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分析,对111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显示1.常规腹部X片检查,阳性108例.2.111例中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最多见(26.3%),先天性胃肌层缺损24.3%,其它较常见包括特发性穿孔,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性腹膜炎及先天性肠闭锁.3.除先天性胃肌层缺损外,原发病及穿孔部位与病死率关系差异无显著性.4.早产儿有较高病死率,围手术期监护及TPN可降低病死率,因此,新生儿胃肠道穿孔预后与早产、穿孔部位、手术期监护及TPN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分析,对111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显示:1.常规腹部X片检查,阳性108例。2.111例中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最多见(26.3%),先天性胃肌层缺损24.3%,其它较常见包括特发性穿孔,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性腹膜炎及先天性肠闭锁。3.除先天性胃肌层缺损外,原发病及穿孔部位与病死率关系差异无显著性。4.早产儿有较高病死率,围手术期监护及TPN可降低病死率。因此,新生儿胃肠道穿孔预后与早产、穿孔部位、手术期监护及TPN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同顾性分析本院10年来新生儿胃肠穿孔患儿的诊治经过,探讨新生儿胃肠穿孔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 1998年7月至2008年8月本院共收治新生儿胃肠穿孔患儿78例,其中胃穿孔15例,肠穿孔63例.观察分析指标包括穿孔部位、原发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78例中,治愈51例,治愈率为65.4%,发病后4 h内手术患儿治愈率达88.2%.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和选择合理术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胃肠穿孔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80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死率和后遗症,对HIE病例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3年2月至1997年3月我科共收治HIE181例。出现惊厥80例(44%)。其中男49例,女31例。惊厥首发时间为生后数分钟~生后第5天,49例发生于生后24小时内。发作类型:微小型33例,限局性阵挛23例,多灶性阵挛型11例,并可不固定地从肢体某一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此类患儿常常伴有意识障碍。肌阵挛8例,强直型5例。脑电图(EEG)检查对37例患儿(日龄1~5天)作EEG检查,结果30例异常。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脑电活动降低和尖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气腹症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新生儿气腹症的临床资料。对早产、原发疾病、就诊时间、手术时间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72例气腹症,腹胀、呕吐为其早期和常见症状,腹壁发红及红肿高度提示气腹症,及时腹部直立位X线检查和腹腔穿刺有助诊断;手术治疗64例,其中62例为消化道穿孔,2例为非消化道穿孔,8例放弃治疗出院;手术患儿中治愈37例,治愈率57.8%;死亡27例,病死率42.2%。不同原发疾病病死率不同,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最高,达78.3%。对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手术时间(P<0.05)、早产(P<0.05)、多脏器功能受损(P<0.0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1)是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24h内手术者疗效较佳(P<0.01)。结论新生儿气腹症中绝大多数为消化道穿孔性气腹,病死率高,死亡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脏器功能受损等,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气腹症72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腹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气腹症的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新生儿气腹症的临床资料.对早产、原发疾病、就诊时间、手术时间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72例气腹症,腹胀、呕吐为其早期和常见症状,腹壁发红及红肿高度提示气腹症,及时腹部直立住X线检查和腹腔穿刺有助诊断;手术治疗64例,其中62例为消化道穿孔,2例为非消化道穿孔,8例放弃治疗出院;手术患儿中治愈37例,治愈率57.8%;死亡27例,病死率42.2%.不同原发疾病痛死率不同,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最高,达78.3%.对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手术时间(P<0.05)、早产(P<0.05)、多脏器功能受损(P<0.0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1)是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24 h内手术者疗效较佳(P<0.01).结论 新生儿气腹症中绝大多数为消化道穿孔性气腹,病死率高,死亡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脏器功能受损等,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胃肠穿孔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新生儿重症监护、呼吸管理、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胃肠穿孔仍有很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我院近8年收治的新生儿胃肠穿孔病例进行分析,对早产儿与足月儿胃肠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后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经体检或心电监测发现心律失常80例患儿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横断面随诊.结果 80例患儿中男52例,女28例;足月儿68例,早产儿9例,过期产儿3例;心律失常诊断时日龄平均4 d.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占多数,共45例(56.3%);临床表现不典型,缺氧、感染及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为主要原因;急性期经病因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5例房性期前收缩患儿18例痊愈;21例审性期前收缩患儿10例痊愈;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儿2例治愈,1例死亡;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转复后1例复发2次,2例末财发作;5例房室传导阻滞患儿3例治愈.急性期预后室上性好于室性,二者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别.其中61例随诊(1.2±0.7)a,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痊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占多数,多为功能性、暂时性,预后较好,室上性心律失常转归更好,只有少数严重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选择2009—2012年我院NICU收治的急性骨髓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8例新生儿急性骨髓炎患儿。