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传统固溶反应法制备了(K_xNa_(1-x))_(1-y)Li_yNb_(0.80)Ta_(0.20)O_3(x=0.40~0.60;y=0.03,0.035,0.04)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其压电性能的温度稳定性。实验得出在研究的组分范围内,陶瓷的压电常数d_(33)可达到250 pC/N,k_p到达50%。在高达约325℃的老化试验中发现,尽管在室温下存在多型相变的影响,但陶瓷的d_(33)和k_p值几乎一直保持不变。而且,陶瓷的k_p值在-50℃到120℃的宽温度范围内几乎不受温度影响,显示了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另外还从两相共存的温度范围对陶瓷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制备了(1-x)(K0.5Na0.5)NbO3–xLiBiO3[(1–x)KNN–xLB](x=0,0.0005,0.001,0.002,0.004,0.006,0.008,0.010)压电陶瓷,并分析研究了其微结构及电性能。结果表明,LB 掺杂的 KNN 陶瓷主要形成了钙钛矿结构,没有检测到第二相的存在,并且陶瓷的相结构出现直接由正交相过渡到立方相的"反常"转变;随着LB 掺杂量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细化,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先略有增加后显著下降,且分别在x=0.002和 x=0.00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5pC/N和0.2701;陶瓷的介电常数εr随x增大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当 x=0.006时获得最大值,为871.8。  相似文献   

3.
在醋酸镧、硝酸锶和硝酸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溶液,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1-x)SrxCoO3(x=0.2)粉末。通过电镜分析研究了干凝胶分解温度、制备干凝胶时乙二醇的浓度及溶液pH值等工艺条件对粉末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粉末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干凝胶的分解温度为800℃,乙二醇的浓度为0.2mol/L,溶液的pH=6.5时,粉末的粒度分布范围相对最窄,且平均粒度最小(75nm);粉末的烧成温度为1100℃。  相似文献   

4.
采用EDTA溶胶-凝胶自燃烧方法成功的合成了La_iN_3O_(10)粉末。通过TG,DTA,FT-IR,XRD,FSEM等手段对样品粉末进行了表征。调查了烧结时间对样品的影响,发现La_iN_3O_(10)粉末样品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没有很大差别。XRD结果表明,在700℃获得了纯相的La_4Ni_3O_(10)粉末。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_2ZnTi_3O_8纳米粉体,并以该粉体为原料制备了Li_2ZnTi_3O_8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粉体的相组成、颗粒形貌和尺寸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了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同时研究了纳米效应对于陶瓷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获得尺寸为40~70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的单相Li2ZnTi3O8纳米粉体。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具有更低的烧结温度,在950℃的低温下就可以烧结得到致密的陶瓷,且该陶瓷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er=25.12,Q×f=47,069GHz。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2ZnTi3O8可应用于低温共烧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尿素和醋酸锌为掺杂剂,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为复合模板剂,用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得氮锌共掺杂介孔TiO_2。用XRD、TEM、XPS、N2吸附-脱附和UV-vis吸收光谱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材料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与未掺杂的介孔TiO_2对比,所得样品表现出明显的红移,且可见光区吸收强度明显提高;XPS结果表明氮和锌均成功掺杂到介孔TiO_2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无容器凝固技术制备了LaAl_(1-x)Ga_xO_3粉末和非晶。在B位,Ga~(3+)取代Al~(3+)的掺杂量从x=0增加到x=1.0。XRD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850℃时,所有组分得到的粉体均为无杂相的钙钛矿相。XRD的数据也证明了实验制备的非晶球为非晶。随着Ga~(3+)含量的增加,100 k Hz的介电常数在15~19之间,对应的介电损耗小于0.007。所制备的非晶材料具有低至10~(-11 )A/cm~2的漏电流,同时呈现较高的折射率,在633 nm均大于1.8。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合成LiTaO_3粉体的烧结和介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TaO_3粉体,并探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LiTaO_3陶瓷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柠檬酸):Ta=4:1条件下制备的LiTaO_3粉体在1150 ℃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2.3%;相对介电常数可达到147,介电损耗低为1.63.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CeO_2掺杂0.9Bi_4Ti_3O_(12)-0.1K_(0.5)Na_(0.5)NbO_3(BTO-KNN)铋层状陶瓷材料。系统研究了CeO_2掺杂对BTO-KNN基陶瓷物相结构、微观结构以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BTO-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随着CeO_2的掺杂而显著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当CeO_2掺量为0.75%(质量分数)时,样品具有最佳的电性能:d_(33)=28 pC/N,介电损耗tanδ=0.29%,机械品质因数Q_m=2897,剩余极化强度P_r=11.83μC/cm~2,且居里温度T_c高达615℃;研究结果表明CeO_2掺杂0.9Bi_4Ti_3O_(12)-0.1K_(0.5)Na_(0.5)NbO_3铋层状陶瓷是一种潜在的高温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制备了(1-x)(K0.5Na0.5)NbO3–xLiBiO3[(1–x)KNN–xLB](x=0,0.0005,0.001,0.002,0.004,0.006,0.008,0.010)压电陶瓷,并分析研究了其微结构及电性能。结果表明,LB 掺杂的 KNN 陶瓷主要形成了钙钛矿结构,没有检测到第二相的存在,并且陶瓷的相结构出现直接由正交相过渡到立方相的"反常"转变;随着LB 掺杂量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细化,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先略有增加后显著下降,且分别在x=0.002和 x=0.00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5pC/N和0.2701;陶瓷的介电常数εr随x增大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当 x=0.006时获得最大值,为871.8。  相似文献   

