度的影响,PM2.5当日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的相关性最大,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OR值为1.012(95%CI:1.01~1.015),即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人数增加1.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污染物模型中,分别调整SO_2、NO_2、SO_2+NO_2的影响后,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所对应的OR值分别为1.017(1.014~1.02)、1.017(1.014~1.019)、1.018(1.015~1.021),调整后O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大气污染物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存在相关性,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会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寒潮天气对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北京市居民死亡资料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气象资料来自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运用病例交叉的设计思想,采用单向回顾性1∶1对照和双向对称性1∶2对照设计,分析北京市1998年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期间6次寒潮天气与北京市城8区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病例选取为冬季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选取死亡发生前第7天和发生后第7天作为对照(或者死亡前、后第14天作为对照)。结果研究时间段内共出现6次寒潮,日最低气温下降明显且伴随有湿度下降和气压上升的第3次寒潮期间3种死因的双向对称性对照设计的滞后期均为0d,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死亡的OR值分别为1.500(95%CI:1.032~2.181),1.913(95%CI:1.066~3.432)、1.679(95%CI:1.139~2.474)。其他5次寒潮对心脑血管病人的死亡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研究期间北京地区的绝大多数寒潮天气未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产生明显影响;但是温度降幅大且伴随高气压的寒潮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病例交叉的研究方法,估计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上海市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并探讨该设计用于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分析上海市2000年6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总死亡和分疾病别死亡的关系,同时比较双向对照设计和单向回顾性对照设计研究结果的差异。结果 采用不同的对照选择方案,病例交叉设计的研究结果变化较大;采用双向1:6的对照设计,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l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48h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上海市城区居民总死亡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3(95%CI:1.001~1.005)、1.016(95%CI:1.011~1.021)、1.020(95%CI:1.012~1.027)。结论 上海市城区目前的PMl0、SO2、NO2水平对居民死亡确有影响;病例交叉设计是一种研究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17.
煤烟型大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及症状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对太原市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的 3个地区的小学生进行了健康问卷调查和五官检查 ,研究结果表明 :重 (中 )污染区儿童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发病率分别大于相对清洁区 ,3个研究区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儿童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和呼吸道疾病患病率表现为重污染区和中污染区较为接近 ,但明显高于相对清洁区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咳嗽、咳痰症状发生的危险性表现为重度污染区是相对清洁区的 1 6 4~ 2 92倍 ,中度污染区是相对清洁区的 1 83~2 2 7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表现为重度污染区是相对清洁区的 2 6 2~ 5 6 8倍 ,中度污染区是相对清洁区的 1 40~ 4 46倍。提示太原市煤烟型大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产生了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8.
煤烟型大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症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了太原市 3个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研究区成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成人呼吸系统症状的标化发生率和疫区的标化患病率均为重度污染区 >中度污染区 >相对清洁区 (P <0 0 5 ) ,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的危险性 ,重、中污染区分别是相对清洁区的1 8倍和 2 1倍、1 3倍和 1 8倍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家庭燃料、家族史等因素后 ,燃煤产生的LNSO2 、LNTSP、LNPM1 0 、LNPM2 5 每增加一个单位 ,成人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的危险性分别增加 1 39倍、1 71倍、1 6 7倍和 1 79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的危险性分别增加 1 31倍、1 5 3倍、1 5 1倍和 1 6 8倍。提示煤烟型大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的发生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常见空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乌鲁木齐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构建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模型,分析空气污染物与该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关系。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中,在滞后3 d (Lag3)时SO2浓度影响最大,S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增加2.32%(95%CI:1.16%~3.48%);双污染物模型中,以SO2为协同污染物时,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excess risk,ER)值最大,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增加1.19%(95%CI:1.01%~1.30%)。性别分层中,女性对SO2(冬季:ER=4.10%,95%CI:0.65%~7.67%)、PM2.5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属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城市。为了探讨煤烟型大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发生的影响,太原市卫生监督所于1 999~2 0 0 1年对太原市污染区(A区)、相对清洁区(B区)的62 92名成人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62 92名成人,男3 0 5 2人,女3 2 40人;年龄范围3 0~40岁。其中A区3 490人、B区2 80 2人。A区男性占48 9% ,女性占5 1 1 % ;B区男性占48 0 % ,女性占5 2 0 %。2 方法 根据太原市1 993~1 997年大气环境监测点(国控点)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