发热、肢体活动受限、触摸或被动活动患肢时哭闹明显、患处软组织肿胀等是新生儿急性骨髓炎急性期典型临床表现。5例患儿痊愈,随访10~30个月,均无后遗症发生;穿刺有脓性液体的2例患儿转骨外科行引流、牵引、抗感染等治疗,随访患肢活动存在异常;1例患儿入院不足2天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新生儿期急性骨髓炎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和足疗程治疗可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收集1982年至1991年经尸解证实的新生儿胃肠道穿孔11例,现报告如下,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早期诊断方法。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8例,女3例。3~7天6例,8~20天5例。其中早产儿4例,病后均以不同方法予以牛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总结了近3年来收治的55例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疾病、穿孔部位、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8例新生儿结肠穿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急性消化道穿孔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我院经手术或尸解证实的新生儿消化道穿孔33例,通过穿孔原因,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了新生儿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提出了新生儿胃肠穿孔期诊断及诊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提高该病治愈率,促进病死率下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多因素预后分析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气胸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胎龄分为早产组和足月组,按照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气胸结局的因素。结果全部患儿150例,男101例,女49例(2.06:1),死亡14例(9.3%),院外出生103例(68.7%),单侧气胸123例(82.0%)。早产组60例,胎龄28~36周,出生体重624~4000 g,死亡5例(占早产组8.3%);足月组90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650~4700 g,死亡9例(占足月组10.0%)。早产组胎膜早破≥24 h(26.7%)、出生时复苏(26.7%)、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30.0%)及诊断气胸前需机械通气(无创+有创)(56.7%)者比例明显高于足月组(12.2%、13.3%、3.3%及26.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24 h(OR=1.230,95%CI 3.800~3.940,P<0.05)、需要机械通气(OR=2.491,95%CI 1.322~4.694,P<0.05)及气胸后发生肺出血(OR=36.846,95%CI 5.840~232.462,P<0.05)增加死亡风险;1 min Apgar评分≥7分(OR=0.157,95%CI 0.032~0.761,P<0.05)降低气胸死亡风险。结论新生儿气胸多发生于出生48h内,单侧为主;早产儿气胸多与围生因素有关;多种因素增加气胸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治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0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108例中早产儿58例,近足月儿22例,足月儿28例;早发型败血症55例,晚发型败血症53例.以出生体重及胎龄评估,均以早产儿为主要发病人群.新生儿败血症中革兰阳性菌占45.4%,革兰阴性菌占54.6%,真菌3.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中早发型败血症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7.3%)、表皮葡萄球菌(23.6%),晚发型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8.3%).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及万古霉素药物对葡萄球菌敏感度100%.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敏感度较好,未发现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结论 早发型败血症与晚发型败血症发病率大致相同,病死率以早发型败血症为主.早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晚发型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本院NICU 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性或交界性心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Ⅱ度Ⅱ型以上窦房传导阻滞、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总结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48例心律失常新生儿,其中男32例,女16例;足月儿37例,早产儿11例。心律失常以非良性心律失常占多数,共36例(75.0%),均有临床表现,其中12例(25.0%)入院时即存在呼吸、循环衰竭;感染、缺氧、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为主要高危因素;心律失常类型以快速心律失常为主,共30例(83.3%)。良性心律失常多无症状,经病因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均痊愈或好转,非良性心律失常中死亡4例,未愈3例。结论 NICU新生儿心律失常中非良性心律失常相对较多,多数有临床表现,且需及时治疗,预后与原发病及心律失常类型有关,室上性心律失常相对预后好,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病情严重,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穿孔的原因和部位术前不易明确,易延误诊治,死亡率高[1].本院2002~2009年确诊新生儿消化道穿孔45例,治愈3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儿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217例(患眼335只)婴儿期RB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点:217例婴儿期RB患者中,男129例,女88例,男女比例为1.47∶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A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2月确诊的38例PAS患儿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38例PAS患儿中,35例(89.47%)因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入院,其中以反复咳嗽(89.47%)及喘息(84.21%)最为常见;余3例行常规术前检查发现异常进一步检查明确。38例PAS患儿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CTA)检查,37例诊断PAS,诊断率97.37%,1例提示肺动脉发育异常,后经手术证实为PAS。2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行左肺动脉(LPA)重建术,死亡7例;12例非手术治疗,死亡9例,存活3例。结论心脏超声可早期提示PAS,CTA是最佳的确诊手段。LPA重建术是解除左肺动脉压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