11.
以钨粉和氧化钨溶胶干粉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合成以及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钨。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以及拉曼光谱(Raman)对水热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XRD表征显示2种结构分别属于单斜和六角相的氧化钨.电镜表征显示水热产物为纳米短棒和纳米长棒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水热产物对氧化钨气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将溶胶与不同晶相纳米结构复合的方式制备出了同源WO3复合薄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气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单斜相复合薄膜降低了氧化钨的首次致色时间,六角相的复合薄膜保持了很好的气致循环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仪制备一系列不同铝含量(0~38.6%,摩尔分数)的W_(1-x)Al_xN复合膜。利用EPMA、XRD、XPS、纳米压痕仪、SEM及HRTEM等对膜组成、显微组织、力学及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Al含量对WAlN膜显微组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N膜为面心立方结构,W_(1-x)Al_xN膜由面心立方W(Al)N和六方纤锌矿结构AlN组成,具有很强的(111)和(200)取向。其硬度随Al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l含量为32.4%(摩尔分数)时硬度达到最大值,为36 GPa。与WN相比,W_(1-x)Al_xN膜表现出更优的抗氧化性能,这主要归因于表层形成的致密Al_2O_3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分子辅助沉积法制备掺杂不同钐(Sm)含量的Sm_xNd_(1-x)NiO_3外延薄膜(钐掺杂量x=0.5,0.55,0.6)。X射线衍射(特征θ-2θ扫描、摇摆曲线和φ-sc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结晶性和外延性良好,与衬底的(001)取向保持一致。电阻率-温度曲线表明制备的外延薄膜均表现出金属绝缘体转变现象。随着Sm掺杂量的提高,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逐渐升高;当;x=0.55时,外延薄膜的转变温度在室温附近。并且高分子辅助沉积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制备热致变色外延薄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 Dy3+离子掺杂的单斜与正交的二氧化锆晶体,研究了结晶温度、时间、Dy3+离子浓度对氧化锆结构的影响。比较研究了 Dy3+离子在不同结构二氧化锆中的光谱特性,从结果看出,Dy3+离子可作为荧光探针反映二氧化锆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组成为 Li Zn(P1- x Vx) O4 (x=0 ,0 .1 ,0 .2 ,0 .3,0 .4,0 .5)的离子导体 ,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示热分析 (DTA)、热重分析 (TG)、X射线衍射 (XRD)和透射电镜 (TEM)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组成为 Li Zn PO4 的烧结体结构为 α- L i Zn PO4 ;x=0 .4,0 .5的烧结体具有 Li Zn VO4 结构 ,为固溶体 (Li Zn VO4 )单相 ;而 x=0 .1 ,0 .2 ,0 .3的烧结体是由 α- Li Zn PO4 和 Li Zn VO4 两相组成的。由于 α- Li Zn PO4 烧结体的相对密度极小 ,样品在室温下几乎不显示导电性 ;而掺杂了 V以后的样品 ,随着结构和组成不同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导电性 ,其中以 x=0 .4时值最大 ,T=30℃时 σ=4.55× 1 0 - 7S· cm- 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入水热合成对Pechini法进行改进 ,合成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1 xMn2 -xO4 。讨论了反应物的摩尔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回火工艺对产物结构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烧结温度和时间以及Li/Mn摩尔比对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回火工艺可改善产物的粒度分布。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x =0 .0 6 ,烧结温度 6 5 0℃ ,烧结 6h ,再在 42 0℃回火 3h。得到的产物结构完整 ,颗粒均匀 ,放电容量为 118mAh/g。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聚合物配位剂和燃料,通过溶胶-凝胶PVP辅助燃烧法在800℃到900℃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主要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表征Li_4Ti_5O_(12)的结构、形貌及其充放电和倍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为尖晶石型结构,颗粒大小分布均匀,颗粒在500 nm左右。在800℃焙烧8 h得到的Li_4Ti_5O_(12)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67.4 m Ah/g。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制备了 WO3 和 MoO3溶胶,PdCl2作为催化剂被掺入 WO3-MoO3复合溶胶中,然后采用提拉浸渍镀膜法成功制备了 WO3-MoO3复合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 X 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薄膜的晶态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位测试了 WO3-MoO3复合薄膜的气致变色性能。研究表明,该法制备的非晶体的 WO3-MoO3复合薄膜也具有很好的气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沉淀法合成Cd掺杂ZnO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光学特征。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掺杂Cd的置换不影响ZnO的基本铅锌矿型结构。随着Cd掺杂增加至4%,平均晶粒尺寸、晶格参数和单胞体积增加。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Tauc法测定样品的能隙,能隙随Cd含量增加而减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通过485~563 cm~(-1)峰确定Cd掺杂物。光致发光谱的强度增加也确定了Cd掺杂物。437 cm~(-1)处的宽拉曼峰表明,5%的Cd掺杂弱化了ZnO的铅锌矿型结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也证实了纳米尺寸粒子的存在,并证明了掺杂5%Cd时微结构从纳米颗粒转变成花状微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提高凝胶注模工艺中有机单体含量,制备孔中径约为0.6008μm的微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单体含量、烧结温度和固含量对微多孔Si3N4瓷烧结体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高气孔率、高强度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结果表明,随单体含量的增加(25%~55%),多孔氮化硅的气孔率增加(51.2%~61.6%),强度为234.2~54.5 MPa;烧结温度对孔Si_3N_4陶瓷的气孔率和比表面积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降低高气孔率多孔Si_3N_4陶瓷的孔尺寸可改善多孔Si_3N_4陶瓷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